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布袋除尘器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源福工业用布袋有限公司进行 加工 ,设备交货时 提供滤料的原产地证明和质量 保证证明。 此次选用滤料为表面过滤型滤料,不覆膜,而且经过防水防油处理,能清灰彻底,减少了粉尘在滤袋表面形成布粉层后板结的可能;滤料寿命长,保证了滤料的正常使用寿命,滤袋 在保证期内失效率 < %,寿命期内失效率 < 1%。 骨架的技术 特点 骨架材料采用 20#碳钢加有机硅喷涂,使用骨架生产线一次成型,保证骨架的直线度和扭曲度,同时经过有机硅喷涂处理,镀层牢固、耐磨、耐腐,避免了除尘器工作一段时间后骨架表面锈蚀与滤袋黏结,保证了换袋顺利,同时减少了换袋过程中对滤袋的损坏, 并满足抗腐蚀和抗高温的要求。 骨架的纵筋和反撑环分布均匀,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防止损坏和变形,(纵筋直径≥Ф 、 12 条,加强反撑环Ф 、间距 250,),顶部加装“η”型冷冲压短管,用于保证骨架的垂直及保护滤袋口在喷吹时的安全。 10t/h/6t/h 链条锅炉脉冲布袋除尘工程技术方案 14 骨架施焊后焊点均匀牢固、光滑、挺直、无毛刺,并且有足够的强度,不允许有脱焊、虚焊和漏焊现象。 骨架框架的表面光滑,无毛刺。 对多节骨架的安装要求必须保证同心; 清灰系统 清灰系统设计合理,脉冲阀动作灵活 可靠; 在清灰时由 PLC 发出脉冲信号给电磁脉冲阀,通过喷吹管喷出压缩空气,使滤袋径向变形抖落灰尘。 清灰用的喷吹管采用无缝管,借助校直机进行直线度校正。 喷吹短管(又称喷嘴)与喷吹管的焊接采用工装模具,二氧化碳保护焊接,减少变形,保证喷吹短管间的形位公差。 喷吹管借助支架固定在上箱体中,并设置定位销,方便每次拆装后的准确复位,为了保证脉冲气流量进入第一个滤袋和最后一个滤袋的差别在合理范围以内,同一条喷管上的孔径可能会不同。 喷吹孔直径将是确定脉冲喷吹系统的清灰压力和气流量的最主要参数。 喷吹孔直径、分气包体积、喷吹气 压由我公司协作单位进行电脑工况模拟试验得出实验数据,再经我公司根据实际工况测试定出准确值,并根据分气包体积选定出最佳喷吹气压,一方面不会因耗气量过大遭成气源浪费甚至把滤袋吹损而减短寿命,另一方面更可以保证彻底清灰所需的气量和最佳力度。 采用文氏管或类似结构的零件对压缩空气进行导流,有助于压缩气流方向的稳定,但文氏管或类似零件的结构会导致设备阻力的增加,我们采用的喷嘴有同样的导流效果但没有增加设备阻力之忧。 清灰系统设置储气罐和分气包、精密过滤器(除油,水,尘)保证供气的压力、气量和品质,清灰力度和清灰气量能 满足各种运行工况下的清灰需求。 气包有足够容量,满足喷吹气量。 要求在脉冲喷吹后气包内压力降不超过原来储存压力的 30%。 气包的进气管口径尽量选大,满足补气速度。 阀门安装在气包的上部,避免气包内的油污、水分经过脉冲阀喷吹进滤袋,每个气包底部都带有自动或手动油污排水阀,周期性的把容器内渣滓杂质向外排出。 气包在加工生产后,用压缩气连续喷吹清洗内部焊渣,然后才安装阀门。 在设备出厂前,对清灰系统等主要部件进行预组装,以保证质量。 清灰系统能够实现在线或离线清灰,清灰力度和清灰气量能满足各种运行工况下的 清灰需求; 除尘器同时具有在线、离线二状态清灰方式,清灰功能的实现是通过 PLC 利用差压(定阻)、定时或手动功能控制提升阀关闭清灰仓室(离线清灰10t/h/6t/h 链条锅炉脉冲布袋除尘工程技术方案 15 状态、在线清灰时不关闭仓室),启动脉冲喷吹阀喷吹,使滤袋径向变形,抖落灰尘。 我们为布袋除尘器选用的电磁脉冲阀品牌为 上海袋配、 喷灰压力为 ~, DC24V, 3″,膜片经久耐用,寿命大于 100 万次以上,满足了电磁脉冲阀的高效运行要求,极大的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设备交货时 提供脉冲阀的原产地证明和质量保证证明; 为保证广大客户对除尘 器 易损件 的需求,我公司常年备有部分库存, 易损件的消耗量 一般为电磁脉冲阀膜片 4片 /年 /万㎡。 