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16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 16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 16 学生的自我评价 ....................................................................... 17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 17 II 结语 ....................................................................................................... 18 参考文献 ............................................................................................... 19 致 谢 ................................................................................................... 20 1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杜沁人 (音乐学专业 0704 班) 【 中文摘要 】 随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 ,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领 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音乐教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以改进和探索音乐欣赏教学的新思路是至关重要的 , 我们需要健康而积极的音乐欣赏课程。 本文结合中学音乐课程的特点 ,从实际出发 ,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对如何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较系统、全面地阐述。 全文共分四个章节。 第一部分对调整教学角色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淡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第三部分重点探讨了教学模式的突破;第四部分简要分析了教学评价工作。 【 关键词 】 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2 Shallow talk Middle School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hinking Du Qinren (Musicology Class 0704) Abstract : With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the basic mu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new Music Curriculum Standard brings new changes to music course in schools.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in music teaching field of middle schools and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usic teaching.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and explore a new idea of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and we need a healthy and positive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music course, from set out actually,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theory with the practice of music teaching, how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39。 creative thinking a systematic and prehensive elaboration.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The first part role in adjusting teaching are summarized。 The second part mainly expounds desalt teaching mode and strengthen students39。 study interest。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ode breakthrough。 The fourth part analyzes briefly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Keywords : Music appreciation middle school。 Teaching。 Innovative thinking。 Training 3 第 1 章 绪论 随着《新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课改给音乐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枯燥、填鸭式的教学,进行学科的综合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 而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音乐为本”实施中小学新型音乐课堂这一重要的教学原则。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真正科学、全面地把握音乐教育的价值,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实施的新课题。 4 第 2 章 调整教学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 本 ”,“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 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 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才能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 教育的任何改革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 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中 坚力量,其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 音乐艺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 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 喜 好千差万别。 在教学中,教师不 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 想。 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 针对他们 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 点 ,因势利导, 将 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 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 5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 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 [1]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交” 苏霍姆林斯 基曾经说过 : “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 的确,真挚的情感是不应有什么贵贱之分的,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鉴于这种平等,鉴于音乐艺术情感表达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对音乐艺术的感受与理解就不应该是绝对的,应该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相加。 所以,在教学中,教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 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 惟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 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 比如欣赏《卡门序曲》时,我让学生自己讲一讲他们知道 的有关歌剧《卡门》的内容、音乐、舞蹈、舞台、服装等等,让他们讨论、发言、争执。 然后我引导讲述内容,引出教材,欣赏《卡门序曲》的音乐。 让学生比较自己与教师讲述,林在安 : 汉族, 1971 年 10月生,浙江省泰顺县人。 1995 年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音乐系,本科。 现任教于浙江省泰顺县第一中学,同时担任泰顺县政协委员、青联常委、音协理事的 故事 ,配乐有哪些 异同。 这样就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多变的 6 思维参与教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变“技巧性传授”为“艺术性指导” 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审美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的过程。 人在审美中,往往把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爱的情感赋予给了审美对象。 审美意义上的“爱”不同于其他的道德意义上的爱,它更丰富,更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 一个具有丰富爱心的人必然是审美感受最丰富的人 , 反过来,一个审美感受越是 丰富的人,他越是具有丰富的爱心;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美的社会。 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爱心,比培养学生技术上的才能更重要。 “技术”教学是短暂的,是容易生疏甚而遗忘的;而“艺术”教学给予学生的则是永恒的,是能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音乐教育首先并不完全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为了培养人。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而应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 芽、成长、壮大。 [2] 7 第 3 章 潜默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一改传统的做法,没有明确要求课文重点、要掌握的知识要点以及背景知识等,教师可以自己拟定教学目标。 音乐课堂教学在发生变化,不再是沉闷的,单调的,固定在教室内,以教师传授的单一模式,变的更加活跃、宽松。 对学生来说,音乐首先是生活而不是学科,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快乐,这不仅仅是学生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望。 这恰恰是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因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对音乐的感情,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 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终身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最好体现。 当然,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不是指一般性的接触,而是通过正确的音乐教育逐步建立起高雅、健康的兴趣和爱好,这其中必然包含着表现技能和欣赏能力的逐步提高和发展。 莎 士 比亚说: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只有培。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人大代表直选的实践状况 1953 年的《选举法》颁布后, 我国进行了历史上的 第一次普选活动。 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地区共有人口 571 434 511人,登记选民有 323 809 684人 , 占选举 地区 18 周岁以上的人口总数的 %。 实际参加投票的 278 093 100,实际参加投票的选民数与选民总数之比,即参选率,为 %。 全国共选出基层代表 5609 144人 ②。 在此基础上
the fame, and that year Heller gave up his duties, and worked specialized in writing. In addition to the Catch22, Heller had published two novels: Something Happened (1974) and Good as Gold (1979).
= 112128 = 1282 完全平方公式 ( 1) 222 2)( bababa 的连续运用 例 3 已知 21 aa ,求44 1aa 的值 . 分析 题目中出现高 次偶次方,则可自然想到连续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求解 . 解 21 aa , 4)2()1( 22 aa 则 2122 aa,再次平方得: 42)1( 2222 aa
距 正 逐 步 缩 小但 西 部 大 部 分 省 区 人 口 增 长 率 不 同 程 度 地 高 于全 国 平 均 数 , 其中 1 9 9 8 年 青 海 高 出 4 . 95个 千 分 点 , 贵 州 高 出 4 . 56 个 千 分 点 , 宁夏高出 3 . 55 个 千 分 点 , 越 贫 困 的 省 区 出 生 率 越高。 虽 然 人 口 的 数 量 及 其 自 然 增 长 率 的 高
为了提升空间设计的整体效果,单纯的颜色搭陪显然不好,合理的搭配是对整体空间内各个属性空间面积的关键所在。 空间面积的大小与空间的用途、使用者数量、空间装饰风格以及光照通风等条件有着直接的关联。 一般来说,如在公共空间、在使用者众多、装饰风格复杂、光 照条件一般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大面积来进行空间组织,不然会在私密空间、使用者稀少、装饰风格简约、光照较好的条件下得不偿失
化 , 并与硫酸银作用生成沉淀 ,可加入适量硫酸汞络合之。 用 mg /L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 50 mg/L 的COD值 ; 用 mg /L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 5~ 50 mg /L的 COD值 , 但准确度较差。 库仑滴定法 恒电流库仑滴定法是一种建立在电解基础上的分析 方法。 其原理为在试液中加入适当物质 , 以一定强度的恒定电流进行电解 , 使之在工作电极 (阳极或阴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