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工业园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RO 净 水 回用水池 排放水池 吸附反应池 UF 净水 回用水池 10000t/d 1500t/dUF 浓水 2500t/d 7000t/d 1500t/d 4500t/d 64% 85% 10000t/d 絮凝沉淀池 污泥 4000t/d 吸附剂 1500t/d 4000t/d 4500t/d 5500t/d 17 废水的分类收集系统 **电镀基地将包括塑胶、五金两大类的电镀企业,各企业生产排放出来的废水将分成五股水专设管道分类收集。 ( 1)含油废水:含油废水主要产生于电镀前处理环节中的除蜡、化学除油、阴极电解除油、阳极电解除油等工艺。 这股水量约占废水总水量的 15%,即产生的含油废水约为1500t/d。 ( 2)含氰废水:含 氰废水主要产生于镀金、镀银、仿金等电镀工艺中,这股水约占总水量的 10%,即产生的含氰废水约为 1000t/d。 ( 3)含铬废水:含铬废水主要产生于电镀工艺的钝化过程,这股水约占总水量的 10%,即产生的含铬废水约为1000t/d。 ( 4)综合废水:综合废水主要产生于企业的车间冲洗水及生产过程中被镀件带出镀槽的水,这股废水约占总水量的25%,即产生的综合废水约为 2500t/d。 ( 5)铜、镍漂洗水:铜、镍漂洗水占基地废水主要部分,这股水产生于镀铜、镀镍工艺,占总水量的 40%左右,即产生的铜、镍漂洗水约为 4000t/d。 建设单位将按照以上分类建设五个专门的废水收集调节池,针对各类废水的水质采用不同的工艺处理。 18 废水分类预处理系统 电镀废水的污染物主要是各种有害的金属离子,如铬、铜、镍、锌等,有机化学物如 COD以及废酸、废碱等。 要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及循环回用,必须采取措施有效除去水体中的各种有害物质。 建设单位针对分类收集的各类电镀废水的特点,拟将五类废水采用两种工艺即高压脉冲电凝法和矿物吸附法分别作预处理。 通过预处理的水质改造,使废水达到可供回用的中水水质。 高压脉冲电凝工艺 拟对含氰 、含六价铬和含有地面冲洗水的混合废水采用高压脉冲电凝工艺进行处理,进入高压脉冲电凝装置处理前,对含氰、含铬废水先作专门预处理,即: ① 含氰废水经两级化学破氰后进入调节池与其它废水混合 ② 含六价铬废水经还原剂还原后进入调节池 酸或碱 PH 含氰集水池 二级破氰 泵 调节池 高压脉冲电凝机 助凝剂 沉淀池 厢式压滤机 泵 污泥浓缩池承人池 上清液 浮渣 污泥 中间水池 进入后处理系统 PH 综合集水池 泥饼外运 含铬集水池 还原池 19 高压脉冲电絮凝是当今最新一代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借助外加高电压作用产生电化学反应,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对废水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进行氧化及还原反应,进而凝聚、浮除将污染物从水体中分离,可以有效地去除表面处理废水中的 CODCr、 Cr6+、 Zn2+、SS、油、磷酸盐等各种有害污染物。 具有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与传统的化学法比较,高压脉冲电凝法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处理电镀综合废水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同时具有还原、氧化、中和、絮凝、浮除分离等功效。 只需要将含氰废水单独进行破氰处理,其它废水可以统一通过一个管道汇集到一起集中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废水处理系统在管网布设和相应土建配套工程方面的投资,而且方便废水处理中心在营运过程中对各电镀厂排放污水状况的监督和管理。 高压脉冲电絮凝这一新工艺技术已有效突破传统电解法的局限 ,一方面电源采取高压脉冲供电,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的电解法低电压、大电流的缺陷,形成高电压、低电流的良好状况,大幅度降低电解过程中的单位电耗;另一方面,设备可定期自动将阴阳极板互换与活化,可有效地撕破电极板 20 在电解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钝化膜,确保电解过程铁离子释放的稳定性,不仅延长了电极寿命,减少耗材,而且大大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 关于矿物吸附工艺 对各电镀厂收集起来的含铜、含镍漂洗水,这类废水构成成分相对简单,建设单位拟采用矿物吸附法进行预处理。 