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测量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上 ( 41) 其中, sM —— 近井点之间边长误差。     mmbsaM s 101660102020 6222   ( 42) 其中, a — 固定误差; b— 比 例 误差;  — S 边与贯通重要方向之间夹角。 2)光电测距精密附和导线 16 光电测距仪是一种光机电结合于一体的测距装置,是测绘仪器中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类新型仪器,它的出现使精密测距工作发生了变革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光电测距技术在煤矿测量工作中得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绘制比例尺为 1: 2020 的 误差预计图,在图上根据商定的贯通相遇点 K 点,过 K 点作 39。 x 轴和 39。 y 轴( 39。 y 轴沿待贯通的水平大巷中心线方向, 39。 x 轴与 39。 y 轴垂直),并在图上标出设计导线点的位置。 精度估算如下: 测角误差: mmRmyx 254 3 0 6 4 9 2239。    上上上上 ( 43) 其中, 上 —— 地面导线测角中误差;  39。 2yR —— K与各导线点连线在 y39。 轴上的投影平方和而得。 量边误差: mmmmllx 144 0 8 3c o s 239。  上上  ( 44)     mmbDam l 71 4 2 61050 0 6   其中, lm —— 测距中误差; a —— 固定误差; b —— 比例误差; D —— 距离值。 导线总误差: mmm x 291425 2239。 上 B 定向测量方案 1)一井几何定向 两风井采用一井几何定向,在两井内各下两根钢丝如,顶中盘法摆动投点在井底选一结点后视近井点。 观测两钢丝,地面以 5 导线施测连接导线,井下布设 7导线连接。 风井:采用一井定向,两钢丝间距。 一井定向采用连接三角法,在井筒内挂两根垂球线,采用垂球线单重稳定投点法。 一井定向的连接方法为: 连接三角形法的示意图如(图 42)所示,由于不能在垂球线 A、 B 点安设仪器,因此选定井上下的连接点 12 与 Ⅱ 1,从而在井上下形成了以 AB 为公用边三 17 角形 AB12 和 ABⅡ 1,一般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连接三角形。 从井上下连接三 角行的平面投影可看出,当已知 11 点的坐标及 1112 边的方位角和地面三角形各内角及边长时,便可按导线测量计算法,算出 A、 B 在地面坐标系统中的坐标及连线的方位角。 同样,已知 A、 B 的坐标及其连线的方位角和井下三角形各要素时,再测定连接角,就能计算出导线边起始边 Ⅱ 1Ⅱ 2的方位角及 Ⅱ 1点的坐标。 风井:采用一井定向,两钢丝间距。 一井定向采用连接三角法, 在井筒内挂两根垂球线,采用垂球线单重稳定投点法。 一井定向的连接方法为: 连接三角形法的示意图如(图 42)所示,由于不能在垂球线 A、 B 点安设仪器,因此选定井上下的连接点 12 与 Ⅱ 1,从而在井上下形成了以 AB 为公用边三角形 AB12 和 ABⅡ 1,一般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连接三角形。 从井上下连接三角行的平面投影可看出,当已知 11 点的坐标及 1112 边的方位角和地面三角形各内角及边长时,便可按导线测量计算法,算出 A、 B 在地面坐标系统中的坐标及连线的方位角。 同样,已知 A、 B 的坐标及其连线的方位角和井下三角形各要素时,再测定连接角,就能计算出导线边起始边 Ⅱ 1Ⅱ 2的方位角及 Ⅱ 1点的坐标。 1211ABⅡ 1Ⅱ 2 图 42三角示意图 在选择井上下连接点 12 与 Ⅱ 1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点 12 与 11 及点 Ⅱ 1与 Ⅱ 2应彼此通视,且 1211 和 Ⅱ 1Ⅱ 2的长度应该尽量大 18 于 1211 边小于 20m时,在 12 点进行水平角观测,其仪器必须对中三次,每次对中应将照准部(或者基座)位置变换 120176。 ; b 点 12 与 Ⅱ 1应该尽可能地设在 AB 延长, 使三角形锐角  应小于 2176。 ,这样边构成最有 利的延伸三角形; c 点 12 和 Ⅱ 1应适当地靠近最近的垂球线,地面为 B,井下为 A,使 a/c 及 b/′c 之值尽量小些。 一井定向中投点误差影响比较大所以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小投点误差的影响,其措施有: a 尽量增加两垂球间的距离,并选择合理的垂球线位置,尽量使两垂球线连线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这样尽管沿气流方向的垂球线偏差可能很大,但是最危险的方向即垂直与两垂球线连线方向的偏斜 却不大,从而可以减小投向误差; b 尽量减小马头门处气流对垂球线的影响,定向时最好停止风机运转或增设风门,以减小风速; c 采用小半径、高强度的钢丝,适当加大垂球重量,并将垂球浸入稳定液中; d 减少滴水对垂球线及垂球的影响,在淋水大的井筒,必须采取挡水措施,并在大水桶上加挡水盖。 