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建筑设计综合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设计模式。 使用功能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它的多样性,复合性,更重要的是它的可变性,即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即使认 识了这些功能的全部,有时也会因为某些认识是基于一种主观的经验,缺乏必要的科学评估和前瞻性的技术分析,而忽视了功能内在的动态发展规律,从而使医院建筑的设计陷入误区。 只有充分考虑到医院运行模式的可变性,分析医院切实可行的建筑形式,考虑今后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变化,才能使医院建筑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 [ 1 ] 钱燕萍 . 医院门诊一站式服务探索 . 中国医院管 [J ] ,2020(6) :46247. [ 2 ] 刘新明 . 上海医院建筑设计及装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C] . 上海 ,. [ 3 ] 刘国林 .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 [ M] .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社 ,. [ 4 ] 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编 . 智能 建筑技术与应用 [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 1922195. [ 5 ] 李先庭 . 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与发展 [J ] . 暖通空调 ,2020 ,30(3) :36240. [ 6 ] 郭锡斌 ,张 岚 ,张 群 . 以病人为中心 ,建设温馨家庭式服务 窗口 [J ] . 医院管理杂志 ,2020 ,7 (5) :35236. [ 7 ] 吴达金编著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 [M] .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9. 6210. [ 8 ] 金 磊 . 建筑科学与文化 [M] .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10. [ 9 ] 杨霜英 ,刘玉亭 ,杨友春等 . 军队医院信息化系统工程在我 院的建立和实施 [ J ] . 医学研究生学报 , 2020 , 13 ( 6) : 4212423. 浅谈医院建筑设计综合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第 10 页 共 101 页 [ 10 ] 赵光陆 . 网络医学 [M] . 北京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 11 ] 朱献国 ,刘德熙 ,王 丽 . 新形式下加快门诊现代化建设步伐 [J ] .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 ,10 (2) :1562158. [ 12 ] 王立基 , 陈英耀美国近年卫生支出的结构性变化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27128 [ 13 ] 马钢 , 丁雯青医院环境色彩的探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 183184 浅谈医院建筑设计综合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第 11 页 共 101 页 二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说明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于医院建筑的设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门急诊楼位 于巢湖市东部主干道东侧,拟建面积约 7000平方米,为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高度 米(从室外地坪到房屋电梯机房顶面距离)。 楼体分为左右二个组成部分,中间设 100mm 的沉降缝。 右边部分边跨跨度为 ,中间跨跨度 ,柱距除中间楼梯外均为 ,定位轴线均与柱中线重合,设三个门,其中正门尺寸为 m,急诊和左侧门为 m m。 具体各科室安排根据《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日门诊人数等确定。 一般门诊室大小为 m m,即一半柱距,柱中设次梁。 具体使用空间均 按照各自使用面积并结合框架柱网布置,确定其开间尺寸。 本建筑根据使用人数、防火规范等要求设置一部主楼梯、一部电梯和二部边楼梯。 其中主楼梯和电梯设在靠近门厅的地方,具体平面布置见平面图。 平面设计 由于医院建筑与普通民用建筑的区别,根据医院门诊楼的具体使用功能及要求、建筑面积、门诊与急诊的结合和分离等因素,决定平面设计成 L 形。 标准跨边跨为 ,中间跨跨度 ,柱距除中间楼梯外均为 ,定位轴线均与柱中线重合,医院内通道为 m,出入洞口为 m和 m m。 结合各功能空间,将主要功能空间放在朝阳侧,具体各科室的大小、布置见平面图。 