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研究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点参与最危险模式的程度;奇异值分析法和特征值分析法类似,最小奇异值对应的奇异向量与特征值分析法对应的特征向量有相同的功能,在数值计算中前者只涉及实数运算,后者可能出现最小特征值为复数的情况,故前者更受研究人员的欢迎。 考虑到电压和无功的强相关性,这三种方法在分 析时往往采用降阶的雅可比矩阵。 电力系统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系统,其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或奇异值同样具有高度的非线性,所以这三种方法都很难对系统电压稳定程度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但在功率裕度的近似计算、故障选择等方面仍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连续潮流法 连续潮流法是求取非线性方程组随某一参数变化而生成的解曲线的方法,其关键在于引入合适的连续化参数以保证临界点附近解的收敛性,此外,为加快计算速度,它还引入了预测、校正和步长控制等策略。 目前,参数连续化方法主要有局部参数连续法、弧长连续法及同伦连续法。 在电压稳定 研究中,连续潮流法主要用于求取大家熟知的 PV曲线和QV 曲线。 由于能考虑一定的非线性控制及不等式约束条件,计算得到的功率裕度能较好地反映系统的电压稳定水平,连续潮流法已经成为静态电压稳定分析的经典方法。 非线性规划法 非线性规划法是将电压崩溃点的求取转化为非线性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它以总负荷视在功率最大或任意负荷节点的有功功率最大为目标函数,采用非线性优化的方法来求解。 相对于求解一个非线性方程组,求解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要复杂得多,但它能较好地考虑各种等式、不等式约束条件的限制,在求解实际问题的时候具 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目前,非线性规划法已用于电压稳定裕度计算、电压稳定预防校正控制策略、最优潮流、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等各种问题。 零特征根法 零特征根法是一种直接计算系统临界点的方法。 它把临界点特性用非线性方程组描述出来,并从数学上保证该方程组在临界点处可解。 在电压稳定研究中,一般将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描述成具有非零左或右特征向量的形式,即求解如下形式方程组: ( , ) 039。 0( ) 0xfxwflw 或 ( , ) 00( ) 0xfxfvlv ( 21) 两式中的第一个方程描述了潮流关系,第二、三个方程一起说明潮流雅可比矩阵奇异、具有非零的左或右特征向量,根据需要第三个方程可采用模 2范数等多种形式。 零特征根法对初值的要求较高,需要采用一定的初始化策略。 同时,零特征根法难以考虑不等式约束条件,而现有的几种试图考虑不等式约束的策略在实际系统下的效果都不佳,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基于潮流方程的静态分析方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并取得了广泛的经验。 但本质上都是把电力网络的潮流极限作为静态稳定极限点,不同之处在于抓住极限运行状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9 态的不同 特征作为临界点的判据。 动态分析方法 电压稳定本质上是一个动态问题,只有在动态分析下,动态因素对电压稳定的影响才能体现,才能更深入地了解电压崩溃的机理以及检验静态分析的结果。 目前,动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主要分为小扰动分析法和大扰动分析法,其中大扰动方面主要有时域仿真法及能量函数法。 除此以外,还有非线性动力学方法。 小干扰分析法 小扰动分析法是基于线性化微分方程的方法,仅适用于系统受到小扰动时的情形。 它的主要思路是将描述电力系统的微分 代数方程组在当前运行点线性化,消去代数约束后形成系统矩阵, 通过该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各元件的作用,其主要难点在于建立简单而又包括系统主要元件相关动态的模型。 目前,小扰动分析已用于有载调压变压器 (OLTC)、发电机及其励磁控制系统和负荷模型等对电压稳定影响的研究。 大干扰分析法 潮流解的存在和小干扰电压稳定分析的重点在于把电力系统置于一个具有一定安全裕度的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遭受线路故障和其它类型的大冲击,或在小干扰稳定裕度的边缘负荷的增加,都可能使系统丧失稳定。 这是系统动态行为的数学描述必须保留其非线性特性的原因。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时 域仿真法和能量函数法。 ( 1)时域仿真法是研究电力系统动态电压特性的最有效方法 ,目前主要用来认识电压崩溃现象的特征,检验电压失稳机理,给出预防和校正电压稳定的措施等,适合于任何电力系统动态模型。 但是,电压稳定的时域仿真研究还存在一些难点,主要包括时间框架的处理、负荷模型的适用性以及结论的一般化问题。 ( 2)能量函数法是直接估算动态系统稳定的方法,可避免耗时的时域仿真,基本思想是利用能量函数得到状态空间中的一个能量势阱,通过求取能量势阱的边界来估计扰动后系统的稳定吸引域,并据此判断系统在特定扰动下的稳定性。 能 量函数法在判断暂态功角稳定方面已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为系统中电压稳定薄弱区域的识别和不同规模系统间电压稳定性的比较提出了良好的依据,但它对于具有复杂的动态特性和有损耗的输电系统而言,并不能保证能量函数存在,目前在研究电压稳定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 非线性动力学方法 电压稳定裕度指标算法的研究都是针对线性化了的系统方程,即假设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只能导致输出的微小变化,但由于电力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动力学系统,临界点附近系统 状态的剧烈变化,使得临界点附近这一假设往往不成立。 有时,它也不能回答如果系统越过稳定极限点时,其状态将如何变化的问题。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人们寻找能够分析并控制非线性作用的新方法,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日益增多,如中心流形理论、分岔理论和混沌理论,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分岔理论 [7]。 分岔是非线性科学研究的一种现象,主要研究当一组微分方程所描述的解的动态特性与方程所含参数的取值相关,并随着参数取值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包括系统一些重要特性,例如稳定性、稳定域和平衡点的变化。 运用分岔理论能够很好地分析电压失稳 的机理,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功角稳定与电压稳定问题联系起来提供统一的数学分析基础。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要进行复杂的化简运算以便减少大量的计算量,因此尚需进行广泛深入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10 的探索。 电压稳定的概率分析 电力系统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点,使得电力系统中的一些参数由于测量、估计或计算上的误差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扰动及其相应的保护动作均是随即过程,计及系统参数和扰动的随机性进行电压稳定分析具有一定意义。 根据负荷潮流雅可比矩阵奇异的可能性来定义电压稳定概率指标,在 30节点电力系统上校验了该指标的有效性。 提出了一种进行电力系统电压崩溃风险评估的方法。 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电压崩溃的概率和后果,量化了风险指标,通过兼顾风险指标和经济效益为确定系统的最佳运行方式提供了依据。 6 节点系统和 IEEE 300 节点系统的评估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尽管电压稳定静态分析方法从原理上讲并不严密,所得结果也难以令人信服,但却计算简单,且不需要难以准确获得的负荷动态特性。 与此相对应的电压稳定动态分析方法,不仅面临着负荷动态建模的困难,而且在研究实际大规模系统时还存在着数值计算上的困难。 因此人们对电压稳定静态分析方法仍持积极的态度,并努 力寻求潮流雅可比矩阵的性质与系统电压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并在积极的探索将电力系统动态分析方法和静态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的电压稳定的分析方法。 3 负荷模型的结构 [8] 电力系统负荷模型是指描述负荷端口的功率或电流随其端口电压和频率变化特性的数学方程和相应的参数。 负荷模型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两大类。 静态模型适用于相对缓慢的过程,精确而言,指对于给定的负荷水平,在负荷端口保持不同电压和频率的各种稳态情况下,负荷功率或电流与电压、频率的关系,通常用代数方程描述。 动态模型则要反映电压频率变化引起的负荷功率或电 流变化的全过程,通常用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描述。 静态负荷模型 静态负荷模型主要适用于潮流计算和以潮流计算为基础的稳态分析中。 在电力系统动态分析中,一般适用于计算结果对负荷模型不太敏感的负荷点。 