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迹地厚皮香对三叶鬼针草、麻栎化感作用研究本科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 物体内的一种保护酶类,是与衰老有关的一种酶,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具有非专一性,它即与膜脂过氧化有关,又可以清除细胞体产生较少的 O2,与植物的抗逆能力密切相关 [20]。 在不同浓度水浸液 处理的 两种 受体植物 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相似趋势,其中在 g/ml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最终低于对照组,说明在 一定的浓度处理 下,植物细胞忍耐活性氧的水平可能存在一个阀值,超过了这个阀值,就会导致植物受到极大的伤害 [2126]。 随着 水浸液浓度的加大 , 在 g/ml、和 g/ml三叶鬼针草 的 POD 活性分别是相应对照的 、 , 麻栎 的 POD 活性分别是相应对照的 、。 表明相同 浓度 下 麻栎的 POD 活性明显高于 三叶鬼 针草 ,且降幅较小,对 O2 、 H2O2 等活性氧的清除能力较强 , 其抗旱性相对较强 [27]。 同时表明厚皮香的水浸液对麻栎的化感作用更为显著。 三叶鬼针草和麻栎 细胞显微形态观察 将不同浓度厚皮香叶水浸浇灌处理的三叶鬼针草茎尖做显微压片观察,显微镜放大 10*40倍, 其结果 如以下图片显示,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升高染色体数目减少。 ④ ⑤ ⑥ Ck g/ml 0CK0.050.10.150.20.25水浸液浓度(g / m l )POD活性(min.mg鲜重)三叶鬼针草麻栎图 3 厚皮香叶浸液对三叶鬼针草和麻栎 POD 活性的 影 响 Fig. 3 Effect of thick leather leaf extract of Bidens pilosa and Quercus acutissima POD activity 楚雄师范学院本科论文(设计) 7 将不同浓度厚皮香叶水浸浇灌处理的 麻栎 茎尖做显微压片观察,显微镜放大 10*40倍,其结果 下图显示,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升高相同视野中畸变细胞逐渐增多,许多细胞出现无核状态,仅有可见细胞壁结构 ck g/ml g/ml ck g/ml g/ml 将不同浓度厚皮香叶水浸浇灌处理的 麻栎 根 尖做显微压片观察,显微镜放大 10*40倍, 其 结果 如以下图片显示,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升高染色体数目减少。 将不同浓度厚皮香叶水浸浇灌处理的三叶鬼针草 根 尖做显微压片观察,显微镜放大 10*40倍, 其结果 如以下图片显示,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升高染色体数目减少。 不规则细胞数目呈上升趋势, g/ml g/ml g/ml g/ml g/ml Ck 楚雄师范学院本科论文(设计) 8 就 上 面 图 综合 来看, ,体积增大,与其他组差异较为明显,染色体随着水浸液浓度 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 而根尖切片显示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但染色体数目呈下降趋势;麻栎茎尖切片显示出细胞形态一致,但其染色体数目整体较少,根尖切片显示,水浸液浓度由 低到高处理的植株让色体数目呈下降的趋势。 由于本实验切片数目的因素 此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偶然性。 与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厚皮香叶浸提对三叶鬼针草和麻栎均表现出化感作用。 不同浓度的厚皮香叶浸提液对三叶鬼针草和麻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程度不同。 从总体趋势来看,化感效应是随着厚皮香叶浸提液浓度升高而增大。 绝大多数实验组测定参数都与对照组的差异性达 到了极显著水平。 厚皮香叶的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对三叶鬼针草和麻栎的综合化感效应都表现为抑制并达到了显著水平,我们可以初步认为厚皮香叶浸提液对大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性。 本实验就厚皮香对三叶鬼针草和麻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及细胞形态做了一个初步的探究,旨在探索化感作用 对植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数据显示 当厚皮香叶浸液浓度为 g/ /ml是对三叶鬼针草和麻栎种子的萌发影响效果显著 ,其对株高和根长的影响也达到了最大值;受体植物体内相关酶活性及含量也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在相同浓度处理下, 麻栎的脯氨酸含量高于三叶鬼针草的,在不同浓度的厚皮香叶浸液浓度处理后脯氨酸含量均随着浓度的增大不同程度的升高。 三叶鬼针草和麻栎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 、 、 、 脯氨酸含量分 别增加了 、 、 、。 麻栎脯氨酸含量增加了 、 倍、 、 、 .表明厚皮香水浸液浓度对麻栎的影响大于对三叶鬼针草。 MDA、 POD含量均在 g/ml 达到最大值。 和麻栎相比三叶鬼针草体内的相关 保护性酶活性均低于麻栎, 说明在以厚皮香叶浸叶浇灌的环境中麻栎更占优势。 细胞形态来看三叶鬼针草茎尖细胞发畸变,而在麻栎细胞中尚未发现。 