重庆三峡学院无线网络项目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将业务卡从远离管理槽的位置开始安装,由于横式设备的特殊性,为后续布线方便,业务卡安装宜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少量业务卡时宜间隔部署。 IP 地址规划 AP 地址段规划 AP 的 IP 地址在分支网络 IP 段内进行增加,按照分支网络的 IP 规划来给AP 分配 IP。 原则是 保证 AP 获取到的 IP 地址与 AC 之间能够三 层可达。 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 1) 接入网关下的 IP 段还有空余 此种情况,直接使用空余的 IP 地址分配给 AP。 ( 2) 接入网关下的 IP 地址已经使用完 针对此种情况,只能新增一个 IP 段给 AP 来使用。 ( 3) 无线用户的 VLAN 与 AP 划分开。 用户地址段规划 无线 SSID 信号为 SanXiaU 的无线用户 IP 地址段为: , 通过DHCP 获取,建议采用外置专用的 DHCP 服务器。 无线用户 SSID 信号为 CMCCEDU 的无线用户 IP 地址段为: ,通过 DHCP 获取,建 议采用外置专用的 DHCP 服务器。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重庆三峡学院无线网络 项目设计 论文(设计) 5 AP 管理 IP 地址段为 ,通过 DHCP 进行下发管理地址,以便与管理 AP 的工作情况。 无线信号名称规划 SSID 是无线服务的标识,直接反映接入服务的属性。 为了方便使用和管理,此次项目所有区域均采用相同 SSID,且客户严格要求校园无线的 SSID 为SanXiaU,移动无线网络为 CMCCEDU。 无线信道规划 虽然 ~ 之间的 标准的无线频点有 13 个,但由于设计为相互重叠,所以只有 3 个不重叠频点(一般设计工 作在 1,6,11 这三个完全不重叠的频点),这样使得频点配置工程十分必要。 合理的进行信道规划,降低同频干扰,同时楼层之间的泄漏信号干扰也要考虑在内。 信道建议采用手动静态设置。 漫游需求的规划一是要确定漫游的范围,二是要确保覆盖范围内无线信号的无缝覆盖。 图 AP 信道 规划设计 网络 技术 方案 核心路由协议规划 重庆三峡学院数字化校园网核心与出口路由器相连,使用 OSPF 协议。 局域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重庆三峡学院无线网络 项目设计 论文(设计) 6 网核心交换机为局域网与广域网的路由边界点,负责 OSPF 与静态路由的再发布。 全网局域网采用动态路由 OSPF 协 议,进程号统一为 1,其中,根据学校功能区域,为 OSPF 进行区域划分。 此外,将各区域 (除区域 0 以外 )设置为 total stub区域,保留本区路由及缺省路由,并将汇聚上联至核心的端口设置为点到点的接口类型,加快 OSPF 进程的收敛速度,并可以避免接口 UP/DOWN 时,影响路由全网震荡核心交换机通过默认路由指向出口设备。 便于日后的网络维护。 VSU 设计 在传统网络中,为了增强网络的可靠性,在核心层部署了两台交换机,所有的汇聚交换机都有两条链路分别连接到两台核心层交换机。 为了消除环路,在汇聚层交换机部署 MSTP 协议阻塞部分链路,为了提供冗余网关,在核心层部署VRRP 协议。 传统网络存在的缺陷有:网络拓扑复杂,管理困难。 为了增加可靠性,设计了冗余链路,不得不配置 MSTP 消除环路;故障恢复时间一般在秒级,如 VRRP协议,状态为 master 的交换机发生故障,状态为 backup 的交换机至少需要 3 秒切换为 master;生成树协议消除了环路,需要阻塞一些链路,导致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传统网络的这些问题,提出把两台物理交换机组合成一台虚拟交换机的新技术,称为 VSU,全称是 Virtual Switch Unit,即虚拟交换 单元。 如下图所示,把传统网络中的两台核心交换机用 VSU 技术虚拟成一台交换机, VSU 和汇聚层交换机通过聚合链路连接,在外围设备看来, VSU 相当于一台交换机,和传统网络相比, VSU 的优势有 一下情况。 简化管理, 两台交换机组成 VSU 后,管理员可以对两台交换机统一管理,不需要分别配置管理两台交换机; 简化网络拓扑, VSU 在网络中相当于一台交换机,通过聚合链路和外围设备连接,不存在二层环路,不需要配置 MSTP,各种控制协议作为一台交换机运行。 故障恢复时间缩短到毫秒级, VSU 和外围设备通过聚合链路连接,既提供了冗余链 路,又实现负载均衡,充分利用所有带宽。 