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牌能源项目lng工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能源生产量也仅次于美国、俄罗斯而居世界第三位。 随 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高速增长,石油等常规能源的供给压力已经越来越大。 针对目前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 ―两种资源 ‖发展战略,鼓励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参与国外能源资源的开发。 中国石油和壳牌合作建设澳大利亚上游煤层气开采和下游 LNG 工厂一体化项目,按 50%股份每年可以获得 400 万吨的 LNG的支配权 , 可销售给 国内 的 LNG 接收站,可以增强 LNG 接收站的资源供应保障,从而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同时,中国石油首次获得海外最大的煤层气业务,上下游一体化项目的实施,将使中石油有机会掌握利用煤层气生产 LNG 的先进技术,为国内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提供宝贵的经验。 同世界一流油气公司在清洁能源的煤层气 /LNG 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石油的行业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总之,中国石油和壳牌将结合其优秀的技术实力、强大的资本后盾、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液化天然气销售能力,促进昆士兰州的煤层气和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带动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为中国提供进口 LNG 资源和积累煤层气开发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本项目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来的。 投资必要性 煤层气业务是 ―集团公司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 略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箭牌公司是东澳大利亚最大煤层气勘探区块持有者,中国石油与作为世界一流的油气公司壳牌联合收购箭牌公司,在清洁能源的煤层气 /LNG 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石油的行业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同时,中国石油首次实现对作为发达国家的澳HQC 澳大利亚箭牌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 LNG工厂分报告 7 大利亚油气资源领域的战略性进入,并以较大规模权益比例拥有具有增长潜力的上游资源并参与开发,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对 ―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 ‖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在未来 的 20 年内,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将占世界基本能源需求总增长的 23%。 而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基本能源消费量已超过世界总消费量的20%,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能源生产量也仅次于美国、俄罗斯而居世界第三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高速增长,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的增长速度远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石油等常规能源的供给压力已经越来越大。 这种石油供需矛盾使我国自 1993 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已连续 10 年为石油净进口国,且已成为居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因此油气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 ―瓶颈 ‖。 特 别是天然气,从世界平均水平看,目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了 23%。 比较而言,我国天然气产业起步相对较晚,消费水平较低,目前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仅为 4%左右。 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开放程度的加强, 以及 低碳经济的贯彻和落实,我国对清洁能源天然气的需求将与日俱增,预计我国 2020 年天然气消费将达到 2400 亿立方米,供需缺口 500600亿立方米;预计到 2020 年天然气消费需求量将超过 3000 亿立方米,缺口约 900~ 100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由 2020 年的 %增长到 10%。 因此,积极实施 ―走出去 ‖战略,开展跨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努力开拓国外油气资源合资合作勘探开发领域,不断扩大我国在国外的油气资源份额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必要途径之一。 