通过向水体投放矿物吸附剂进行吸附反应,有效去除水体中的 铜、镍等金属离子和 COD。 矿物吸附剂是广东绿色家园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针对电镀废水处理而专门研发配制的,由若干种精选矿物质混合组成的药剂。 该吸附剂均由天然矿物质组成,不含其它化学成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试剂。 将其投放于原水并配以空气搅拌与水体充分反应,利用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极强的吸附性将原水中绝大部分水溶性、难降解小分子有机物及多种金属离子予以吸。 该吸附剂既可采用干粉亦可溶成液剂,通过自动加药装置定时定量排放水体,操作简便,而且可根据水质的变化情况适时的调整药剂的投加量,可控性强,可保障处理 的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矿物吸附剂的组成成分及含量可根据要求处理的原水水质情况而定,根据多次实验数据以及在揭阳榕城电镀城、广州经济开发区某线路板厂、 **百明珲精密部件有限公司试用的实践证明,对 COD、铜、镍、铬等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可达 99%以上,此外还具有加速絮凝沉降作用,同时对水体的色、嗅、 21 浊度有全面净化的功效。 吸附工艺流程图: 膜分离(中水循环回用)系统 由于电镀基地必须保证废水处理后要有 60%以上实现循环回用,因此,高压脉冲电凝系统和矿物吸附系统只是预处理。 基地所有的电镀 废水经高压脉冲电凝法和矿物吸附法预处理后,还需进入后续膜分离处理系统才能达到中水循环回用的目的。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对混合物中各组份的选择透过性能来分离、提纯和浓缩目的产物的新型分离技术,膜分离过程是一种无相变、低能耗物理分离过程,具有高效、节能、无污染、操作方便和用途广等特点,是当代公认的最先进的分离技术之一。 膜分离技术可作为一种清洁生产工艺,代替传统的蒸馏浓缩、高速离心分离、萃取、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生化处理中沉降等工艺,膜分离技术应用的领域涉及电力、电子、化工、轻工、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市政、环保等行 业,应用范围广、产业关联度大,是其它任何一种化工分离技术无法替代的,被国外称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十大高新技术之一。 建设单位根据已有成功实例的经验,拟采用多级过滤―含铜、镍漂洗水池 吸附反应池 絮凝沉淀池 污泥浓缩池 后处理系统 吸附剂 22 →超滤―→反渗透的工艺流程,实现经预处理后的中水回用计划。 针对膜的使用寿命和技术特点,在对中水进行膜分离之前,先进入多级过滤系统,充分去除水中容易造成膜污堵的悬浮物、细菌、胶体及其它余氯、铁、锰等强氧化物质,使经预处理后的中水达到进入超滤膜及反渗透膜所要求的进水水质。 多级过滤系统分别由网式过滤器和两级双介质过滤器组成。 建设单位从长期稳定 运行的角度考虑,拟将超滤产水率设定为 85%,反渗透产水率设为 64%。 整个基地每天产生 10000t废水,经超滤系统后,每天可产出 7000t净水。 根据基地的杂用水需求分析满足 1500t超滤净水用于整个基地每天的杂用水,包括冲洗车间地面、冲洗厕所、绿化、洗车、消防备用、酸雾治理喷淋用水等。 7000t超滤净水进入反渗透系统进行深化处理,将产出反渗透净水 4500t,这部分净水与新鲜自来水汇合后回用于各电镀厂的生产过程。 中水循环回用系统工艺流程图: 式过滤器 中和池 增压泵 10000t/d 超滤系统 保安过滤 器 反渗透系统 高压泵 10000t/d 85% 1500t/d UF 净水回用水池 7000t/d 64% 2500t/d RO 净水回用水池 吸附反应池 4500t/d 1500t/d 后处理系统 初级双介质过滤器 次级双介质过滤器 RO浓水 UF 浓水 23 含油废水和反渗透的浓水处理 在各类电镀的前处理工艺中都包含除油工序,该类废水中含油物质主要是矿物油。 含油废水中的细小油污会对中水回用系统的膜组件造成污堵,影响膜的使用寿命,所以这部分水不宜进入回用系统,另外反渗透浓水含盐份过高也不宜进入回用系统,把这两股水统一处理达标排放。 