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台的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v=, 7 级精度,查表得动载系数 =VK 用插值法查得 7 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 时, =βHK 由 ==hb 、 =βHK 查表得 =FK ;故载荷系数 5 9 2 === βα HHVA KKKKK 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得的分度圆,由公式得 9 3311 tt KKdd mm 计算模数  mmzdm mm。 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公式得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为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11   3 211 δ/ψ2 FFFdYYZKTm  ( 36)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由表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MPaFE 500δ 1 = ;大齿轮的弯曲强度极限MPaFE 380δ 2 = ;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K , 2 =FN ;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由公式得   1FE11  M P aSK FNF MPa;   222  M P aSK FEFNF MPa。 计算载荷系数 K === FFVA KKKKK。 ( 37) 查取齿形系数 =FY ; =FY。 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SY ; =SY。 计算大、小齿轮的  FSFYY  并加以比较   1α1α1 F SF YY ;   0 16 44 2α2α2 F SF YY ; 大齿轮的数值大。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12 2)设计计算    ≥ 3 β∂211  FFFdYYZKTm mm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 m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 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有关,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 并就近圆整为标准值 m=,按接触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mmd = ,算出小齿轮数  mdZ 大齿轮齿数 962441 ==Z 4 几何尺寸计算 计算分度圆直径  mzd mm  mzd mm 计算中心距 1 5 02 2 4 0602 21  dda mm 计算齿轮宽度  mmdb d mm 取 541B mm, 602 B mm。 零件布置设计 变速箱 中通过其不同齿轮组的啮合来输出不同转速,通过上 面的计算可以确定各组齿轮的大小和传动比,但是变速箱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输出一种转速,因此应当合理布局轴上零件。 在一对齿轮啮合传动时, 应 保证另外两对齿轮处于分离状态,不能产生干涉。 轴 Ⅰ 上 的 齿轮位置是固定不 变 的,通过改变轴 Ⅱ 齿轮位置实现不同齿轮组的啮合传动,应此轴 Ⅱ 上的齿轮是可以在轴上轴向滑动的, 但轴 Ⅱ 上齿轮的相对距离不能变动,以免发生干涉。 应此,三个齿轮由保持架保证其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当一个齿轮位置变化时,三个齿轮一同变化。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13 确定 A, B 的大小 通过计算可知轴 Ⅰ 上齿轮齿宽为 B=60mm,轴 Ⅱ 上齿轮齿宽为 B=54mm。 当变速箱输出中速时如 上 图 所示 ,当输出低速时 , 齿轮 5 啮合 ,齿轮 3 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此时齿轮 1 会位于齿轮 3 之间。 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应保证各齿轮端面不接触。 为保证齿轮 2 不接触,应满足   27305460  ba ,即 ba +≥ 51。 为保证齿轮 3 不接触,应满足   06ba3 b ,即 92 ba ≤。 且 b 应大于齿宽 60mm,应此选取 B=70mm,所以 a 的取值为 131121 ≤≤ a ,取 A=125mm。 锥齿轮的传动计算 通过变速箱中直齿圆柱齿轮的变速传递,可获得 90r/min 三种 输出 速度,经锥齿轮的传递最终搅拌轴可获得 30r/min。 传动比 i=3, 设计的锥齿轮应按最高转速进行求解,即小齿轮转速为 270r/min,大齿轮转速为 90r/min,转矩为 • mm,轴交角∑ =90。 图 34 小锥齿轮零件图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14 图 35 大锥齿轮零件图 1 材料选择 小齿轮材料为 40MnB 钢调质处理 , HBS=241286;大齿 轮材料用 45 钢调质处理,HBS=197255,精度等级 7 级。 2 按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7001lim H MPa; ( 38) MPaH 600δ 2lim = , 2lim  M P aH MPa。 2)齿宽系数 =Rψ。 3)综合系数 K K=。 4)确定小齿轮大端分度圆直径 1d  3 2 22 11 1 9 0 H linRR iKTd   ( 39)   4 . 40 . 51 1 9 0 3 22   3 主要尺寸计算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15 1)齿数 Z 301Z , 902=Z 2)模数  Zdm mm,取 m=3mm。 3)大端分度圆直径 1d 与 2d 9030311  mzd mm; 2 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