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通信网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光纤 总规范( eqv IEC 6079311995) GB/T 光缆 第 1部分 总规范( eqv IEC794111996) GB/T 光缆 第 4部分 分规范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GB/T 光纤光缆连结器 第 1 部分 总规范 DL/T 8322020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7882020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672020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ADSS)用预绞丝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62020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OPGW)用预绞丝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YD 51022020 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 51372020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 51382020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 51482020 架空光 (电 )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 YD/T 9082020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YDJ 4489 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 JB/T 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 IEC 60794411999 光缆 第 41部分 用于高压架空电力线的光缆 IEC 60794- 4:2020 光缆 第 4部分 分规范 沿电力线架设的光缆 IEEE Std 11381994 用于公用电力线路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定义 1)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OPGWoptical fiber 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 具有普通架空地线和光纤通信能力双重功能的复合线缆。 2) 相线复合光缆( OPPCOpticalphase Conductor) 将光纤单元复合在架空相线中的光缆 ,具有电力架空相线和光通信双重功能。 3)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ADSS All dielectric selfsupporting optical fiber cable) 自身包含必要的支撑系统可在电力杆塔合适位置上加挂的介质光缆。 4) 普通光缆 用于常规埋地、管道或架空的光缆。 4) 光单元 由光纤及其金属和 /或非金属保护材料构成的光缆部件。 5) 额定拉断力( RTS Rated Tensile Strength) 光缆厂商提供的最小破断强度的保证值 (任何组件的断裂即为光缆断裂 )。 ADSS和 OPGW 结构的计算拉断负荷。 6) 最大允许张力 (MAT Maximum Allowable Tension) ADSS 和 OPGW 在预期最恶劣运行条件下的最大张力 ,一般推荐为 40%RTS。 光缆的出厂检验 在光缆交货前,应进行出厂检验, 附有制造厂的产品质量合格证。 厂方应提交产品的出厂检验纪录,必要时,可要求厂家提供其他有关试验数据, 并 根据约定进行光缆与金具的适配性检验并签署验收报告。 光缆材料的运输和仓储 光缆的包装和盘具要求 光缆产品应盘装出厂,小尺寸的软光缆或设备内光缆可成圈出厂。 每盘(圈)光缆只能是一个制装长度,除非另有约定。 光缆应紧密整齐地绕在包装盘上,每盘实际长度应根据经确认的配盘表规定的长度,不充许负公差。 光缆的外端应当牢固 地 固定在缆盘内 , 两端应密闭 并 具有表示端别的颜色标志。 通常,始端 A为红色,末端 B 为绿色。 其内端在不损坏缆盘的情况下应能很容易的移出不少于 3m的长度 ,供性能 测试用。 缆盘的筒体直径、最外层与侧板边缘的距离 参见 表 1。 光缆 缆盘 标识要求 : a) 制造厂名称和产品商标; b) 光缆标记; c) 长度; d) 毛重 (kg); e) 制造年、月; f) 表示缆盘正确旋转方向的箭头; g) 保证贮运安全的其它标记。 h)光缆本体上标注醒目的“成都电业局电力光缆”的字样标记。 OPGW 光缆 上应附有合格书 并 标明: a) 盘号; b) 产品标记; c) 每根光纤的光衰减实测值。 缆盘的尺寸和承重应符合要求。 表 1 缆盘的筒体直径、最外层与侧板边缘的距离 光缆型式 缆盘的筒体直径 最外层与缆盘侧板边缘的距离( mm) ADSS 30倍光缆外径 60 OPGW 25倍光缆外径 30 普通光缆 符合相关规定 符合相关规定 光缆附件的包装 a) 符合要求的纸箱、木箱、铁箱包装。 b) 每组预绞丝应备有标签,注有生产单位、生产日期、型号、适用缆径等。 c) 包装箱外应注明 “ 防潮勿压 ” 字样并避免弯曲变形。 光缆的运输和仓储 a) 缆盘必须 竖直 放置,不允许 平 放和堆放 ,并 要有防移动的措施; b) 光缆盘滚动应按标明的指示标志进行,但不得作长距离滚动; c) 光缆装卸应轻吊轻放,禁止将缆盘直接从运输机械上滚下 或拖下 ; d) 在运输过程中要用适当的吊车或叉车,吊装时要用合适的缆绳从缆盘轴孔中穿过;用叉车时,不允许与外层的光缆相碰; e) 光缆应避免遭 受挤压、冲撞和其他任何机械损伤, 防止受潮和 长时间暴晒; f) 若使用全木盘,在运输转移过程中和过程后,必须检查紧固钉是否需要重新整固。 g) 储运温度 应在常温下,避免出现极端温度时的储运。 光缆的到货检查和验收 工程所用光缆器材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应核对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所列项目及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设计要求或订货合同规定。 开工前,应对现场光缆、器材的规格、程式进行数量清点和外观检查,对光缆、连接器等应进行光学特性、电特性的测试。 到货检查 产品 资料核对 a) 核对光缆的规格、长度、工程名称等,并与光缆施工设计图对照。 检查出厂测试记录 、 合格证。 对照技术文件审查光纤的 类别、 几何尺寸、光学性能 和光缆的 机械性能 、电气性能 等 指标。 