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童装技术项目教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2) 、 童装 款式设计要将面料、色彩、 图案配置要素 相结合 ( 3) 、款式设计的线条表达流畅 讲解与分析 记录与思 考 120 分钟 3 款式设计案例 欣赏 款式设计案例欣赏: 款式内部结构设计 欣赏 款式外部结构设计 讲解与分析 学生记录 参与讨论 欣赏 20 分钟 18 4 提出具体设计方案要求 对童装风格进行解析,把握整体款式风格 了解面料规划 提出问题 组织讨论 学生记录 参与讨论 20 分钟 5 归纳与总 结 童装风格分类 童装款式设计原则 解决疑难点 思考与讨 论 10 分钟 6 布置作业 童装款式设计练习 2 分钟/90 分钟 课外 /课外 19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教 案 授课内容 系列童装设计 ——— 款式的拓展设计练习 授课形式 实践 授课班级 服装工程 912 授课时间 2020 年 9 月 1 6 日 第 2 周 第 14 节 上课地点 服装项目工作室 年 月 日 第 周第 节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 让学生掌握项目任务书童装系列设计基本款 设计。 基本款包括连身衣、外套或斗篷、连衣裙、半身裙、裤子、针织衫或 T 恤等。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能 对设计要点进行解析,把握童装设计主题 能根据需要独立进行童装 系列 设计 能对 设计要点进行解析,掌握设计元素与细节 掌握 童装 设计元素与细节 掌握 童装 整体款式 的 风格 掌握童装的分类设计(婴儿服装、幼 儿服装、学童服装、少年服装)的 要点 培养学生 的 童装系列 设计的能力 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与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工作、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任务案例 任务: 童 装 款式的拓展设计练习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符合主题要求的 款式风格确立 难点: 服装内部结构设计 解决方案: 做好全面的资料收集 , 学习分析款式,了解服装细节变化,在设计的同时帮助学生并做好 归纳总结。 参考资料 周丽娅主编 .系列童装设计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0 刘晓刚主编 .服 装设计 童装设计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20 袁仄 主编 .服装设计学 .中国纺织出版 .2020 教具 童装各类款式绘制图 范本 作业布置 童装系列 款式练习 教学后记 20 教学方案设计 序号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备注 1 回顾与告知 回顾: 童装 款式设计的要点 告知: 本课时主要内容及应该达到的学习目的 —— 基本款式设计 练习一份 回顾与提问 学生思考参与讨论 8 分钟 2 任务实施 童装基本款式设计练习 童装主题确定 符合主题要求的 童装轮廓 款式风格 确定 (重点 ) 1) 采用的基本廓形 2) 分割线位置设计 童装款式 服装内部 结构设计(难点) 1) 功能性结构 2) 审美性结构 3) 科学性结构 童装款式设计要将面料、色彩、图案配置要素相结合 款式设计的线条表达流畅 童装款式流行性的考虑 现场指导 解决问题 练习实践 提出问题 160 分钟 学生边练习边指导 3 任务交流及评价 结合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分析,找出错误,对应讲解。 对童装风格进行解析,把握整体款式风格 了解面料规划 一对一指导 对应修正 4 归纳与总 结 童装风格分类 童装款式设计原则 解决疑难点 思考与讨 论 10 分钟 5 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童装款式设计练习 2 分钟/90 分钟 课内 /课外 21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教 案 授课内容 第二波 产品款式设计 —— 领型设计、袖型设计与口袋设计 授课形式 实践 授课班级 服装工程 912 授课时间 2020 年 9 月 19 日 第 3 周 第 14 节 上课地点 服装项目工作室 年 月 日 第 周第 节 教学目的 让学生 通过练习, 掌握从儿童的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为出发点来设计领型、袖型与口袋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能够掌握 领型、袖型与口 袋设计的要领 能认识服装对人体的修饰作用 能对 设计要点进行解析 能 掌握设计元素与细节 掌握 领型、袖型与口袋的分类 掌握 领型、袖型与口袋的 特征 掌握 童装设计 整体款式的风格 掌握 童装设计 部件的设计要素 培养学生 