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杖子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出工业金矿体。 由于多年的民采,①、②、④、⑥号矿体已采空,该矿区主要开采对象为⑤、⑤ 1号矿体。 矿体特征 ⑤ 号矿体:位于 矿区中部 3线至 6线北 42m 之间,地表由探槽 TCTC TC0、 TC TC TC6 控制,深部由沿脉平硐 PD PD PD3 控制。 矿体长度 489m,厚度 ~ ,平均厚度 ,最大延深 164m。 矿体呈 薄脉 状 产出 ,产状 : 走向 10176。 ,倾向 100176。 ,倾角 65176。 ~67176。 矿体赋存标高 600m~ 403m,埋深 0m~152m。 品位 : Au 106~ 106,平均品位 : Au 106。 沿矿体走向和倾向矿体厚度较稳定,品位变化较 9 大。 该矿体查明( 122b+333)矿石量 ,金金属量。 ⑤ 1 号矿体: 位于矿区中部,⑤号矿体东部, 3 线至 2 线之间。 矿体长度 288m,厚度 ~ ,平均厚度 ,最大延深 98m。 矿体呈薄脉 状 产出 ,产状 : 走向 10176。 ,倾向 100176。 ,倾角 65176。 矿体赋存标高 562m~471m, 埋深 0m~93m。 品位 : Au 106~ 106,平均品位 : Au 106。 沿矿体走向和倾向矿体厚度较稳定,品位变化较大。 该矿体查明( 122b+333)矿石量 ,金金属量。 矿石质量 矿石物质组成 矿石矿物成分: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有自然金;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少量长石及绢云母。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 的结构构造: 呈半自形、 他 形粒状结构, 自然金以他形粒状及树枝状是星散状分布在硫化物矿物的节理裂隙中,粒径 ~。 浸染状、细脉状 构造。 矿石 化学成分 矿石的化学成份:矿石中有益元素为 Au, 矿床品位 Au 106~ 106,平均品位 Au 106。 没有共(伴)生有益组分,有害元素 As含量甚微。 矿石类型 矿石的自然类型:按矿石的结构构造可划分为浸染状金矿石和细脉状金矿石,以前者为主。 10 矿石 的工业 类型 :为石英单脉型金矿石。 矿体围岩和夹石 矿体顶、底板围岩均为角闪斜长片麻岩,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 矿体内未见夹石。 3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本矿床矿石 工业类型为硫化矿石英脉型金矿石。 根据矿山实际生产选矿成果,采用无氰 浮选加工 技术。 矿石入选平均品位: Au: 106 精矿平均品位: Au:425 106 尾矿平 均品位: Au: 106 Au 选矿回收率 : % 精矿产率: % 选矿比: :1 上述选矿工艺流程及选矿结果由矿方提供。 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现状评价 矿区位于滦河水系下游青龙河中上游,青龙河从矿区东约 12km 处流过。 本区属中低山区,地势总体呈北西高南东低, 最高标高 ,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 405m。 区内沟谷雨季有水,一般季节干枯。 地层、构造、气 象、水文是控制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因素,地形是矿区含水层富水的主要条件。 本矿区主要为第四系地层孔隙潜水、风化裂隙水与构造裂隙水,分述如下: 11 a.第四系地层孔隙潜水 该类型水主要分布沟谷之中。 含水层为砾卵石层,厚度一般小于 4m,结构松散,含有泥沙,孔隙度大,其透水性、导水性和富水性较好。 该区由于地形较高,干旱季节沟谷中无水,该含水层孔隙潜水较少,水压较小,向风化裂隙含水层充水量较少;雨季沟谷中有水,孔隙潜水增多,水压增强,向风化裂隙含水层充水量增多。 降雨过后,流量逐渐减少;其水位变幅和水量受大气降水控制,并接受风 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 b.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 ○ 1 风化裂隙水 由变质岩风化裂隙形成的风化裂隙含水层,普遍含有风化裂隙水(属弱富水性),在矿区开采范围内均有分布。 由于受地形、岩性、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其风化裂隙深浅不一,该矿区风化裂隙深度一般为 30m~ 50m。 风化裂隙含水层为弱含水层,含水量很小,完全受地形和大气降水控制,雨季在山坡上可见细小泉水顺山坡流下,雨水过后逐渐干枯。 总之,该含水层对金矿地下开采不会造成威胁。 ○ 2 构造裂隙水 该类型水分布 情况与风化裂隙水分布相当。 含水层主要为挤压片理化带,该类型含水层基岩裸露和埋藏在第四纪地层之下,边界条件清楚,此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和第四系孔隙潜水补给。 基于该矿多年开采实际情况,基岩风化深度浅,断裂多为挤压片理化带为主,构造裂隙多以闭合裂隙为主,属弱富水性。 依据矿山多年生产实践,矿床充水特征为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向坑道内集中;坑道充水以淋水、滴水的形式出现,未发现突水、涌水现象; 12 雨季坑道涌水量显著增加,主要为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与沟谷第四系孔隙潜水的垂直补给。 总之,坑道涌水量大小完全受大气降水 控制。 根据矿山生产实际排水情况,主要矿井日排水量如下: 丰水季节:沿脉平硐 PD1YM4排水量 80m3/d~ 100m3/d。 枯水季节:沿脉平硐 PD1YM4排水量 60m3/d~ 80 m3/d。 由上述可知,矿井充水量不大,易疏干。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预测评价 ⑤ 号矿体赋存标高 600m~ 403m, 仅有少部分矿体赋存 在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 405m) 以下。 随着开采深度、开采规模的增大,采区及其周围可能产生下沉或塌陷,并诱发产生裂隙,导致矿井内充水量增多,尤其是雨季更应注意矿井内的突水、涌水情况,配备相应的抽水设备,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综上所述,该矿床水文地质 条件 中等。 