其中一井定向的工作组织包括: a 准备工作  选择连接方案,作出技术设计;  定向设备及用具的准备;  检查定向设备及检验仪器;  预先安装某些投点设备和将所需用具设备等送至定向井口和井下;  确定井上下的负责人,统一负责指挥和联络工作。 b 制定 地面的工作内容及顺序; c 制定定向水平上的工作内容及顺序; d 定向时的安全措施:  在定向过程中,应劝阻一切非定向工作人员在井筒附近逗留;  提升容器应牢固停妥;  井盖必须结实可靠地盖好; 19  对定向钢丝必须事先仔细检查,放提钢丝时,应事先通知井下,只有当井下人员撤出井筒后才能开始;  垂球未到井底或地面时,井下人员均不得进入井筒;  下放钢丝时应严格遵守均匀慢放等规定,切忌时快时慢和猛停,因为这样最易使钢丝折断;  应向参加定向工作的全体人员反复进行安全教育,以提高警惕。 在地面工作的人员不得将任何东西掉入井内,在井上工作的人员均应配带安全带;  定向时,地面井口自始至终不能离人,应有专人负责井上、下联系。 精度估算如下:根据《规程》规定及有关资料的分析 6m ; 5im ; 5上m ; 7下m ma  ; mb  ; mc  ; md 43 ma  ; mb  ; mc  ; md  725  nmm A 上 ( 45) 其中, n—— 测回数。 2222 43   dmm i  ( 46) 其中, im —— 一个测回的测角方法误差 ;  —— 测  角时仪器对中的线量误差。 7mcama ( 47) 其中, m —— 测  角的误 差。 1 71  mcama ( 48) 22122 631   dmm i  ( 49) 7 下 mm 24  c ( 410) 定向误差: 305 7 6494936491649 m 20 mmmRmMyx 7691233 39。 39。    新新 ( 411) mmmRmMyx 212 5 233 39。 39。    东东 ( 412) mmMx 7939。 定 2) 陀螺定向 两风井:采用陀螺边定向,采用 GAK1 型陀螺经纬仪。 陀螺仪定向联系测量由三部分组成: a 经立井由地面向定向水平投点; b 井上、下与垂球线连接测量 ; c 井下基本控制导线 起始边的陀螺经纬仪定向。 立井采用陀螺经纬仪定向时的联系测量平面图如(图 43)所示。 图中 C 为近井点; DC 为起始方向 ; E9 为井下控制导线起始边即陀螺定向边; 2 是井下连接导线点。 点 2 与 E 组成一组井下永久导线点,点 1 可采用临时点。 CAD风井19E2 图 43一立井用陀螺仪定向时的联系测量平面图 a 投点 由于立井较深、井筒中淋水、尘雾较大,为了保证精度要求,所以采用钢丝投点法。 为尽量减少或不占用井筒的提升时间,垂球线布设在管子间。 投点采用单重稳定投点。 b 连 接 21 地面连接:在 C 点安置仪器与垂球线 A 连接,测角、量边的精度按《煤矿测量规程》中执行。 井下连接:由陀螺定向边 E9 起敷设或 15″级导线至 1 点。 在 1 点架仪器与垂球线 A 的稳定位置连测,连接精度要求同 15″导线。 井上、下连接导线与垂球线 A 的连接都应独立进行两次,其最大相对闭合差对地面二级导线不大于1/10000(光电测距导线)。 c 定向 在选定的起始边 E9上进行陀螺经纬仪定向,求出该边的坐标方位角 0。 陀螺定向采用逆转点法。 定向可在投点连接前完成,也可在连接 后再进行。 根据艾友矿 350m 总回风大巷贯通工程的掘进速度工作条件等实际情况可将贯通相遇点 k 选在待掘进巷道的中点附近。 由于井下导线全长 2542m, 01k 点的全长为 1538 m, k13 点的全长为 1004 m, 0102 边和 1314 边加测陀螺定向边: 则定向方差与测角方差比值: 95152222 mmq ( 413) 查表 0 时 11140153801 kn 7140100413 kn mmL 1 5 0 01 5 4 0111 4 01  mL 98071402  因此应在 1112 边和 2019 边加测陀螺定向边,由于距离不是很长只要注意施测的方法和精度不出现粗差可以保证 k点的贯通允许误差。 所以在 1112 边和 2019边决定不加测陀螺定向边。 mmRRmm k kyyx 722 02 14 22 39。 39。 39。    陀 ( 414) C 井下基本控制导线 1) 7 经纬仪 —— 测距仪导线 在加测陀螺定向边的前提下采用 7 经纬仪 —— 测距仪导线,一般边长 140m为要求施测按《规程》有关规定。 精度估算如下: 22 测角误差: mmRmyx 4122 39。 39。 2    下下下下 ( 415) 量边误差: mmmmLx 10c o s21 39。 39。 2  下下  ( 416)     mmDbDam l 6   井下导线总误差: mmmx 421042 2239。 下 2) 15 经纬仪 —— 测距仪导线 测角误差: mmRmyx 8822 39。 39。 2    下下下下 ( 417) 量边误差: mmmmLx 10c o s21 39。 39。 2  下下  ( 418) 井下导线总误差: mmmx 891088 2239。 下 3)设起算点无误差只有起算方向有误差: m 为井下起算方向误差 11xyyxRmmRmm ( 419) 其中,1yR 1xR—— 各结点与终点 K 连线在 39。 x 39。 y 轴上的投影长度。 nmmM 222   ( 4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