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山煤矿开采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化。 据此判断, 100m 处可视作恒温点(地温平均℃ ), 100m 以上为变温带,因受 冬 季低气温影响,故地温较低,至 100m恒 温 点处地温明显跳升, 100m 以下进入增温带,地温逐渐增高。 603m 处测得的平均地温为 34℃ ,由此算得 308 号孔地温梯度为 ℃ /100m。 780~ 800m恰为 2 层煤( ~ )底板,这一段地温梯度的变化可能是受煤层影响之故。 上述地温梯度资料表明,本区属地温正常区。 目前矿井开采范围内也未发现地温异常。 水文地质 Ⅰ含水层,包括 4 层煤以下 的中~下侏罗统和上三叠统地层。 前者由泥、钙质胶结层状砾岩、砂岩夹粉砂岩组成,属裂隙不发育的裂隙含水层, 37 号孔的单位涌水量为 178。 m ,渗透系数 ,水位高程。 14 北翼厚 ,其中夹层厚 ,南翼。 后者由厚层状泥质胶结的中至粗粒砂岩夹粉砂岩及泥岩组成,属裂隙不发育的裂隙含水层。 上三叠统厚度百余米,与上覆侏罗系底部含水层呈 10 度左右的角度不整合接触,没有隔水层相隔,二者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故把它们划属同一含水层。 四号井井筒位于该含水层中,单位 巷长涌水量 L/S178。 m。 Ⅱ含水层,位于 2 层煤底板泥岩、粉砂岩的底界至一隔水层顶界,以粗粒砂岩为主,中至细粒砂岩次之,夹 3 层煤、泥岩及粉砂岩。 砂岩泥质胶结,较坚硬,裂隙不发育。 水温和地温相同,没有异常。 北翼平均厚 ,纯含水层厚 ;南翼平均厚度 ,其中纯含水层厚 ,夹层厚。 Ⅲ含水层,位于二隔水层的顶界至中侏罗统第三组油页岩段的底界,由巨厚的砾岩、粗砂岩、中粒砂岩、泥岩、粉砂岩组成。 砾岩、砂岩泥钙质胶结,较坚硬,裂隙发育。 裂隙以构造裂隙为主,风化 带以上则风化裂隙发育。 在该层段钻进冲洗液明显减少或全部消耗。 这一现象北翼常见,尤其是中部和西部,几乎孔孔“漏水”。 水温和地温相同,没有异常。 Ⅰ隔水层,由 4 层煤及其顶、底板泥岩组成,隔水性良好。 北翼平均厚, 4 层煤位于该层的中部,煤层上下的隔水地层平均厚分别为 及:南翼平均厚 ,煤层尖灭。 该隔水层沿走向变化不大,但沿倾向由北向南逐渐变薄。 Ⅱ隔水层,由 2 层煤及其顶、底板泥岩、粉砂岩组成,隔水性良好。 北翼平均厚 , 2 层煤顶板除局部有隔水层外,多数与上覆 Ⅱ含水层直接相接;底板局部无隔水层,多数有隔水层,其平均厚。 该隔水层沿走向变化不15 大,沿倾向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 F21 断层 ,为南倾逆冲走向断层,断距东大西小。 断层破碎带宽 32m,以黑色高含粘土的断层泥夹断层角砾岩组成,是隔水断层。 Ⅲ勘探线 285 号孔于 581m 穿过破碎带,宽 15m,由裂隙发育的岩石组成,是地下水的富带。 F17 断层,是一组南倾逆掩断层,破碎带宽数米至数十米,高含粘土,为隔水断层。 F17 断层以北发育一个剖面上的“入”字形构造,煤层被一系列走向断层所切割 、破坏,“入”字形构造的主干断裂又与边缘断层相切割,构造复杂;煤层由于受断层影响,厚度变化较大,有时正常煤层与断层为相混杂交接。 F2 断层以南部分的岩、煤层受构造变动强烈破坏, F2 与 F22 断层之间的煤层仅大体能对比,变化很大, F22 与 F1 断层之间的岩、煤层是已遭彻底破坏,煤层无法对比,实为一巨大挤压破碎带,但这两部分面积不足 20%。 矿(井)田勘探类型及勘探程度评价 本矿井总体为一不对称向斜构造,南翼陡,北翼缓, F17 与 F12 断层之间,除轴部被 F21 断层所切外,其余断层较少,形态完整,属中等构造,主 要可采的 4 层煤分布面积大,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厚度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结构多较简单,局部复杂,属较稳定型煤层。 这一部分占本矿井面积 80%以上。 16 第二章 井田开拓 井田境界及储量 井田境界 王家山 煤矿 位于靖远 县 城北约 60km,宝积山矿区西北约 10km,行政区划属 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和 东升乡管辖。 面积约 ,地 理 坐 标为:东经 104176。 48′06″~ 104176。 53′12″,北纬 36176。 51′35″~ 36176。 53′14″。 矿区地处干旱区,地形复杂。 地形陡峻, 最高点位于栒条岘, 标高 ,最低点位于下红湾,标高 , 相对高差 ,水洞沟以西基岩裸露,属 剥 蚀构造地貌,王家山向斜两翼形成相向的单面山,由于沿张性构造裂隙易于向下切割侵蚀,故横向沟谷发育。 随着向斜的倾没,岩层逐渐被黄土覆盖 ;水洞以东主要为黄土丘陵区,相对高差较小,一般 20~ 50m。 