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合成100wta尿素-氨合成工段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020 届毕业设计 9 表 33 各组分平衡常数 KNH3 KCH4 KH2 KN2 KAr 设 ( / ) 时,带入 ( ) ( ) / [1 ( / ) ( ) ] ( )L i m i V L K i L i : LNH3= 33/ [1 ( / ) ]N H N Hm V L K= LCH4= 44/ [1 ( / ) ]C H C Hm V L K= LH2= 22/ [1 ( / ) ]HHm V L K= L N2= 22/ [1 ( / ) ]NNm V L K= LAr= / [1 ( / ) ]Ar Arm V L K= L 总 = 3 4 2 2( ) ( ) ( ) ( ) ( )L NH L CH L H L N L A r = 分离气体量: 1 1 0 . 0 8 0 3 0 . 9 1 9 7V L K m o l 计算气液比 : /( / )VL= 再计算液体中各组分含量: 液体中氨的含量: xNH3= 3 / 100%NHLL = 0 . 0 7 6 6 4 / 0 . 0 8 0 3 1 0 0 % 9 5 . 4 4 2 % 液体中甲烷的含量: xCH4=4 / 100%CHLL 0 . 0 0 1 4 7 / 0 . 0 8 0 3 1 0 0 % 1 . 8 3 1 % 液体中氢的含量: xH2= 2 / 100%HLL=100%=% 液体中氮的含量: xN2= 2 / 100%NLL=100%=% 液体中氩的含量: xAr= / 100%ArLL =100%=% 分离气体组分含量: 气体氨的含量: yNH3=33( ) / 1 0 0 %N H N Hm L V=% 气体甲烷的含量: yCH4=44( ) / 1 0 0 %C H C Hm L V=% 气体氢含量: yH2=22( ) / 1 0 0 %HHm L V=% 气体氮含量: yN2=22( ) / 1 0 0 %NNm L V=% 气体氩的含量: yAr= ( ) / 1 0 0 %A r A rm L V=% 氨分离器出口的液体、气体含量见表 34: 2020 届毕业设计 10 冷交换器气液平衡计算 查表得当 10t ℃ , ap MP 的平衡常数: 表 34 氨分离器出口液体、气体含量 ( %) NH3 CH4 H2 N2 Ar 小计 液体含量 100 气体含量 100 表 35 各组分的平衡常数 KNH3 KCH4 KH2 KN2 KAr 27 75 80 51 冷交换器出口液体组分含量: 出口液体氨的含量: xNH3= 33/ 100%NH NHyK =100%=% 出口液体甲烷的含量: xCH4=44/ 100%CH CHyK =% 出口液体氢的含量 : xH2=22/ 100%HHyK=% 出口液体氮含量: xN2=22/ 100%NNyK=% 出口液体氩的含量: xAr= / 100 %Ar AryK =% 表 36 冷交换器出口液体组分含量(%) NH3 CH4 H2 N2 Ar 小计 100 液氨贮槽气液平衡计算 因为 冷交换器出口 中和 氨分离器中的液体 都流到 液氨贮槽, 然后通过降低压力后,将溶解在液氨中的气体析 出,便是 弛放气。 流 进 的 这 两 种 液 体 的 百 分 比 大 约 值 , 就 是 水 冷 后 分 离 出 的 液 氨 占 总 量 的 百 分 数。 G% =3 3 3 3 335 , 8 , 8 , 5 ,( 1 ) ( ) / [ ( ) ( 1 ) ]NHN H N H N H N H N Hy y y y y y =[(1+) ( ) ]/ [( ) ( ) ] =% 水冷之后分离的液氨占总量的 %冷交,氨冷后分离的液氨占总量的%。 假定液氨贮槽入口的液体为 1Kmol,则记为 L0=1Kmol,那么入口的液体混合后2020 届毕业设计 11 组分含量为: m(0i)= 15 5 16 16iiL X L X= 0 1 5 1 6% (1 % )iiG L X G X = X15i + X16i 混合后入口氨的含量: m0, NH3=+= 混合后入口甲烷的含量: m0, CH4=+= 混合后入口氢的含量: m0, H2=+= 混合后入口氮含量: m0, N2=+= 混合后入口氩的含量: m0, Ar=+= 表 37 液氨贮槽入口液体含量 m0, NH3 m0, CH4 m0, H2 m0, N2 m0, Ar 小计 当 t=17℃ , P= 