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6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工程环评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理前 治理后 1 破碎机 2 105 85 隔声厂房, 基 础减 震 连续 2 振动筛 2 115 95 隔声厂房, 基 础减 震 连续 3 磨煤机 2 110 95 隔声厂房,衬橡胶 连续 7 序号 噪声源 设备台数 声级 dB( A) 治理措施 排放方式 运转 备用 治理前 治理后 4 CO2压缩机 4 1 95 80 消 声 器 连续 5 高压灰水泵 2 90 80 隔声厂房 连续 6 闪压机 2 100 80 隔声厂房 连续 7 空压机 1 110 85 隔声厂房 连续 8 空气增压机 1 100 85 隔声厂房 连续 9 空气透平增压 (膨胀机) 1 90 80 隔声厂房 连续 10 甲胺泵 1 90 80 隔声厂房 连续 11 氮压机 1 110 85 隔声厂房 连续 12 合成气压缩机 1 100 80 消 声 器 连续 13 冰机 1 100 80 隔声厂房 连续 14 蒸气透平 发电机组 2 110 85 隔声厂房 连续 15 锅炉风机 3 3 105 90 消 声 器 连续 16 循环水泵 8 2 95 85 隔声厂房 连续 17 循环风机 2 2 100 80 消 声 器 连续 18 火炬 1 105 90 消声罩 间断 表 27 非正常工况下废气污染物的排放 装置名称 污染源名称 及符号 排气量 ( Nm3/h) 污染物名称 产生浓度( mg/m3) 排放 规律 治理措施或 排放去向 排放浓度( mg/m3) 合成氨装置 气化开停车排气 151096 H2 CO CO2 NH3 Ar COS H2S 10437 401625 31625 1518 893 804 8500 间断 送火炬焚烧 H=60m, φ =1000 SO2: 150 净化开停车排气 136010 H2 Ar CO CH3OH 80795 1786 21250 143 间断 系统残余气体,正常开车放空30 分钟送火炬焚烧 H=60,φ =1000 无组织 泄漏量 , 分别为甲醇 t/a、 NH346 t/a、 、氟化物 t/a、 粉尘。 工程拟采取的治理措施分析 废气治理设施 8 ( 1)本工程所排废气主要污染物 为 CO、 SO H2S 和 CO2,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气化装置灰水系统的闪蒸气去变换工段,经汽提塔后,尾气中 H2S 含量较高,送去硫回收工段进行回收处理,可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 2)净化装置采用低温甲醇洗技术脱除工艺气中的酸性气体,被脱除的 H2S 气体经浓缩塔浓缩后去硫回收系统回收硫磺后,尾气中主要成分为 N2和 CO2,占全部废气的 98%以上,含微量 CO、 CH3OH、 H2S 的尾气经 60m高排气筒排放。 ( 3)硫回收采用 Cluas 硫回收 +尾气加氢还原技术,回收硫磺。 硫回收尾气经加氢压缩后返回净化装置的浓缩塔。 ( 4) 尿素装置废气经两级吸收塔,用水吸收后,经 75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 ( 5)尿素造粒塔顶放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尿素粉尘,造粒塔采用等密度喷洒旋转喷头,使尿素粉尘排放浓度 ≤50mg/Nm3,经 65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 ( 6)自备热电站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可控制 NOx 的产生。 锅炉产生的烟气采用静电除尘技术,除尘效率η =99%;循环流化床锅炉,添加石灰石除硫,脱硫效率 80%,烟气经 140m高烟囱达标排放。 废水治理设施 ( 1)本工程废水实行“清污分流”原则。 ( 2)生产废水主要是气化废水,该废水 大部分在装置内进行闪蒸、沉降后,循环使用。 气化激冷过程产生的灰渣水经二级蒸空闪蒸脱除酸性气体,沉降 过滤除去灰渣,澄清水大部分循环利用。 为维持一定浓度,需排放少量黑水,此黑水经沉降、过滤等预处理后首先排入污水处理场的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再进入中水处理系统。 ( 3)低温甲醇洗工段、变换工段及脱盐水站产生的部分 清净水 和初期雨水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场的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再进入中水处理系统。 ( 4)尿素装置废水在本装置内经深度水解 解吸处理后,全部作为生产补水送气化装置循环使用。 ( 5)生活及化验废水经化粪池 后,排入污水处理场的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再进入中水处理系统。 初期雨水。 ( 6) 本工程 污水处理场包括生化污水处理系统核中水处理系统两部分,生化处理系统采用 具有高效脱氮功能的 SBR 间歇硝化 反硝化工艺, 中水处理系统 采用 “全膜法” 工艺 ,处理后废水 回用,少量排污作为 煤储运系统喷洒用水、锅炉冲渣用水 9 等。 ( 7)本工程设一座事故水池,容积为 2446m3,用于收集低温甲醇洗工段的甲醇罐发生事故时产生的物料、消防水等废水,在事故处理完后逐渐添加到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 废渣治理措施 本工程所排废催化剂分类送生 产厂家回收利用,气化炉细灰中因含有一定量的炭,运到热电站与煤掺烧,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减少了废渣的排放量。 