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井田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一采区轨道巷连接处的原有 下落式 煤仓, 煤仓为直立圆筒仓,净 直径为 5m, 混凝土浇筑,支护厚度 300mm,煤仓装载巷道位于 3号煤层底板下的岩石中, 距离 3号煤层底板高度约 20m,煤仓上口标高为+ 610m,煤仓下口标高为+ 590m,煤仓有效容量 300m3。 消防材料库设在轨道大巷北侧, 长度 30m,料石砌碹支护,掘进体积 500m3。 三 、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和硐室的支护方式及支护材料 井底车场巷道及各硐室的支护方式除水仓采用混凝土砌碹外均采用料石砌碹支护。 17 第 三 章 大巷运输及设备 第一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 一、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 根据井田开拓部署、矿井规 模 、井筒提升方式 ,结合本矿的机械化装备水平,大巷煤炭运输 设计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 二、 辅助运输方式的选择 本次设计辅助运输方式采用已有的无极绳绞车牵引 1t 系列矿车运输,其优点是技术工艺简单,操作便利,对近水平煤层产状变化适应性强。 第 二 节 运输设备选型 一、胶带大巷运输设备选型 (一)胶带大巷一号皮带 选取 DTL80/15/302 型输送机,技术参数如下: 胶带宽度: B=800mm 运输能力: Q=150t/h 胶带速度: V=总 长: L=480m 倾 角: α =1~3176。 输送带: PVG680S型 , 带强为 680N/mm 电动机: YB2200L4型 4级防爆电机 2台,功率 P=30kW2 液力偶合器: YOXⅡ Z500 制动器: YWZ5400/80 减速器: ZSYNZ31525(带逆止功能) 拉紧方式:自动液压绞车拉紧装置 ZLY6/110 (二)胶带大巷二号皮带 选取 DTL80/15/372 型输送机, 采用双电机驱动。 配用电机功率 18 P=37kW2 ,技术参数如下: 胶带宽度: B=800mm 运输能力: Q=150t/h 胶带速度: V=总 长: L=420m 倾 角: α =3~7176。 输送带: PVG680S型,带强为 680N/mm 电动机: YB225S4型 4级防爆电机 2台,功率 P=37kW2 液力偶合器: YOXⅡ Z500 制动器: YWZ5400/80 减速器: ZSYNZ31525(带逆止功能) 拉紧方式:自动液压绞车拉紧装置 ZLY6/110 (三)采区运输巷皮带 使用 现装备的 DTL100/63/752 型带式输送机 , 其技术参数如下: 胶带宽度: B=1000mm 运输能力: Q=200t/h 胶带速度: V=总 长: L=500m 倾 角: α =1~3176。 输送带: PVG1000S型,带强为 1000N/mm 电动机: YB2280S4型 4级防爆电机 2台,功率 P=75kW2 液力偶合器: YOXⅡ Z500 制动器: YWZ5400/121 减速器: ZSYNZ31525(带逆止功能) 拉紧方式:自动液压绞车拉紧装置 ZLY6/110 二、轨道大巷运输设备选型 本次设计辅助运输方式采用已有的 JW950/48型 无极绳绞车牵引 1t系列矿车运输。 无极绳绞车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9 型号 荷载( kN) 绳速 ( m/s) 滚筒 直径 ( mm) 钢丝绳 直 径 ( mm) 减 速 比 电动机 质量 ( kg) 最大 静张力 最大静 张力差 型号 功率 ( kW) JW950/48 25 20 20 第 四 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 第一节 采煤方法 一、采煤方法选择及依据 井田现开采 3号煤层, 根据矿井的开拓部署,结合矿井采掘设备情况及 安全 管理水平,设计采用 倾斜长壁分层 综合机械化 采煤 方 法,顶板管理方式为全部垮落法。 