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普遍性和连续性。 无论是从横向看还是从纵向看,增值税都有着广阔的税基。 从生产经营的横向关系看,无论工商业还是劳务**财经 大学毕业论文 (设计) 第 页 XII 服务活动,只要有增值收入就要缴纳增值税; 从生产经营的纵向关系看,每一货物无论经过多少生产经营环节,都要按各道环节上发生的增值额逐次征税。 增值税的分类 按照对外购固定资产处理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可划分为生产型、收入型和 消费 型三种类型。 ( 1)生产型增值税。 即以生产经营者的销售收入或经营收入,减去所购进的除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外的投入物后的余额为计税增值额。 从国民经济整体看,其计税基数大体相当于国内生产总 值( GDP),故称其为生产型增值税。 ( 2)收入型增值税。 即以“生产型”的增值额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作为计税增值额。 从国民经济整体来看,其计税基数相当于国民收入( V+ M),故称其为收入型增值税。 ( 3)消费型增值税。 即以“生产型”的增值额减去当期购置的固定资产全额后的余额作为计税增值额。 从国民经济整体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的 C+ V+ M中扣除了 C 及 V+ M 中用于积累的部分,其计税基数相当于全部消费品的价值,不包括原材料、固定资产等一切 投资 转移价值,故称其为消费型增值税。 纳税筹划的概述 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负同时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及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纳税筹划不同于税收筹划,纳税筹划和征税筹划共同构成了税收筹划。 纳税筹划的主要内容 ( 1)避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采用非违法手段(即表面上符合税法条文但实质上违背立法精神 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取税收利益的筹划。 纳税**财经 大学毕业论文 (设计) 第 页 XIII 筹划 既不违法也不合法,与纳税人不尊重法律的偷逃税有着本质区别。 国家只能采取反避税措施加以控制(即不断地完善税法,填补空白,堵塞漏洞)。 ( 2)节税筹划:是 企业 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 过对投资、经营、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减轻税负带来的税收利益的管理活动。 ( 3)转嫁筹划:是指 纳税人 为达到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通过对销售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活动。 ( 4)实现涉税零风险:是指 纳税人 生产经营账目清楚, 纳税申报 正确,税款交纳及时、足额,不出现任何税收违法乱纪行为,或风险极小,可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 纳税筹划的意义 (一)有利于纳税人利益最大化 从纳税人方面来看,纳税筹划可以减轻纳税人的税负,有利于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 纳税筹划通过税收方案的比较,选择纳税较轻的方案,减少纳税人的现金流出或者减少本期现金的流出,增加可支配资金,有利于纳税 人的经营和发展。 (二)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和完善税收法规 纳税筹划人为了帮助纳税人节减更多的税收,总是随时随地密切注意国家税制法规和最新税收政策的出台。 一但税法有所变化,纳税筹划人就会从追求纳税人的最大财务利益出发,马上采取相应行动,趋利避害,把减少税收的意图迅速融入纳税人的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 从这方面来说,纳税筹划在客观上起到了更快、更好地贯彻税收法律法规的作用。 (三)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一般只有管理规范、规模较大的企业配有专门进行纳税筹划的人员。 通过专业人员的筹划,在企业运营的整个过 程之中,充分考虑税收的影响,实现纳税人财务利益的最大化,包括使纳税人税后利润最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的高低决定了资本的流向,资本总是流向利润最高的行业、企**财经 大学毕业论文 (设计) 第 页 XIV 业,资本的流动代表的是实物资产和劳动力的流动,实际上代表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资源向经营者管理规范、规模大的企业流动,实现规模经济,可以达到全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四)有利于保证国家长远利益的实现 纳税筹划在某些人的观念中往往和钻空取巧联系在一起,认为纳税筹划虽未违法但会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其实,这是对纳税筹划的一种误解。 纳税筹划是通过研究税法达到 合法省税,不缴“冤枉税”的目的,是对税法的遵从,并不会损害政府应得的财政收入。 如果纳税人对税法的研究不够,导致税收负担增加,利润下降, 投资能力减弱,甚至破产倒闭,反倒会损害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原则及风险规避 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原则 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遵守一些纳税筹划的原则,以规避筹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 以下列举了一些在增值税纳税筹划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第一,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纳税筹划的最根本原则,对于增值税的纳税筹划也 不例外。 纳税筹划不同于偷税、漏税等不法行为,而是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筹划。 这就要求增值税的纳税人准确把握增值税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合理合法的进行纳税筹划。 第二,成本 —— 效益原则。 