b) 审查配套金具合格证和出厂检验记录 , 核对金具数量和型号规格是否与施工设计要求相符合。 产品 外观检查 a) 缆盘包装是否损坏,护垫、缆盘以及缆盘上最外层的光缆 外皮有无损伤 ,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 ,对于包装严重损坏或光缆外皮有损伤的,应详细记录,在光缆指标测试时作重点检验。 b) 缆盘的中心通孔边缘,确认是否由于运输不当导致 缆盘中心通孔受损以及通孔内是否存在障碍物。 c) 金具外观上是否有在运输中遭到损坏以至于使金具强度降低。 d) 标志应清晰,并与护套粘附牢固,经过擦拭试验后仍可辨认。 对于包装损坏严重或光缆外皮有损伤的, 应 在光缆开盘测试时作重点检验。 光缆开盘检验 结构及完整性检查 检查内容见表 2。 表 2 结构及完整性检查 序号 检查内容 OPGW ADSS 普通光缆 1 结构完整性及外观 √ √ √ 2 松套管色别 - √ √ 3 不锈钢管标识 √ - - 4 管内填充物 √ √ √ 5 光纤识别 √ √ √ 6 光缆结构尺寸 √ √ √ 7 绞合节距 √ - - 8 外层绞向 √ - - 9 内垫层和外护套的厚度 - √ √ 10 缆芯结构 √ √ √ 11 缆内填充物 √ √ √ 12 光缆标志 - √ √ 13 标志的牢固性 - √ √ 14 计米标志 - √ √ 15 计米长度 - √ √ 开盘测试 光缆现场检验应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和光纤长度。 测试仪表应经过计量部门校验并取得合格证,测试方法按 IEC、 ITUT、国标等规定。 光纤衰减偏差要求见表 3。 长度偏差宜为 0~ +100m 的正偏差。 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 测试 完毕后光缆端头应重新密封 并 恢复包装。 光缆开盘测试项目及格式见附录 1。 开盘测试后出具相应的开盘测试报告。 表 3 损耗测量精度要求 光纤类型 工作波长 单位长度衰减偏差( dB/km) 精确要求 一般要求 多模光纤 850nm 1300nm 单模光纤 1310nm 1550nm 其他器材的 检验 光纤连接器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互换性,带尾纤的连接器尾纤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外皮无损伤,连接损耗和尾纤各项参数符合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 各种粘接材料、粘接剂、堵塞剂应检查其使用有效期,凡超过有效期的一律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管道光缆所用塑料子管的材质、规格、盘长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路复测和光缆选择 路径和光缆选择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综合考虑运行安全、经济合理、符合电网规划和电力通信规划要求等因素。 明确线路起止点及中途必经点的位置。 光缆类型和路线遵循如下原则 : 1)线路起止点间距离最短; 2)附挂电力线路的光缆路径按 220kV、 110kV、 35kV、 10kV 电压等级顺序优先选择较高电压等级线路; 3) 220kV 、 110kV电压等级线路附挂光缆应选用 OPGW、 ADSS,优先选择 OPGW;35kV 电压等级线路附挂光缆应选择 ADSS。 10kV 电压等级线路附挂光缆可优先采用 ADSS 光缆或普通非金属光缆。 4)特殊情况需要独立立杆的路径应尽可能短并满足安全高度和稳定性等要求。 5) ADSS 光缆外护套的选择 根据光缆能使用的电场范围,外护套可以分为两个级别: A级: A级外护套宜采用黑色聚乙烯护套料 , 光缆敷设区空间电位不大于 12kV; B级: B级外护套应采用耐电痕黑色聚烯烃护套料, 光缆敷设区空间电位大于12kV。 路由复测 应以批准实施的 施工图 设计 为依据, 由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核对光缆 路由走向 、 敷设位置和 接续点是否安全可靠。 必须对施工图进行修改时,属小范围的修改由施工单位提出具体意见经建设管理单位同意确定;属较大范围的变动(如改变敷设方式、改变路由等),应做实地勘察,做出比较方案并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报该项目批准单位批准后实施。 复测后应将经复测核实的施工图,障碍 物位置及各种安装器具的位置,光缆接头点地形、交通等条件的资料,包括照片等资料整理作为最后实施设计依据和维护资料档案。 光缆配盘 光缆配盘应根据复测路由计算出光缆敷设总长度以及全程光传输质量要求,选配单盘光缆。 光缆敷设应尽量减少中间接头。 本地网光缆根据主干光缆和分歧光缆的布局,根据要求合理进行配盘。 光缆要尽量做到整盘架设,以减少中间接头。 光缆配盘结果应填入中继段光缆配盘图,反复仔细审核,不允许出差错。 光缆敷设 新建电力线架设 和光缆施工应统筹开展。 光缆敷设时,在选择敷设方式、制作安全组织措施、作业计划及劳动力安排等方面要妥善仔细,有应急应变措施。 布放光缆,要严密组织,专人指挥,要有良好的联络工具,布放完毕,应检测光纤是否良好,光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 在电力杆路上附挂通信光缆必须经过设计院的校核,以便确定其杆塔是否适宜附挂该光缆,尤其是多路新架光缆必须充分考虑光缆的安装方法和施工方法,确保不对原有光缆和运行的电力线路和杆塔产生危害。 无铠装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 15倍,施工过程中应不小于 20倍;金属护套光缆施工过程中应不小于 30倍。 布放光缆的牵引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 80%,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 100%,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加强件上。 布放光缆时,光缆必须由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光缆布放过程中应无扭转,严禁打小圈、浪涌等现象发生。 为防止在牵引过程中扭转损伤光缆,牵引端头和牵引索之间应加入转环。 牵引敷设时,速度保持均匀,一般控制在 10m/min 左右,且牵引长度不宜过长,若光缆过长,可分几次牵引。 架挂光缆离地高度及其他建筑物或设施的间距应符合附录 3的规定。 与输电线路同杆平行时,要考虑场强的影响,选 择合适的光缆类型及敷设距离。 余缆架和沿线光缆必须挂牌,要求严格采用企业 VI 标识,以便区分和维护管理。 悬挂在电力杆路上的普通光缆以及 电力 专用 光缆 的 余缆 架是标注光缆使用性质的载体之一。 为了便于维护管理,必须对光缆管理单位给予明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