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生成10mw光伏电站科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献。 公式 Ht = Hbt + Hdt + Hrt 公式 Ht1 = f(β , γ , ρ , N, E, Hbt, Hdt) 公式 Ht2 = f(β , γ , ρ , N, E, Hbt, Hdt) 公式 Ht3 = f(ρ , N, E, Hbt, Hdt) 注:公式 1 为计算倾斜面上月平均辐射量的基础公式 公式 4 为各种跟踪方式倾斜面上月平均辐射量的简式 Ht—— 倾斜面上的月平均辐射量 Ht1—— 固定式倾斜面上的月平均辐射量 Ht2—— 单轴跟踪倾斜面上的月平均辐射量 Ht3—— 双轴跟踪倾斜面上的月平均辐射量 Hbt—— 直接太阳辐射量 Hdt—— 天空散射辐射量 Hrt—— 地面反射辐射量 β —— 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γ —— 倾斜面的方位角 ρ —— 地面反射率,取值为 (见附表 ) N—— 当地纬度 E—— 当地经度 不同地表状态的反射率 地面状态 反射率 地面状态 反射率 地面状态 反射率 沙漠 ~ 干湿土 湿草地 ~ 干燥地带 ~ 湿黑土 新雪 湿裸地 ~ 干草地 ~ 冰面 、最佳的阵列倾角 βbest 最佳 阵列倾角共列出了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为全年接受辐射量最大原则,第二种为全年最大发电量原则。 公式 βbest = f(ΣHt , β ) 公式 1 的描述: 设定方阵倾角为 0176。 计算出方阵倾角为 0176。 时全年各月阵列倾斜面平均日辐照度平均值。 增大方阵倾角,重复 2 步操作,直到方阵倾角增大为 90176。 ,得到 91 组 P1,与最大值相对应的倾角即最优倾角。 公式 βbest = f(ΣEp , β) 公式 2 的描述: 确定光伏阵列倾斜面上的平均辐照度、组件透风状况、组件类型、组件 功率温度系数、当地全 年各月环境温度等。 得到全年各月方阵温度损耗。 设定方阵倾角为 0176。 计算全年各月阵列倾斜面平均日辐照度。 假定一定容量的方阵,考虑温度损耗计算各月发电量的平均值。 增大方阵倾角,重复 5 步操作,直到方阵倾角增大为 90176。 ,得到 91 组结果,与最大值相对应的倾角即最优倾角。 公式 ΣEp =ΣHt *(1+ ( f – T ) * γ) 注:公式 1 为循环 β ,得到 ΣHt 最大值的最佳倾角计算简式 公式 1 为循环 β ,得到 ΣEp 最大值的 最佳倾角计算简式 公式 3 为 ΣEp 的计算简式 Ht—— 倾斜面上的月平均辐射量 βbest —— 最佳的阵列倾角 Ep—— 各月发电量 β —— 阵列倾角 f—— 组件的工作温度 T—— 标准测试条件下组件工作温度 25℃ γ —— 功率温度系数 根据上述 公式计算及综合考虑,阵列倾 角为 35176。 ,阵列方位为0176。 逆变器的选型 对于逆变器的选型,本工程按容量提出三种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选用 500kw逆变器;方案二选用 250kW逆变器。 方案一:选用 500kW 逆变器 ,整个工程配 20 台 500kW 逆变器。 目前国内外厂家都 可以提供该容量的逆变器,设备选择范围广,该方案的优点是单台逆变器容量大,主变压器数量少,整个系统效率较高,施工维护工作量小。 缺点是单台逆变器容量大,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则故障影响的范围大。 在国外大容量逆变器的使用已经非常 普遍,而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内使用 500kW 容量逆变器的工程越来越多,已经成为逆变器选择的主流。 方案二:选用 250kW 的逆变器,整个工程配 40 台 250MW 逆变器。 现在 SMA、 SolarMax、 Powerone、 Conergy、 Xantrex、 Sungrow 等品牌都能 够生产 250kW 逆变器,在产品选择上不存在问题,生产运行经验也非常丰富。 以下 对 二 种方案的逆变器经济性进行比较,见下表(逆变器按照国产设 备报价)。 逆变器经济比较 序号 项目 方案一(万元) 方案二(万元) 1 250kW 逆变器 25*40 0 2 500kW 逆变器 0 45*20 3 总计 1000 900 4 差价 0 +100 综合以上内容,本工程选用户外型 500kW 逆变器,整个工程配20 台。 逆变器基本参数如下: 逆变器参数 直流侧参数 交流侧参数 最大直流电压 V 900 额定输出 功率 W 500k 满足 MPPT电压范围 450~ 820 最大交流输出电流 A 793 最大直流功率 W 550k 额定电网电压 V 400 最大输入电流 A 1200 允许电网电压 V 310~ 450 最大接入路数 总电流波形畸变率 3% MPPT路数 1 功率因数 (超前 )~(滞后 ) 其它 最大效率 宽度 欧洲效率 高度 防护等级 IP20 深度 隔离 含变压器 重量 光伏方阵设计 本工程设计 容量为 10MWp ,按最大功率计算,实际布置为, 共采用 TSM200DC80 200W 型太阳能电池 49920 片。 