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留学生学习汉语常见的问题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学生也会混淆 z 和 zh、 c 和 ch、 s 和 sh 即分不清前后鼻音。 r 发成舌尖 中音 l 或舌面元音 i,这是因为蒙古语中的 r 是舌尖颤音。 蒙古语中的 r 与汉语的 r 不对应而其发音更接近于汉语的 l 或 i。 如: rizi——— yizi reqing——— leqing re——— le churu——— chulu p 和唇齿音 f。 男同学尤其分不清。 汉语中的 f 是唇齿音,是上齿轻碰下唇而发出的音,蒙古语中没有唇齿音,但是却有相近的唇喉音ф,因而蒙古国留学生就用与其相似的双唇音 p 来代替,或者发出间于二者之间的一个特的读音。 如: fen——— pen fang——— pang fei—— — pei fu——— pu g、 k、 h 时发音不到位。 因为蒙古语中没有舌面后音 g、 k、 h,却有听感很相似的гкх。 如发如下音时: g233。 w224。 i gēge kě224。 i kěw224。 ng h233。 qi hēshuǐ (二) 韵母的偏误 e 的发音是 [γ ],而蒙古留学生常常发成 [藜 ]和 [ε ]与汉语的 o 容易造成混淆,二者发音情况大致相同,区别主要在唇形上, e 发音时唇形不圆, o 发音时唇形是圆的。 如: e——— [藜 ] ke——— [k 藜 ] ge——— [k 藜 ] he——— [x 藜 ] 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 n 和后 鼻音 ng 易混。 这是因为蒙语中的 ng 面的 g 是发音的,但他们又都能准确的发出这两个音,只不过是经常混淆罢了。 如: man——— mang nan——— nang lan——— lang zhan——— zhang u 和252。 因为蒙古语中没有与之发音相似的字母,蒙古语字母 u 的发音是 [i],与汉语的完全不同,而且 u、252。 字形相似,252。 又经常省略两点写作 u,再加上二者发音又很相似, u 是后高圆唇元音,252。 是前高圆唇元音,二者的区别仅在于舌位的前后,所以蒙古国留学生很难区分清楚 u 与252。 的发音。 如: Lu——— l252。 n252。 ——— nu [i]和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i]、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i]的区别,但在书面上均写作 i。 蒙古语中 i 没有变体,所以蒙古留学生基本都读作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i]。 如: ji——— zhi——— zi zhi——— zi——— ji zi——— ji——— zhi (三) 声调的偏误 ,往往读成去声。 汉语中有大量的轻声词,轻声词不仅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且还带着特殊的感情色彩,因此读准轻声词很重要。 汉语的轻声是一种音长和音强现象轻声的音长较短,音强较 弱,常常用在一个词的末尾,读起来又短又轻。 蒙古国留学生很难掌握长短、强弱的尺度,不是太长,就是太强,常常读成去声。 ,特别是与其他声调连读的时候更是如此。 在发上声时有降升的曲折变化,但是降不到头,升不到位。 上声的变调有两种,一种是在上声前,读成阳平,一种是在其他声调或轻声前,读半上声,蒙古国留学生对上声的第一种变调问题不大,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4 但却掌握不好第二种变调,常常把半上声读成二声,可能是对第一种变调规律泛化的结果。 具体体现在阴平不平,容易升高或降低,去声起调不高,结束时又降 不到底。 ,但在语流中很难发准。 这是所有留学生都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二、语音方面的简要对策。 音位是依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即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一个音位在不同的语言里可能会有不同的变体 [2]。 一般说来,留学生只对自己母语里有区别的音位特别敏感并容易分辨,容易发准,而对母语中没有的音位则很难辨别,更难发准。 于是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他们就会 忽略目的语某些音位中的一个或几个区别性特征,把目的语的音位和其母语的音位等同起来,并按照其母语音位的发音模式去发目的语的音位。 学生应该学会把汉语语音与蒙语的语音加以系统比较,发现其异同学习。 2.蒙古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不仅与其母语的负迁移有关系,与其目的语本身也有很大的关系。 汉语与拼音文字不同,字形是由不同的笔画和部件构成,除较少的声、韵、调相同的形声字外,从字形上看不出它的读音来,为此,我们采取了拼音标音法,即用拉丁字母来标记读音,有结构简单、易学、易记的特点,但它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3]。 比如252。 在与 j、 q、 x 相拼时,去掉两点写作 u,这就使得两个长得很像发音又相似的韵母 u、252。 成为很多留学生容易混淆的学习难点。 汉语的 [i]有两个变体,在拼写上又无任何区别,这就使得母语中没有音 位变体的留学生产生混用三者的偏误。 留学生在遇到这些情况时要主动加以区别,直到牢固的掌握为止 [4]。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对于母语是没有声调的语言的留学生来说,掌握声调是非常困难的。 ,声调在汉语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反映了汉语语音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特征。 留学生在学习中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5 的学,要抓住声调的区别性特征,汉字声调基本固定不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