二、工作面采煤、装煤、运煤方式及设备选型 回采工作面采用滚筒式采煤机割 煤、刮板输送机运煤、综采液压支架支护顶板、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回采工作面主要设备选型如下: (一)采煤机 采煤机选用 MG160/380WD 型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 其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采高 ( m) 装机功率 ( kW) 滚筒直径 (m) 截深 (mm) 牵引速度 (m/min) 380 600 (二)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选用 SGZ630/220型刮板输送机。 其主要技术参数见 下 表。 型号 出厂 长度 ( m) 小时 运量 ( t) 链速 ( m/s) 中部槽规格 长 宽高 ( mm) 电机 功率 ( kW) 电压等级 备注 SGZ630/220 150 450 1500 590 252 110 2 1140/660 (三)顺槽转载机 顺槽转载机选用 SZZ730/110型转载机。 其主要技术参数见 下 表。 型号 出厂 长度 ( m) 小时 运量 ( t) 链速 ( m/s) 中部槽 长宽高 ( mm) 电机功率 ( kW) 电压等级 备注 SZZ730/110 40 600 1500 690 750 110 1140/660 21 (四)顺槽可伸缩带式输 送机 顺槽胶带输送机选用 SSJ800/40 2 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主要技术参数见 下 表。 型号 输送能力 ( t/h) 输送长度 ( m) 带速 ( m/s) 带宽 ( mm) 电机功率 ( kW) 电压等级 备注 SSJ80/40 2 400 800 800 40 2 1140/660 (五)乳化液泵站 乳化液泵站选用 MRB160/ 型,泵站公称流量 160L/mim,公称压力,功率 110kW。 该乳化液泵站由两台乳化液泵和一台乳化液箱组成,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型号 公称压力 ( MPa) 公称流量 ( L/min) 电机功率 ( kW) 备注 MRB160/ 200 110 (六)喷雾泵站 选用 XPB250/,该喷雾泵站由两台泵组成,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型号 公称压力 ( MPa) 公称流量 ( L/min) 电机功率 ( kW) 质量 ( kg) 备注 XPB250/ 250 30 1100 三、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支护设备选型 回采工作面采用 ZF3800/16/26型液压支架 支护顶板, 最大控顶距 ,最小控顶距 ,支架中心距 , 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ZF3800/16/26型液压 支架技术特征表 型号 工作阻力 ( kN) 支护高度 ( mm) 支架行走步距 ( mm) 支架中心距 ( mm) 泵站压力 ( MPa) 备注 ZF3800/16/26 3800 16002600 600 1500 22 四、工作面回采方向 根据开拓布置及采用的采煤方法,回采工作面采用前进式布置后退式回采。 五、采煤工作面的循环数、月进度、年进度及工作面长度 根据回采工艺确定,设计采用“三八”制“二采一准”的作 业形式,采煤机截深 ,每班循环数 3 个,循环进度 ,日进度 ,正规循环率取,年进度 ,回采工作面长度确定为 130m。 首采工作面由于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开切眼长度为 105m,回采工作面正常推进三个月后,回采工作面长度增加至设计长度 130m。 六、 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 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要求,采区回采率取 80%,工作面回采率取95%。 第二节 采区布置 一、移交生产和达到设计能力时的采区数目 根据矿井开拓布置,为节省投资,减少井巷工程量,投产采区为 3号煤层的一采区, 矿井 达产时布置一个 上分层 综 采回采工作面。 设计 上分层 综 采 回采工作面长度为 130m,每班 3个循环,循环进尺 ,两班生产一班检修,每天 6个循环,日循环进度为 ,正规循环率取 80%。 上分层 回采 工作面生产能力 aktNAA / 0 3 01 5 4 7  日采 式中: 采A —— 回采工作面年生产能力, kt/a; 日A —— 回采工作面日产量, t/d; dtcbhLA /1 5 4 70 . 