初步比较 ,厚皮香叶浸液均对三叶鬼针草和麻栎表现出较强的化感作用,比较可知对三叶鬼针草的化感作用强于三叶鬼针草,这与火烧迹地调查结果麻栎的种群规模大于三叶鬼针草的种群规模相一致。 综上所述本论文 从生理生化水平及 细胞水平对化感作用进行 初步系统的 探究, 从植物种子萌发率到体内酶的变化,到形态差异最后到细胞结构差异做了较为全面的探索。 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实验规模,植物的生化指标未能很好覆 盖,对化感作用的解释还缺乏说服力,实验方案的系统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楚雄师范学院本科论文(设计) 9 参考文献 [1] 杜明广 , 李晓坤 , 崔崧 . 森林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林业勘查设计 , 2020(1). [2] 李亮亮 ,李天来 , 张恩平 .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J]. 安徽农业科学 , 2020, 35(25): 7738–7740. [3] 徐震邦 .主要伴生树种树叶对红松生长的影响 [J].林业科学 ,1972(4): 357360. [4] 张昌顺 , 李昆 .人工林地力的衰退与维护研究综述 [J].世界林业研 究 2020, 18(1). [5] 袁久志 , 孙启时 . 麻栎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J] 1990(1). [6] 徐涛 , 王跃华 , 蒋连计 .厚皮香植物的种子特性与扦插繁殖的初步研究《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020, (5). [7] 孙晓萍 , 陈丽庆 . 日本厚皮香的扦插繁殖及光照强度对其幼苗生长的影响 [J].2020(10) [8] 王瑞龙 , 韩萌 , 梁笑婷 , 宋圆圆 , 苏贻娟 , 曾任森 . 三叶鬼针草生物量分配与化感作用对大气温度升高的响应 .《生态环境学报》 . 2020(6). [9] 王宁 , 秦 艳 . AM真菌对宿主植物三叶鬼针草根系形态的影响 .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1). [10] 董章杭 林文雄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20, 3. 9(1). [11] 张志良 , 瞿伟菁 , 李小方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第 4 版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208209. [12] 李 玲 , 李娘辉 , 蒋素梅等 .植物生理学模块实验指导 [M].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20: 8083. [13] 潘瑞炽 , 王小菁 , 李娘辉 , 等 . 植物生理学 [M]. 北京 : 高等 教育出版社 . 2020:284303. [14 林嵩 , 翁伯琦 . 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综述 [J].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20(3): 202– 210. [15] 须海 .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综述 [J]. 农业科技通讯 , 2020. [16] 李寿田 , 周健民 , 王火焰 , 等 .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概况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20, 10(4): 68– 70. [17] 邓麟 , 曹金锁 , 王秦虎 , 等 .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J]. 陕西农业科学 , 2020, 4: 81– 83. [12] 张爽 , 潘伟 .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J]. 现代化农业 , 2020, 325(8): 1617. [18] 柴强 , 黄高宝 . 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应用潜力 [J]. 西北植物学报 , 2020, 23(3): 509– 515. [19 杨娟 , 殷全玉 , 杨丙钊 , 等 .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J]. 植物生理科学 , 2020, 23(1): 68–72. [20] 吕品 . 国内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J]. 安徽农学通报 , 2020, 15(15): 29– 34. [21] 李寿田 , 周健民 , 王火焰 , 等 . 化感作用在杂草控制中的应用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20, 11(1): 104– 106. [22] Callaway R M, Aschehoug E T. Invasive plants versus their new and old neighbors:a mechanism for exotic invasion[J]. Science,2020(290): 521– 523. [23] 宋亮 , 潘开文 , 王进闯 . 化感活性物质影响种子萌发作用机理 的研究进展 [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 2020, 28(4): 52– 57. [24] 江贵波 , 曾任森 . 