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防灾减灾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加以实施。 总体计划安排:因本工程工期紧,我司计划特殊情况下采用 24小时连续施工方式(管座基础、检查井等非机械施 工)。 施 工期间,现场采用围挡进行全封闭。 施工放样采用 尼 康 牌多功能全站仪,高程控制采用高精度水准仪,由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全天候配合。 测量 放线 本标段测量多,测量精度要求较高。 测量先行是施工管理中的要求,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我公司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历来注重测量管理工作。 除建立两级测量复核制度外,对本工程还将成立专职测量小组,以确保测量 工作高效、优质。 我司计划派遣两名优秀测量工程师,配备一台多功能 尼 康 全站仪, 2 台高精度水准仪( 1 台备用),全程监控跟踪测量 ,另外在机械综合施 工队要求配备一名专职测量员,配合项目部测量工程师进行测量控制工作,其余各施工组要求有一名兼职测量员,配合测量工程师(如立前视、标识控制点等)跟进测量工作。 测量工作程序 开工前对业主和设计单位移交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复测,复测合格并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施工。 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建立施工导线网,布水准控制点→测定排水管线桩→局部放样 控制系统的成 立 针对本标段的工程规模及特点,建立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于施工全过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 平面控制系统 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建 立一级导线平面控制系统,系统布设以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为导线起始方向,沿本标段外围采用测角精度为 2 秒,测距精度为 2mm+2ppm 测距仪或全站仪,布设一环形闭合导线并联测甲方提供的控制点。 导线点的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间距 50~ 100m,并保护好定位桩。 高程控制系统 建立以导线点为基础,等级为四等的高程控制系统,采用高等级水准仪由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导线点上。 放线控制 本标段的放线控制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方面: 道 路中线、排水管、井中心的平面、高程控制; 施工流程 根据导线、高程控制点放出 道路的中线,纵向每隔 10 米设置一中桩和一对边桩,用水准仪在中桩和边桩上分别标记填挖高度,在路床平整后,根据纵坡和路拱纵向每隔离 10 米设置高程控制点控制基层面的标高。 根据道路中线放出侧平石边线,设置边桩,在路口圆弧测设中,在保证准确度和精度的前提下,为施工方便可采用市政部门较为通用的“中央纵距离法”。 根据施工图每 10 米设置侧石顶面标高控制点,通线进行铺砌,平石 则根据图纸纵坡每隔 10 米或在锯齿型边沟变坡点设置高程控制点。 在边线每隔 10 为设边桩,并标盲基层和面层面的标高,设立标志牌,联合侧石顶面线控制的横坡及 面层的高程。 定线测量程序 施工方法 ( 1)在本工程开工前,会同监理对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点、网进行闭合复测,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与相邻工程的测量控制点、网进行联测,测量记录及结果由业主及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进入正式施工。 ( 2)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点、网,结合各条施工线路走向及需要,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原地面线复测 沟底高程控制 管道安装高程控制订制论 井高程控制 上基层面高程 层高程 侧平石顶面高程 基层面高程 铺砌面高程 管线开挖线线、开白条 开挖开挖 路基边线 行车道、基层 行车道边线 后方可使用。 ( 3)做好各施工控制点的保护工作,竖立明显 的标志牌,以防止损坏。 ( 4)根据施工控制点测放出中线控制桩位置,并进行各部位水准测量。 ( 5)路基施工采用线路中线桩控制,并根据线路曲线的特点,加密至 5m 一点作控制,以确保曲线段线型流畅。 保证测量准确度和精度的措施 ( 1)施工中应尽量保护所有标志,对施工中不移动的中桩及距中级较近的中线水准固定点用石堆或浇注砼或其它措施予以保护。 对于施工中无法保留的标志和水准固定点,将其移至路床范围之外。 ( 2)施工期间应定时对导线,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保证其位置没有发生位移。 ( 3)具体测量方法和使用的仪器以简练、 实用、保证精度为原则,建立复核制度,复核人员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查。 放线方法及施工工艺流程图 排水工程 ( 1)据已建立控制系统,进行局部放线控制点的测设。 ( 2)据设计已提供的管线控制点、井点的大地坐标,因此管线及渠箱、井点平面放线采用坐标放线方法测设。 ( 3)各井段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出井中心位置,管道线中心位置, 在相应位置设置里程桩号,方便施工及防止出现错误,便于复测。 ( 4)进行下一道工序前必须先复测数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不合格的工序必需返工保质量。 距离测量: 仪器采用 全站仪,测量时照射二次读数取平均值为距离测量值(导线测量时须返方向测量作为校核),二次读数较差不大于 10mm。 小范围距离测量采用普通钢尺测距,主要技术要求须满足《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 ( 1)采用坐标、全站仪测量法,测速快、准确和操作简便:能在超远距离内和不同标高位置直接进行施测,不用在施测过程中移动仪器,从而加快速度,缩短施工工期,保证精度。 在本工程开工前,会同监理单位及业主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网进行闭合复测。 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网,结合各施工段走向及需要,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 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 2)采用全站仪的后方交会专项功能,通过对两个已知点的观测,得出仪器点的坐标;采用全站仪的测量距离专项功能,在测临时站点到两已知观测点的距离时加测一个角度,即测站点放在待定点上,在测距离的同时观测该点到两个已知控制点的夹角,这样也可以得出仪器点的坐标。 施工控制网的测量成果为满足要求宜采用较高粗密度等级,平面控制网按一级导线网控制;高程控制网按四等水准测量控制。 做好各施 工控制点的保护工作,竖立明显的标牌,以防 止损坏。 根据施工控制网测放出排水沟中心线的位置,并进行各部位水准测量工作。 控制桩采用双后视极度坐标测量的方法进行测放,测量精密度满足招标文件的有关技术要求,所有测量数据及成果报送监理审核签认方可使用。 ( 3)管道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称为管道的重点,管道中线定位就是将主点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去 ,并用本桩标定。 管线起点及各转折点定出以后,从线路赳噗开始量距,沿管道中线每隔 50m 钉一木桩(里程桩)。 根据管线的起点和各沟的挖土中心线,一般每 20m 测设一点,中心线的投点容许误差为177。 10mm,用灰线标明开挖边界。 在测设 中线应同时定出井位等附属结构的位置。 每隔 20m 或 30m 槽口上设置一个坡度板。 作为施工中控制管道中线和位置,掌握管道设计高程的标志,坡度板必须稳定、牢固,其顶面应保持水平,用经纬仪将中心线位置测设到坡度板上,钉上中心钉,安装管道时,可在中心任务钉上悬挂锤球,确定管中线位置。 以中心钉为准,放出砼垫层边线,开挖边线及沟底边线。 高程测量: 高差不大时采用 B1 级水准仪,测量时往返各一次,取闭合差≤ 10 L,L 为往返测量水准线路长度( KM)。 高差较大时标市制测量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须满足《工程测 量规范》的规定,内业计算垂直角度的取值应精确到 ,高程取值应精确到 1mm。 4.内业计算: 导线点平面控制网测量后,水平角及距离应进行平差,并以平差后坐标反算的角度和边长作为成果。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应满足《工程测量规范》中要求。 5. 道路基层施工测量 土路基最后一层填土要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平整度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并经监理认可,即进行基层放线。 根据路面结构基础的宽度,放出边线做土路肩,然后铺筑基层混合料,上基层料之前,在每侧边线外 处,每隔 10m 设置高程桩一排,指导推土机推平。 排水管 及检查井工程 排水管道施工流程 如下图 施工准备 基坑开挖和放坡支护 垫层 管道安装 井室制作 闭水试验 基坑回填 支管及井 砼级配试验 砂浆或砼配比试验 排水管道施工方法 一、测量 ( 1)施工前由测量人员先校核图纸,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及图上的线点位置,以及施工地段的地形地物,确定施测方法。 ( 2)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放出管中线及井位。 ( 3)将施工地段的原地标高复测一次,以确定该施工地段的开挖深度。 ( 4)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保护测量控制点,如发现测量控制点被破坏,及时会知测量人员补测,以保证测量精确度。 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定出管道中线及井位并引出水准基 准点,作为整个排水工程的控制点。 