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陇中苜蓿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停留在小农经济水平之上,优良种子脏乱,品种资源缺乏,专门从事牧草育种工作的队伍不健全,人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现有品种推广渠道不顺,未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牧草种子良繁体系和区域性牧草种子生产基地。 种子生产处于分散的、无序的生产水平上,种子检验规程、种子审定规程、质量检验、审定、检疫机构、质量分级标准很不完善,牧草种子田间管理、复壮制度没有建立。 收获加工工艺落后,专用清选机械设备缺乏或滞后,造成市场流通种子脏、乱、差、假现象普遍存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种子时有发生,严重阻碍着草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目标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 本项目的目标产品为陇中苜蓿种子。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陇中苜蓿种子 60 吨,占陇中苜蓿种子年需求量的 40%,市场销售量的 60%。 以每千克种子平均价 15 元销往甘肃中部的静宁、会宁、景泰、临洮、陇西、安定、皋兰、榆中等县区和项目建设所在地的玉门及周边金塔、肃北、民 乐、高台等县区。 陇中苜蓿是我省种植面积较大的传统品种,据调查,在我省的静宁、会宁、景泰、临洮、陇西、安定、皋兰、榆中等中部 15 县区及玉门等河西部分县区总计留床面积 80 万亩左右,占我省紫花苜蓿总留床面积的十分之一,以每年更新五分之一计算,年种植陇中苜蓿16 万亩,需要种子约 160 吨 ,每年市场销售量约 110— 120 吨。 我省 陇中苜蓿种子供给处于自产自留的状态,没有专门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品种混杂和退化现象严重。 因此,按严格的品种要求计算,陇中苜蓿种子的缺口量为 160 吨左右,本项目建成后生产的种子数量,仅可满足理论需 求量的 35%和市场销售量的 50%。 据统计,国内对牧草种子用种领域及数量不断扩大,仅在未来10 年内,我国将建立人工草地 2020 万公顷,改良草地 3000 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 3300 万公顷,牧草种子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品质优良的牧草种子需求更加旺盛,陇中苜蓿作为我国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耐寒、耐旱、抗病虫、产量稳定、品质优良和适应性广等特性,在我省和内蒙古等地深受种植户的欢迎,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第五章 建设 规模与产品 方案 一、原则与依据 抓住新农村建设和草产业长足发展的大好机遇 ,面向国内外大市场 ,依托资源优势,按照《甘肃省畜牧业“十-五”规划和 2020年远景规划》和《甘肃省草业开发规划》的总体要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区域和专业分工,形成规模生产和经营,完善地方牧草种子繁育体系。 充分考虑项目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发挥其自然资源优势,高起点建立和完善牧草种子繁育体系、生产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牧草种子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满足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草产业的发展对大批高质量牧草种子的需求。 具体遵循的原则是:充分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灌溉设施等,提高土地、设施和设备的利用率;坚持集中连片的原则,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统一管理;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高标准进行项目建设;实行与当地及周边草种市场要求紧密结合的原则,立足当地苜蓿草种市场,满足周边类似气候条件和生态特征地区的市场需求。 二、建设规模 本项目计划建设陇中紫花苜蓿种子及牧草生产基地 2100 亩。 