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柴油机连杆的加工工艺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起来,减少了定 位误差。 具体的办法是,如图 14所示:在安装工件时,注意将成套编号标记的一面不与夹具的定位元件接触(在设计夹具是亦作相应的考虑)。 在精镗小头孔(及精镗小头衬套孔)时,也用小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论柴油机连杆的加工工艺 2020102 7 图 14 连杆的定位方向 头孔(及衬套孔)作为基面,这时将定位销做成活动的称“假销”。 当连杆用小头孔(及衬套孔)定位夹紧后,再从小头孔中抽出假销进行加工。 为了不断改善基面的精度,基面的加工与主要表面的加工要适当配合:即在粗加工大、小头孔前,粗磨端面,在精镗大、小头孔前,精 密端面。 由于用小头孔和大头孔外侧面作基面,所以这些表面的加工安排得比较早。 在小头孔作为定位基面前的加工工序是钻孔、扩孔和铰孔,这些工序对于铰后的孔与图( 14)连杆的定位端面的垂直度不易保证,有时会影响到后续工序的加工精度。 在第一道工序中,工件的各个表面都是毛坯表面,定位和夹紧的条件都较差,而加工余量和切削力都较大,如果再遇上工件本身的刚性差,则对加工精度会有很大影响。 因此,第一道工序的定位和夹紧方法的选择,对于整个工艺过程的加工精度常有深远的影响。 连杆的加工就是如此,在两岸加工工艺路线中,在精加工主要 表面开始前,先粗铣两个端面,其中粗磨端面又是以毛坯端面定位。 因此,粗铣就是关键工序。 在粗铣中工件如何定位呢。 一个方法是以毛坯端面定位,在侧面和端部夹紧,粗铣一个端面后,翻身以铣好的面定位,铣另一个毛坯面。 但是由于毛坯面不平整,连杆的刚性差,定位夹紧时工件可能变形,粗铣后,端面似乎平整了,一放松,工件又恢复变形,影响后续工序的定位精度。 另一方面是以连杆的大头外形及连杆身的对称面定位。 这种定位方法使工件在夹紧时的变形较小,同时可以铣工件的端面,使一部分切削力互相抵消,易于得到平面度较好的平面。 同时,由于是以对称 面定位,毛坯在加工后的外形偏差也比较小。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论柴油机连杆的加工工艺 2020102 8 二、 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加工顺序的安排 在连杆加工中有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加工精度: ( 1)连杆本身的刚度比较低,在外力(切削力、夹紧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 ( 2)连杆是模锻件,孔的加工余量大,切削是将产生较大的残余内应力,并引起内应力重新分布。 因此,在安排工艺进程时,就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即把粗加工安排在前,半精加工安排在中间,精加工安排在后。 这是由于粗加工工序的切削余量大,因此切削力、夹紧力必然大,加工后容易产生变形。 粗、精加工分开后,粗加工产生的变 形可以在半精加工中修正;半精加工中产生的变形可以在精加工中修正。 这样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的作用,逐步修正加工后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各主要表面的工序安排如下: ( 1)两端面:粗铣、精铣、粗磨、精磨 ( 2)小头孔:钻孔、扩孔、铰孔、精镗、压入衬套后再精镗 ( 3)大头孔:扩孔、粗镗、半精镗、精镗、金刚镗、洐磨 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则视需要和可能安排在工艺过程的中间或后面。 三、 确定合理的夹紧方法 既然连杆是一个刚性比较差的工件,就应该十分注意夹紧力的大小,作用力的方向及着力点的选择 ,避免因受夹紧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以影响加工精度。 在加工连杆的夹具中,可以看出设计人员注意了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和着力点的选择。 