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要求。 XX 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 1) 节约用地,并为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 ( 2) 避开自然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污染严重地区; ( 3) 应符合 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相关法规; ( 4) 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 ( 5) 避开城市、厂矿、医院、交通要道等污染源。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 市西部新城区,地处 XX 市城区的城郊结合部,气候温润,水源充沛,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同时,建设场地地势平坦,无污染,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目前,项目地基本保持传统农耕方式,夏秋季节以种植水稻为主,冬春季节以种植油菜、小麦为主,部分为花卉苗木、鱼塘、藕池和民居,存在生产经营管理观念陈旧,农 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相对落后,农业水利灌溉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科技技术落后,生产效率效益提高缓慢等问题。 本项目用地总面积约 3000 亩,涉及河洑镇朱湖村、南湖村等行政村 1000 户,拆迁面积约 350000 ㎡。 因此,经过分析论证,项目选址在 XX 市西城新区的河洑镇朱湖村和南湖村是适宜的。 区位条件 XX 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XX 位于北纬 28 度至 31 度 , 东经 110 度至 113 度之间,时区属于国际时区东 8 区。 地处中国的中南部,长江中游 , 湖南省的西北部 ,洞庭湖西岸 , 史称 “ 川黔咽喉,云贵门 户 ”。 东临洞庭 , 西接黔渝,南通长沙 , 北连荆襄。 从经济区位划分 , XX 属于中国经济中部崛起重心地带,位于泛珠江三角洲和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域结合部 ,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黄金地段。 XX 现辖武陵、鼎城 2 区 , 汉寿、桃源、临澧、石门、澧县、安乡 6 县和一个县级市津市。 全市面积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 万,户籍人口 万。 XX 地貌以平 地 为主。 境内山水相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部有 “ 湖南屋脊 ” 之称的壶瓶山。 东南部是地肥水美的西洞庭湖平原 ,平均海拔在 50 米以下。 中部过 渡地段为丘陵。 湖南四大水系中的沅江和澧水流经 XX,境内有大小河流 432 条。 平湖区江河纵横,水网密布 , 有广阔的天然湿地。 XX 北过长江航运干线,东靠京广铁路干线,南倚湘黔铁路干线,枝柳铁路斜贯市域西北部,境内长 183 公里,石长铁路纵贯南北,境内长 公里,石长铁路复线年底将开工建设,全长 公里的黔张常铁路 2020 年 7 月动工建设。 高速公路已经通车的有长常、常张、常吉三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有常邵、常荆、常岳三条,其中常荆线、常邵线为国家纵向 干线公路二广高速公路的分区段,常岳线、常吉线为国家横向干线公路杭瑞高速公路的分区段,这两条高速 XX 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公路在 XX 汇合交叉,往东通往长江三角洲,往南通往珠江三角洲,将极大地改善 XX 的对外交通条件。 另外,还有 G207 和 G319 两条国道通过中心城区。 XX 桃花源机场的客货运量在逐年增加,正在筹备升级改造,空中交通条件也将影响 XX 的对外交通条件。 XX 是湖南省除省城长沙以外唯一一个具备水运、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各种交通方式齐备的城市,同时,还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确定的国家高速公路网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湖南省未来的高速公路交通枢纽。 XX 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内,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兼有湿润的滨湖气候。 具有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的特征。 具体气象资料为: (1)历年平均气温 ℃ (2)历年最高气温 ℃ (3)历年最低气温 ℃ (4)历年平均降雨量 1373mm (5)历年最大降雨量 2020mm (6)历年最小降雨量 927mm (7)历年平均气压 毫巴 (8)历年最高气压 毫巴 XX 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9)历年最低气压 993 毫巴 (10)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81% (11)历年最大绝对湿度 % (12)历年最小绝对湿度 % (13)历年平均蒸发量 (14)历年月平均最大蒸发量 (15)历年月平均最小蒸发量 (16)历年平均风速 (17)历年最大风速 22m/s (18)历年主导风向 NNE (19)历年最大积雪深度 200mm (20)历年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20mm (21)年平均日照时数 小时 (22)全年无霜期 271 天 XX 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由山地、丘陵、岗地过渡到广阔的滨湖平原。 南有雪峰山余脉的插角、九龙、沧山、古城 、盘古诸山延伸,重峦迭嶂。 西北有武陵山余脉的太阳、白云等山绵亘,山崖峻峭。 西、南、北群山起伏,冈峦盘环;东北湖河网结,水陆间错。 中部沅水曲形切割,将区境分为南北两部。 南部俗称“前河”、“前乡”,枉、沧二水蜿蜒而下,形成若干冲岔与沿河平地。 北部俗称“后河”、“后乡”,澧水绕区东北边境向东流入洞庭湖,中有渐水、冲柳、马家诸 XX 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河流淌其间,牛屎、白芷、土硝等湖点缀其内。 XX 境内除沅、澧两水外,有河 68 条,分属沅水、澧水、西洞庭湖 3 大水系。 