其中牧草试验地 100 亩, 优良 陇中 苜蓿草种繁育基地 2020 亩;配套相应田间工程;建设年加工牧草种子 60 吨加工厂一处,并配套 相应辅助设施,建筑总面积 730m2,晒场 1000 m2。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 合格陇中苜蓿种子 60 吨。 三、产品方案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三级以上优良陇中苜蓿草商品种子 60 吨 ,年生产苜蓿草产品(风干) 1700 吨。 第六章 项目选址和 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原则 1.光热充足,土地连片,能集中经营,可灌溉,排水条件好,与周围环境相对隔离; 2.土地可开发利用,产权明细,土质好并可进行相应的厂方建设,与居民区相对较远。 3.交通条件良好,通讯网覆盖。 二、 项目 建设地点及用地情况 项目建设地黄花农场地处玉门市境内,玉门镇东北,距玉门镇25 公里、玉门市 96 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 97176。 05′ — 97176。 30′ ,北纬40176。 21′ — 40176。 29′。 距 312 国道 22 公里,附近有玉门东镇、地窝铺、玉门镇三个火车站,且周边公路畅通,道路四通八达,交通条件好。 项目建设总用地 2110亩,其中田间种子生产用地 2100 亩 (包括2020 亩的商品种子生产用地和 100 亩的原种及种子试验用地 ),土建用地 10 亩。 所有用地为该公司承包的黄花农场土地,承包期 50 年。 产权明晰、无争议。 三、建设地点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气候属典型温带干旱荒漠气候,气候特点是光热充足,夏热冬冷,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风沙多,年平均气温 ℃,极端低温 35℃,≥ 10℃的有效积温 ℃,年平均降水量 54 毫米,年平均蒸发量 毫米,相对湿度 35%,年日照 3280小时,年日照率 74%,平均无霜期 126天,平均风速 米 /秒,风向多为西北风。 区域内地势平坦,气候干燥。 项目区所在地玉门镇乡镇总户数 7778户,乡镇总人口 26918 人; 村村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 11227万元,粮食总产量 632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 4450 元,财政收入 315万元。 项目区属灌溉农业区,灌溉水源主要是疏勒河水,部分地区机井灌 溉,水利设施基本配套,有各类渠道 110 公里,农渠均为衬砌渠道,机电井 30 眼,出水量 4200 立方米 /小时,有效灌溉面积 6万亩,灌溉水保证率 100%。 项目区共有农业机械 160 多台 (件 ),其中大型农用汽车 14 辆,拖拉机 42 台,大型联合收割机 10 台,挖掘机 2 台,农机总动力 8600千瓦。 项目供电由嘉玉关电网供给,黄花农场现有 35KV 变电站一座,并配套有 10KV 输电线路通过项目区,完全能保证项目用电所需。 第七章 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一、工艺技术方案 选择符合种草养畜和生态建设需要、市 场前景良好的牧草品种;选用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 1991 年审定通过的优良地方品种—— 陇中苜蓿;在适宜陇中苜蓿种质特性和基本性状的制种优势区进行建设;依托单位实力雄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熟,方法先进。 按照原种引进 —— 纯种扩繁 —— 规范栽培 —— 田间管理 —— 适时收获 —— 种子清选 —— 质量检验 —— 成品包装 —— 入库储存 —— 市场营销的路线进行。 所需工艺及技术均来自于项目协作单位之一的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费用等情况见协议书。 ( 1)原种引进:从甘肃省草 原技术推广总站引进陇中苜蓿原种。 ( 2)陇中苜蓿种质特性:陇中苜蓿系地方品种,由当地长期种植的地方类型整理而来, 1991 年通过品种登记。 甘肃省草原总站有本品种的知识产权和原种,具有适应性强、栽培历史悠久、使用年限长等特点。 主要分布区在甘肃省定西、临夏、兰州、平凉等地, 栽培历史约 2020 年之久。 在年平均气温 59℃ ,降水量 380520毫米,无霜期 138192 天,年蒸发量 1480 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2400 小时左右,中性偏碱性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生长。 