的 童装系列设计的能力 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与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工作、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任务案例 任务: 领型设计、袖型设计与口袋设计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领型与袖型的分类 难点: 翻领、插肩袖的设计 解决方案: 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演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款式构成与 细节等方面结合设计构思,最后归纳总结。 参考资料 周丽娅主编 .系列童装设计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0 刘晓刚主编 .服 装设计 童装设计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20 袁仄 主编 .服装设计学 .中国纺织出版 .2020 教具 童装各类款式图片 范本 作业布置 童装系列领型、袖型、口袋练习 22 教学后记 教学方案设计 序号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备注 1 回顾与告知 回顾: 童装系列设计要素 告知: 本课时主要内容及应该达到的学习目的 —— 领型、袖型、口袋练习 回顾与提问 个别学生回答问题 思考参与讨论 8 分钟 2 任务实施 童装领型设计 领型分类 (重点) 1) 立领 2) 翻领 (难点) 3) 翻驳领设计 4) 平装袖 5) 插肩袖 6) 泡泡袖设计 7) 明袋 8) 暗袋 9) 贴袋设计 袖型的分类 (重点) 1) 一片袖 2) 两片袖 3) 长袖 4) 短袖 5) 无袖 6) 荷叶袖 7) 插肩袖 (难点) 现场指导 解决问题 练习实践 提出问题 160 分钟 学生练习、指 导 同时进行 3 任务交流及评价 能够从功能性和舒适性上考虑领型、袖型、口袋的设计 能够从制作工艺和材料上考虑领型、袖型、口袋的设计 对童装 细节设计原有的基础上一对一 指导 深化设计 方案 23 进行适当的丰富 4 归纳与总 结 掌握 领型、袖型与口袋设计在整体设计中的运用 解决疑难点 思考与讨 论 10 分钟 5 布置作业 继续 童装款式设计练习 2 分钟/90 分钟 课 内 /课外 24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教 案 授课内容 第二波 产品款式设计 配饰设计与制作 授课形式 实践 授课班级 服装工程 911 授课时间 2020 年 9 月 20 日 第 3 周 第 14 节 上课地点 服装项目工作室 年 月 日 第 周第 节 教学目的 让学生 通过练习, 掌握从儿童的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为出发点来设计 童装配饰。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能够将一些民族元素和时尚元素同时融合到童装设计中去 能认识配饰对服装的修饰作用 能掌握两种以上编制工艺手法进行制作童装服饰的配件 掌握 童装 配件的分类和特征 掌握 童装 配饰的设计要素 了解童装 配饰的主要材料 学会 运用编织工艺制作童装配饰 培养学生 的 童装系列设计的能力 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与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工作、学习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任务案例 任务: 童装配饰 设计与制作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配饰设计 分类 难点: 童装配件中编织工艺元素的运用 解决方案: 通过 示范图例的欣赏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配饰设计要点与编织工艺手法,最后归纳总结。 参考资料 周丽娅主编 .系列童装设计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0 刘晓刚主编 .服 装设计 童装设计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20 袁仄 主编 .服装设计学 .中国纺织出版 .2020 教具 童装各类款式图片 范图 作业布置 童装配饰设计练习 25 教学后记 教学方案设计 序号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备注 1 回顾与告知 回顾: 童装 领、帽设计要素 告知: 本课时主要内容及应该达到的学习目的 —— 童装配饰设计与制作 要求:根据每组的设计任务选择设计相应的配饰,并绘制效果图每人设计两份方案,其中一份要求有编织工艺 回顾与提问 个别学生答题 学生思考参与讨论 8 分钟 2 任务实施 童装配件分类设计 (重点) 1) 帽子 2) 项链 3) 手链、手镯 4) 包袋 5) 发箍 6) 围巾 7) 耳钉 童装配件设计表现手法 1) 捆绑 2) 编织 (难点) 3) 裁剪 4) 绣花。 