建设单位拟采用两级隔油池把大部分油和水隔离,使油从水面和水体分离,而后进入两级气浮去处废水中细小的浮化油,再与反渗透浓水汇合经过吸附、沉淀、过滤后让其达标排放。 含油废水和反渗透浓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外排废水水质指标: 本废水处理工艺处理 后所排放的 4000m3/d出水的水质如下表。 本废水处理工艺处理后所排放出水水质 与 广东省污水 一 级排放标准限 值 (单位:吸附反应池 RO 浓水 絮凝沉淀池 砂虑池 污泥浓缩池 吸附剂 排放水池 含油废水 沉砂隔油池 两级气浮池 24 mg/L) 污染物 COD Cu Cr6+ Ni CN 出水浓度 ≤ 90 ≤ ≤ ≤ ≤ 地方 一级 排放限 值 ≤ 100 ≤ ≤ ≤ ≤ 由于基地面积大,各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均有差别,对基地废气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可行性不大,建设单位拟在各企业内安装废气收集处理装置,各企业统一采用以下工艺进行处理: 酸 性气体处理措施 基地工艺酸碱废气排放量较大,由于目前大部分电镀厂采用喷淋吸收塔对此类废气处理效果比较显著,因此建设单位也拟采用此法进行处理,处理率约 85~98%左右,根据基地酸碱废气产生浓度及去除率计,可保证酸碱废气经处理后达到《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新建企业的排放标准要求。 同时,本电镀基地内大多企业均有铬酸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酸雾。 电镀时阴极和阳极表面产生大量的氢气和氧气,铬酸随气体逸出液面产生铬雾。 由于在车间内,不能将各种酸性气体完全分类收集,在处理上也没有必要每种废气分开处理,一是完 全分开收集可能性不大,二是分开处理需投入多套处理装置投资成本大且占地面积也大,所以建设单位将酸性气体统一用两级喷淋系统处理。 在厂房建设时为各企业车间内留排气孔,车间外配置一套喷淋塔处理系统。 各企业用管道将酸性气体统一排到喷淋塔内,用两级喷 25 淋法处理,一级先除掉铬后再进入二级处理,再除盐酸、硫酸、硝酸等酸性气体。 经处理后引至车间顶部排放,排放高度不低于 15m。 根据基地酸碱废气以及铬酸雾产生浓度及去除率计,可保证经处理后达到《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新建企业的排放标准要求。 ( 1)工艺流程图 工艺 流程图如下: 图 525 酸碱废气处理工艺流程 ( 2)喷淋塔废气处理原理 酸性气体净化塔,属两相逆向流填料吸收塔。 酸性气体从塔体下方进气口沿内切向进入净化塔,在 引风 机的动力作用下,迅速充满进气段空间,然后均匀地通过均流段上升到第一级填料吸收 段。 在填料的表面上,气 相 中酸性物质与液相 中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生成物质(多数为可溶性盐类)随吸收崖流入下部储液槽内。 未完成吸收的酸性物质继续上升进入第一级喷淋段。 在喷溅淋段中吸收液从均部的喷嘴高速喷出,形成 无数细小雾滴与气体充分混合、接继续反 应 然后酸性气体上升到第二填料段、喷淋段进行与第一级集气罩 一级净化塔 引风机 吸收废液 吸收液 净化气排放 酸性气体 二级净化塔 吸收液 26 类似的吸收过程。 第二段与第一段喷嘴密度不同,喷溅液压力不同,吸收酸性气体的浓度范围也有所不同,喷溅淋段及填料段两相接触的过程也是传热和传质的过程。 通过控制空塔流速滞留时间保证这一过程的充分和稳定,对于某些化学活性较差的酸性气体,尚需在吸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塔体的最上段为除雾段,气体中所夹带的吸收液雾滴在这里被清除下来,经过处理清洁后的空气从净化塔上端排入大气。 有机废气处理措施 大量工程实例证明:对 含有甲苯、二甲苯等污染物的有机废气,其稳定可靠的处理方法基本上还是活性炭吸附法。 目前建设单位拟采取再生式活性炭吸附装置对工艺有机废气进行处理。 通常活性炭吸附法对有机废气的去除率较高,达90%以上,而本基地工艺有机废气只需去除率达 75%即可达标排放,因此拟选取的处理方法比较合理、可靠。 有机废气经处理后引至车间顶排放,排放高度不低于 15m。 工艺粉尘处理措施 鉴于基地前处理工序存在粉尘排放点,基地要求迁入的各电镀企业对排放粉尘工序设置相应的除尘器。 通常除尘方法有机械除尘、洗涤除尘、过滤除尘和静电除 尘等。 除尘器有水浴式除尘器、旋风分离器、干式楔形网除尘器等。 由于电镀企业生产车间产生粉尘大多为金属粉尘和塑料粉尘,沉降性能较好,加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