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水库大坝安全鉴定论证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屑及岩块,局部 层间结合不好,碾压不够密实,填筑质量较差。 坝体土抗剪强度指标较低,外坡多处曾产生过坍滑情况,建议设计对坝体进行稳定性复核验算, 抗剪强度指标的选择应考虑坝体土的固结度。 溢洪道的工程地质条件 溢洪道位于大 坝 右 侧 , 1980 年 11 月 开挖 成形, 采用 条 石 衬 砌, 进口及陡槽,由于限于当时资金问题未 修建消力池。 现场检查 , 溢洪道 经过 多年 运 行,由于原 设计断面过窄不满足防洪标准,年年讯期只有采取限蓄水位并且 消力池长深不够 洪水对下游冲刷利害 安全性差。 现场检查 , 溢洪道 经过 多年 运 行,年久失修。 底板 损 毁 严 重 安全性差 ;溢洪道 消力池 对下游冲刷淘蚀利害。 输水涵管的工程地质条件 该水库只有右坝端坝下设有无压取水涵洞一处,由于条石安砌质量较差,灰浆未搭满,运行几年后,涵洞水泥砂浆被淘刷剥落,靠岸坡形成 20多股水流从涵洞四壁射出 , 长期渗漏,最大渗漏量为 2050L/s。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根据室内岩土试验成果,结合坝体、坝基工程地质条件,类比其它工程,提出岩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数据见表 22。 岩土 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 数据表 表 22 指标名称 坝体填筑土 坝基粘土 含水率 ω (%) 21~ 干密度 ρ d (g/cm3) ~ — 16— 湿密度 ρ (g/cm3) ~ 饱和密度 (g/cm3) ~ 浮密度 ρ ’ (g/cm3) ~ 非饱和固结快剪 内聚力 c (kPa) 7~11 内摩擦角Φ (176。 ) ~ 饱和固结快剪 内聚力 c ( kPa) 7~11 6~10 内摩擦角Φ (176。 ) 饱和 快 剪 内聚力 c ( kPa) 19 19 内摩擦角Φ (176。 ) 天然快 剪 内聚力 c ( kPa) 25 内摩擦角Φ (176。 ) 压缩系数 a (MPa1) 压缩模量 E ( MPa) 6~10 固结系数 Cv(103cm2/s) ~ 渗透系数 K (cm/s) 大值平均值 105 106 小值平均值 107 107 允许水力坡降 J ~ ~ 结论及建议 工程区位于川中 台拗龙女寺台穹的中部,近场区属于龙女寺背斜倾伏端近北翼,岩层平缓,工区构造简单,无区域性断裂通过库、坝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1: 400 万 GB183062020) 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 17— ,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 < Ⅵ度 ,区域构造稳定。 坝体填筑土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因粘粒含量的变化,为粘土或粉土,总体呈可塑状,局部为软塑状,土体成分较杂,存在不均匀性, 坝体填筑料的物理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按《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主要指标满足均质坝土料的要求。 以《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范》 SL2512020,均质土坝用料质量指标衡量,坝体填土粘粒含量多数超过均质土坝粘粒含量 10~30%为宜的标准,因此原坝体土料粘粒含量偏高, PH 值不满足> 7 的技术标准,其它指标满足均质坝土料的要求; 填筑土均匀性差,含水量偏大,局部层间结合不好,碾压不够密实,且坝体土的平均体缩率达 %,说明土坝虽经数十年的运行,大坝固结不完全,局部填土压实度不满足 3级中低坝压实度应为 ~。 坝体填土渗透系数小,坝体填土排水效果差,建议增设排水棱体。 坝体土抗剪强度指标较低,外坡局部曾有坍滑情况,建议设计 对坝体进行稳定性复核验算, 根据坝体应力条件计算坝体土的固结度,结合大坝运行工况和土的固结度,合理选用坝体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进行坝坡稳定复核计算,依据验算结果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坝基清基不彻底,主要为冲洪积粘土,最大厚度达 3m,呈可塑~软塑状,抗剪指标较低,压缩变形大,因此,坝基存在压缩变形及不稳定安全隐患,建议设计对坝基的安全稳定性进行复核验算,根据验算结果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坝肩、坝基岩体风化卸荷严重,透水率 大于 10Lu,属 强 透水岩体,因 — 18— 此,坝基、坝肩存在渗漏问题,特别是基岩与坝体接触部 位渗漏较严重,存在渗漏及渗透稳定问题,建议进行帷幕灌浆处理。 