每次测量均要闭合,按规范严格控制闭合误差。 施工前先复测各排水出口标高,若与设计矛盾,应立即会知设计人进行调整。 二、 沟 槽开挖 管道定位测量和放线结束后,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复测合格后,可以进行沟槽开挖。 在施工前采取挖探和钻探的方法查明与施工相关地下情况,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各沟槽段的地下水位和土质情况,地下各种电缆的具体位置,施工沟渠与已建的沟渠、构筑物衔接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校对等,以便合理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沟槽开挖的方法应根据沟槽的断面形式、地下的复杂程度 、土质坚硬程度、工作量和施工场地 的大小以及机械配备、劳动力条件等条件确定,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形式开挖。 即探明管线后,管线密集和机械不能到达的位置采用人工开挖。 开挖沟槽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 70%),人工辅助配合( 30%)。 接近路边的沟槽无法放坡 ,则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 沟槽挖土方用自卸车外运至指定地点弃土。 在开挖前,现场施工员向司机及土方工详细交底(沟槽的断面,开挖的次序)。 在开挖过程中由管理人员在现场指挥并经常检查沟槽的净空尺寸和中心位置,确保沟槽中心偏移符合规范要求。 管沟槽底层开挖的宽度按本次管槽需 要保证的工作面进行开挖。 开挖时,随时测量监控,保证开挖边坡、基坑尺寸,轴线、槽底的高程应达到沟槽验收规定的要求。 槽底最小宽度表 注:有支撑沟槽的支撑宽度未计入内。 机械开挖沟槽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为保证槽底土壤不被扰动或破坏,在用机械挖土时,要防止超挖,挖至离 设计标高 200300mm 时用人工开挖、捡平,尽量避免超挖现象。 若有超挖,应将扰动 部分清除,并必须用中砂或石屑回填,并用平板震动器振实。 开挖要保证连续作业,衔接工序流畅,同时要注意边坡土体管径 D( mm) 槽底宽度 B( mm) 150D≤ 300 ≥ D+1100 300≤ D≤ 450 ≥ D+1100 450≤ D≤ 800 ≥ D+1100 变化,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减少意外事故。 对地下管线和各种构筑物应尽量能临时迁移,如无法迁移,必须挖出使其外露,须采取吊、托等加固措施,同时对挖掘机作详细交底,如无把握,应改为人工挖土。 在工作量不大、地面狭窄、地下有障碍物或无机械施工条件等情况下,采用人工开挖。 人工开挖沟槽,应集中人力尽快挖成,转入下一工序施工。 人工开挖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沟槽应分段开挖,并应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 挖深度,若有坡度,应由低向高处进行。 开挖人员不应分布过密,以间隔 5m 为宜,在开挖过程中和敞沟期间应保持沟壁完整,防止坍塌,必要时应支撑保护。 开挖沟槽遇有管道、电缆或其它构筑物时,应严加保护,并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会同处理。 沟槽检查验收:沟槽开挖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 检查项目包括开挖断面、槽底标高、轴线位置、沟槽边坡等。 沟槽开挖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见下表: 沟槽开挖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槽底高程 177。 30 每 3 用水准仪测量 2 槽底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 100 米 6 挂中心线用尺量,每侧 3 点 3 沟槽边坡 不陡于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 6 用坡度尺检验每侧计3 点 开挖出来的土方,其中施工道路一侧的土壤,应及时将部分直接装车清走,以便留出工作面进行下一工序和堆放材料。 三、基坑止水、导水和排水施工措施 本工程地下水丰富,管道施工前应进行基坑止水、导水和排水施工,以降低地下水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基坑止水施工 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拉森钢板桩,拉森钢板桩除支护作用外,其防水作用是本施工方案采用 拉森钢板桩的重要原因。 根据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施工合格的拉森钢板桩完全能达到防水的效果。 基坑导水、排水施工 排水原则 地下水位高于开挖沟槽槽底高程的地区,施工时应采取 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防止开挖后沟槽失稳。 降低地下水位的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