在长期旱作条件下,形成了优良地方品种,八十年代栽培面积 万公顷,九十年代初留床面积曾达到 万公顷,是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地方品种。 近年来受引进品种的冲击,开始逐年减少,已经使这一优良品种的基因开始流失。 该品种株高 1 米左右,株型半直立,轴根型,扎根很深,单株分枝多,茎细而密,叶片小而厚,叶色浓绿,花深紫色,花序较小而紧凑,荚果暗褐色,种子肾形黄色,千粒重 克左右,抗旱性强,通常旱地每公顷产鲜草 2855 吨,由于含水分少,干草产量高,草地持久性强。 ( 3)品种扩繁工艺过程: 严格按照《全国优良牧草种子生产技术要求》进行。 播种地块:用作种子田的地块 , 土层深厚 , 排 水良好,土壤肥沃, pH 值适中,坡度小于 15176。 ,光照充足,杂草很少。 播前土地 处 理:播前一年秋季翻耕土地,翻耕深度 25- 30 厘米,清除杂草并化验检查土壤中是否残留杂草种子或其他植物种子,以防止种子的混杂。 播前耙磨,达到疏松表层,使土壤细碎、地面平整的目的;结合翻耕,施入有机肥和磷钾肥,磷肥 10- 30 千克 /亩,钾肥 10- 20 千克 /亩。 种子质量 及处理 :种子繁育基地选用符合 GB6141- 6143- 85《全国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规定的一级种子(净度≥95 %,发芽率 ≥90 %,其他种子 ≤1000 粒 /千克 ,水分 ≤12 %)。 播前 检验待播种子的品质,判定级别,计算实际播种量。 一般每亩以 千克下种。 为防止病虫害发生,种子播前应用药物进行消毒处理。 播种时期 及方法 : 采用春播方式, 在春天解冻后 日均温达到 12摄氏度时, 与春播作物同时播种。 宽行条播,行距 40 厘米。 播种深度 视土壤墒情而定,土干宜深,土湿宜浅,以 1- 2 厘米为宜。 播种后立即镇压,使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并保墒。 田间管理 : 出苗前如因土壤板结影响出苗要及时破除板结,以利幼苗破土。 苗期植株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进行除草 1- 2次。 每亩施有机肥 10001500 千 克做底肥 , 过磷酸钙 1520 千克。 配合追肥灌水一次,种子采收后灌水,每年春季返青前耙地保墒。 经常进行田间观察,注意牧草生长情况,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控制田间杂草。 为了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可采用放养切叶蜂或花期人工辅助授粉等措施。 种子收获 : 当年播种的种子成熟不好,有的产量极低,为了不影响植株生长和牧草产量,不宜采种,可在生长结束期前刈割用牧草一次,但留茬 高度 不应低于 10 厘米。 全田 65%果 穗 变黄时 用联 合收割机进行 采收。 ( 1)陇中苜蓿种子加工特点。 其加工过程主要包括:烘干、初选、除芒或刷种、精选、计量包装和贮存等。 由于陇中苜蓿种子与常规粮食作物种子相比物理机械特性差异很大,这就要求设备选型时针对陇中苜蓿种子的特性进行配置,特别是风机、筛选部件、提升喂入部分等必须配备专用的部件,并符合相应运动参数。 ( 2)陇中苜蓿种子加工工艺流程: 陇中苜蓿种子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烘干是苜蓿种子加工中的一个重要工序,一般田间收获的苜蓿种子湿度在 l8%以上,有的高达 30%以上,加工前必须把湿度降低到12- l3%。 目前普遍采用 40- 45℃ 热空气烘干,平均每小时可降低湿度 2%。 热空气烘干的形式有多种,本项目采用燃油热风炉作为热源,初选机 刷种机 筛选、风选 窝眼滚筒清选分级机 晾晒烘干 清除杂质 除芒刷毛 一次清选 二次清选 重力清选 计量包装 成 品 与其它方法相比有较高的热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并易于控制温度。 烘干后的种子进行湿度检查,符合要求才能进入初选机。 初选机用来清除苜蓿种子中的较大杂质,如破碎的叶子和茎秆等。 经过初选后的种子进入除芒机或刷种机。 除芒机、刷种机的功能主要是除芒、刷毛;并把粘合的苜蓿种子分开;清除苜蓿种子粘污的泥土、灰尘。 一次清选是对种子进行加工的第一步,由筛选和风选两部分组成,筛选是根据种子厚度或宽度来进行。 风选是根据筛出物料的不同漂浮性能将不 成熟的苜蓿种子及虫蛀的苜蓿种子从好苜蓿种子中分离出未。 二次清选是根据种子的长度进行清选,使用的设备是窝眼滚筒清选分级机。 窝眼的几何尺寸是按苜蓿种子的长度设计的,清选不同草籽时选用具有不同窝眼的滚筒。 一般情况下用一组两个窝眼滚筒来完成。 对于要求较高或难以清选的苜蓿种子,通过上述工序之后如仍达不到要求,还要增加一些特殊清选工序,最常用的是重力清选机。 它是利用物料颗粒之间的重量差进行分离的。 