立面设计 根据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特别是《民用建筑设计规范》、《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等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要求,本建筑的低层建筑层高为 m,其它层为 m,楼梯跑楼及电梯机房的高 m。 左边的立面突出,与右边的形成 L 型,具体见立面设计图。 采光通风设计 各科室均采用单侧采光,窗地比 1/5~1/8,标准科室的采光窗面积大小为 A= m浅谈医院建筑设计综合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第 12 页 共 101 页 m=,窗 地比实际面积比约为 1/6,符合正常采光要求。 中间走道均采用二侧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想结合的采光方式,以满足走道的采光要求。 作为医院建筑,对其通风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必须有效的组织气流流通路径,同时注意利用穿堂风。 在设计中,具体是利用窗户的对称和门的对称,以方便穿堂风的实现,同时走道的空气流通作用也不容忽视。 屋面排水设计 屋面排水为双面外排水,排水坡度为 3%,为建筑找坡。 挑檐沟的坡度为 %,也为建筑找坡。 天沟截面尺寸:天沟高度为 200mm,宽度为 600 mm。 屋面排水方 式利用有组织排水,屋面排水坡度为 3%,挑檐沟的丛向坡度为 %。 落水管共布置 9 根,具体布置位置见屋面排水图,用直径 120mm的 PVC 管。 构造设计 ( 1)墙体工程。 本工程墙体采用 粉煤灰轻碴空心 砌块, M5砂浆砌筑,墙为 240厚,外墙低部窗台为 ,墙下设有基础梁支撑在柱基础上,砌块为 240 115 90。 ( 2) 防水做法。 本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外墙为防水混凝土,穿墙管做法详见98ZJ3111/9,层面防水做根椐《层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794),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层耐久年限 为十五年。 楼地面和屋面工程。 屋面防水层为刚性 30厚 C20细石混凝土防水,其下为三毡四油柔性防水,二十厚水泥沙浆找平层,找坡层为 40厚水泥石灰焦渣沙浆,保温层为 150厚水泥蛭石保温层。 楼面为水磨石楼面。 卫生间地坪比同层标高降低20mm,地面排水坡度 2%,坡向地漏。 ( 3) 其他,如内墙所有阳角均做。 总平面设计 根据建筑场地示意图,综合考虑地形、建筑走向、主导风向、放火安全、绿化、周遍道路等综合因素,合理布置门急诊楼位置,使其满足就医功能要求,达到技术经济最优化, 方便使用的目的。 浅谈医院建筑设计综合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第 13 页 共 101 页 图 21 总平面图 浅谈医院建筑设计综合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第 14 页 共 101 页 三 结构设计 工程概况 : 建筑地点:安徽省巢湖市 建筑类型:五层医院门急诊楼设计,框架结构。 建筑介绍:建筑面积约为 7000m2,楼盖及屋面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取 120mm,填充墙采用粉煤灰轻碴空心砌块 240 mm  115 mm  90 mm。 门窗:大门采用玻璃门,其他为木门。 窗为铝合金窗。 地质条件:经过地质勘察部门确定,此建筑场地类型为Ⅱ类, 地震设纺烈度按 7度设防,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具体参数见表 31。 气候条件:该地区基本雪压为 ,由于考虑了地震的作用,故可不考虑风荷载的作用。 表 31 地基土技术参数 序 号 岩土分类 土层深度 ( m) 厚度 ( m) 地基土承载力 fa/kpa 1 杂填土 ~ —— 2 粉土 ~ 120 3 中砂 ~ 250 4 砾砂 ~ 350 5 圆砾 ~ 500 注: 地下稳定水位距地坪 8米以下。 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 柱网与层高:本门急诊楼采用柱距为 m,内廊式柱网。 边跨为 m,中间跨为 m,层高为首层 m,其它层 m。 具体布置见 31。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竖向菏载的传力途径为楼板的均布活菏载和恒菏载经梁传递给柱,再由 柱传至地基。 根据以上楼盖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荷载传力途径,本医院门急诊楼框架的承重方案为横向框架承重方案,这样可以使框架的截面高度最大,增加框架的横向侧移刚度。 浅谈医院建筑设计综合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第 15 页 共 101 页 图 31柱的平面布置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见图 32。 (本方案中丛向尺寸较横向大很多,故按横向框架进行计算。 )框架的计算单元见图 33。 图 32 计算 简图 浅谈医院建筑设计综合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第 16 页 共 101 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