一级支流 9 条,二级支流 39 条,三级支流 20 条。 按 河长计: 5 公里以下 17 条, 5~ 10 公里 29 条, 10~ 50 公里 21 条, 50公里以上 1 条。 流域面积 2322. 47 平方公里。 拟建项目场地内含赋存于杂填土中的滞水及赋存于圆砾一卵石层的孔隙潜水两种,滞水赋存于杂填土中,以地表水入渗为主要补给源。 潜水赋存于圆砾卵石层中,具有承压性质,水量大,为场地内主要地下水类型。 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及其钢筋无腐蚀。 拟建场地尚未进行地质勘探,参考临近建筑物的地质资料,地基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统 (Q4)杂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土、圆砾卵石层组成 ,圆砾卵石作为建筑物的持力层, Pk=300Kpa。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20)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2020 年版), XX 市江南城区位于华南地震区,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域一 XX 地震带上,为中强活动区,但频度较低,地震加速度为 ,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 ,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因此,本项目建筑按 7 度设防。 XX 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本工程施工所需要的砂料、卵石、 石料、上料等全部能在区内市场采购。 本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包括钢材、木材、管材、水泥等,均能在区内市场采购。 本工程施工电源由西城区电力部门供应。 因此,本工程的施工供电可靠,电量充足,能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队伍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有能力承担本工程施工的专业施工企业。 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由中标企业自行解决。 XX 西部城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为本工程提供充足劳动力。 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社会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可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项目建设均符合相关规定,并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本项目为一般建设项目,建设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 单,评估分级级别为三级。 XX 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个类型。 常见的地质灾害中种类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沙漠化、沼泽化、滑坡、崩塌、泥石流、地下水污染、洪涝灾害、边岸再造 、泥沙淤积、海岸侵蚀、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等等。 通过地层、构造、地震、水文、粘土等特征的综合评估,认为本区内发生地质灾害或潜在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还是应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地质条件、气象水文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对项目建设是比较适合的。 第四章 工程技术方案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 XX 市西城新区,规划设计范围西起渐河,东至丹溪路,北起柳叶大道,南抵洞庭大道,总用地约 200 公顷(约 3000 亩)。 项目具体划分为 4 大区域,分别为 :科研中心,科研基地,现代农业博览区,商品住宅开发区。 项目建成将成为一个全省领先、地州一流、湘西北区域集科研、浮华、示范、培训、推广、展览、休闲、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 设计原则 科学选址、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原则。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 XX 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则。 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 合理利用资源,厉行节约的原则。 质量第一,百年大计的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 建设规模 科研中心:用地约 150 亩,为 市农业科研所、市林科所、市蔬菜所和拟建设的畜牧水产所“四所合一”整体搬迁重建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大楼、实验楼、培训接待楼及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建筑群总建筑面积约为 2 万 ㎡ , 3 个 3000 ㎡ 的智能温室大棚,以及为大专院校和知名企业合作提供服务场所等用地。 科研基地:用地约 700 亩,分别为农业科研用地 300 亩,蔬菜科研用地 150 亩,水产科研用地 150 亩,林业植物用地 100 亩。 现代农业博览区:用地约 950 亩,作为花卉苗木林业博览、农产品展示展销、观光休闲、体验农业区, 3 个 3000 ㎡ 的智能 温室大棚区。 商住开发区:用地约 1200 亩,依托周边生态环保特色,作为高标准的商住建设用地,用来平衡整个园区建设资金,商居用地按一定规模点状布置在园区,提升用地附加值。 商住区进行五通一平处理,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景观带:完整保护南湖港和渐河两水系,并将其建成该园区的景观带,其中南湖港水系景观带长 4000m,渐河大堤风光带长 XX 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4500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