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步进加热炉电气控制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19 上料控制 ............................................................................................................................................... 19 板坯称重及测量 .................................................................................................................................. 21 炉前辊道控制 ...................................................................................................................................... 21 入炉定位辊道 ...................................................................................................................................... 22 装钢控制 ............................................................................................................................................... 25 装料炉门 ............................................................................................................................................... 29 炉底步进机械电气控制 ........................................................................................... 29 步进梁升降 .......................................................................................................................................... 30 步进梁平移 .......................................................................................................................................... 31 步进梁周期动作 .................................................................................................................................. 32 步进梁的保护 ...................................................................................................................................... 33 报警 ....................................................................................................................................................... 33 与其他设备的连锁 .............................................................................................................................. 34 出炉侧电气控制 ....................................................................................................... 34 出钢控制 ............................................................................................................................................... 34 出炉辊道控制 ...................................................................................................................................... 37 出料炉门升降装置 .............................................................................................................................. 37 板坯跟踪 ................................................................................................................... 38 跟踪断的划分 ...................................................................................................................................... 38 辊道跟踪 ............................................................................................................................................... 38 加热区跟踪 .......................................................................................................................................... 39 跟踪转换 ............................................................................................................................................... 39 辊道间的配合运行 ................................................................................................... 40 本章小结 ................................................................................................................... 40 结论 ...................................................................................................................................... 41 参考文献 .............................................................................................................................. 42 致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共 43 页 第 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第 1 章 绪论 研究背景 能源的竞争是钢铁工业正在面临的挑战,降低能源消耗、建立环境友好的钢铁企业已经成为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钢铁工业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 20%左右,重点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 轧钢加 热炉的能源消耗约占冶金行业能源消耗的 10%左右,其中轧钢加热炉又占了 75%至 80%。 中国冶金行业的轧钢加热炉在产量、炉型结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及理论操作上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炉子吨钢燃耗高、效率低,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提高加热炉效率、搞好加热炉节能工作,是降低轧钢生产成本,实现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因此,要想提高燃料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钢坯氧化烧损,提高加热质量,从而充分创造整个轧线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就要合理地选用加热炉。 炉型结构的选择:炉型结构是加热炉节能与否的先天 性条件,因此在加热炉新建时应该尽量考虑到加热炉节能的需要。 炉型结构的新建或改造,要使燃料燃烧尽可能多的在炉膛内发生,减少出炉膛的烟气热损失;要尽可能多的江烟气余热回收到炉膛中来,提高炉子的燃料利用系数;尽量的减少炉膛各项固定热损失,提高炉子热效率。 减少炉膛热损失:炉膛热损失主要包括水冷、炉门辐射、逸气、炉衬散热等热量损失。 减少这部分热量可以大幅度降低单耗。 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造成大量热损失的主要原因还有烟道系统热损失及换热器换热效率不高。 换热器的合理选择:燃烧器作为加热装置,越 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燃烧器的技术进步也飞速发展,应用比较广泛,因此要选择加热质量和节能效果比较好的燃烧器。 国内外研究现状 步进式炉的现状 美国米兰德公司于 1967 年 4 月成功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座步进梁式加热炉。 同年 5 月由日本中外炉公司为名古屋钢铁厂设计的第二座步进梁式加热炉也成功面世。 从此加热炉进入了步进式炉的时代。 相对于其他炉型,步进梁式加热炉的优点显而易见。 其具体优点如下: ①钢料靠步进梁的运动在炉内通过,因此钢料之间可以留出间隙,不会产生粘结,钢 料之间空出一定间隙,还能缩短加热时间,对氧化、脱碳要求严格的钢料,还因缩短在炉时间而能减少氧化和脱碳。 ②钢料和步进梁之间没有摩擦,避免钢料表面在加热过程中产生划伤。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共 43 页 第 2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③炉子长度不受推钢长度的限制。 ④外形不太规整和厚薄不同的钢料在装护时不受限制。 ⑤炉内钢料在必要时可以利用步进机构全部出空或退空,修炉时可以缩短停炉时间,减轻出空炉子的劳动强度,待轧时可将钢料倒退一段距离,这样避免了出料端钢料的冷却和氧化、脱碳。 ⑥通过改变钢料之间的间隙、步进梁的水平行程和步进周期的 时间,使加热操作比较灵活。 例如当炉子产量降低时可将钢料间距加大,减少炉内装料量,但钢料在炉内加热的时间不变。 我国的钢铁生产起步较晚,在建国后虽有所发展,但受历史和技术原因,七十年代仍处于世界落后。 八十年代后,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号召下,大量引入外国先进技术,国内钢铁生产有了长足进步。蓄热式步进加热炉电气控制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的制作安装 16 小区人车分流管理方案的制定 17 交房台账资料的制作 18 接管验收的参与,并发现问题的跟进。 19 交房物资的准备及制作 20 交房钥匙的核对及收集分装 21 交房前,小区交房环境的布置 连云港蓝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16 第四章 拟采取的物资装备计划 为确保 蓝云 馨苑物业管理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现代化,我们本着高起点一步到位、高水平科学先进、高效益合理实用的原则
Orientation Towards Primary Flat 0176。 177。 176。 Wafer Diameter mm 177。 Thickness 432m 177。 25m Orientation Flat mm 177。 Orientation Flat Location Aaxis 177。 176。 Front Surface Surface Roughness (Ra)
杆件滑脱。 6)剪刀撑的搭设要将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上;斜杆两端扣件与立杆节点的距离不大于 200mm,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大于 500mm,剪刀撑杆件与地面成 45度角,水平距离每 9m 设置一排剪刀撑。 7)设置连墙杆与砼墙、柱、梁锚拉,连墙杆水平方向每 ,垂直方向每层高设一拉结点。 、拆除施工方法 1)划分作业区,周围设围栏或竖立警示标志
C2 = 焊接接头系数 = 厚度及重量计算 由( GB1501998 表 41)查得 试验温度许用应力 [ ]=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 ]t =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 s = 计算厚度 由 ( GB1501998 式 51)知: = 2 32 5 0 ][2 ctic PDP mm 有效厚度 CCne mm 名义厚度 n mm 重量 G=
蓖麻油制备聚氨酯项目可行性研究 8 第四章 生产工艺和设备 第一节 生产工艺 一 、 聚氨酯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采用蓖麻油、 TDI 为原料制备聚氨酯可分为蓖麻油的醇解、蓖麻油基 PU 预聚体的制备、蓖麻油基 PU 预聚体的 扩链和固化 等工序。 蓖麻油的醇解 生产工序简述 ( 1) 反应原理 ( 2)工艺流程简述 将蓖麻油与甘油 1: 0. 48(mol 比 )在反应釜中 进行醇解。 以
旅游购物中心 M178。 服务管理用房(含办公楼) M178。 员工公寓 M178。 围墙 M 入口大门 M178。 车行主干道 M 活动广场 M178。 停车场 M178。 DN100~DN 200 玻璃钢给水管 M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m3 DN100~300 砼污水管 M 2*750KVA、 2*1000KVA、 2*1500KVA厢式配电所 座 三星级旅游厕所 M178。 垃圾收集点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