针对目前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 ―两种资源 ‖发展战略,在国外建立资源基地,利用国外资源是与我国目前人口、经济、能源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措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 2) 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需要 18 年来,全球能源市场风疾雨骤,中国石油 ―走出去 ‖步伐铿锵有力。 从秘鲁项目起步,到早期获得苏丹、哈萨克斯坦和委内瑞拉的一批 规模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成五大海外油气合作区(中亚 —俄罗斯、非洲、中东、美洲、亚太),快速推进四大油气通道建设(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引进境外资源),三大油气运营中心初具规模(亚洲、欧洲和美洲),形成油气投资业务与工程技术等服务保障业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国际业务进入规模发展的新阶段。 2020 年集团公司海外油气作业产HQC 澳大利亚箭牌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 LNG工厂分报告 8 量当量超过 1 亿吨、权益产量达到 5170 万吨,相当于在海外建成一个大庆油田。 《财富》杂志 1993 年发布世界五百强排行榜,上面找不到中国石油的名字。 而 18 年后的今天,2020 年《财富 》世界五百强排名,中国石油跃升到第六位。 世界最大 50 家石油公司排行榜上,中国石油名列第五。 18 年海外油气合作,中国石油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从一个传统的国家石油公司转型升级为国际化的国家石油公司。 中国石油做大做强,已然成为国际知名石油公司主动选择的合作伙伴。 中国石油 ―走出去 ‖,油气投资业务有力地带动服务保障业务的协同发展。 同时,国际业务为国内企业改革发展积累了经验,形成国内支持国外、国外反哺国内,实现国内外业务良性互动,带动行业整体发展。 截至 2020 年年底,中国石油 1000 余支队伍,在全球 60 个国家提供着工 程技术服务,多项施工作业技术全球领先。 随着 ―走出去 ‖步伐的加快,中国石油加大国际化人才的选拔、引进、培训和储备。 中国石油海外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成为海外油气合作最宝贵的资源。 中国石油坚持管理创新,海外油气业务发展形成了一套融合国际惯例和中国石油特色的 ―五化 ‖管理模式,即 ―全球化思维、差异化定位、专业化管理、一体化运作、本地化立足 ‖,带来了高效率和高效益。 如今,中国石油跨国指数达到 21%,国际化能源公司特征凸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驶上快车道。 中国石油 ―走出去 ‖海外合作 18 年,虽然取得 了 举世 瞩目 的成绩 ,但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任重而道远。 毕竟五大海外尤其合作区基本上都分布在非发达国家,中国石油可掌握较多的游戏规则制定权,但进入作为发达国家的澳大利亚与世界一流的壳牌公司合作开展煤层气一体化业务尚属首次,很多方面都需要摸索和学习,要学会如何在不熟悉的市场环境里生存壮大,如何协同当地股东和高管共同治理,如何与当地雇工和社区长期共生共存,并最终增强企业实力,获得更高的国际市场地位。 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企业无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尤其与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壳牌在海外油气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有助于进 一步提升中石油的行业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为把中国石油建设成为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奠定坚实的基础。 3) 中国石油煤层气业务发展的需要 煤层气在应对煤矿安全生产、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供应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低碳经济时代是 ―全能型 ‖化石燃料。 目前煤层气产业发展很快,世界各国都把煤层气当作一种宝贵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美国 2020 年煤层气产量达 500 亿方,占天然气产量近 9%。 2020 年 3 月 5 日,中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确定将煤层气业务列为HQC 澳大利亚箭牌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 LNG工厂分报告 9 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并提出了到 ―十二五 ‖末形成 40 亿 立方米商品气量的奋斗目标。 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广泛,具有和常规天然气相当的资源量,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目前核心技术及开发经验已成为制约中国石油煤层气业务商业化发展的瓶颈。 发展海外煤层气业务,能更大程度地掌控资源,引进吸收煤层气开发核心技术及管理经验,有效保障未来国内天然气供应,有力补充中国石油业务组成,树立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良好形象。 4) 中国石油具有开拓海外市场独特的优势 体制优势:中国石油是一个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大公司,而且有自己配套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服务队伍,可以提供从地质勘探、煤层气开发、管道建设、炼厂设计施 工等一系列综合服务。 