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富康花园住宅楼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内墙重 梁自重= ( +) = 板传荷载= kN/m2 3/25/83/22+ kN/m2 4/2( 32 2221 )2= 内墙自重= ( +) = 所以,标准层柱恒载= + + = 标准层活载 =3/25/83/22+4/2( 32 2221 )2 = 基础顶面恒载 =基础梁自重 +底层内墙自重 =( +)+( +) = D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同 C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 E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同 B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 风荷载计算 风 荷载标准值计算 为简化计算,将计算单元内外墙面的分布风荷载化为等量作用于屋面梁和楼面梁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 [4]: k z s z o (21) 式中: 0w —— 基本风压 s —— 风荷载体型系数 Z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Z —— 风振系数,当房屋高度小于 30 米时取 集中风荷载 kP w A (22) A—— 一榀框架各层节点的受风面积, 2ijhhAB ih —— 下层柱高 jh —— 上层柱高,对于顶层为女儿墙高度的 2 倍 B—— 计 算单元迎风面宽度 9 表 2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侧移按以下公式计算 [6]: ijJj D/VΔU (23) JV ― 第 i 层的总剪力 IJD ― 第 j 层所有柱的抗侧移刚度之和 jU ― 第 j 层的层间侧移 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底层: B、 E 柱: K= = K0 .5 c D = 1 2 3 4 2742 .h iα cc 同理可得, C、 D 柱: D=15875 1D =(12347+15875) 2=56444 标准层: B、 E 柱: K= 22 = K c D= 8 5 4 2742 h i cc 同理可得, C、 D 柱: D=17080 2D =(8540+17080) 2=51240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楼层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的计算,计算如表 22 层次 s Z Z (m)Z ih (m) jh (m) 0w 2kN/m (kN)kw A (m2 ) P w (kN) 5 4 3 2 1 10 表 22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楼层 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的计算 层数 F (kN) JV IJD jΔU jΔU /h 5 51240 104 4 51240 104 3 51240 104 2 51240 104 1 56444 104 U =∑ jU = 侧移验算:框架结构,楼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为 1550 ,本框架结构的层间侧移与层高之比的最大值满足 10 4 1550 的要求 . 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框架柱端剪力及弯矩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V ij =D ij V i /∑D ij (24) M b ij =V ij y h (25) M u ij =V ij ( 1y ) h (26) y =y n +y 1 +y 2 +y 3 (27) 注: y n — 框架柱的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y 1— 为上下层梁线刚度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y y 3 — 为上下层层高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y — 框架柱的反弯点高度比。 底层 B、 E 柱的反弯点高度为: 查表得 y 0= y 1=0 y 2 = y 3 =0 所以 y =。 同理可算出各层的反弯点高度,各层的反弯点高度详见弯矩计算表 2 24。 表 23 B、 E柱弯矩计算表 层号 h (m) k V ∑D ij D i D i /∑D ij V i y y h M b上 M b 下 M C 5 51240 8540 4 51240 8540 3 51240 8540 2 51240 8540 1 56444 12347 11 表 24 C、 D柱弯矩计算表 框架柱杆端弯矩、梁端弯矩的计算如下: 图 24 计算简图 M C 上 = V i (1 y ) h (28) M C 下 = V i y h (29) 中柱: jcjcbb bjb MMii iM 112 11 (210) jcjcbb bjb MMii iM 112 22 (211) 边柱: M b j 总 = M C 1j 下 + M C j 上 层号 h(m) k V ∑ D ij D i D i/∑ D ij V i y y h M d上 M d下 M c左 M c右 5 51240 17080 4 51240 17080 3 51240 17080 2 51240 17080 1 