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时还应该遵循成本 —— 效益原则,即进行纳税筹划时不能只注重节税,还要考虑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时增加的筹划成本与实现的筹划收益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综合考虑筹划方案给企业带来的绝对的收益。 第三,适时调整原则。 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的纳税筹划时还要注意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定的筹划方案是根据当时的税收法律环境制定的,一旦外部环 境发生变化企业就应当适时调整其筹划方案。 这就要求企业应该实时关注国家相应的税收**财经 大学毕业论文 (设计) 第 页 XV 法律制度,根据政策导向不断修改完善自身的筹划方案,以期达到税收收益最大化。 增值税纳税筹划的风险规避 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税收法律制度尚不完善,还存在不断完善变化的阶段,以及企业在具体实施纳税筹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等多种原因,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筹划风险,例如因为国家税收法律政策变化所带来的政策风险、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风险、企业预期生产经营发生变化从而给纳税筹划实施带来的经营风险。 因此,企 业在进行增值税的纳税筹划时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筹划风险规避。 企业在规避纳税风险时常常考虑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密切关注国家相关的税收法律制度,树立相应的风险意识。 由于我国税收法律制度还在不断完善,所以外部环境多变不可避免,企业必须树立相应的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法律环境变化,以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带来的筹划空间。 第二,提高筹划人员的专业素质。 企业应该重视增值税纳税筹划人员的选择,选择高素质、专业性的筹划人员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性人才,最好去专业机构聘请,以避免因筹划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所带来 的筹划风险。 第三,慎重、有效地选择筹划项目。 并不是企业的每项经营活动都需要进行增值税的纳税筹划,上述的成本 —— 效益原则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企业要慎重选择筹划项目,尤其是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税收收益的项目,并有效地进行,不能仅仅做到纸上谈兵。 **财经 大学毕业论文 (设计) 第 页 XVI 第三章 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纳税筹划的方法有很多,基本方法有恰当选择纳税筹划的切入点、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高纳税义务转换为低纳税义务、税收递延、税负转嫁、选择有利的企业组织形式等。 这里主要就增值税纳税筹划提出以下一些具体的思路以及筹划方法。 纳 税人身份的选择的筹划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筹划 增值税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缴纳增值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 按照经营规模的大小和 会计核算 健全与否等标准,增值税纳税人可分为一般纳税人和 小规模纳税人。 这两类纳税人在税款计算方法、适用税率以及管理办法上都有所不同:对一般纳税人实行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扣税的计税方法;对小规模纳税人则规定按简便易行的计算和征收管理办法。 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差别待遇,为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 增值税转型后,纳税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设立、变更时,正确选择增值税纳税人身份。 企业选择哪种类别的纳税人更有利 ,下面主要介绍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判别法。 从两类增值税纳税人的 计税原理看,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计算是以增值额为计税基础,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计算是以全部不含税收入为计税基础。 在销售价格相同的情况下,税负的高低取决于增值率的大小。 一般来说,对于增值率高的企业,适宜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反之,适宜作为一般纳税人。 当增值率达到某一数值时,两类纳税人的税负相同,这一数值称为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财经 大学毕业论文 (设计) 第 页 XVII 进项税额 =销售额( 1-增值率)增值税税率 增值率 =(销售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247。 销售额 或增值率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47。 销项税额 假设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及购进货物的 增值税税率均为 17%,增值税转型改革后的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 3%(下同)。 又: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销售额 17%-销售额 17%( 1-增值率) =销售额 17%增值率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 =销售额 3% 当两者税负相等时,其增值率则为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即: 销售额 17%增值率 =销售额 3% 增值率 =3%247。 17%=% (注:销售额与购进项目金额均为不含税金额) 以上计算分析为,当增值率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