气化粗渣和锅炉灰渣送渣场堆存或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场由于采用了延时曝气生 物处理,污泥的生成量很小,经浓缩、压滤处理后送 渣场填埋。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在拟建厂址东北 处有一座乌拉盖管理局规划的排渣场,本项目掺烧后的炉灰渣和气化炉粗渣等一般工业固废,可暂时堆存在此,需要时作为建筑材料综合利用,如:铺路或制砖。 噪声治理措施 本 工程高噪声设备均集中在隔声厂房内,部分设备安装减震基 础、加装隔声垫(或隔音罩)和消声器,设备声压级可降低 1025dB( A),再经沿途建筑物和树木的阻隔作用以及噪声随距离的增大而自然衰减后,厂界声级白天可小于 65 dB( A),夜间可小于 50dB( A)。 工程污染物产生、削减及排放情况 本项目污染物产生、削减及排放情况见表 28 至表 210。 表 28 大气污染源排放量 符号 污染源名称 污染物 产生量( kg/h) 削减量 ( kg/h) 排放量( kg/h) 削减率 % G1 煤粉仓除尘器排放气体 粉尘 0 0 G4 尾气洗涤塔尾气 H2S 0 0 G8 尿素装置低压吸收塔尾气 NH3 90 G9 尿素装置常压吸收塔尾气 NH3 90 G10 尿素造粒塔废气 粉尘 NH3 500 500 450 450 50 50 90 90 10 符号 污染源名称 污染物 产生量( kg/h) 削减量 ( kg/h) 排放量( kg/h) 削减率 % G11 锅炉烟气 SO2 80 烟尘 99 表 29 废 水污染物源 强 一 览 表 符号 污染源名称 污染物 产生量( kg/h) 削减量( kg/h) 排放量( kg/h) 削减率 % w w 1 气化废水 NH3N 氯化物 硫化物 总氰化物 COD BOD5 SS 0 0 0 0 0 0 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w w2 变换废水 COD BOD5 SS 0 0 0 100 100 100 w w 3 净化甲醇水分离塔废水 COD BOD5 SS 0 0 0 100 100 100 w w4 脱盐水站废水 COD BOD5 SS 0 0 0 100 100 100 w 9 生活污水及化验废水 COD BOD5 SS NH3N 0 0 0 0 100 100 100 100 w10 清净下水 0 100 表 210 固体废物排放表 符号 固废名称 产生量 削减量 排放量 削减率 % 备注 ( S1) 废 分子 筛 等 90t/8a 90t/8a 0 100 一般固废 ( S2 气化粗渣 116438t/a 116438t/a 0 100 ( S3) 气化细灰 39725 t/a 39725 t/a 0 100 ( S4) 变换废催化剂 126t/2a 126t/2a 0 100 危险固废 ( S5) 废分子筛 140t /5a 140t /5a 0 100 11 符号 固废名称 产生量 削减量 排放量 削减率 % 备注 ( S1) 废 分子 筛 等 90t/8a 90t/8a 0 100 一般固废 ( S6) 合成废催化剂 112t/5a 112t/5a 0 100 ( S7) 硫回收废催化剂 50t/2a 50t/2a 0 100 ( S8) 锅炉灰渣 一般固废 ( S9) 污水处理污泥 300 t/a 300 t/a 0 100 ( S10) 生活垃圾 92640 t/a 92640 t/a 0 100 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拟建厂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乌拉盖开发区境内乌拉盖能源化工基地内,厂址东北最近距乌兰陶勒盖新村 km,距乌拉盖水库 14km;西北距自有煤矿约 17km;西南最近距三连 ;南距 101省道 ;东南最近距五连 ;西距 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巴音胡硕镇 45km。 乌拉盖地区境内主要有乌拉盖河及其支流色也勒吉河。 该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西风和西风,频率分别为 %和 %。 年平均风速为 ,静风频率为 %。 社会环境概况 乌拉盖管理区 占地面积 5013Km2,现有人口 万人。 现有中学 2 所,小学 4 所。 有县级中心医院一家。 现有公路 S101 直通厂址,可满足项目运输 要求。 乌拉盖 地区“十五”末完成生产总值 亿元 , 年均增速 %。 4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 1) 在评价范围内共布设五个监测点,监测及评价结果表明: 该地区 TSP 日均浓度范围为 mg/Nm3 ,未出现超标现象; PM10 日均浓度范围为,未出现超标现象; SO2小时浓度监测值在 mg/m3,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各点均未出现超标现象; NO2的小时浓度监测值在 mg/m3,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mg/Nm3,各点均未出现超标现象; 12 NH H2S、 CH3OH 各监测点均未检出。 该地区各项监测指标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的浓度值要求。 ( 2) 本次地表水在乌拉盖水库和色也勒吉河共布设了三个采样断面,评价结果表明COD、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 单因子指数 大于 1,存在超标现象, 该 区域 地表水已受到污染,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中 Ⅲ 类水体功能的要求。 ( 3) 地下水监测共设 4 个监测点,评价结果表明氟化物 单 因子指数均 大 于 1,有超标现象,区域地下水已不能 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 93)中Ⅲ 类 水体功能 的要求。 ( 4)在厂界周围共布设了 5 各噪声监测点,评价结果表明厂界四周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Ⅲ类标准的要求。 ( 5) 在评价范围内共布设 5 个点土壤监测 点 ,分耕 作层和犁底层两处取样, 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项目 单因子指数均小于 1,土壤未受到重金属污染,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二级标准的要求。 ( 6) 本次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在评价范围内共布 设 5 个 点 , 评价结论为 本项目周 边生态环境现状良好, 植物种类 丰富,植被覆盖率较好。 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其中风力侵蚀程度主要为微度和轻度,水力侵蚀程度主要为微度,土壤总体侵蚀情况较轻。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预测结果表明, 本项目 建成投产后 对主要关心点 污染物 浓度贡献值都 较 小, 日均浓度与现状叠加后的预测值均满足 《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 ,即本 项目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根据《 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 ( SH30931999) 规定,确定 本项目 卫生防护距离为 600m。 本项目厂址距最近居民区(三连) ,满足 卫生防护距离 的要求。 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实现废水“零排。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6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工程环评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品发展必须遵循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总体发展规模应适度 [17]。 4 第二章 乙二醇的合成工艺方法 煤化气合成乙二醇 ( 1)以煤气化制取合成气( CO + H2),再由合成气一步直接合成乙二醇。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CO + 3H2→ HOCH 2CH2OH 此反应的反应条件苛刻,需要催化剂和高温高压条件。 该工艺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的选择。 在 1947 年美国
式为: OHOCHO C HSbOHCHH O C HOSb 232222232 3)(3 ( 21) 一般 Sb2O3和煤基乙二醇以质量比 1:6 投料, 160190℃ 下常压反应,除去反应生成的水,经脱色、热过滤、冷却结晶、分离烘干得成品,反应约需 20h 以上。 ○ 2 醋酸锑法 1973 年,美国 发表了以醋酸锑和乙二醇为原料制取乙二醇锑的专利。 反应式为: C O O
2020 届毕业设计 9 表 33 各组分平衡常数 KNH3 KCH4 KH2 KN2 KAr 设 ( / ) 时,带入 ( ) ( ) / [1 ( / ) ( ) ] ( )L i m i V L K i L i : LNH3= 33/ [1 ( / ) ]N H N Hm V L K= LCH4= 44/ [1 ( / ) ]C H C Hm V L K=
传热系数提高,但间隙过小,给制造安装带来困难,增加设备成本,故此间隙要求适宜。 折流板厚度与壳体直径和折流板间距有关。 . 折流板厚度/ mm壳体公称内径/mm相邻两折流板间距/mm≤300300~450450~600600~750>750200~2503561010400~70056101012700~100068101216>1000610121616(左)中所列数据。 (右)所列数据。
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的社会经济进步以 甲醇 为 原料制取烯烃项目是一个大的工程,工程的建设需要建设地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工程的运行将为地方带来可观的税收。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5)项目建设可以缓解国内聚丙烯产品供需矛盾,减少进 口 19952020年间,我国聚丙烯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 %
应有合格证和材质证明书。 的产品。 本工程管材之间管件和管材之间连接采用粘接法。 粘接剂宜采用国产产 品,使用粘接法应注意几点: (1)管材按要求尺寸用钢锯、手工割锯等垂切割,用锉刀除去毛边并倒角,倒塌角不宜过大。 粘接前要进行试组装。 (2)正式操作时,应先清洗插入管的管端部分(长度超过插入长度 50mm)和管件(或管材)承插口的内壁,再用棉纱擦干净,然后在粘合面上用毛刷均匀涂上一层胶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