56444 15870 12 ( 212) 剪力和轴力按下式计算: V b =1/ L ( M 1b + M rb ) ( 213) N b =Σ( V 1b V rb ) ( 214) 风载作用下各轴框架柱剪力和梁弯矩的计算见 表 25~表 27 所示: 表 25 风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计算 层数 M d 上 () M d 下 () M bc M d 上 () M d 下 ( i cb i dc i cb/(i cb+ i dc) i dc/( i cb+ i dc) M cb M cd 3 2 1 表 26 风荷载作用下梁端剪力和轴力计算 表 27 风荷载作用下柱剪力计算 层号 层高 B 柱剪力 C 柱剪力 M上 M 下 B 柱剪力 M 上 M 下 C 柱剪力 5 4 3 2 1 风荷载作用下弯矩、剪力、轴力图 [7]见图 25~ 27 层次 BC,DE 梁剪力计算 CD 梁剪力计算 柱轴力计算 M bc M cb L V bc M cd M dc L V cd 柱轴力 柱轴力 3 4 4 4 4 2 4 4 1 4 4 4 4 13 图 25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 矩图 () 图 26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剪力图 (kN) 14 图 27 风荷载作用下柱轴力图 (kN) 竖向荷载下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 分层法 假定: (1)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产生的水平位移可忽略不计。 (2) 梁上荷载仅在该梁上及与其相连的上下柱上产 生内力,在其他层梁及柱上产生的内力可忽略不计 力矩 分配步骤 : (1) 计算各端分配系数 iμ :上层柱线刚度取为原线刚度的 倍,其他杆件不变; (2) 计算固端弯矩 pM ; (3) 由节点不平衡力矩,求分配弯矩 ijM ; (4) 由传递系数 C,求传递弯矩 ijM。 上层柱间的传递系数取为 1/3,其他杆件的传递系数仍为 1/2。 (5) 循环、收敛后 叠加,求杆端弯矩。 恒载作用下框架弯矩计算 横梁固端弯矩的计算: 受力简图如图 28 所示: 图 28 弯矩计算简图 15 2121 qlMab (215) 2121 qlMba (216) BC、 DE 跨固端弯矩: 顶层: M cd=1/1224 = M dc=1/1224 = 标准层: M cd=1/1224 = M dc=1/1224 = CD 跨固端弯矩: 顶层: M cd=1/1224 = M dc=1/1224 = 标准层: M cd=1/1224 = M dc=1/122。潍坊富康花园住宅楼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机 特 性 曲 线8085 75757070656176。 3176。 0176。 3176。 6176。 9176。 ( )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Q(m /s)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27003000H(Pa)3图 621 FBCDZ5410NO30风 机 特 性 曲 线8085
08′ 45″ 92176。 45′ 45″ 18 43176。 09′ 00″ 92176。 45′ 45″ 19 43176。 09′ 00″ 92176。 44′ 30″ 20 43176。 09′ 15″ 92176。 44′ 30″ 21 43176。 09′ 15″ 92176。 44′ 00″ 22 43176。 09′ 30″ 92176。 44′ 00″ 23 43176。
ce的成员之一。 另 外, Access 还是 c 语言的一个函数名和一种交换机的主干道模式。 Access 的 主要用途 : Microsoft Access 在很多地方得到广泛使用,常被用来开发简单的 WEB 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都利用 ASP 技术在 Inter Information Services 运行. 它的使用方便程度和强大的设计工具为初级程序员提供许多功能 ,
I=KP/√ 3 V COSφ =1 30 1000/( 380 ) = 选用 铝 芯橡皮绝缘导线 BLV3 16mm2+2 10mm2 潇湘影视综合大楼 临 时 用电 施工 方案 12 、 电焊机 K4 查表: K=1, cosφ =, P=21KW I=KP/√ 3 V COSφ =1 21 1000/( 380 ) = 选用 铝 芯橡皮绝缘导线 BLV3 10mm2+2 6mm2 、
微观塑性变形,形成残余压应力层,从而有效地改善了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特别能大幅度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 、 抗应力腐蚀性能。 具有如下的特点:( 1)高压 、 高应变率。 冲击波峰压力达到数万个大气压;应变率达到 107S1,比喷丸强化高出万倍,比爆炸高出百倍。 ( 2)超快。 塑性变形时间仅仅几十纳秒。 ( 3)无机械和热应力损伤。 激光冲击强化后的金属表面不产生畸变和机械损伤,而且激光脉冲短
磁 检测信号进行去噪实验 ,同时将巨磁阻传感器应用于漏磁检测系统 ,研制了适用于输油、输气管道专用漏磁检测传感器。 中原油田钻井机械仪器研究所开发出了抽油杆井口漏磁无损检测装置。 军械工程学院研制的智能漏磁裂纹检测仪 ,能对钢质构件的表面和内部的裂纹进行定量检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蔡桂喜对磁粉和漏磁探伤对裂伤缺陷检出能力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