花板的技术要求 除尘器花板采用数控冲压方法加工花板孔,保证了花板及花板孔的形位公差要求 ,并清理各孔的锋利边角和毛刺,孔径公差满足国家标准,形成良好的密封,花盘孔中心偏差 < 1mm。 焊接加强筋板时,筋板布置合理。 花板 表面平整光洁,无挠曲、凹凸不平等缺陷, 花板平面度偏差不大于 1‟ ,对角线长度误差< 3㎜,内孔加工表面粗糟度为 Ra=。 滤袋与花板的配合合理,滤袋安装后严密、牢固不 掉袋、拆装方便。 除尘器的花板作为除尘器净气室和过滤室的分隔,用于悬挂滤袋除尘器组件,同时作为除尘器滤袋组件的检修平台。 设计合理的除尘器上箱体结构为工人以花板作为操作平台进行除尘器检修、维护创造了条件。 设备制造要求 由于本设备庞大,整个除尘器将由我方尽可能组装成适合于运输的组合件 除尘器本体 壳体密封、防雨; 除尘器顶部设置防雨棚(防雨棚采用钢结构加彩色钢板制作)。 除尘器设有脉冲阀防雨箱、排水设施、栏杆、检修扶梯平台,各项设施的设计采用人性化理念,保护除尘器顶部装置、方便人 员检修、使用和管理。 除尘器箱体成形后光滑平整,无明显凹凸不平现象,内部筋板布置合理,保证箱体强度和刚性。 壳体设计尽量避免出现死角或灰尘积聚区 ; 、人孔门、照明、观察孔、起吊设施、通风装置,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技术规程,满足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时的使用要求; 除尘器顶部设有 剪冲密封顶盖 , 重量、大小适合人工开启, 用于检修和换袋,10t/h/6t/h 链条锅炉脉冲布袋除尘工程技术方案 16 所有的检修维护工作在除尘器净气室及机外执行,无须进入除尘器内部。 除尘器所有孔、门制作及装配结束后,进行密封试验,确保无变形、 无泄漏。 除尘器 在净气室设有由差压仪等组成的滤袋检漏装置 ,用于检测滤袋状况,并设置温度、湿度、差压等在线装置。 所有受热部件充分考虑到热膨胀,并做必要的补偿。 提供布袋除尘器所有的接口尺寸(详见除尘设备外形图)。 除尘器灰斗 为避免烟气短路带灰,灰斗斜侧壁与水平方向的交角不小于 65176。 ,相邻壁交角的内侧,做成圆弧形,圆角半径为 200mm,以保证灰的自由流动。 在每个灰斗出口附近设计并安装了捅灰孔; 除尘器灰斗设检修门,所有检修门 采用快开式,开启灵活,密封严密。 每一灰斗 均 能承受附加荷载 10000kg; 同时我公司充分考虑灰斗长时间在高料位或灰斗满灰的状况下灰斗的强度,并保证其不变形、不损坏。 每台锅炉除尘器灰斗数量 2 个,灰斗及排灰口的设计保证灰尘能自由流动排出灰斗。 除尘器的灰斗能承受长期的温度湿度变化和振动,并考虑防腐性能。 灰斗出灰口处设有清堵空气炮,避免了灰尘搭桥,影响排灰。 每个灰斗设有不小于 600 450mm 的方型人孔门。 灰斗有良好的保温措施,灰斗加热采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方式均可,其 加热负荷保持高于露点温度 510度,以避免灰板结。 加热器布置由我方设计并供货。 充分考虑加热器的安装、维护检修的方便。 灰斗设有料位指示,料位计的布置由我方负责设计并供货。 设计充分考虑对料位计进行方便的安装和维护。 设备材质要求 除尘器主要设备部件及附属设备应采用相应的材质并提供材质证明; 除尘器主要梁柱全部采用 H 型钢,钢板材质为 Q235A( 调试后 提供钢板材料质量证明书)。 箱体所用的型钢,钢板进厂后首先进行喷沙,除锈,以备制作除尘器用。 易磨损、易腐蚀部位 如风管弯头等处采用耐磨损 ,耐腐蚀的锰钢等材料。 电气设备要求 电源 除尘器属 Ⅱ 类负荷设备,电源为交流 380V/220V, 50Hz,三相四线制。 我方设10t/h/6t/h 链条锅炉脉冲布袋除尘工程技术方案 17 备所需的直流电源或其他交流电源,由我方通过业主提供的交流电源自行解决,并提出所需电源的总负载。 