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氨纶行业反倾销现状和对策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纶 价格一路下跌 ; 反倾销立案后,价格逐年回升(图 1)。 ( 4)开工率提高。 20202020 年,烟台 氨纶行业 的开工率分别为 %和 %。 反倾销后,企 业的开工率大幅度上升(表 6)。 表 6 烟台市氨纶反倾销发起企业开工率情况 项目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产能(吨) 20200 20200 20200 25000 产量(吨) 13809 13396 18195 22741 开工率( %) 0246810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单价图 1 2020 2020 年泰和新材氨纶销售价格情况(万元 / 吨)Xxxx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3 3 烟台 市 氨纶行业反倾销 调查 的问题 反倾销 调查 过程中存在市场外部问题 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氨纶行业反倾销的成功有着重大意义。 贸易监管机构、 法律法规、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外部因素都会对氨纶 进口反倾销调查的进展 产生影响。 反倾销保护被市场误读 2020 年,中国氨纶行业取得对外反倾销的胜利,获得 5 年保护期。 在烟台氨纶、华峰氨纶等反倾销的发起者是本着未雨绸缪,在氨纶产业利润未大幅下降之前,保护国内氨纶产业稳步升级。 然而在五年保护期内,氨纶产业的高利润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投入,尤其是低产能的小厂相继建立,追逐利润。 瞬间爆发似的的增长,使得中国氨纶产能在短短十几年 间 占据了全球产能的 50%。 虽然反倾销遏制了境外同业的恶性竞争,但是却造成了国内产能的井喷,加剧了内部竞争,氨纶产业利润下降,每吨利润从 2020年的 5 万元下降到 2020 年 万元,而 2020 年度,氨纶产品更是价格触底,售价基本与成本持平。 2020 年保护期结束,虽然国内的氨纶企业得以生存,却面临着内战的局面。 5 年保护期,在市场的盲目性和逐利性下被误读了。 中国氨纶产业进入行业调整期 中国氨纶产品多为原始的干纺氨纶,只能用于普通的织物。 2020 年入世以来,中国外贸获得巨大增长,服装纺织业的出口首当其冲,氨纶作为高档纺织原料,被下游市场大量需求。 市场拉动下的需求造成干纺氨纶的供应大大增加。 然而随着 2020 年经融危机的影响,服装出口大大 受挫,只能用于普通织物的中低档氨纶失去了市场。 而作为一个受反倾销保护的产业,出口的竞争力相比国际同行,出口优势也不大。 因此在出口不力、内烟台市氨纶行业反倾销现状和对策分析 14 销疲软的的市场下,氨纶企业进入了调整期。 必须进行限产,以维持价格,维持生存。 国外高技术产品依然冲击中国市场 中国入世之后开放 了 纤维市场,国外企业依仗中国没有形成规模产能的市场优势,对华市场进行大量出口。 并以“中国未能自行生产同类产品”为理由,进行倾销。 我国氨纶工业起步较晚,很多产品产业化仅仅 10 年左右。 而国外该产业几十年前就已成熟。 由于中国氨纶市场需求迅速增加,以及前几年我国氨纶产业整体水平相对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进口。 近年来,国内氨纶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为保住广大的中国市场,国外产品不惜采取低价倾销的不公平贸易手段。 有资料显示, 2020 年底中国加入 WTO,氨纶产品进口关税从当年的 17%逐步下降至 2020 年的 5%,进口氨纶 2020 年不足 万吨, 2020 年则增至近 万吨,价格也从 2020年的 6247 美元 /吨降至 2020 年的 5513 美元 /吨。 这对烟台氨纶造成了直接的冲击,销售价格、利润不断下降。 国内同行业厂家多数处于亏损边缘。 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 提起申请的企业产品占全国总产量一般应达到 50%。 国内氨纶行业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烟台氨纶公司只要联合一两家同行就可起诉。 尤其是一些超细旦丝等新材料,由于技术门槛高,国内往往只有少数几家企业生产。 这使得国外厂家冠冕堂皇地把向中国倾销的理由说成是“中国生产不了”。 反倾销 调查 过程中存在 企业内部问题 企业 反倾销意识 不足 在 2020 年, 4 家公司可占据国内产能的 80%,即可发起反倾销调查。 随着保护期内的产能井喷, 2020 年中国氨纶工厂已经广泛分布,产能从 5万吨增至 30 万吨。 