指数负荷模型 通常一个指数函数在电压变化范围比较大的情况下仍能较好地描述许多负荷的静态特性。 忽略频率变化对负荷有功、无功功率变化的影响,在一定的电压变化范围下,其指数函数模型可表示为 0000()()VPPVVV (31) 式中, 0P 、 0Q 和 0V 分别为扰动前稳态情况下负荷所吸收的有功、无功功率和节点电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11 压:指数 和 的值取决于负荷的类型。 应当注意到把指数设置为 0、 2时,式 (31)就相应地表示为恒定功率、恒定电流和恒定阻抗负荷。 其它指数可用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负荷组元的总的效果。 对于综合负荷,其中指数 的取值通常在 ;指数 的值随节点不同变化很大,典型值为。 多项式负荷模型 这是 将功率与电压幅值关系表达为多项式方程形式的静态负荷模型,不计频率变化时通常有如下形式: 20002000[ ( ) ( ) ][ ( ) ( ) ]p p pq q qVVP P A B CVVVVQ Q A B CVV (32) 式中, 11p p pq q qA B CA B C 这种模型实际上相当于认为负荷由三部分组成。 系数 A、 B、 C分别表示恒定阻抗 (Z)、恒定电流 (I)和恒定功率 (P)部分在节点总负荷中所占的比例。 因此这种负荷模型也称为负荷的 ZIP 模型。 与频率有关的负荷模型 该模型加入了对频率的依赖性,通常用下面的式子与多项式或指数负荷模型相乘来表示: 0[1 ( )]fa f f (33) 式中, f 是节点电压的频率; 0f 为额定频率; fa 是模型的频率敏感性参数。 尽管负荷的静态模。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研究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故障分量。 ,暂态稳定的概念。 答: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之后,不发生非周期性失步或自发震荡,自动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大的干扰后,各发电机组保持同步运行并且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稳定运行状态的能力。 、暂态稳定的措施。 答: 提高静态稳定性的措施有 采用自动调节励磁装置 课程 电 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课程设计报告 13 13 减小元件的电抗
统稳定器的作用。 2 同步发动机方程 同步发动机的电压方程对于abc坐标下的电压方程,可将定子、转子量分开,改写为 (21)式中,可为; ;。 对式(21)两边左乘矩阵 (22)其中,为派克变换矩阵,为单位阵,为零矩阵,则式(21)可化为即 (23)式中; ,其中可为。 式(23)中前面的负号是由于等值绕组的电流、电压正方向定义和绕组相似,也是服从发电机惯例的。 下面讨论式(23)中这一项
系统中有充足的旋转备用容量,输电线路很多,各系统之间和电源与负荷之间联系很紧密时由于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作,使发电机变压器或输电线路切除而给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可能很小;但如果发电机变压器或输电线路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拒动作,将会造成设备的损坏或系统稳定的破坏,损失是巨大的。 在此情况下提高继电保护装置不拒动的可靠性比提高其不误动的可靠性更为重要。
D.违约合同责任 111 合同分析完成后,由 (C)向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做出合 同交底。 A.项目经理 B.监理工程师 C.合同管理人员 D.业主代表 112 以下关于索赔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A.索赔是单向的 B.发包人可以向承包人索赔 C.承包人可以向发包人索赔 D.索赔时相互的 113 以下因工程变更而造成时间、费用损失,但不可作为索赔理由的是 (C)。 A.设计变更
,同时张力场用专用紧张器将光缆临于机前锚架上。 在牵引场将牵引绳临锚于机前,然后在该耐张塔挂点处,将光缆挂点处耐张护线条装好,同耐张金具连接后挂在挂点处;如不能及时装设耐张金具,严禁只在塔上对光缆临锚,必须在地面进行锚固。 ( 12)耐张金具装好后,牵引场的临锚绳拆除使牵引绳回松,然后光缆落在地面的彩条布上,把接头部位的连接网套,防扭装置等拆除,将两侧光缆在塔头部位交叉,将光缆顺塔身内侧引下
( 1) 三相变压器的交流耐压试验不必分相进行,但同一绕组的三相所有引出线端均应短接后再进行试验,否则不仅会 影响试验电压的准确性,同时还有可能危害被试变压器的绝缘。 ( 2) 中性点绝缘较其他部位弱的或者是分级绝缘的电力变压器,不能用外施高压作交流耐压试验,而应用规定的标准进行感应耐压试验。 ( 3) 电压等级为 110KV及以下且容量为 8000KVA及以下的电力变压器,都应进行交流耐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