当电源电压在下列范围内变化时,所有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 均 能正常工作: 交流电源 +5%~ 10%UH 长期 %UH 不超过一分钟; 我方在产品电路设计时尽量使电源的三相负载保持平衡; 除尘器现场设施,采用必 要的防水防尘措施,达到设备露天放置的要求。 户外电器设施的防护等级均不低于 IP55。 我方的电气及控制设备将明确提出接地方面要求,并在需要接地的设备上留出接地用的连接端子; 我方负责除尘器低压段出口以后的全部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 其中电缆的敷设位置走向,由双方在现场确定。 我方商负责提供所有电缆清册(型号及规格)。 电机 我 方在除尘器系统上所采用的电机均 均 符合国家标准和 IEC标准; 我 方所选用的电机型式与它所驱动的设备、运行条件、使用环境和 维修要求相适应; 对于阀门和档板的电机,其堵转电流不超过电机额定电流的 8倍。 热工控制系统要求 控制系统采用 PLC 控制,所有设备均应在主控室的操作员站上实现控制, PLC 的设计应采用合理的冗余配置并具备模块级的自诊断功能,自诊断信息可通过人 机接口进行提示。 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有防病毒侵害和防数据丢失的措施。 系统内任一组件发生故障,均不应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 整个除尘器控制系统采用 PLC 进行自动控制,设置差压及定时清灰控制方式并设有压力、温度、料位、滤袋检漏等检测报警功能。 考虑与全厂 DCS 系统接口问题, PLC 的选择也可根据需方指定。 控制线路留有足够的接口以连接 DCS供监视。 除尘器电控柜采用双层密封门结构,防尘、防水、防小动物。 除尘器设置烟气温度、湿度在线检测装置,当烟气温度过高或过低,超过预设报警值时,自动打开旁路系统阀门排放烟气,保护滤袋。 在净气室设有由差压仪等组成的滤袋检漏装置,以便在滤袋损坏时及时报警。 整套除尘器应设置差压计、温度测试仪等一系列检测仪表用于设备的控制、在线检测和保护。 10t/h/6t/h 链条锅炉脉冲布袋除尘工程技术方案 18 控制要求 除尘器整体系统控制可实现自动 /半自动 /手动切换,在提高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同时便于整机调试和检修维护。 PLC的设计采用合理的冗余配置并具备模块级的自诊断功能,自诊断信息可通过人 机接口进行提示。 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具有防病毒侵害和防数据丢失的措施。 系统内任一组件发生故障,均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 清灰控制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可相互转换。 自动控制采用压差(定阻)和定时两种控制方式,可相互转换,压差检测点分别设置在布袋除尘器的进出口总管处,当达到设定的压差值时,布袋除尘器各室依次进行清灰。 清灰状态的 选择由 PLC 实现。 清灰程序的执行由主控柜( PLC)自动控制。 K、 定时控制:选择开关选定“自动”“定时”位置,系统满足定时控制条件后,先关闭 1室离线阀(离线清灰方式), 1室清灰指示灯亮,开始喷吹,喷吹结束后打开 1离线阀, 1室开始工作;间隔 20 秒左右关闭 2室提升阀„„(重复 1室工作),依次完成所有仓定的清灰工作后进入下一周期,周期结束后再从 1室开始清灰工序。 L、 定阻控制:选择开关选定“自动”“定阻”位置,当除尘器差压达到设定值时,开始清灰工序:先关闭 1室离线阀(离线清灰方式), 1室清灰指示灯亮,开 始喷吹,喷吹结束后打开 1离线阀, 1室开始工作;间隔 20秒左右关闭 2室离线阀„„(重复 1室工作),依次完成所有仓室的清灰工作。 M、 如果一次清灰后除尘器阻力仍然高于设定值,清灰继续进行。 如果在清灰过程中,除尘器阻力降低到设定值以下,清灰工序在完成一个周期后停止,直到除尘器阻力超过设定值,开始又一次清灰工序。 