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合理接轨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同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在会计主体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自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为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对各项交易和事项做出准确判 断、对会计处理办法和程序做出正确选择提供了依 据。 会计主体是根据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可以是一个法律主体,也可以是一个经济主体。 纳税主体,是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基本纳税单位(或自然人),也就是税法规定的独立纳税人。 会计主体主要是要将其与所有者的活动区分开,不同于法律主体。 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两者的主体不同,也会导致两者之间产生差异。 第四部分 差异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之间确实存在很多的差异。 对于企业来说 , 差异变化的趋势呈现何种状态 ?总体差异有多少大 ?针 对这些问题 ,本章节阐述了两者差异协调的必要性以及对两者进行可行性分析。 研究会税差异 ,首先要进行公式设定 ,然后抽取一定的样本数量 ,再利用统计方法来对变量进行分析 ,才会得出税会差异的变化趋势。 . 1“会税”差异的公式设定 本文通过以下公式对上市公司的“会税”差异进行测算 : 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税费用 /适用税率 会税差异 =利润总额一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税费用为本期母公司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不要求企业公布纳税申报表 ,因此不能直接得到企业的应 纳税所得额 ,只能间接利用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进行推算 ,估算应纳税所得额。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 2020年 2020年上市公司披露的母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为研究样本 ,税率采用的是母公司适用税率。 为减少抽样误差,避免数据波动的不利影响 ,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 ,按下列原则进行样本筛选 :(1)涵盖所有行业 (金融业除外 )和全国地区。 (2)剔除各年度被 ST的公司。 (3)剔除了 20202020年间出现亏损或免税的公司。 (4)剔除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的上市公司。 研究所使用的样本和数据源 均来自锐思金融数据库。 数据结果分析 分析所筛选的样本数据 ,有关统计资料如下: 表 41 会计与税法差异变动统计表 单位:万元 项目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样本量 348 348 348 348 348 平均数 11, 14, 20, 21, 28, 最大值 264, 266, 340, 401, 532, 最小值 中位数 4, 5, 6, 7, 10, 偏度 峰度 标准差 29, 30, 41, 43, 58, 从 表 41中可以明显看出 ,以 2020年会税差异的平均数 11,数 ,2020年差异增长了 %,2020年差异增长了 %,与 2020年相比增长幅度较大, 2020 年的税会差异虽然与 2020 年相比增长幅度不大 ,但与 2020 相比年依然增长了 %, 2020 年增长了 140,9%,增长幅度非常大。 此外 ,从标准差这点来看 ,各年样本分布的离散度较高 ,均具有较大的峰度和偏度。 从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来看 ,各年样本公司的数据相对于均值呈右偏分布和尖峰状态 ,这说明从总体上看 ,各年“会税”差异小于均 值而且偏离均值幅度大的公司较多。 050001000015000202002500030000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平均值中位数 图 41:会税差异均值和中位数分布图 图 41是根据表 41 差异的平均值和中位数所做的差异分布图,图 42是会税差异的变化趋势图。 根 据 以上 的数据和图表,我们可以得出 以下结论 : 会税差异在 2020 年至 2020 年间呈现不断 扩大的趋势 ,也说明了 差异的趋势 是 客观存在的。 从 侧面表明 , 自 从 2020 年以来, 执行新准则和 新税法 使会计 与 税法之间的差异不断增加,两者之间的分离进一步拉大。 这从实证分析 方 面阐明了研究二者的协调性 非常 必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会计准则正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近年来本国市场经济环境变化较快,影响着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变化。 现行税法中己经开始进行相关差异的协调工作 ,但是上一节的数据显示差异还呈现扩大的状况 ,本节将对过度的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来论证协调的必要性。 差异过大会导致税收的损失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与税法在会计处理方面有不同的规定,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人 ,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首先会考虑自身的利益 ,必然会在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之间寻求规避纳税的机会 ,这就会直接造成纳税收入流失。 比如 ,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可计入成本费用并且没有规定其限额 ,而税法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可以计入成本费用 ,企业进行核算时 ,要全额确认为企业的成本费用 ,这样就会造成税收的流失。 在制度层 面上,会计法规与所得税法没有进行有效的协调,因此两者协调性比较差;又由于税法难免存在一些漏洞,给纳税人缴款增加难度,同时提供了避、偷税的理由与途径。 孙翔宇: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协调研究 差异过大会增加财务核算成本和纳税成本,使纳税效率降低 由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同属于广义经济法的范畴 ,具有相对同一的内在要求 ,两者的过度分离不可避免会造成一定的效率损失。 ①付琴 .我国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比较研究〔 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2. 