新成立的企业对倾销危害认识不 深,表现在两点:一是Xxxx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5 对于国外的低价格同类产品,没有利用反倾销武器进行自我的意识,企业重心在于开拓新市场,对于保护旧市场缺乏关注。 二是应对倾销不积极,发起反倾销调查之后,主理机关需要企业提供市场与行业信息等数据来帮助调查,而由于企业缺乏反倾销意识,因此配合力度不强,使得反倾销调查不能顺利进展,进而影响了行业利益。 企业内部没有建立高效的反倾销机制 因为缺乏反倾销意识,因此诸多氨纶企业并没有建立高效的反倾销机制,应对倾销危害时,直接由国际贸易部(甚至内销为主的企业使用市场部)人员来负责处理。 因此在反倾 销过程中,容易出现权责分配不明确,任务分配不到位等情况。 面对低价倾销,不能做到第一时间应对,即便应对了,也没有足够的手段和正规的流程使得应对不力。 行业的 信息基础和数据支持不够 在主流的反倾销管理理论中,通过 建立 的量化的风险管理模型,可以对进口产品的低价倾销风险进行度量从而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 而我国加入世贸时间较短,遭遇反倾销调查较多,主动发起反倾销调查少,在发展过程中又没有注重对基础样本数据的保存和收集,企业缺乏团结而不互通消息,使得目前我国氨纶企业外部获取相关数据都十分困难,反倾销立案调查过程 中需要的大量基础业务数据和信息缺失,信息基础和数据支持不够,影响了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以及反倾销调查真正发挥作用。 在我国氨纶行业反倾销过程中,缺乏一个市场与企业信息平台的有效支持,缺乏行业现状与价格信息反馈机制和相关系统的开发运用。 缺乏专业的反倾销人才 专业反倾销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氨纶企业对倾销的应对能力。 入世后,反倾销和倾销官司将成为家常便饭。 以泰和新材为例,在整个反倾销过程烟台市氨纶行业反倾销现状和对策分析 16 中,公司经理作为主要负责人,只有少数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参与,更多的是寻求协会与行业专家的帮助。 而外部力量的帮助毕竟是隔靴 搔痒,企业内部 缺乏 熟悉了解倾销与反倾销理论,熟悉 WTO 法规,并有谈判能力的专业人才。 使得在反倾销过程中,我国企业的 反倾销 脚步总落后于倾销者一步。 Xxxx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7 4 烟台 市 氨纶行业 反倾销对策 氨纶 行业宏观 反倾销对策 利用政府力量与 WTO 贸易政策评审机制保护市场 烟台 氨纶行业起步不过十几年,企业力量相对孱弱,因此仅仅依靠企业力量不足以应对倾销。 由我国政府出面代表我国企业的利益 , 通过政府间谈判协调和企业的积极应诉 , 改变我国在贸易倾销问题中的被动局面。 首先, 提高反倾销意识,积极发起调查。 现代社会提起诉讼 是法律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 , 无可非议。 公平与否由司法裁决 , 已成为现代社会公认的法律准则。 因而积极发起反倾销调查是利用法律手段保护我国 氨纶 企业行之有效的策略。 其次,强化政府机关对于氨纶进口的监管行为。 我国氨纶行业一方面产能剧增,一方面价格剧降。 因此为了从本土企业手中保护大陆市场,外国对大陆进行氨纶市场进行低价格倾销。 因此对于氨纶产品的进口,氨纶行业通过向国家提交申请,实行配额与许可证等贸易保护政策。 另一方面,商务部和地方经贸管理部门也应该强化进口贸易的宏观协调和管理,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对于进口氨纶产品,根 据市场行情,主动采取临时性配额,控制敏感时间敏感地区的氨纶进口价格与数量,减少外国企业对于我国行业的冲击。 强化行业协会在反倾销调查的作用 在 倾销应对 方式上, 除了借助政府力量之外,应逐渐强化行业协会的参与力量,逐渐 由政府主管部门参与改为由各企业直接参与应对程序;将由进出口商会独家组织企业应诉改为由行业协会和商会共同配合,组织全国范围的反倾销 调查 工作。 烟台市氨纶行业反倾销现状和对策分析 18 政府力量虽然强大,但是 政府主管部门参与 倾销应对 不但具有效率低下、消息闭塞、经费紧张等明显的缺陷,而且很容易造成政府操纵、控制市场价格的错 觉,反倾销 调查可能会被认作为贸易保护,进而应诉失败。 而由各相关企业直接参与应对,在经费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不仅因其熟知有关行业的销售情况与相关信息,能有效地根据行业、企业 的实际情况发起申诉 ,而且由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能很好地促使企业积极开展应对工作。 同时,对于确立我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有着重大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建立 行业协会、商会的社会职能将更多地体现在组织、协调行业内经济活动的能力。 