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统开发过程要使用的 .NET中 和 技术进行了介绍。 三层架构的优势和特点 川谷信息管理系统采取的是 .NET 三层架构模式,接下来文章将详细介绍三层架构软件的优势和特点 ,系统采取 .NET 三层架构开发的优势。 三层架构软件的优势 三层应用结构要求层与层之间必须有明确的接口定义,从而保证多层之间可以协作完成应用任务。 业务层作为表现层和数据层的中间服务器,必须保证所有的业务逻辑被正确处理。 三层结构软件具有以下优点: (1) 表示和功能相分离 将功能行为与其可视表示相分离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可以很容易 地在经过测试的与功能相隔离的状态下修改可视表示。 其次,通过这种分离,客户机只需要执行描述任务和向服务器发出请求,不需要很强的硬件处理能力。 (2) 开发过程的有限并存 单层应用系统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可以并行开发,而且多个开发团体有可能在开发应用系统的不同部分出现问题,因为各个团体之间的相互依赖过多,影响开发速度。 两层结构应用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这种状况,而采用三层体系结构情况会好一点。 首先,各层可以选择各自最适合的开发语言。 其次,随着三层体系结构普遍成为大型和健壮的模型,不同的编程团体彼此之间不必了解各自的 工作。 (3) 功能模块的重用 由于应用程序的关键部分被分开并使用明确定义的接口集成,因此这些部分可以供需要相同功能的其他应用程序重用。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试图解决软件重用问题,但是要求源代码层次上的重用。 提供了源代码之后,当接口定义不明确时,往往需要修改软件。 由于软件会被轻易地修改,、所以没有重视接 6 口设计问题。 三层结构软件无论是采用 COM 组件软件,还是构建基于 CORBA或者 EJB 标准的中间件,在重用上已经前进了很多。 程序设计人员在接口设计上不须花费很大的气力,同时必须考虑其他程序如何使用这些组件或中间件。 (4) 进行严密的安全管理 越关键的应用,用户的识别和存取权限设定越重要。 在三层体系结构中,识别用户的机构是按层来构筑的,对应用和数据的存取权限也可以按层进行设定。 例如,即使外部的入侵者突破了表现层的安全防线,若在业务层中备有另外的安全机构,系统也可以阻止入侵者进入其他部分。 .NET 三层架构和 J2EE 三层架构的比较 在微软推出 .NET 战略的同时,世界另一个大的软件公司 Sun 的 J2EE战略与微软的 .NET 战略针锋相对,两者之间的技术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很多区别,只有做对比研究才能让我们更加全面 的掌握 .NET 的精髓。 图 21 J2EE 架构简图 7 图 22 .NET 架构简图 可以看到 .NET 与 J2EE 有很多的相似性,但是他们之间还是存在有很多的差别的,现在从几个方面对他们做一个比较。 (1) 开发商中立性 二者之间的最大不同是 .NET 是一个产品, J2EE 是一个协议规范。 所以各个独立的开发商只是利用 J2EE 规范来架构自己的平台,所以就存在一个开发商产品的可移植性,这就是我们所讨论的开发商中立性。 (2) 整体成熟性 与 .NET 平台技术相当的 MTS 和 COM+的出现比 J2EE 和 EJB 规范 的提出早了三年,所以了解 .NET平台比 J2EE 平台更成熟就不足为怪了。 NASDAQ 和 Dell就利用 .NET 技术建立了高度可靠性的网站,但是到目前为止还几乎没有哪个著名的网站使用了 J2EE 平台。 (3) 互用性与网络服务 .NET 平台是以 UDDI 和 SOAP 标准为基础的,这些标准已经得到了包括微软、 IBM 和 Ariba 等在内的一百多家公司的广泛支持, sun 公司也是 UDDI 协会的会员并且认识到了 UDDI 标准的重要性,但是 sun 公司到目前为止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将任何一种 UDDI 标准合并到 J2EE 中,这包括最基本的 UDDI 标准 —— SOAP协议,而 sun将重点主要集中在了 J2EE开发商与 CORBA( Common Object Request Borkerage Architecture,公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开发商的互 8 用性上,它是基于 IIOP( Inter InterObject Request Borkerage Protocol,Inter 互操作协议栈)的。 与 J2EE 相比 .NET 平台有一个更加强大的技术中性的电子协作策略, UDDI 将比 IIOP 更有前途,因而从互用性和网络服务的角度来看, .NET 将比 J2EE 更有前途。 (4) 可伸缩性 如果系统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考虑事项,与 J2EE 相比 .NET 平台有很大的优势,如果需要获得相同的功能,需要花的费用 J2EE将是 .NET 平台上所花费的5 到 10 倍。 显然在这方面 .NET 平台比 J2EE 有更大的优势。 (5) 架构支持 显然当建立一个大型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时,所有人都希望在已经完整定义的结果测试成功的电子商务架构基础上创建解决方案,没有人希望从头做起。 .NET 平台包括一个 Commerce Server 电子商务架构,而在 J2EE空间内没有与之相当的开发商架构,所以利用 J2EE 则必须从头创建新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6) 客户端设备独立性 我们现在再来讨论一下客户端设备独立性的问题,由于 J2EE 负责根据客户端设备的能力决定传输何种代码的是表示层的程序员,而在 .NET 中则是 的控件,所以我们可以利用 .NET 编写与可视控件交互的独立设备的代码。 