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协同发展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同发展现状 第一,政府的信息上网做的好,但是功能上网做的非常差,可以说是政府在网上做秀,而不是网上提供服务。 有不少地方和部门盲目追求上网数量,将政府上网简单地理解为信息发布,而职能部门的服务项目非常少,同时网站缺乏有效信息,信息更新不及时,网页之间的连接渠道不畅,整个网站仍然是以政府本身为中心设计的电子网络平台,而不是真正地站在客户的立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设计的平台。 第二,整个协同现状就是存在一个纵强横弱的特点,垂直性的连接都比较好,但是水平性的互联都比较差,有信息的部门不愿意跟其他的部门分享信息,各部门互不干 涉,长时间得不到很好的交流,往往造成各自为政,这就与协同要求的系统性、开放性相背离。 第三,由于没有统筹规划,目标不明确,技术标准不统一,造成了政府网站设置不规范,域名的关联度低,互联性差,内容上单调重复,甚至还存在一些不符合政府网站形象的链接,使公众对政府网站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同时也给公众的查询和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表 1:中美电子政务评估指标对比 指标 中国 美国 电子政务准备度指数 网站准备度: 网站准备度: 基础设施准备度: 基础设施准备度: 公众电子化参与度 人力资本准备度: 人力资本准备度: 1 全球排名 65 4 论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协同发展 3 三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政府与企业的方方面面的联系决定了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之间必然的关联,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支撑体系是“同构”的。 开展电子政务的前提是政府实现信息化,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是企业实现信息化。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交集就是政府与企业的信息接口。 电子政务的开展离不开电子商务的支持,反过来,电子商务的开展也离不开电子政务的支持。 因此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是相辅相成的。 正是由于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存在上述密切关系,所以我们认为电子政务是电子商务核心机制在政务上的运用和对传统政务的改造。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必须协同发展。 第一,电子政务的发展,扩大了国内信息产业的市场需求,带动了电子商务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它的拉动作用在于通过行政事务的网络化带动企业信息化以及家庭与社区的信息化,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电子政务的工程项目中,设备的添置、网络的构建、应用软件的开发,出让不涉及党政机密的集成开发与增值服务权利的部分政府信息资源都会给企业争取到更多的订单,创造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带来难得的机遇。 第二,政府网络采购将诱导企业信息化,促进电子商务的复苏。 主要包括推动 B2B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推进 B2G、 B2C 电子商务的发展。 B2B 模式是电子商务的主流,应优先发展。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往往都是大宗的,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 其实,企业网上采购需求还是很大的,但是目前在我国这种需求是潜在的。 政府网上采购可以作为一个榜样,带动企业网上采购,同时由于政府的信誉度高,对买卖双方不存在不讲信誉的问题,加之政府采购多为财政性资金,资金上有保障,政府网上采购能为解决网络交易信誉问题带一个好头。 企业通过政府网站进行投标,降低了采购成本,获得了采购主动权,并且能够优化存货管理和保证采购质量。 同时,政府网络采购是政府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活动,如果企业要进入政府网上采购体系,就必须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从而又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B2G 模式是指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 政府在网上发布采购计划,以网上竞价方式进行公开招标,而企业则通过网上投标。 这种方式既有利于政府节省费用,有提高了政府办公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这种商务活动覆盖了企业与政府组织之间的各项事务。 如企业与政府之间进行的各种手续的报批;政府在网上以电子交换方式来完成对企业和电子交易的征税等。 企业就可以开展对政府的电子商务, B2G 电子商务就会得到 应用与发展。 B2C 电子商务,即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 这种模式主要是借助于网上销售模式,涉及面广,市场前景可观。 从长远来看,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将会取得长足的论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协同发展 4 进步,并将最终在电子商务领域占重要地位。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以及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一模式的电子商务在我国还只能占很小的比例。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家庭信息化程度低,加之对网上交易的可信度有怀疑。 但是电子政务开展后,公众要得到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就必须进行家庭信息化建设,配备计算机和相关设备,通过电话线路或专线上网。 由于接受政府的网上管理与服务具 有一定的强制性,并不存在信誉问题,所以,公众愿意上网,乐意接受政府的电子化管理与服务,并逐渐形成网上行为的自觉性。 当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家庭上网较为普及、公众有网上行为的习惯后,也会产生网上采购行为。 这样 B2C 电子商务就会全面展开并迅速发展。 第三,政府建立网上专业交易市场,可带动电子商务为经济建设和市场建设服务,是电 政府建立网上专业市场不仅具有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活动的双重性质,而且能为指导和管理电子商务积累经验。 中小型企业、个体企业的资金与信息技术有限,需要政府为其建立起面向供 需双方的专业化网上市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对于繁荣市场,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重要。 由政府部门带头组建的网上专业交易市场,既具有权威性,又可避免重复建设,还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前来参与,迅速形成规模和气候,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电子政务对企业的监督和服务作用。 通过电子政务,可以实现政府部门对企业多方面的监督。 例如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可实现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网上监管,减少并防范企业的舞弊行为,维护金融证券市场的秩序;银行可实现对贷款企业的网上监管;国家可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控,最大程度地 保护国有资产。 同时,政府是公共部门,政府的职责是服务于企业,企业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需要政府搞好电子政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企业。 第五,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相互保障和推动。 在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决策模型中,需要全方位考虑政府的最新政策和规定,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可自动获取电子政务中的最新政策数据,并及时将政策的变动在电子商务系统中反映出来,保证了企业决策的适时性和现实性。 实现电子商务系统与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后,企业电子商务客户管理系统自动从电子政务中获得实时的客户资信情况,在企业交易时,设立预警线自动报警 ,从而降低了企业交易风险。 第六,在技术和建设流程上,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互相促进。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都包括网络安全技术、 CA 认证应用技术、传统 OA 与办公自动化技术、跨平台的信息交换技术、协同工作技术、标准化技术、海量存储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时,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资源,相互借鉴,携手共同发展。 论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协同发展 5 四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基础条件 1. 基础管理 就基础管理这种分层组织结构而言,政府和企业面临的是相同的挑战:政府面对的是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 企业要响应快速多变的用户要求,同样需要增强组织的信息化灵敏度。 政府提高办公和公共管理效率与企业提高商业管理效率,都要求将信息化改造的重 2. 信息技术基础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发展都必须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等现代化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