9 . 4 3 0  日 L—— 工作 面长度, 130m; h—— 煤层平均采高, ; γ —— 原煤视密度, ; 23 b—— 工作面日推进度, ; n—— 年工作日数, 330d; c—— 工作面回采率, ; N—— 正规循环率, 取。 下分层 综 采放顶煤 工作面回采工作面长度 120m,机采高度 ,放顶煤高度 ,循环进度 , 采用一刀一放回采工艺, 放煤步距为 , 循环进尺 , 每天 5个循环,日循环进度为 ,正规循环率取 75%。 aktNAA / 5 3 01 8 2 7  日采 式中: 采A —— 回采工作面年生产能力, kt/a; 日A —— 回采工作面日产量, t/d; dtcbhLA /1 8 2 70 . 8 7 . 4 2 0  日 L—— 工作面长度, 120m; h—— 煤层平均采高, ; γ —— 原煤视密度, ; b—— 工作面日推进度, ; n—— 年工作日数, 330d; c—— 工作面回采率, 工作面机采回采率取 95%, 放顶煤回采率取 80%,则回采工作面回采率为 % %%  N—— 正规循环率,考虑回采工作面搬家 时间及放顶煤回采工艺 ,正规循环率取。 掘进工作面生产能力: aktrLSA / 2 4 掘 式中: 掘A —— 掘进工作面年生产能力, kt/a; S—— 掘进巷道纯煤面积, ; L—— 掘进巷道年总进尺, 炮掘工作面进度为 180m/月,年净掘进时间按 九个月计算,则两个炮掘工作面年掘进进尺为 3240m。 24 则矿井年产量为 上分层回采工作面: aktAAA /2 . 0 8  掘采 ; 下分层回采工作面: aktAAA /  掘采 ; 满足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450kt/a的要求。 二、采区尺寸及采区巷道布置 投产采区为一采区, 采区走向长约 1000m,倾向长约 550m,可布置 310310 3103 上下分层共计六 个正规工作面,移交生产时工作面为 3101 上分层回采工作面。 采区巷道采用双巷布置, 一采区运输巷和一采区回风巷均为已有巷道, 一采区运输巷和一采区回风巷沿西南 — 东北向间隔 20m平行布置。 一采区运输巷为机 轨合一巷,一采区回风巷为专用回风巷, 均 沿 3号煤层 底 板布置。 首采工作面为 现已形成的 3101 上分层回采工作面, 其顺槽长度平均为525m,首采工作面由于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开切眼长度为 105m,回采工作面正常推进三个月后,回采工作面长度增加至设计长度 130m,上分层采高 ,上分层回采工作面巷道采用四巷布置,即胶带顺槽、轨道顺槽、回风顺槽和瓦斯尾巷 , 均沿 3号煤层顶板布置。 回采工作面 各 顺槽 均 为梯形断面,工字钢棚支护,上宽 ,下宽 ,净高 ,净断面积。 下分层回采工作面采用两巷布 置,即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 ,均沿 3号煤层底板布置。 其中下分层采用内错巷道布置,即下分层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相对于上分层胶带顺槽和回风顺槽内错 5m 布置,下分层回采工作面正常长度为120m。 回采工作面顺槽沿煤层顶板垂直于采区巷道布置,胶带顺槽和轨道顺槽与一采区运输巷直接联接,回风顺槽和瓦斯尾巷与一采区回风巷直接联接,形成倾斜长壁工作面。 三、采区运输 、通风和排水 (一)运煤系统 回采工作面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工作面胶带顺槽(刮板转载机)→工 25 作面胶带顺槽(可伸缩胶带输送机)→一采区运输巷(固定式胶带输送机)→井底 煤仓( K4给煤机)→胶带大巷(固定式胶带输送机)→主斜井(胶带输送机)→地面(转载及筛分)。 (二)运料系统 地面材料设备→副斜井(提升绞车)→井底车场(调度绞车)→轨道大巷(无极绳绞车)→一采区运输巷(调度绞车)→工作面轨道顺槽(调度绞车)→回采工作面。 (三)通风系统 地面新鲜风流→副斜井、主斜井→轨道大巷、胶带大巷→ 一采区运输巷→轨道顺槽、胶带顺槽→回采工作面;工作面污浊风流→回风顺槽、瓦斯尾巷→一采区回风巷→总回风巷→回风立井→地面。 (四)排水系统 工作面顺槽(小水泵)→一采区运输巷→采区水仓 (采区水泵) →轨道大巷→中央水泵房(主排水泵)→管子道及主斜井排水管→地面→井下水处理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