这种损失具体表现在纳税人和税收当局两方面 : 会 计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使纳税人对同一经济业务,既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又要按照所得税规定依法纳税,可能会使会计核算和纳税成本增加。 根据许善达等人在 2020 年针对税收实务界人士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②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会计准则研究文库 — 所得税会计 [M].大连 :大连出版社 ,2020:118 一120.,有 %的受访对象认为我国现阶段税会差异“较为显著” ,%的受访对象认为差异“非常显著” ,在同一调查中 ,有将近 80%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对现行税法与会计制度进行调整 ,以减少两者差异。 国家税务总局总经 济师董树奎认为“由差异所造成的工作量的增加是可想而知的 ,由此而增加的财务核算成本和纳税成本也将是巨大的。 ” 董树奎 ,孙瑞标 ,陆炜 .税收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差异分析及协调〔 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20. 对税收征管部门来说,税务人员不仅要在理解税收法规的基础上,具备实务操作能力,同时还要熟悉会计准则制度。 面对大量的纳税调整项目,税务机关要花很多时间来核对、检查纳税申报调整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这种双重的计算管理工作,不仅加大税务机关对会计信息专业性的要求,而且增加了信息检查的时间和难度,另外还增加了 税收征管成本。 差异过大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导致财务虚假信息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 ,各项财务指标成了投资者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依据。 当管理层业绩不能 尽如人意时 ,企业可能会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虚增利润以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上市公司调节利润,做虚假财务报告的例子有很多,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在会计与税法不存在差异的情况下 ,虚增的收入必然要多缴纳 税款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为调节利润的行为以及保证了财务信息质量。 “ 税法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天然的制约、保护和监督作用。 ” ② 谷志杰 .公司财务舞弊与税收监管机制构建 [J〕 .涉外税务 ,2020,(10):,两者之间出现 过度分离时 ,两者间的牵制保护作用就会被削弱。 差异过大会增加纳税人的涉税风险,使征、纳税双方起争执 我国会计准则是在结合国情,参照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对经济业务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操作程序。 但是所得税法没有配合会计做出相应的改革,这会。浅析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合理接轨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2)我国的城市扩张和城市建设的进程也是有目共睹的,目前就对人民生活影响最深入的因素来看,也莫过于城市的经济和文化。 ( 3)市场化自最初的羞羞答答到今日的昂首阔步,并且作为我国今后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已经全面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面目,对公共权力的影响自不待言;与市场化紧密相伴的是我们生活面貌和整个社会的日益世俗化,人们的各种活动都围绕着本科毕业论文 自身利益和实际问题展开
际损害这一要件。 事实上,实践中作为民事纠纷的法人格否认之诉要求有原告提起 ③ 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理论与实践》 [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20 年第 1版 .P102 ④ 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理论与实践》 [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20 年第 1 版 .P102 6 可见原告方一定有受到损害,否则不会提起诉讼。 因果关系 滥用行为与损害结果要有因果关系。
透的制约 作用。 如果说,这是农村 目前还 难以抗拒的客观因素的话,那么农村人口对手机的利用则表现出 农村人口 对新兴传播媒介 的 认识不足。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农村人口对手机的保有量持续上升,手机完全可以被当做对农信息传播终端设备。 为此,中国移动通信还专门推出了 通过短信、彩信、语音、手机上网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农民提供政策法规、新闻快讯、农业科技、市场供求、价格行情、农事气象等信 息 的
普遍性和连续性。 无论是从横向看还是从纵向看,增值税都有着广阔的税基。 从生产经营的横向关系看,无论工商业还是劳务**财经 大学毕业论文 (设计) 第 页 XII 服务活动,只要有增值收入就要缴纳增值税; 从生产经营的纵向关系看,每一货物无论经过多少生产经营环节,都要按各道环节上发生的增值额逐次征税。 增值税的分类 按照对外购固定资产处理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可划分为生产型、收入型和 消费
略等并列齐观 ,成为企业诸多战略选择的一种。 现代 生产力的 发展推动了市场的信息化进程 ,市场的主动权从企业进一步转移到消费者手中 ,企业沦为市场第二主体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愈加依赖和取决于自身信息化程度高低 ,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面临严峻挑战。 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一般在战略业务单位或企业层面才有品牌战略 ,其前提要么是有多个产品种类或产品品种 ,要么就是新推出的产品 ,而且
the time. In China, to invite others to activity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sacrifice of their own time or give others face Chapter 3 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learning between the difference of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