中国石油可以集中调配力量,缩短工期,完成项目所需的技术服务支持,能够使项目在短时间内获得现金流。 品牌优势:中国石油被资源国和一些外国誉为 ―旗舰 ‖公司,有良好的无形资产。 目前,中国石油已经在国际上树立了大公司的形象。 国外石油公司和石油资源国认为中国石油是中国的国家级大公司,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 成本优势:中国石油具有低成本的高智力专家群体和技术人才群体。 近年来我们的海外项目的发现成本和操作成本都达到了世界前 5 名大中型独立石油勘探开发公司的水平。 技术优势:经过五十多年油气开发实践和近 二十年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探索,我们形成了一批自己的特色技术,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 在煤层气地质理论方面,形成了一套煤层气富集成藏的理论、方法和相应低成本开发技术,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同时,中国石油在天然气净化、液化及 LNG 储运等领域均已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 自主开发的净化工艺技术已经在多个管输天然气净化项目和小型天然气液化项目中得到应用;液化技术目前正应用于多个国内在建的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工厂中,其中建设规模 50 吨 /年天然气液化工厂将在 2020 年 6 月开车;随着 2020 年江苏 LNG 接收站、大连 LNG 接收站的相继投产, LNG 储运技术已经通过了实践验证。 编制依据 和原则 编制依据 1)中国石油《境外投资炼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 2)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澳大利亚箭牌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委托书。 HQC 澳大利亚箭牌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 LNG工厂分报告 10 3)箭牌提供的 LNG 工厂 ―Basic Of Design‖( BOD)和 ―Basic Design Packages‖( BDP)以及 EIS 等其他技术资料。 4)箭牌提供的 LNG 工厂投资估算资料。 编制 原则 总体原则 1) LNG 工厂 一期先建设两条 400 万吨 /年 LNG 生产线,并考虑预留 2 条 LNG 生产线和 相关接口位置,具体扩建计划及实施时间根据资源和市场情况确定。 2) 为节省一期工程的投资, 公用工程和辅助 生产 设施 在设计时 仅 以 满足一期工程生产装置需要为原则, 不考虑未来扩建 工程的依托。 但 厂外工程尤其是穿海工程要考虑 未来扩建工程 的依托。 3) 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控制及安全设施,以保证 LNG 工厂安全、可靠的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转,同时尽可能减少操作人员。 4) 在设计中严格执行澳大利亚有关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切实做到无事故发生、无人员伤害、无环境破坏的 ―三无 ‖HSE目标。 5) 在保证 LNG 工厂安全、 可靠长期运行的原则下,对工艺方案及设备、材料选择和设计进行优化,以最小的投资达到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 标准和规范的采用原则 LNG 工厂 在设计、采购以及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 遵守澳大利亚联邦、州以及当地政府的法律和法规。 2) 要基于适用的标准和规范。 3) 要符合合理的工程 规定。 当采用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发生冲突时,优先 考虑的 顺序 如下 : 1) 澳大利亚法律和法规。 2) 澳大利亚标准和规范。 3) 壳牌的工程规定。 4) 国际标准和规范。 LNG 工厂设计遵循的主要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详见各专业有关章节。 HQC 澳大利亚箭牌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 LNG工厂分报告 11 主要研究结论 原料、建设规模及工艺技术 1) 本项目原料来源可靠、稳定。 来自 Surat 和 Bowen 盆地的煤层气,经压缩后通过专用输气管道送至集气站( GGS),在集气站进行压缩和初步干燥处理后达到管输气水露点要求,再通过输气管道送至 LNG 工厂,进厂区压力为 MPa(A),水露点 10℃ 左右。 2) 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和上游煤层气开采排产计划, LNG 工厂拟分两期进行建设。 一期工程公称建设规模为 800 万吨 /年,共建设 2 条 LNG 生产线,其中单线 LNG 生产能力为 400 万吨 /年。 未来拟新增 2 条 LNG 生产线,一期工程为其预留发展用地和相关接口 位置,具体扩建计划及实施时间根据资源和市场情况确定。 本项目采用的 C3MR 液化工艺适用规模是 130~ 500 万吨 /年,本项目单线 生产 能力定为 400 万吨 /年,已接近上限,有较好的规模效应,因此本项目选取 400 万吨 /年的单线 生产能力 是合适的。 3) 纵观各种混合冷剂技术,单线年生产能力在 200 万吨以上的 LNG 装置均采用多循环工艺。 C3MR 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工艺在基本负荷型 LNG 装置中占主导地位,已建 LNG 工厂中 80%以上均采用该工艺技术。 C3MR 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工艺技术成熟可靠、综合能耗低、流程的复杂程度以及投资成本适中, 因此本项目推荐使用 C3MR 丙烷预冷混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