无线 AC 热备 在无线局域网的部署中,当前有两种部署方式:瘦 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 )模式和胖 AP 模式。 其中,瘦 AP 模式逐渐成为主流的部署方式。 在瘦 AP 模式的部署中,有两类无线设备: AC(Access Controller,无线控制器 )和 AP;AP 需要与 AC 建立连接,然后用户在 AC 上进行统一配置, AC 会把相关配置下发给 AP。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重庆三峡学院无线网络 项目设计 论文(设计) 7 AC 和 AP 通过协作,从而为用户提供无线局域网的服务。 关于 AC 和 AP 间的协作规范在 RFC5415,即 CAPWAP 协议中定义。 在 CAPWAP 协议中规定:当 AC 与 AP 建立了 CAPWAP 连接后, AC 与每台 AP 间都会建立一条 CAPWAP 通信隧道, AC 发送给 AP 的每个报文,都必须通过 CAPWAP 通信隧道;而 AP 发给 AC 的每个报文,也必须通过 CAPWAP 通信隧道。 CAPWAP 通信隧道是一种点到点的隧道,是一种单播隧道。 锐捷网络无线控制器 (AC)的热备份功能,是在 AC 发生不可达 (故障 )时,为ACAP 提供毫秒级的 CAPWAP 隧道切换能力,确保已关联用户业务最 大程度上不间断。 两台 AC 通过协商确定主 AC 和备 AC, AC 间通过保活机制进行保活; AP 与主 AC 建立主 CAPWAP 隧道,与备 AC 建立备 CAPWAP 隧道; 用户使用无线客户端关联到 AP; 用户通过 AP 与 AC 的主 CAPWAP 隧道与外部进行网络通信; 当主 AC 发生故障,备 AC 检测到保活超时,马上通知 AP; 备 AC与 AP 之间的备用 CAPWAP 隧道被激活;备 AC 变成主 AC; 用户的业务在备 CAPWAP 隧道激活后恢复正常; 当原主 AC 恢复正常,与新主 AC 重新建立 热备关系,原主 AC 变成备 AC; AP 与之建立备 CAPWAP 隧道;用户的业务不会中断。 通过在两台无线控制上应用 AC 热备技术,可以保证任意一台无线控制 AC出现故障时,各学校的 AP 仍然可以连接到另外的一台 AC,保证无线网络运行正常。 日志系统规划设计 安装 CentOS,由于 Log 日志系统目前不支持在 Windows 系统上运行,需安装 CentOS 系统之后,再在 CentOS 系统上安装 eLog。 注:安装 CentOS 的时候不要选择系统自带的 MySQL 数据库,否则会导致 elog 系统运行异常。 配置 eLog 日志系统,成安装之后,通过在 IE 浏览器输入 来访问并管理 eLog,在系统参数配置中完成与SAM服务器的联动配置,并在设备管理中分别添加 EG及 WALL 设备。 注意 eLog目前支持 EG、 WALL、 NPE、 ACE 这几个系列的设备联动,其余的暂不支持。 添加完成之后, eLog 会自动记录 SAM 认证用户的流量、 url 及相关日志;设备的流量、 NAT 等相关日志。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重庆三峡学院无线网络 项目设计 论文(设计) 8 安全技术 方案 无线信号安全部署 为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 AC 控制器 统一管理无线 AP,以便与对用户数据安全过滤,同时也使后期网络维护更方便,具体配置如下: version RGOS (1b19)p2, Release(179742)(Fri Oct 31 18:54:51 CST 2020 ngcf67) hostname 主 ac 控制器 localeap eapmethods peap peap innermethods eapmschapv2 eapgtc TenGigabitEther 0/1 enable webmaster level 0 username admin password 7 1014162a0c1c webmaster level 2 username guest password 7 101207221606 redirect port 8081 cwmp cpe inform nfpp vlan 1 vlan 10 name 管理 vlan vlan 11 name ap 管理 vlan vlan 101 name cmcc1 vlan 1801 name 会议室 vlan 4014 name cmcc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