这样以来 .NET 平台将是程序员的开发、测试和维护更加容易而且也更加便宜。 技术研究 下文简要介绍了系统实现中使用到的 技术以及它的特点。 是 Microsoft 推出的 ASP 的下一代版本,然而 又并非从 自然演化而来,在许多方面, 与 ASP 有着本质的不同。 完全基于模块与组件,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与可定制性,数据处理方面更是引入了许多新技术,正是这些具有革新意义的新特性,让 远远超越了 ASP,同时也提供给 WEB 开发人员更好的灵活性,有效缩短了 9 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周期。 如今, 已逐渐成为 WEB 应用开发的主流工具。 的特点 针对它在 WEB 应用的表示层的特点进行论述。 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提供了功能强大的 Web Form,它具有四个特点,在下文一一讨论。 (1) Web Form 把基于 Visual Basic 的表单的高生产性的优点带到了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中来。 Web Form 支持传统的将 HTML 内容与脚本代码混合的ASP 语法。 (2) Web Form 控件负责生成用户接口,典型情况是在 HTML 表单中。 是提供了一套映射传统的 HTML 用户接口小部件 (包括列表框,文本框和按钮 )的 Web Form 控件和一套附加的更加复杂的网络控件 (如日历和广告转板 )。 (3) 考虑到网 络是一种无状态的联接模型,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所面临的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是,他们要对用户与基于网络的接口的交互作用做出反应。 网络利用 的体系架构提供了一套丰富的服务,以帮助开发人员建立交互式网页。 (4) 页面的代码与内容的分离使 网页能动态地编译到受控类中,从而提高性能。 每个引入的 HTTP 请求都被传递到一个新的网页实例,因此开发人员不需要关心代码中的线程安全性。 技术研究 在系统的实现过程中,前台需要与数据库进行的交互是通过 技术实现的。 下文对 技术做简要介绍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ADO. NET 是一个以 .NET Framework 为基础的全新的数据操作模型。 它是专门为 . 平台上的数据存取操作而建置的。 ADO. NET 支持工业标准技术,提供程序化接口以便与 OLE DB 兼容的数据源沟通,应用程序可以通过ADO. NET 连接到这些数据源并操作这些数据。 无论数据源是关联式数据、非关联式数据库、文字数据,还是如 Microsoft 10 Excel 一样的表格式数据等,都可以通过 ADO. NET 进行存取。 但 ADO. NET并 不是微软的 ADO 的下一版本, ADO. NET 提供以一种新的基于离散数据和XML 的数据操作方法。 (1) 离散数据操作方法 ADO. NET 从数据库捕获部分的数据集后,就切断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连接。 数据操作本身是在木机的数据集 (Dataset.)内进行的,只有等需要时才更新到数据库服务器上。 (2) 集成 XML 支持 ADO. NET 和 XML 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ADO. NET 使用 传输标准,这保证了只要是在 XML 解析器可以工作的任意平台上,都可以接收和操作数据对象。 体 系结构 对象模型是从 ADO 数据访问模型演化而来的,因此 拥有一些与 ADO 相同的对象如 Connection 和 Command 对象,同时 还有新的对象如 Datasets, DataReader 等。 的体系结构如图 23 所示。 图 23 体系结构 11 的设计思想是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到内存中,并构成一个存在于内存中的数据库。 若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对数据进行读取以及构造内存数据库。 我们的目的是从数据操作中分解数据访问。 完成此任务的就是 的两个核心的组件: Dataset 和 .NET Data Provider。 (1) Dataset Dataset 是一个于数据源无关的内存数据表示方法,所以可以实现不同数 据源、 XMI 数据和管理应用程序 (本地 )数据的表示。 它可以同时操作多个不 同的数据源。 (2) .NET Data Provider 它实现了实现连接数据库、执行命令和检索结果等操作,并直接处理检索到的结果或将其放入到 DataSet 中,以便与来自多个源的数据或在层之间进行远程处理的数据组合在一起。 .NET Data Provider 有四个核心的组件: Connection 对象 :提供了对数据源的连接方法。 Command 对象 :实现了对数据访问,修改,存储过程调用,发送和接收参数信息等操作。 DataReader :提供高效的数据流读取。 DataAdapter :提供 DataSet 对象和数据源之间的交互中间件。 12 第 3 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详细设计 本章详细阐述了川谷信息管理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的系统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 其中详细设计是从系统总体功能和各子模块功能分别阐述的。 