时,可得到热平衡常数如下: 表 38 各组分的平衡常数 KNH3 KCH4 KH2 KN2 KAr 170 575 620 540 由气液平衡 L(i)= ( 0, ) ( )/ [1 ( / ) ]iim V L k ,设 (V/L)=,代入得: 出口液体中氨的含量: LNH3= 330, / [1 ( / ) ]N H N Hm V L k = (1+)= Kmol 出口液体中甲烷的含量: LCH4= 440, / [1 ( / ) ]C H C Hm V L k =( 1+170)= Kmol 出口液体中氢气的含量: LH2= 220, / [1 ( / ) ]HHm V L k =(1+575)= Kmol 出口液体中氮气的含量: LN2= 220, / [1 ( / ) ]NNm V L k =(1+620)= Kmol 出口液体中氩的含量: LAr= 0, / [1 ( / ) ]A r A rm V L k =(1+540)= Kmol L 总 = 3 4 2 2N H C H H N A rL L L L L = Kmol V = 1L总 ==, 39。 /)VL( = 2020 届毕业设计 12 误差 =()/=%,假定正确 . 出口液体中各组分的含量: 出口液体中氨的含量: xNH3=3 / 100%NHLL总 0 . 0 0 1 3 3 / 0 . 9 4 1 0 8 1 0 0 % 0 . 1 4 2 % 出口液体甲烷的含量: xCH4=4 / 100%CHLL总= 0 . 0 0 1 3 3 / 0 . 9 4 1 0 8 1 0 0 % 0 . 1 4 2 % 出口液体中氢气的含量: xH2=2 / 100%HLL总=100%=% 出口液体中氮气的含量: xN2=2 / 100%NLL总=100%=% 出口液体中氩的含量: xAr= / 100%ArLL总 =100%=% 表 39 液氨贮槽出口液氨各组分(%) NH3 CH4 H2 N2 Ar 小计 100 出口中弛放气各组分含量: 弛放气中氨的含量: yNH3= 330, )/NH NHm L V( =( )/ 100%=% 弛放气中甲烷的含量: yCH4= 440,( ) /CH CHm L V =()/ 100%=% 弛放气中氢气的含量: yH2= 220,( ) /HHm L V =()/ 100%=% 弛放气中氮气的含量: yN2= 220,( ) /NNm L V =()/ 100%=% 弛放气中氩的含量: yAr= 0,( ) /Ar Arm L V =()/ 100%=% 表 310 出口弛放气各组分含量(%) NH3 CH4 H2 N2 Ar 小计 100 液氨贮槽物料计算 1t以 液 氨 贮 槽 的 出 口 纯 液 氨 为 基 准 , 折 成 标 准 状 态 下 的 气 体 体 积 , 则L(19)=1000/(17)= m3 2020 届毕业设计 13 其中 NH3: L(19, NH3)= 3(19) (19 )NHLX , = %= m3 CH4: L(19, CH4)= 4(19) (19 )CHLX , = %= m3 H2: L(19, H2)= 2(19) (19 )HLX ,= %= m3 N2: L(19, N2)= 2(19) (19 )NLX , = %= m3 Ar: L(19, Ar)= (19) (19 )ArLX , = %= m3 假定液氨贮槽出口弛放气( V/L) =,则 V(20)= L(19)== m3 其中 NH3: V(20, NH3)= 3(20) (20, )NHVy= %= m3 CH4: V(20, CH4)= 4(20) (20, )CHVy = %= m3 H2: V(20, H2)= 2(20) (20,HVy )= %= m3 N2: V(20, N2)= 2(20) 20 )NVy ( , = %= m3 Ar: V(20, Ar)= (20) 20 ArVy ( , ) = %= m3 液氨贮槽出口总物料体积 =V(20) + L(19) =+= m3 因此入口物料也应与出口相等: L(21)=L(19)+V(20)= m3 入口的液体各组分含量: L(21i)= (19 ) (20, )iiLV 其中 NH3: L(21, NH3)= += m3 CH4: L(21, CH4)= += m3 H2: L(21, H2)= += m3 N2: L(21, N2)= += m3 Ar: L(21, Ar)= += m3 入口液体中各组分含量核算 ,由 m′(0i)= 21 (21)/iLL( ) : 其中 NH3: m′(0NH3)= 100%=% CH4: m′(0CH4)= 100%=% H2: m′(0H2)= 100%=% N2: m′(0N2)= 100%=% Ar: m′(0Ar)= 100%=% 2020 届毕业设计 14 入口液体中组分含量 m′(0i)≈ M′(0i) 合成系统物料计算 V 补把 整 个 合 成 看 成 一 个 系 统 , 进 此 系 统 的 物 料 有 新 鲜 补 充 气 ,离开的物料,V V L弛 氨放有 空 气 , 液 氨 贮 槽 弛 放 气 产 品 液 氨。 