这是市场经济必不可缺的环节,因此在反倾销应诉中应积极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以企业和行业协 会作为 倾销与 反倾销工作主体的 应对 工作机制,组织和发动包括企业、协会、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在内的社会力量,形成产业保护的合力,增强企业的应诉信心和应诉能力。 行业协会要建立、健全应诉指导机构,建立行业内 倾销 反倾销、 补贴 反补贴、保障措施信息中心,及收集信息,掌握动态,指导企业了解反倾销调查的法律规范,提供咨询。 以烟台泰和新材为例, 泰和新材、华峰氨纶、龙山氨纶等企业牵头建立了中国氨纶行业协会,协会在 2020 年度反倾销调查中,对于统和资源,信息共享,制定行业临时政策条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 5 年保护 期结束,国内氨纶产能大幅增加,原有的协会需要做出相应改变,以应对新形势下新企业新市场的挑战。 制定 “谁 调查 , 谁受益”的原则 为充分调动企业 的敏感性和反倾销 的积极性 , 外经贸部 1994 年发布的《关于中国 进口 产品在发生 的 倾 销案件的应诉 原则》中称 :中国企业在遇Xxxx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9 到 倾销时必须应诉。 虽然反倾销调查成功之后,受益方为整个行业,但对于反倾销调查中贡献较大的企业,应给与奖励。 1999 年我国 专门制定了“谁应诉 , 谁受益”的 反倾销应诉 原则 ,也应该制定 相 对应的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奖励原则。 对积极应对 的企业给予奖励 , 对不应诉或在应 诉中表现消极的企业给予处罚。 氨纶企业的 个体 反倾销对策 用前瞻性保护未来市场 烟台 泰和新材 在发起反倾销调查时,虽然该行业仍处于黄金时期,但是利润快速下滑的趋势已经显现,必须打提前量才能赢得主动。 这个想法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不谋而合。 由于协会此前一直对重点行业进出口情况进行跟踪,掌握了一定的证据,不久,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相关材料,氨纶反倾销正式提上日程。 而事实证明, 5 年的氨纶保护期,也让 泰和新材 、龙山氨纶、华峰氨纶等牵头的氨纶大厂获得充分的缓冲时间,即便是在 2020 年氨纶产业遭遇瓶颈之际,几大 主要氨纶公司因为 5 年保护期期间所进行的科技创新,拥有了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新型产品,为未来的市场做好了准备。 以烟 台氨纶为例,在氨纶基础上研发出宇航、军工所应用的芳纶产品。 虽然芳纶目前的应用并没有普及,但是作为领先市场一步的战略性举动。 团结同业 共同 应对 中国氨纶行业产能比较集中,烟台氨纶、华锋氨纶、龙山氨纶等几家大厂即可占据产能的 80%,有资格代表行业发言。 因此,通过化纤工业协会,让能够占据市场大份额的公司联盟,制定攻守条约。 在 2020 年成功联合,发起反倾销调查之后,氨纶巨头行业又在2020 年度, 就应对国内下游市场需求减少,氨纶产能过剩的问题达成行业烟台市氨纶行业反倾销现状和对策分析 20 协议,进行节能限产,以保证氨纶价格。 当遭遇国外倾销或国内市场萎靡之时,许多行业都会通过召开峰会的方式寻找共同应对之计,但效果并不一定良好。 而氨纶行业共同应对的成功,取决于氨纶行业一个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点“产能集中”。 5 家巨头即可占据国内产能的 80%,因此只要泰和新材、龙山氨纶、华锋氨纶等几家企业达成协议,就能够遏制市场的盲目竞争和逐利行为,进而实现国内行业力量的整合,以共同应对国外倾销 调查之后国内 的产能过剩问题。 在企业内部 建立倾销 预警机制 为了彻底改变反倾销工作的被动局面 , 建立 反倾销的信息中心 , 及时收集信息 , 提供咨询 , 使国内企业和商会尽早 对倾销的发生做好事前预警和应对工作 , 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反倾销预警机制。 应对 , 做好国内 进口商的 安抚工作 由于反倾销程序十分复杂 , 专业性很强 , 加之每个环节的时限要求十分严格 , 如欧盟对类比国的评价和建议必须在立案 10 天内提出、市场经济地位和分别税率裁决的申请必须在立案后 22 天内提出等等 , 而每个环节对应诉成败均十分关键 , 因此单纯靠自身力量应诉较为困难 , 寻找合适的律师十分重要。 但律师擅长的 只是法律程序 , 只有将律师的法律专长与企业的产品和市场专长相结合 , 才能确保应诉工作的成效。 同时 , 通过进口商 ,尤其是一些有实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