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工程地质条件现状评价 该 矿床 是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厚度 ~, 矿体 顶、底板围岩为 角闪斜长片麻岩。 岩矿石 抗压 强度 140Mpa~ 180Mpa, 抗剪强度13Mpa~ 19Mpa,岩矿石 致密坚硬, 稳定性好。 坑道内未见软弱层、构造破碎 带、坍塌和陷落现象,矿体和围岩较完整、稳固,一般不需要支护,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 目前,该矿床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开拓方法: 斜井 — 平硐 联合 开拓;采矿方法为: 浅孔留矿 法。 随着矿床开采深度的逐渐加大,采空区及 13 其周围可能产生下沉或塌陷,并诱发产生裂隙。 尤其雨季更容易发生塌陷。 在今后的开采过程中,如果遇到断层破碎带、软弱岩层,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以防坍塌。 综上所述,本区 工程地质 条件属 简单 类型。 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矿区环境地质现状评价 矿区最高标高 ,最低标高 405m,属 中 低山区,植被以灌木为主。 矿区新生代构造活动微弱,为稳定隆起区域,不存在地震构造。 据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省质量技术临督局文件 (冀震发 [2020]38号 ),本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S为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G为 , 按。 矿区附近无污染源,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良好。 矿石和废石中无有害成份,不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目前,该矿床开采规模和开采深度较小,未发现采空区及周边地区的地面滑坡下沉或塌陷现象。 矿区环境地质预测评价 目前,矿区全部是地下开采。 该矿床随着开发深度的加大,可能发生地面下沉或塌陷,但不会引起大范围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只是在采空区的周围形成一个小范围的错动圈。 错动圈内围岩经过一个较长的活动期,逐渐坍塌,最终趋于稳定。 由上述可知,矿区环境地质 条件 简单。 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该矿床水文地质 条件中等, 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 条件 简单,因此,矿床 属 开采技术条件 中等 的 II类 II1型矿床。 14 建议: ( 1) 在采矿过程中应预留好矿柱,预防塌方的产生。 ( 2) 在塌陷区及开采错动圈周围应设明显的警示标志,拉刺网,防止无关人员和牲畜进入。 (3) 尾 矿坝应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要经常检查、维护或加固,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防止暴雨季节垮塌。 废水做好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 4) 在今后的开采过程中,如果遇到断层破碎带、软弱岩层,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以防坍塌。 ( 5)对采矿废石要尽量予以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要采取集中堆存到采场附近的荒山沟中,尽量减少对区内水土和植被的破坏。 废石场下部利用大块岩石砌筑挡土墙。 在矿山闭坑前对废石进行覆土造田或栽种树木、花草进行绿化。 5 核实地质工 作 及质量评述 生产勘探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该矿床 为石英单脉型金矿床,矿体长度较大 、 矿体厚度变化小,形态简单 , 产状稳定 ,矿体连续; 未见破坏矿体的断层或岩脉,构造简单;有用组分分布 较 均匀。 依据《岩金矿地质勘查 规范 》( DZ/T02052020) ,本 矿床勘查类型确定为 第 Ⅱ 勘查类型 ,基本工程间距(网度) 80m80m。 探矿工程布置原则是:本着经济、实效的原则,在充分利用以往探矿工程的基础上,结合采矿的实际需要,同时考虑勘查工程间距的要求。 生产勘查工程采用沿脉平硐控制矿体,沿脉段高一般 20m~30m, 沿矿体走向(沿脉 平硐内 ) 以 10m 间距进行 刻槽采 样 控制矿体 , 其工程(采样)间距符合规范要求,达到 了资源储量核实目的。 15 生产勘探工程质量评述 该矿区矿体厚度较小,生产勘探工程采用沿脉平硐对矿体进行了控制,沿脉平硐均揭露出矿体顶、底板围岩,满足了采样要求。 其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达到了探矿目的。 生产勘探 工程 测量及质量评述 测量系统及作业依据 测量平面系统采用 1980西安 坐标系, 3度带,中央子午线 120176。 ,高程系统为 85国家高程基准。 测量工作执行标准:《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GB/T183412020)、《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量规范》( GB/T183142020)。 矿区控制测量 本次矿区控制测量采用华测 X90静态 GPS,直接测量一对 GPS 点,接收高度角 15176。 ,接受时间 45 分钟,使用南方 NTS355型全站仪对 GPS 点进行联测, GPS 点作为矿区基本控制点。 地形图修测 地形图修测在原矿区 1: 5000 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修测,基本等高距10m。 其方法是,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破坏的地貌进行了补测。 开采坑道测量 使用南方 NTS355型全站仪对 探( 采 )矿坑道 进行测量,观测一测回,直接测定坐标。 坑道 中导线点用水泥钉钉入岩缝并用红漆 圈上标明点号,测量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