布袋除尘器设置机旁手动控制柜和机房控制柜( PLC 机柜),控制柜留有足够的输入和输出接口,监测系统运行工况。 以便于今后发展。 布袋除尘器中的运转设备均设置机械故障检测和报警装 置,当任一运转设备发生故障时,立即发出综合故障信号,并送至主厂房控制室内,在上位机上显示报警,并根据故障状态,及时做出处理,如检修或停机或切换到旁路系统中运行。 ,料位信号在机房控制柜上显示并报警。 方提供就地控制柜到机房控制柜( PLC 机柜)的电缆,并提供就地控制柜和机房控制柜( PLC 机柜)到现场设备的电缆 . 10t/h/6t/h 链条锅炉脉冲布袋除尘工程技术方案。脉冲布袋除尘器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在以上介绍的三种烟气脱硫技术中,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作为一种相对比较成熟 、脱硫效率较高的脱硫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并一直在脱硫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目前在世界上已经建成的脱硫装置中,湿法脱硫装置的数量占 85%左右。 我国自 90 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的烟气脱硫技术大多为湿法脱硫技术,例如重庆珞璜电厂的一期( 2 360 MW 机组)与二期( 2 360 MW 机组)脱硫工程
................................... 112 运行调节 ................................................................................................................ 113 管材 ..................................
( 49) 即电磁转矩正比于电枢电流的平方;当电枢电流较大,电动机磁路饱和时,Φ 为常数,则电磁转矩与电枢电流成正比。 其转矩特性曲线如图 411 曲线 T= f( Ia)所示。 2. 转速特性 n= f( Ia) 当电源电压 U不变时,电动机转速 n与电枢电流 Ia之间的关系即为转速特性。 当电动机轻载时,则对应的电枢电流 Ia比较小, Φ 也比较小,由公式( 48)可见,电动机转速 n
变化,实现连续分级。 该装置分级柔和,效率高且分级精度好,但结构复杂,制作安装精度要求高,且速度配合要求严格。 图 111 可变间隙辊轴式果蔬分级机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9 另外一种变间隙辊式分级机 [19]采用导轨上的突起控制辊筒输送带上的活动辊升降,使得两辊相对间隙变化。 其输送链板上开有垂直长槽,活动辊轴两端卡在长槽内,具有垂直方向的自由度,通过突起物的作用力
11 H =30mVn ( 4) 式中 n —— 曲柄转速( r/min)。 往复式割草机切割速度应大于。 但切割速度太大,惯性力增加,引起机器震动,因此选择适宜切割速度是关键,曲柄主轴转速 720r/min。 曲柄旋转一周,割刀完成两个行程,则割刀平均速度 pV 为 pV =15rn ( m/s ) ( 5) pV = 100015 38720 = m/s 式中 r —— 曲柄半径(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应达到 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 倍的尺寸偏差。 ★检查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 ★检查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 倍 d( 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