溢洪道边墙及底板为强度极低的粉砂质泥岩,岩石强度低,完整性差,风化强烈,抗冲能力弱,边墙及底板衬砌厚度较薄,因此,存在冲刷问题;放水涵卧管年久失修,加之施工质量差,已出现开裂、变形,漏水严重,建议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工程建设过程及运行中问题的处理 大坝建设、运行过程中问题的处理 水库修建于 50 年代,是用人工肩挑,人工碾压修建而成,当时施工技术水平有限,无设计资料,无施工记录, 无 竣工资料。 根据 《武胜县 胜利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论证报告辑》, 1999 年 11 月武胜县水利局组织人力现场查勘、访问知情人员、了解大坝运行及加固情况调查发现: 大 坝内 坡 风 浪冲刷 利害 ,有 坝 坡土被侵 蚀 , 大 坝 白 蚁 危害 严 重,于 2020 年 进 行了治理。 累 计完成整治投 资 40万元。 2020 年 .对 大 坝 上游 坝 坡 垮 塌部 份进 行 开挖 回 填 , 并现浇砼 板 护 坡; 坝顶采用 条 石 铺 面 ;下游 坝 坡 新修排水 沟 , 平整下游坡面。 . 溢洪道建设过程及问题处理 2020 年 对 溢洪道 进 口 扩宽 ,降低陡槽 米, 条 石 衬 砌溢流堰、陡槽 及消力池。 仍然不能 满足 GB5020194防洪 标准。 安全性差。 — 19— 放水设施建设过程及问题处理 该 水 库 在 运 行期 间 ,曾出 现 的 问题 及 处 理情 况 如下: 坝 右端无 压 取水涵洞于 1980 年 11月 发 生 气蚀 爆炸,庫水放干后,用水泥沙 浆条 石 进 行了封堵。 坝 中底空洞出 现 管涌塌坑, 将 庫水放干,后 将坝挖开 ,用粘土回 填 夯实 , 并将 底空洞堵死 20余米。 左放水涵洞金 属构 件 锈蚀严 重,渗漏 严 重,一直未更 换。 综合评价 水库 建于 五十 年代, 修建无设计资料 , 无施工记录 , 建成后无竣工资料。 限于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 坝基清基不彻底,残留的冲洪积粘土抗剪指标较低; 填 筑土抗剪强度指标较低,均匀性差,含水量偏大,局部层间结合不好,碾压不够密实;坝体填土 粘粒含量偏高, 渗透系数小,坝体填土排水效果差 ;坝基、坝肩未作防渗处理。 以上因素给坝坡的稳定带来较多的安全隐患。 大坝运行近50年, 由于经费问题,病害一直未得到切底的妥善处理,现存在坝坡不稳, 坝基、坝肩渗漏,白蚁危害等严重的安全隐患。 2020 年 对 溢洪道 进 口 扩宽 ,降低陡槽 米, 条 石 衬 砌溢流堰、陡槽 及消力池。 仍然不能 满足GB5020194 防洪标准。 安全性差。 该 水 库 在 运 行期 间 ,曾出 现 的 问题 及 处 理情况 如下: 坝 右端无 压 取水涵洞 于 1980年 11 月 发 生 气蚀 爆炸,庫水放干后,用水泥沙 浆条 石 进 行了封堵。 坝 中底空洞出 现 管涌塌坑, 将 庫水放干,后 将坝挖开 ,用粘土回 填 夯 实 , 并将 底空洞堵死 20余米。 左放水涵洞金 属构 件锈蚀严 重,渗漏 严 重,一直未更 换。 2020 年 .对 大 坝 上游 坝 坡 垮 塌部 份进 行 开挖 回 填 , 并现浇砼 板 护 坡; 坝顶 采用 条 石 铺 面 ;下游 坝 坡 新修排水 沟 , 平整下游坡面。 . 综上所述, 胜利 水库枢纽建筑物 施工 质量不能满足现 行国家规程、规范要求,存在安全隐患,故 水库枢纽工程质量安全级别按《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评定为 C 级。 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隐患 ,确保水库正常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 20— 3 大坝运行管理评价 大坝运行及维修制度 胜利 水库为小( 1)型水库 , 水库管理站在武胜县水利局领导下,具体负责老 鹰岩 水库的工程管理、供水调度、防洪 度 汛、多种经营等各项工作。 管理站目前在岗的管理人员共有 2 人,其中管理站领导 1 人,管理站下设 2 个部门,即工程管理、养鱼。 有房屋面积 200m2,其中办公用房 30m2,生产、生活用房180m2。 目前水库运行和管理来看,水库的工程管理已经制度化、正规化。 其中 大坝、运行制度 包括: ( 1) 禁止在坝面上植树和种植农作 物,严禁在坝坡上放牧、铲草皮以及搬动坡石料 ; ( 2) 在坝上或坝的上、下游影响安全的范围内,不得任意挖坑、建鱼池、打井或进行其他对工程有害的活动 ; ( 3) 在坝身或大坝附近,不允许进行对土坝安全有影响的爆破活动 ; ( 4) 不准在库内行驶快艇 ; ( 5)发现上述现象应立即制止,并即时向当地公安机关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大坝运行维护制度包括: ( 1) 大坝工程及附属设施维护制度; ( 2) 放水设施闸门检查维护制度; ( 3) 机电设备、配电线维护制度; ( 4) 大坝日常观测制度; ( 5) 水文、气象观测制度; ( 6) 观测资料整编制度; ( 7) 新胜水库管 理站防汛值班工作制度。 