系统分为三个子模块,各个子模块有多个子功能。 系统实现目标 本系统实现的目标是实现数据远程访问和远程控制、功能的统一管理和可扩充性和将来对智能客户终端设备的支持。 (1) 实现数据远程访问和远程控制 通过 Web 浏览器,用户即可在办公室的任何客户端都可以连接到服务器端的数据库访问各种数据,看到数据变化图表,对设备信息进行管理。 这些都可以在办公室的电脑中实现,或者利用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连接到系统服务器,进行各种相关操作。 (2) 功能的统一管理和可扩充性 所有的具体的设备管理功能都基于统一用户权限来实现,使得系统可以通过增加配置来扩充各项管理功能。 同时, 再开发人员也可以方便地将新开发的功能模块与原有系统结合。 (3) 将来对智能客户终端设备的支持(如智能门控系统) 利用微软 .NET 平台,用户终端己经不再限于个人电脑和笔记本电脑。 在智能终端设备,如 PDA(掌上电脑 )、手机上,利用专门为 PDA、手机开发的小型客户端程序,就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访问系统平台,享受在普通电脑上所能够获得的所有服务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使用 B/S 三层构架。 软件和数据库放在系统服务器端,对各种数据进行存储、整理。 在办公室的客户端微机上,能够直接浏览到各种设备的实时数据和对数据的统 计信息。 服务器端功能需求 (1) 实时更新数据。 (2) 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13 (3) 对数据的变化进行标记。 客户端功能需求 (1) 能够浏览项目的数据和运行状态。 (2) 浏览数据变化图表。 (3) 浏览数据统计结果和统计图表。 系统性能要求 (1) 在客户端收到的业务数据延迟少于 1 分钟。 (2) 客户端数据每 5 到 20 分钟能够自动刷新一次。 (3) 服务器能够承受至少 50 个用户同时在线访问。 软件开发及运行环境 开发平台 系统基于 .NET 构架,使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20 进行开发。 在开发中,主要使用 C语言。 与软件开发相关的其他系统包括 IE 以上 、 SQL Sever 20 Macromedia Fireworks PowerDesigner 15。 用户平台 1. 服务器平台 (1) 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 Windows 2020 Server 或者 Windows Server 2020. (2) 服务器数据库平台 关系数据库平台,目前采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2020 +。管理信息系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充电放电, c、 当然还有整流、振荡以及其它的作用。 另外电容的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两块正负电极和夹在中间的绝缘介质组成,所以电容类型 主要是由电极和绝缘介质决定的。 在计算机系统的主板、插卡、电源的电路中,应用了电解电容、纸介电容和瓷介电容等几类电容,并以 电解电容为主。 纸介电容是由两层正负锡箔电极和一层夹在锡箔中间的绝缘蜡纸组成,并拆叠成扁体长方形。 额定电压一般在
极管 T1 导 通一段时间,三极管导通时 +12V 的电源电压加在小电机上,可使其正转一段时间从而将窗帘打开。 而硅光电池产生的低电平对27 自动闭合电路却不会产生影响,因为硅光电池产生的低电平经过一个比较器后才输入 U2,比较器的功能如下图所示: 326+12v12VViVrVi1 图 25 LM107 比较器 5 当输入电压 Vi> Vr 时, Vi1=12V 即为低电平。 当输入电压
MW W W 下 下 下上 上 上下下 下 下 m a xAA aN N eN N e M RW W W 下 下 下上 上 上上 上 上 上m i n 0AA N N eN N e MW W W 下 下 下上 上 上上上 上 上 m i n aN N eN N e M RW W W 下 下
功能;(3)各种奏乐、。 (4)利用单片机的第9脚可以设计成复位系统,我们采用按键复位;利用单片机的119脚可以设计成时钟电路,我们利用单片机的内部振荡方式设计的。 我们是运用单片机显示数码管的功能。 图36单片机最小系统4系统调试及性能分析 (1)硬件调试硬件调试比较简单,首先检查电路的焊接是否正确及电路中有没有虚焊等问题,然后可用万用表测试或通电检测电路。
了实际水位 S。 本电路采用的电阻型水压传感器型号为 PT500501,是水压传感器,即传感器的阻抗随 水压的增简易水塔水位控制电路 6 加而增加。 可变电阻 R3和 R4 的作用是通过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就可以调 Vs 的范围,也就可以调节水位控制范围。 水位范围测量电路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由电阻 R R2 和稳压管 D D2构成的参考电压产生电路;
电路 按键控制 开关 驱动电路 单稳态 触发器 220V AC 铃流 检测模块 灯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4页 共 14页 第 3 章 硬件设计 实用电话照明灯电路图如图 31 所示。 该电路主要由铃流检测模块,反相放大电路,单稳态触发器,开关驱动电路,电源模块,按键控制电路构成。 AR41KR5 1MR12 .7 MR31MR23KC30 .0 1 UC20 .0 1 U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