在粗铣两端面的夹具中,夹紧力的方向与端面平行,在夹紧力的作用方向上,大头端部与小偷端部的刚性高,变形小,即使有一些变形,亦产生在平行于端面的方向上,很少或不会影响端面的平行度。 夹紧力通过工件直接作用在定位元件上,可避免工件产生弯曲或扭转变形。 在加工大小头孔工序中,主要夹紧力垂直作用于大头端面上,并由定位元件承受,以保证所加工孔的圆度。 在精镗大小头孔时,只以大平面(基面)定位,并且只夹 紧大头这一端。 小头一端以假销定位后,用螺钉在另一侧面夹紧。 小头一端不在端面上定位夹紧,避免可能产生的变形。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论柴油机连杆的加工工艺 2020102 9 四、 连杆主要面的加工方法 ( 一 ) 连杆两端面的加工 采用粗铣、精铣、粗磨、精磨四道工序,并将精磨工序安排在精加工大、小头孔之前,以便改善基面的平面度,提高孔的加工精度。 粗磨在转盘磨床上,使用砂瓦拼成的砂轮端面磨削。 这种方法的生产率较高。 精磨在 M7130 型平面磨床上用砂轮的周边磨削,这种方法的生产率低一些,但精度较高。 ( 二 ) 大头侧面的加工 以基面及小头孔定位,它用一个圆销(小头孔)。 装夹工件铣两侧面至 尺寸,保证对称(此对称平面为工艺用基准面)。 五、 连杆主要孔的加工方法 (一) 连杆大、小头孔的加工 连杆大、小头孔的加工是连杆机械加工的重要工序,它的加工精度对连杆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小头孔是定位基面,在用作定位基面之前,它经过了钻、扩、铰三道工序。 钻时以小头孔外形定位,这样可以保证加工后的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较小。 小头孔在钻、扩、铰后,在金刚镗床上与大头孔同时精镗,达到 IT6 级公差等级,然后压入衬套,再以衬套内孔定位精镗大头孔。 由于衬套的内孔与外圆存在同轴度误差,这种定位方法可能使精镗后的衬套孔与大头 孔中心距超差。 大头孔经过扩、粗镗、半精镗、精镗、金刚镗和衍磨达到 IT6级公差等级。 表面粗糙度 Ra 为 m,大头孔的加工方法是在铣开工序后,将连杆与连杆体组合在一起,然后进行精镗大头孔的工序。 这样,在铣开以后可能产生的变形,可以在最后精镗工序中得到修正,以保证孔的形状精度。 (二) 连杆螺栓孔的加工 连杆的螺栓孔经过钻、扩、铰三道工序。 加工时以大头端面、小头孔及大头一侧面定位。 为了使两螺栓孔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平行度保持在公差范围内,在扩和铰两个工步中用上下双导向套导向。 从而达到所需要的技术要求。 粗铣螺 栓孔端面采用工件翻身的方法,这样铣夹具没有活动部分,能保证承受较大的铣削力。 精铣时,为了保证螺栓孔的两个端面与连杆大头端面垂直,使用两工位夹具。 连杆在夹具的工位上铣完一个螺栓孔的两端面后,夹具上的定位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论柴油机连杆的加工工艺 2020102 10 板带着工件旋转 1800,铣另一个螺栓孔的两端面。 这样,螺栓孔两端面与大头孔端面的垂直度就由夹具保证。 六、 连杆体与连杆盖的铣开工序 剖分面(亦称结合面)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由夹具本身的制造精度及对刀精度来保证。 为了保证铣开后的剖分面的平面度不超过规定的公差 ,并且剖分面与大头孔端面保证一定的垂直度 ,除夹具本身要保证精度外,钢片的安装精度的影响也很大。 如果钢片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 ,则铣开的剖分面能达到图纸的要求,否则可能超差。 但剖分面本身的平面度、粗糙度对连杆盖、连杆体装配后的结合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剖分面铣开以后再经过磨削加工。 第五节 夹具使用 夹具的使用应具备适应“一面一孔一凸台”的统一精基准。 而大小头定位销是一次装夹中镗出,故需考虑“自为基准”情况,这时小头定位销应做成活动的,当连杆定位装夹后,再抽出定位销进行加工。 保证螺栓孔与螺栓端面的垂直度。 为此,精铣端面时,夹具可考虑 重复定位情况,如采用夹具限制 7 个自由度(其是长圆柱销限制 4个,长菱形销限制 2个)。 长销定位目的就在于保证垂直度。 但由于重复定位装卸有困难,因此要求夹具制造精度较高,且采用一定措施,一方面长圆柱销削去一边,另一方面设计顶出工件的装置。 