根 据上面计算数据得下表: 表 311 各组分含量 名称 NH3 CH4 H2 N2 Ar 气量 入塔气 V 入 出塔气 V 出 补充气 —— V 补 放空气 V 放 弛放气 液氨 由物料平衡和元素组分平衡求 V 入 、 V 出 、 V 补 、 V 放 循环回路中氮平衡 : V 补 yN2 补 =V 放 yN2放 + V 弛 yN2弛 +1/2V 放 yNH3放 +1/2V 弛 yNH3弛 +1/2LNH3 循环回路中氢平衡: 3232 23= 3 / 2 3 / 2 3 / 2 NHH N HH H N HV y V。煤合成100wta尿素-氨合成工段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 . 1 1 . 1 1 4 0 1 3 . 0 2ct m n n 14 则 0 . 0 3 2 ( 1 3 . 0 2 1 ) 3 0 . 0 2 5 0 . 4 6 0 4 6 0。 D m m m 按照此方法计算得到的壳内径应圆整, 所以取 D =500mm。 折流板形式的确定 折流挡板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壳程流体反复的改变方向做错流流动
........... 42 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1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 任务及操作条件 处理能力: 10 万吨 /年煤油 设备形式: 列管式换热器 操作条件 (1).煤油 :入口温度 140℃ ,出口温度 40℃ (2).冷却介质:自来水,入口温度 30℃ ,出口温度 40℃ (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 100kPa (4).煤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密度
at MP acrt MP8 7 计 入膨胀差 04 9 7 5 3 1 6 9 5 6 9 0 1 1 1 5 1 at MP acrt MP8 7 煤油加氢反应器出口冷却器 20 asc PGQAA 21 A 为壳程圆筒内直径截面积: 222 2 0 0 9 6
式为: OHOCHO C HSbOHCHH O C HOSb 232222232 3)(3 ( 21) 一般 Sb2O3和煤基乙二醇以质量比 1:6 投料, 160190℃ 下常压反应,除去反应生成的水,经脱色、热过滤、冷却结晶、分离烘干得成品,反应约需 20h 以上。 ○ 2 醋酸锑法 1973 年,美国 发表了以醋酸锑和乙二醇为原料制取乙二醇锑的专利。 反应式为: C O O
品发展必须遵循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总体发展规模应适度 [17]。 4 第二章 乙二醇的合成工艺方法 煤化气合成乙二醇 ( 1)以煤气化制取合成气( CO + H2),再由合成气一步直接合成乙二醇。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CO + 3H2→ HOCH 2CH2OH 此反应的反应条件苛刻,需要催化剂和高温高压条件。 该工艺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的选择。 在 1947 年美国
理前 治理后 1 破碎机 2 105 85 隔声厂房, 基 础减 震 连续 2 振动筛 2 115 95 隔声厂房, 基 础减 震 连续 3 磨煤机 2 110 95 隔声厂房,衬橡胶 连续 7 序号 噪声源 设备台数 声级 dB( A) 治理措施 排放方式 运转 备用 治理前 治理后 4 CO2压缩机 4 1 95 80 消 声 器 连续 5 高压灰水泵 2 90 80 隔声厂房 连续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