本工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放置形式采用固定式,分为 10 个 单元 进行布置, 1MWp 一个单元。 每个单元设置一个逆变器室,配置 2 台 500kW 的逆变器,全场分散布置。 考虑检修,东西向每隔 50m左右设一个宽 1m 的检修通道。 方阵接线方案设计 电池串 并联 数 电池组件串 并联 数的确定主要依据其 组件的电性能参数、逆变器的参数、 当地 温度和瞬时辐射强度对开路电压、工作电压及功率的影 响来分析。 1) 本工程 10MWp 单元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选用 TSM200DC80 200W 组件,逆变器容量选用 500kW, 以下对相关公式及 原则 做简要介绍: 公式 Vmp ( f ) = Vmp ( 1 + γ △ T ) ㏑ ( e + β △ S ) 公式 Voc ( f ) = Voc ( 1 + γ △ T ) ㏑ ( e + β △ S ) 公式 △ T = T – T ( f ) 公式 △ S = S / S ( f ) – 1 公式 PYmax =(Sti, fe, Vmp (S, f ), Voc (S, f )) 公式 Sti=(RH, ρ, hPa, YN, JD , WD , ti, β, γ) 原则 逆变器最大直流输入功率 > PYmax * Ns * Np 原则 逆变器最小 MPPT 电压 < Vmp ( f ) * Ns 原则 逆变器最大直流开路电压 > Voc ( f ) * Ns 原则 组件系统最大电压 > Voc ( f ) * Ns 注:公式 2 为计算组件任意温度下 Vmp( f ) 和 Voc( f ), Voc( f )主要应用为冬季组件工作温度, Vmp( f )夏季组件工作温度 公式 5 为循环一 年计算每个时刻相对理想状态下组件的瞬时输出功率的简式,其中的最大值定义为组件全年最大输出功率 PYmax 公式 6 为 任意时刻相对理想状态下阵列倾斜面上的辐照度的简式 Ns——每台逆变器接入 组件串联数 Np——每台逆变器接入 组件并联数 Imp——组件最大功率时电流 f——为组件的工作温度 fe——为任意的环境温度 S——为倾斜面辐照度 K——℃ ㎡ /W Pymax——组件全年最大输出功率 Vmp(f) ——任意温度及辐照度时组件最大功率时电压 Vmp——标准测试条件下的最大功率时电压 Voc(f) ——任意温度及辐照度时组件开路电压 Voc——标准测试条件下的组件开路电压 T——标准测试条件下组件工作温度 25℃ T(f) ——任意组件工作温度 S——标准测试条件下的辐照度 1000W/㎡ S(f) ——f 温度下相应辐照度 γ——开路电压温度系数 e——常数 β—— Imp——STC 下组件最大功率时电流 β——阵列倾角 γ——阵列方位 PYmax——组件全年最大输出功率 RH——相对湿度 YN——云量 ρ——地面反射率 hPa——大气压 ti——任意时刻 Sti——任意时刻相对理想状态下阵列倾斜面 上的辐照度 JD——当地经度 WD——当地纬度 附表:组件串并联计算列表 串联数 并联数 逆变器数量 总安装容量 计划安装容量 17 148 20 MW 10 MW 17 147 20 10 MW 10 MW 17 146 20 MW 10 MW 17 145 20 MW 10 MW 17 144 20 MW 10 MW 17 143 20 MW 10 MW 17 142 20 MW 10 MW 16 157 20 MW 10 MW 16 156 20 MW 10 MW 16 155 20 MW 10 MW 16 154 20 MW 10 MW 16 153 20 MW 10 MW 16 152 20 MW 10 MW 15 167 20 MW 10 MW 15 166 20 MW 10 MW 15 165 20 MW 10 MW 15 164 20 MW 10 MW 15 163 20 MW 10 MW 15 162 20 MW 10 MW 根据上表,最终确定组件串联数 =16,组件并联数 =156。 光伏阵列直流防雷汇流 箱的设计 由于逆变器的输入回路数量有限以及为了减少光伏组件到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和方便日后维护,需要在直流侧配置汇流装置,本系统可采用分段连接、逐级汇流的方式进行设计,即在户外配置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以下简称“汇流箱”),采用汇流箱将多串电池组件进行汇流,然后再输入直流配电柜,再至逆变器,使逆变器的输入功率达到合理的值,同时节省直流电缆,降低工程造价。 本工程汇流箱回路数量主要根据电池板布置确定选用 16 路电池串并 列。 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的性能特点如下: 户外壁挂式安装,防水、防锈、防晒,满足室外安装使用要求; 可同时接入 6~ 16 路电池串列,每路电池串列 输入的最大电流为 10A; 电池串列的最大开路电压为 DC1000V; 每路电池串列配有光伏专用高压直流熔丝进行保护,其耐压值为 DC1000V; 直流输出母线的正极对地、负极对地、正负极之间配有光伏专 用高压防雷器; 直流输出母线端配有可分断的直流断路器; 汇流箱参数 光伏阵列输入路数 16 汇流箱输出路数 1 每路熔丝额定电流 A 10 防雷器 有 最大接入开路电压 V 1000 防雷失效检测 无 防护等级 IP65 监控单元 有 直流配电柜设计 汇流箱输出的直流电通过直流配电柜进行汇流,再与并网逆变器连接,方便操作和维护。 