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绩效评价_本科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发展,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被越来越 多的人们所接受。 ( 1)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目标的理论基础 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 需要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环境来支持,如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社会和经济发展就失去了基础。 同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财务资源和环境来支持,如果财务资源枯竭和市场环境破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失去基础。 为了把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有机结合,我们将企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企业财务政策不变和既定的市场环境条件下,企业能够实现的盈利增长比率,即企业可持续盈利增长能力。 企业可持续盈利增长能力是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的复合,并强调这种能力的 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环境不变 ① 黄志忠、陈龙,中国上市公司盈利成长规律实证研究 [J ].经济研究, 2020 年 12 期。 ② 可持续发展从广义的角度讲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3的条件下,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企业资本的增加,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及企业财务政策的改变。 ( 2)将财务管理的目标确定为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也完全符合前面讨论的确立财务管理目标应当符合的原则,也可以看出其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发展和继承关系: ①从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来看,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将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确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首先考虑的问题。 ②从经济性目标与社会性目标的统一性原则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企业 存在利益关系的除所有者外,还有债权人、职工、供应商。 消费者,社会及政府等。 各利益主体问的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强调的是“双赢”。 无论制定何种财务政策,都必须合理兼顾企业所有者利益与其它主体的利益,绝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 可见,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既突出经济性,又不局限于经济性,它有助于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优化。 ③从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来看,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强调战略性目标与战术性目标的有机结合,即在战略发展思想指导下制定不同时期 的经营战术,在确保长远利益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短期利益,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战略性目标注重企业的长远利益,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实际上就是强调前瞻性;战术性目标则强调企业的近期利益,关注既得利益的增长,即企业的近期目标要切实可行,能够使企业获得实在的经济利益,这也等同于强调财务管理目标的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以“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 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助于满足各方利益要求,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绩效管理特别是绩效评价的联系 有关财务管理目标的 问题以及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的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做过了大量的探讨,但是就两者关系的研究似乎很少有人涉足,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特别是企业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绩效评价的有关概念 在进行下一步的讨论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几个关键的概念: 绩效用英文表示为 performance,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工作业绩和效果,它可以是个人的工作业绩,也可以是企业的经营成果。 从这个概念的外延我们也可以看出绩效管理的 对象不仅仅是企业还包括个人。 即通过对工作的考评来达到管理的目标,最初的绩效管理主要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 由于绩效管理的良好效果,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它导入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因此,对财务、营销、生产、行政、企划的绩效管理也就应运而生。 必须明确一点:绩效管理是一套程序,它使公司能够为持续创造价值做出可预见的贡献,它实际上是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相适应的。 绩效管理程序包含战略开发、制定预算、确定目标、绩效计量、绩效评价以及激励性报酬等子程序。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关键性子程序。 通过定期检查实际 绩效、目标和预测,以确保及时采取更正性和预防性行动保证公司朝着预期目标前进。 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企业绩效,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企业投资者调整投资方向和力度,提高投资决策的质量;有利于银行增加风险意识,提高贷款的效益;有利于政府、社会加强对企业资产的监控,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益;有利于正确评估企业家的经营业绩,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 4和约束机制;有利于企业本身发现问题,加强管理,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绩效评价使绩效管理动态化,因此绩效评价的合理与否成为绩效管理成就与否的关键所在。 可 见,研究企业发展绩效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绩效评价联系 从上面对财务管理目标的讨论不难看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应当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调两方面的内容:首先,目标的动态性即对目标的设定是一个不断修正和更新的过程,它追求的是一个持续健康长久的发展周期;其次, 目标的全面性即不仅包括发展盈利能力而且包括发展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社会贡献能力和成长能力等。 绩效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程序,其中绩效评价这个子程序使绩效管理成为一个动态化的管理过程,它并非是简单的周而复始,而 是与动态的财务管理目标相适应的逐步完善和提高的过程。 绩效管理作为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管理过程,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途径和桥梁。 科学的绩效管理是建立在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基础之上的。 而目前的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仍然停留在前工业时代的目标基础之上,它已经很难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市场对企业的时效性及社会性的要求,因此,绩效管理不能很好的适用于某些企业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下面就从动态性和全面性两个角度具体讨论两者的关系 : 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实际上是企业在近期与远期财务管理目标的博弈。 在这里我 们应该考虑企业的承受力,即什么样的发展速度和模式对企业而言是最佳的。 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强调抓住眼前的机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从而使企业规模以最快速度壮大。 当然,这种观点强调了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机会的利用能力,但是,它的弊端也是不能被忽视的。 因为它并未充分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 美国资深财务学家罗伯特C希金斯教授因此提出警告 :“从财务角度看 ,增长不总是上帝的一种赐福。 快速的增长会使一个公司的资源变得相当紧张 ,因此 ,除非管理层意识到这一结果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控制 ,否则 ,快速增长可能导致破产。 ” ① 在这种财务管理目标指导下的绩效管理将其注意力集中于企业近期的发展尤其是近期盈利能力的最大化上,这种管理行为往往是短视的。 作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往往侧重于对近期的财务指标的利用上,评价的科学性程度也是值得商榷的。 一个企业要保持其盈利能力的短期增长是容易的 ,可企业盈利能力的短期快速增长有可能损害其长期持续增长能力 ,从而使短期增长变得毫无意义 ,甚至遭受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命运。 在中国 ,“明星企业成为流星企业”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都是没有正确认识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增长能力而酿成的苦果。 前文提及的希金斯教授强调公司应保持可持续增长 ,并指出可持续增长率是指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的情况下 ,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尽管他是从销售的可持续增长角度提出警告 ,但是他强调成长的可持续性对我们有很大启示。 现代财务管理目标强调的可持续增长实际上强调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承受力即发展速度必须在企业的承受范围之内。 在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权衡中求得平衡,在近期的盈利与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求得平衡。 因此,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导下的绩效管理方法有效地弥补了在管理方法上的短视。 当然,这种管理体系下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兼顾了长期 与短期的评价指标之后,其科学性也大为提高。 我们可以把利润最大化及其在此基础上完善改进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归结为财务管理的单一目标,因为它们都是基于谋求最大收益为基础的,而在单一目标论者看来,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可以把单一目标论的各种观点归结为盈利能力最大化。 虽然强调盈利能力的重要性并以盈利能力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单纯强调盈利能力最大化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各种社会关系都会不同程度地制约或影响着企业的生 存和发展,如果不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妥善 ① [美 ]安德烈 A 德瓦尔,汪开虎译,《绩效管理魔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1 月。 5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不但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和回报,还会受到社会的惩罚。 失去社会支持的企业,必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将会使其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 单一目标指导下的企业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只注重自身利益特别是盈利能力的发展而忽略了其它利益主体尤其是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 而这种绩效评价体系也往往只强调财务指标而忽略对其他非财务指标的设计和使用。 企业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且企业能力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