第六节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一、 确定加工余量 用查表法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一卷 表 ―25 表 ― 26 表 ― 27) 表 12平面加工的工序余量( mm)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论柴油机连杆的加工工艺 2020102 11 单面加工方法 单面余量 单面精度 工序尺寸 表面粗糙度 毛坯 43 粗铣 IT12(+) 40(+) 精铣 IT10(+) (+) 粗磨 IT8(+) (+) 精磨 IT7(+) 38(+) 则连杆两端面总的加工余量为: mmAAAAAACO0152(2 )()精磨粗磨精铣粗铣 连杆铸造出来的总的厚度为 mmH 0 43538   二、 确定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表 2― 29 表 2― 34) 表 13大头孔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铸造出来的大头孔为Φ 55mm) 工序名称 工序基本余量 工序经济 精度 工序尺 寸 最小极限尺寸 表面粗糙 度 洐磨 H6( +) Φ Φ H6( +) 精镗 H8(+) Φ Φ H8(+) 半精镗 1 H11(+) Φ 65 Φ 65 H11(+)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论柴油机连杆的加工工艺 2020102 12 二次粗镗 2 H12(+) Φ 64 Φ 64 H12(+) 一次粗镗 2 H12(+) Φ 62 Φ 62 H12(+) 扩孔 5 Φ 60 Φ 59(177。 1) (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表 2― 29 表 2― 30) 表 14小头孔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工序名称 工序基本余量 工序经济 精度 工序尺 寸 最小极限尺寸 表面粗糙 度 精镗 H8(+) Φ Φ H8(+) 铰 H9(+) Φ Φ H9(+) 扩 9 H10(+) Φ Φ H10(+) 第七节 各项加工数据的计算 一、 连杆盖卡瓦槽的计算 增环为: 2A ;减环为: 3A ;封闭环为: 0A ① 0A 极限尺寸为: mmAAA nmi imi i 11 m i n1 m a xm a x0        ) (2)(10 AAA mmAAA nmi imi i 11 m a x1 m i nm i n0  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论柴油机连杆的加工工艺 2020102 13 ② A0的上、下偏差为: )()(1 11 10 mmAEIAESE S Anmimi   )( 1 21 20 mmAESAEIE I A nmimi       ③ A0的公差为: mmE IAE S AT )(  ④ A0的基本尺寸为: mmAAA 25530320  ⑤ A0的最终工序尺寸为:  mmA 25  二、 连杆体卡瓦槽的计算 增环为: 1A ;减环为: 2A ;封闭环为: 0A     ) (10)20 (2AAA ① A0极限尺寸为: mmAAA nmi imi i 11 m i n1 m a xm a x0   mmAAA nmi imi i 1 m a x1 m i nm i n0       ② A0的上、下偏差为: mmAEIAESE S A nmimi)(1 11 10   mmAESAEIE I A nmimi1 21 20   ③ A0的公差为: mmE IAE S AT )(  ④ A0的基本尺寸为: mmAAA 8513210  ⑤ A0的最终工序尺寸为:  mmA 8  三、 工时定额的计算 (一) 铣连杆大小头平面 选用 X52K 机床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选取数据 铣刀直径 D=100mm 切削速度 Vr=齿数 Z=6 切削深度 ap=3mm 则主轴转速 n=1000V/ D=475r/min 根据表 按机床选取 n=500r/min 则实际切削速度 V= Dn。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