直流单元的设计主要是确定直流单元数量及选择合适的直流单元,以下对直流单元数量计算及直流单元选择的原则做简要介绍。 公式 Nz= Ni* M 公式 Imp( f )= Imp * S / Sf ( 1 + α(TT(f))) 原则 Pzi > N s* Np / M 原则 Izi > Np / M * Imp( f ) 注:公式 1 为计算直流单元数量 公式 2 为夏季阵列输入直流单元的最大电流 原则 2 为选择直流单元的基本原则 Nz——直流单元数量 Ni——逆变器数量 M——每台逆变器 MPPT 个数 Ns——每台逆变器接入 组件串联数 Np——每台逆变器接入 组件并联数 Imp——组件最大功率时电流 Imp(f)——任意温度及辐照度时组件最大功率时电流 f——为组件的工作温度 S——为倾斜面辐照度 Pymax——组件全年最大输出功率 S——标准测试条件下的辐照度 1000W/㎡ S(f) ——f 温度下相应辐照度 α——短路电流温度系数 T——标准测试条件下组件工作温度 25℃ T(f) ——任意组件工作温度 确定如下参数的直流单元数量 20 台。 直流单元参数 接入直流路数 10 输出直流路数 1 最大输入直流功率 KW 550 直流电压表 有 最大输入输出总电流 A 1200 防雷器 有 绝缘强度 V 2500 防雷失效检测 有 最大接入开路电压 V 1000 监控单元 有 防护等级 IP20 光伏发电工程年上网电。自动生成10mw光伏电站科研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布滚卷布测量方案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设备所占空间比较大,而且由于设计的是三角布滚,形成的角度比较大,所 测得数据不会很准确。 圆形导轨带布测量方案 优点:检测角度是 180 度,所测数据精准,所用空间较小,操作简单。 缺点:设备比较 复杂 双层导轨带布测量方案 优点:检测精度高便于操作 缺点:设备所占空间较大 由于所设计的设备主要的要求是精度高。 因此,通过对三个方案的综合分析对比
可编程控制器主要同 CPU、存储器、基本 I/O 接口电路、外设接口、编程装置、电源等组成。 可编程控制器结构多种多 样,但其组成的一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经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结构,如图 31 所示。 编程装置将用户程序送入可编程控制器,在可编程控制器运行状态下,输入单元接收到外部元优质产品发出的输入信号,可编程控制器执行程序,并根据程序运行后的结果。 由输出单元驱动外部设备。
采用新工艺、结构、设备前,必须向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逐一签字遵守,特种作业人员(如起重、电气、焊接、驾驶、从事有毒作业等的人员 )必须按 FB530685标准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七节 安全防护措施 ①安全帽 A、安全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B、正确使用安全帽并扣好帽带。 C、不准把安全帽抛、扔或坐、垫。 D、不准使用缺衬,缺带及破损安全帽。 ②安全带 A
作为主控制系统。 (2)显示模块选择方案和论证 方案一:采用点阵式数码管显示,点阵式数码管是由八行八列的发光二极管组成,对于显示文字比较合适,如果用在显示数字显得太浪费,且价格也相对比较高,所以不采用此种作为显示。 方案二:采用 LED 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功能强大,可显示大量文字,图形,显示多样,清晰可见,但是价格昂贵 ,需要的接口线多,所以在此设计中也不用这种作为显示。 方案三:采用
阳能设备的能量转换部分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设备的能量利用率。 研究课题的意义 新环保能源 长期以来 [6],世界能源主要依靠石油和煤炭等矿物燃料,而这些矿物作为一次性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而且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地球气温升高,生态环境恶化。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人类正面临矿物燃料枯竭的严重威胁。 这种全球性的能源危机,迫使各国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研究和开发 新能源
规律如下所示: 0≦φ< 5 s=0 v=0 a=0; 15 5 ≦φ< 175 1 c o s 52hs 2 s in 52 hv 222 c o s 52 ha 175 ≦φ< 185 s=h v=0 a=0 185 ≦φ< 355 1 c o s 1 8 52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