估算 范围及 工业 指标 一、计算范围 本次资源储量计算范围以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取得王家山煤矿采矿许可证的登证范围为准,其边界拐点坐标见采矿许可证。 计算边界以登记范围内各煤层的可采范围为界。 深度范围由 1800m 至 850m 标高。 二、工业指标 本煤矿为 非炼焦用煤 , 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DZ/T0452020 附录17 E, 确定工业指标如下: 最低可采厚度: 倾角大于 45176。 的煤层, 最低可采厚度采用。 对于部分倾角在 25176。 ~ 45176。 之间的煤层本应采用。 原地质报告中对倾角 25176。 ~45176。 之间的煤层最低可采厚度采用 ,本次复核时按 做了修改。 最高灰分( Ad) 40%。 最高硫分( St,d) 3%。 最低发热量( ) 17MJ/kg。 资源 储量 估 算方法 与 参数 确定 一、 储量 计算方法 各煤层均 在 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上进行,以煤层底板等高线、勘探线、断煤交线 、 井田边界 、 采空区边界及可采边界线作为块段划分界线,分块段、分水平计算储量。 储量计算公式如下: 块段储量 =块段平面积 247。 块段倾角余弦 块段平均厚度 容量 二、计算参数 ㈠容重 在重新对比煤层的基础上用各采样点(包括小窑及钻孔)的容重数据计算求得。 其中, 1 层煤只有 305 号孔有容重资料 ; 2 下层煤采用 2 层煤资料; 4下层煤采用 4 层煤资料。 见表 18 表 各煤层容重值一览表 煤层 名称 1 层 2 上层 2 层 2 下层 3 层 4 层 4 下层 F15 下盘 4 层 北翼 南翼 容 重 (吨 /m3) ㈡煤层块段平均厚度 采用各块段相邻钻孔参与储量计算的纯煤真厚的算术平均值。 对有夹矸煤层的采用厚度, 按以下方法确定: 煤层中单层厚度小于 的夹矸,与煤分层合并计算采用厚度。 2 、煤层中夹矸厚度等于或大于煤层最低可采厚度时,煤分层应分别视为独立煤层,分别估算(或不估算)资源 /储量;夹矸厚度小于煤层的最低可采厚度, 且煤分层厚度均等于或大于夹矸厚度时,将上下煤分层厚度相加,作为采用厚度。 结构复杂煤层和无法进行煤分层对比的复煤层,当夹矸的总厚度不大于煤分层总厚度的 1/2 时,以各煤分层的总厚度作为煤层的采用厚度;当夹矸的总厚度大于煤分层总厚度的 1/2 时,仍按上述 2 条处理。 ㈢块段平均倾角 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上相邻两等高线的水平宽度确定。 ㈣块段平面积 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用求积仪量取,每块段 均 量三次,读数不超过 “3”时,求其平均 值 ,算出平面积。 19 资源/储量 矿井地质资源储量: 王家山煤矿资源 储量如表 表 王家山煤矿地质资源储量汇总表 煤层编号 地质资源量(万吨) 合 计 111b 122b 2M11 2M22 2S22 1 层 2 上层 2 层 2 下层 3 层 2680 4 层 9908 4 下层 F15下盘 4 层 合计 王家山煤矿保有资源储量 万吨,具体如下: 不粘煤: 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 111b) 万吨,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 122b) 万吨, 探明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2M11) 万吨, 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2M22) 万吨, 20 控制的次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2S22) 万吨。 长焰煤: 控制的次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2S22) 万吨。 矿井工业资源 /储 量 根据王家山煤矿提供的地质资料及矿井工业资源/储量计算方法,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为: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111b+122b+2M11+2M22+333k =+++ =28152 万 t 另外,煤矿构造复杂程度类型为简单,煤层赋存为较稳定~极不稳定,取可信度系数为 k=。 矿井设计(可采)资源 /储量 靖远煤业公司 王家山矿区属靖远煤田的一部分,位于其北部 , 走向长约8KM,倾斜宽约 , 面积约。 井 田的东西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