大坝运行及维修记录评价 该水库枢纽工程从 1958 年至今 50 年的运行中,在近期运行的 10 年期间,通过每年的汛前检查记录及水库管 理人员的观察资料及今年的汛前检查结果,主要情况如下: 2020 年 对 溢洪道 进 口 扩宽 ,降低陡槽 米, 条 石 衬 砌溢流堰、陡槽 及消力池。 仍然不能 满足 GB5020194防洪标准。 安全性差。 2020 年 .对 大 坝 上游 坝 坡 垮 塌部 份进 行 开挖 回 填 , 并现浇砼 板护 坡; 坝顶 采用 条 石 铺 面 ;下游 坝 坡 新修排水 沟 , 平整下游坡面。 . — 21— 同时,大坝的运行和维护质量还制约于:水库管理用房极其简陋,管理设施不完善, 无 防洪抢险公路及通讯不通,以上因素急需改善。 大坝安全监测 目前大坝的安全监测主要是巡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 1) 坝身是否有裂缝、塌坑、隆起等现象。 ( 2) 坝坡块石护坡是否有松动、崩塌、风化、垫层流失、架空等现象。 ( 3)土坝坝肩、下游坝坡、坝脚一带及坝下放水管附近等处是否有异常渗漏现象。 ( 4)坝身及其附近是否有白蚁活动痕迹。 ( 5)溢洪道是否有行洪障碍,如果有应即时清除。 对以上检查内容认真作好记录 , 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巡视检查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及时发现大坝的安全险情。 经过我们现场核实,大坝无仪器观测设施,不能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前预警,急需布设完善沉降、位移、渗漏量、雨量、浸润线等观测设施,并定期进行资料观测和整理。 水库运行管理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根据水库大坝运行维护和监测水平的现状与《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可认为水库运行 管理较差,故 老 鹰岩 水库枢纽运行管理安全级别按《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评定为 B 级。 — 22— 4 防洪标准复核 自然地理 概况 流域概况 东风 水 库 位于武 胜县 鼓匠 乡 和岳池县排楼乡交界处的蜂子沟,距武胜县城20公里,所在河流是长滩寺河三溪支流尾部。 东经 106176。 51′ 60″,北 纬 30176。 23′ 40″。 坝 址以上集雨面 积为 ,主河道 长 ,主河道平均坡降‰。 流域内出露地层属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为河湖相碎屑沉积的砂质粘土岩,泥质粉砂岩夹砂岩等。 流域内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域内主要为农业开垦。 垦植率较高,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 气象特征 流域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 适宜,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春季回暖早,夏季炎热,秋季阴雨连绵、冬季短而温和等特点。 流域无气象观测记录, 东风 水库气象特征值参照武胜气象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 1991 年 12月 28 日),多年平均蒸发量 1107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l247 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 328 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81%,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18m/s,多年平均降水量 940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 5~ 10 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 洪水 洪水 由 暴雨 形成 ,洪水与暴雨基本 同 步。 洪水绝大部分发生在 5至 9月,尤以 7至 8 月最多。 由于流域内无实测洪水资料,根据规程规范规定:对于缺乏流量资料的中 、小型水库,可应用雨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本次采用推理公式计算 东风 水库设计洪峰流量。 — 23— 设计标准 水库为小( 1)型水库,坝型为土坝,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20),其设计洪水标准采用 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采用 300年一遇,消能防冲建筑物洪水标准采用 20年一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