重力清选对清除沙粒、清除尺寸和形状与正常苜蓿种子非常接近的杂草种子是很有效的。 最后进行计量包装。 ( 3)种子贮藏工艺流程: 干燥 包装 入库堆放 病虫害消毒 控制温、温度 寿命检测 发芽率低于 50%时繁殖 清 选 管理检查 苜蓿种子贮藏除要求注意做好防虫鼠害、防潮湿、合理通风外,为了监测种子质量,还要进行定期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温度、含水量、发芽率及虫鼠害。 检查次数与周期根据种子含水量和季节而定。 冬秋季含水量低间隔时间可略长,春季含水量高间隔时间应短,一般为 3- 7 天。 含水量检查周期取决于种温的变化。 ≤ 0℃每月一次,0- 20℃。 每半月一次,≥ 20℃每 10 天检查一次。 种子发芽试验正常情况下每 4 个月 1 次,最后一次检查应在出库前 10 天进行。 虫鼠害检查与其他检查同时进行。 出库的种子应达到国家规定的 一、二、三级标准,低于三级的种子不得进入市场流通。 ( 4)种子质量检验工艺流程。 种子质量的检验主要是对收获、清选、加工后和贮藏中的种子进行播种质量的检验和质量分级。 检验项目包括 : 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生活力测定、活力测定、重量测定、其它植物种子数测定、品种纯度测定以及健康测定 (包括病虫害 )等。 出售的种子应附有认证标签,标签上应标明种子名称 (拉。玉门市陇中苜蓿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化。 据此判断, 100m 处可视作恒温点(地温平均℃ ), 100m 以上为变温带,因受 冬 季低气温影响,故地温较低,至 100m恒 温 点处地温明显跳升, 100m 以下进入增温带,地温逐渐增高。 603m 处测得的平均地温为 34℃ ,由此算得 308 号孔地温梯度为 ℃ /100m。 780~ 800m恰为 2 层煤( ~ )底板,这一段地温梯度的变化可能是受煤层影响之故。
计算 跨中截面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跨中截面构造尺寸及配筋见图9。 预应力钢绞线合力作用点到截面底边的距离,普通钢筋离截面底边的距离,则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的合力作用点到截面底边的距离为:采用换算等效工字形截面来计算,参见图10,上翼缘厚度,上翼缘工作宽度,肋宽。 首先按公式来判断截面类型:所以属于第一类T形,应按宽度的矩形截面来计算其抗弯承载力。 由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由 得
,可取 ~; 此 处取。 根据塑件和浇注系统体积或质量的总和,初选注射机型号为 SZ500/200,其参数 9 如表 22所示 : 理论注射量 /cm179。 500 螺杆直径 /mm 55 注射压力 /MPa 150 注射速度 /gs1 173 塑化能力 /kgh1 110 锁模力 /kN 2020 最大成型面积 /cm2 500 模板最大行程 /mm 500 模具厚度 /mm 280500
料的特点:一是环保节能。 以农村的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秆、稻草、稻壳、树技、花生壳、玉米芯等废弃物为原料。 二是比重大,燃烧时间长。 秸秆经粉碎加工压密成型 ,密度加大。 成型产品的体积相当于原秸秆的 1/30。 大大延长了秸秆燃烧时间,是同重量秸秆的 10~ 15 倍。 三是热值高。 秸秆 燃料是在高温挤压下,不完全碳化的过程中成型的, 成型产品比原秸秆的热值提高500~ 1000 卡。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2 页 为肥料调控,实现玉米花生间作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 26】。 共 生 期的营养管理是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技术,玉米间作花生虽然可能出现密植效应、营养异质效应、正对等效应、补偿效应等作物间的互补效应,但是共处期两种作物同时 快速生长竞争是难免的,故加强共处期的营养管理技术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六缸、立式、水冷、四冲程直喷增压柴油机 标定功率 (kW) 额定转速 (r/min) 2400 动力输出轴转速 (r/min) 520/1000 动力输出轴最大功率 (kW) 玉米收割机原理与思路的构想 玉米收割机割台 玉米收割机 是一种结合摘取果穗,输送果穗,收集果穗为一体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它设计之前应该进行严谨的构思设想与实地调查。 我认为玉米收割机的核心部件主要在其收割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