化感物质及其收集方法综述 [J]. 河南农业科学 , 2020, 6: 24– 27. [25] 李惠敏 , 汤冬娥 , 杨柳叶 , 等 . 紫茎泽兰对 10 种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 , 2020, 38(8): 4412– 4413. [26] Anderson RC, Loucks OL. Osmotic pressure influence in germination test for antibiosis[J]. Science, 1966. 152: 771– 773. [27] 沈慧敏 , 郭鸿儒 , 黄高宝 . 不同植物对小麦、黄瓜和萝卜幼苗化感作用潜力的初步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20, 16(4): 740– 743. 楚雄师范学院本科论文(设计) 10 附录 : 附录 1 厚皮香叶水浸液对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浓度 天数 1d 2d 3d 4d 5d 6d 7d 种子萌发率 平均萌发率 0 79 91 91 91 91 91 91 91% % 0 80 88 91 94 94 94 94 94% 0 83 91 92 93 93 93 93 93% 44 54 74 74 74 74 74 74% 73% 43 65 70 71 72 72 72 72% 39 53 70 72 73 73 73 73% 47 62 71 71 72 72 73 77% % 44 59 70 70 71 71 71 71% 44 62 67 71 72 72 72 72% 36 46 51 54 54 54 54 54% 55% 39 51 54 54 54 54 54 54% 37 46 56 57 57 57 57 57% 20 21 22 23 25 25 26 26% 26% 18 19 23 25 25 27 27 27% 14 15 18 18 21 21 25 25% 10 12 12 14 15 19 28 28% 30% 15 17 20 24 28 28 32 32% 18 20 22 24 30 30 30 30% 描述 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率 N 均值 标准差 标准误 均值的 95% 置信区间 极小值 极大值 下限 上限 ck 3 .9267 .01528 .00882 .8887 .9646 .91 .94 3 .7300 .01000 .00577 .7052 .7548 .72 .74 3 .7333 .03215 .01856 .6535 .8132 .71 .77 3 .6633 .02082 .01202 .6116 .715。火烧迹地厚皮香对三叶鬼针草、麻栎化感作用研究本科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量,将该工程划分为 五 个阶段。 序 号 施工里程碑名称 计划开始时间 计划完成时间 备注 1 现场清理 2020 年 6 月 25 日 2020 年 6 月 30 日 2 给排水系统 2020 年 7 月 15 日 2020 年 10 月 30 日 3 屋面防水 2020 年 7 月 5 日 2020 年 8 月 5 日 4 室内装饰 2020 年 7 月 10 日 2020 年 10 月
的导电率不同的原理测量水位,指示值不受汽包压力变化影响。 而其他水位计如差压型低置水位计由“水位、差压”转换装置等组成,转换装置包括热套管、正压室、漏斗传压管等,在启动初期由于正压室还未充满饱和水时,就不能正确反应汽包内水位。 所以,启动初期应以云母水位计和电接点水位计为准,控制汽包水位。 软测量技术主要 由辅助变量的选择、数据采集与处理、软测量模型几部分组成。
13)两侧无 搭 边的无废料、少废料冲裁工艺, 只能推料 进给而 不能拉料进 给,有较 长一段料尾不能利用,如条料长度有限,则须仔细核算。 14)冲孔模应考虑放入和取出冲件方便安全。 15)多凸模冲孔,邻近大凸模的细小凸模,应 比大凸模在长度上短一冲件料厚。 若做成相同长度则容易折断。 表 单工序模 、复合模和级进模的比较 中北大学 2020 届毕业设计 说明书 第 VI 页 共 Ⅱ 页
量 [11]。 TVOC 包括甲醛、苯、对(间)(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十一烷等。 研究表明,即使室内空气中单个 VOC含量都低于其限含量,但多种 VOC的混合存在及其相互作用,就使危害强 度增大。 TVOC 表现出毒性、刺激性,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
多是模仿国外产品,或是引进国外技术进行 生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心技术,并且市场也刚刚开始发育。 火灾报警产品真正发展是在 90 年代以后,随着政府逐渐开放国门,国外企业开始大量进入中国消防市场,带来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促进了市场的成熟。 这时期,我国生产火灾报警产品的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部分企业进行了合资生产、技术合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也造就了现今市场上许多有实力的商家
分 ( 1) 声控启动,完成在房间内寻找火源并将火扑灭在扑灭火源以后停止工作。 ( 2)通过在灭火风扇的两侧安装两个火焰传感器,在风扇轴的下部安装舵机,通过火焰传感器采集的外部数据,舵机控制风扇旋转至火焰较多的方向,实现更有效的灭火。 ( 3) 小车不仅能够直线前进,而其能够在原地进行 360176。 自由转向 火灾预警机器人设计 2 2 设计思路 系 统总体结构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