现场指导 解决问题 练习实践 提出问题 160 分钟 学生练习、指 导 同时进行 3 任务交流及评价 对童装 细节设计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编织工艺的练习 一对一指导 深化设计 方案 5 归纳与总 结 儿童的行为、生理特征和审美习惯对袖型、领型、口袋设计的影响 解决疑难点 思考与讨 论 10 分钟 6 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童装编织工艺设计练习 2 分钟/90 分钟 课内 /课外 26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教 案 授课内容 第三阶段 产品制版技术 服装号型标准及应用 服装样板 样衣生产通知单的制作 授课形式 讲解为主 讨论为辅 授课班级 服 装 工 程 912 授课时间 2020 年 9 月 22 日 第 3 周 第 14 节 上课地点 艺 207(多媒体)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节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通过本次 课程的学习 ,能熟练 以下两点: 根据童装号型表,学习确定所制作系列童装的成衣规格尺寸 学习制作服装生产通知单,知道通知单的工艺流程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 能 了解童装分类的方法及原则 2. 能根据童装号型学习,正确确定所制作系列童装的成衣规格尺寸 3. 能 学习制作服装生产通知单 4. 能完成童装系列作品中一件服装的生产通知 单的制作 5. 能 根据儿童年龄层的不同,学习加放放松量 1. 掌握童装号型的定义 2. 了解。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童装技术项目教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8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导致员工满意和不满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工作内容因素即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责任、认可、工作本身等,另一因素为工作情景因素即保健因素,如工资、工作条件、公司政策、同事关系等。 袁声莉、马士华于 2020年通过对 22家企业的实际访谈和个别拜访,对数据做因子发现与员 工满意度密切相关的是个人因素、工作因素和企业因素。 他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年龄
0℃ 的恒温条件下对凝胶进行干燥 2 h, 得到黄色晶体 ; (5)将晶体研磨后得到白色粉末 ,放入马弗炉中煅烧 ,以 10℃ /min 的升温速度进行升温, 将 温度升 至 预定温度, 并保温 4h, 然后在炉内自然冷却 ,得到白色粉末状样品。 (6)取少量的白色粉末状样品,放于 X射线衍射仪 (D/maxrA)下进行检测(目的在于检测 白色粉末状样品 是否为纳米 二氧化钛粉体 )。 (7)
功配置比例为 30%, 35kV进出线间隔 2个,已用 1个(中沙线); 35kV、 10kV母线均是单母分段接线。 2020年最大负荷 ,最大负载率达到 %。 35kV木城变位于水东乡,主变容量 2 5MVA,无功补偿容量 ,无功配置比例为 24%,有 35kV进出线间隔 2个,已用 2个(纳木线 、张木线 ); 35kV、 10kV母线均 是单母分段接线。 2020年最大负荷
量比 )和 h(水与正硅酸乙酯量比 ),可以合成具有无定形结晶的疏松球形纳米级 SiO2粒子,且反应后处理较简便。 粒径大小则可由改变 R和 h控制,在 R= ,h = 4的条件下, TEOS受控水解制得的 SiO2 粒子 %粒径为 40~ 50 nm。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 该工艺是 以硅酸盐或硅酸酯为前驱物溶于溶剂中形成均匀溶液 ,然后调节 pH 值 ,使前驱物水解聚合形成溶胶。
时,表面积大则吸附量大,活性就高。 一般认为光催化活性由催化剂吸收光的能力、载流子分离以及向表面转移效率决定。 TiO2吸收光的能力越强,光照产生的电子一空穴对越多。 分离的电子和空穴在能量弛豫中被底部捕获时,引起氧化还原的几率越大,光催化反应活性也就高。 另外,表面的粗糙度、表面的结晶度、表面的轻基等也影响着表面的吸附和电子一空 穴的复合,进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TiO2表面钛羟基
反洗进水阀门公称直径: DN150 反洗排水阀门公称直径: DN150 正洗排水阀门公称直径: DN125 排气阀及管道公称直径: DN50 压缩空气阀门公称直径: DN25 以上阀门采用 进口 BRAY 气动 蝶阀 其他:配套 手动 阀门 、本体仪表 进水压力表: Y100 出水压力表: Y100 流量计: 1 套 , 25~ 150m3/h, DN125 、填料 材 质:石英砂、无烟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