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毛废水处理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选用 QW 系列潜水排污泵 两台, 型号为 50QW42- 9- ,其性能参数如下表: 型号 排出口径 /mm 流量 m3/h 扬程 m 转速 r/min 功率 kW 效率 % 重量 kg 50QW42-9- 50 42 9 2840 70 设计概述 洗毛废水的水量和水质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大,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能连续运行 是均质和均量。 1. 流量 Q=600m3/d=25 m3/h; 2. 时间 T=; 3. 比为 3: 1; 4. 池宽 B=8m; (1).调节池有效容积: V=QT=252=50m3 (2).调节池尺寸 该池设为矩形。 其有效水深采用 ,调节池面积为: F=V/h=50/4= 池宽 取 L=5m,则池长 B为: B=F/L=保护高 h1=,池总高 H=h+h1=4+=。 17 则池子总尺寸为: LBH =5 池 沉砂池是利用重力作用从污水中分离出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物,如砂子,煤渣等。 沉砂池一般设在泵站和沉淀池前,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防止后续处理构筑物管道的堵塞,减小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容积,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量,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 ① 污水在池内的最大流速为 ,最小流速为 ; ② 最大流量时,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不小于 20s,一般为 30—60s。 ③ 进水中心管管内最大流速为。 : 接来水管h 1h2h3h4H Dda2 r竖流式沉砂池计算草图竖流式沉砂池计算草图接来水管 ⑴ 中心管直径 d mQ 0 0 1   Qmax最大设计流量, m3/s; V1污水在中心管内流速 , m/s,取。 ( 2)沉 砂 池直径 D 18     mmQD vv42121    ,取 D=。 V2池内水流上升流速, m/s,取。 ( 3)水流部分高度 h2 h2=v2t=  t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 s,取 40s; ( 4) .沉砂室所需容积 V: V=zKTXQ 6m ax 10 86400 式中 : V——沉砂室所需容积, m3; X——污水沉砂量 , 采用 50m3/106m3污水 ; T——清除沉砂的时间间隔,取 T=2d ; Kz——污水总变化系数, Kz=2。 V= 8 6 4 0 02500 0  = ( 5) .沉砂部分高度 h4 mRh a a nr4  )()(  R池子半径, m; r圆截锥部分下底半径, m,取 ; α 截锥部分倾角,度( 176。 ) ,取 45 度。 ( 6) .圆截锥部分实际容积 V1 V0=   22 rr3h4 RR   0 2 . 1 50 . 1 50 . 0 . 1 53 . 1 4 22  m3 ( 7) .池子总高度 H H=h1+h2+h3+h4=+++= h1超高, m; h3缓冲层高度,一般取。 ( 8) .排砂方法采用重力排砂。 :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羊毛脂、水、泥沙等 杂质的密度差异,在离心力的作 19 用下,克服分子间的摩擦力将羊毛脂分离出来。 其基本流程是:废水预先在离心机上,将较大的固体颗粒分离出,然后在专门的罐内加热到 85℃左右,再进行油脂与水分离回收。 气浮池 当悬浮颗粒的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密度时,气浮是泥水分离的有效方法之一。 气浮法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利用表面化学的原理,疏水性颗粒就会在黏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从而实现与水的分离。 与沉淀法相比,气浮法具有下述一些特点: ,基建投资低;, 一般在 96%以下,比沉淀污泥体积少 210倍,而且表面刮渣比池底排泥方便;。 采用平流式部分压力溶气回流气浮法: 选用聚合氯化铝( PAC)作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作为助凝剂;投药方式为泵前吸水管投加 PAC,泵后射流加入 PAM;运行参数为: PAC 平均投药量: 80~ 100( ); PAM 平均投药量: 2~ 5( ); PAC 水溶液配制浓度: 10%; PAM 水溶液配置浓度为: 1%。 选用 HBJ 型加药搅拌机,选用 HBJ 型加药搅拌机是将固体药物溶解、液体搅拌 、投加计量等 组成一体,具有一机多能。 采用水力搅拌,可使溶液均匀,溶解速度快,计量准确。 适用于各行业水污染处理时 需将固体药物溶解成液体并投加和计量。 HBJ 型加药搅拌机的规格和性能表 型号 一次固体溶解量 /kg 溶解槽尺寸 /mm 溶液槽尺寸 /mm 稀释槽尺寸 /mm 外形尺寸/mm 电动机功率/kw HBJ100 100 500600600 6001000600 6001000850 20206001700 20 : ( 1)水量 Q=600m3/d=25m3/h=( 2)接触池上升流速 vC=14mm/s,停留时间 tC=60s ( 3)气浮分离速度 vS=2mm/s, ( 4)溶气罐过流密度 I=150m3/(hm2) ( 5)溶气罐压力 p=105Pa ( 6)气浮池分离室停留时间 tS=16min 21 ( 1)气浮池所需 最大 空气量 Qg Qg=QR1aeΦ=2515%60=270 L/h Q气浮池设计流量, m3/h. R1试验条件下回流比,取 15%,%。 ae试验条件下释气量(取 60L/m3) ,L/m3 Φ水温校正系数,为 ,取 ( 2)所需空压机额定气量 Q1g Q1g= 100060 g1  Q =  =Φ1安全系数,为 . 选用 , 1用 1备。 (污水处理技术 234页 )没找到更接近的额定气量的空压机。 ( 3)加压溶气所需水量 QP QP=1000p736 g TKQ=%807 3 6 2 7 0 =P—选定的溶气压力,取 105Pa( ); η容器效率, 80%; KT溶解度系数。 102 根据流量及压力查 表选用 IS6540200 型加压泵两台,一备一用。 排止水体 溶气水管; ; ; ; ; ; ; 气浮池计算草图 22 实际回流比 R= QP/Q=( 4) .压力容器罐 压力容器罐选用 1座,则 IQD  2p/4d= = 选用标准填料罐规格 Dd=1200mm。 型号为 TR14. 实际过流密度 I=Qp/F=)(=298 m3/(hm2) ( 5) .接触池尺寸: 接触室面积: AC= cV P =  = m2 Ac接触室表面积, m2 Vc接触室流速, m/h, 1020mm/s,取 14mm/s。 拟在接触室布置两排释放 器,按释放器的作用范围在 , 选择接触室的宽度 bc为 接触室长 度 (即为气浮池的宽度 B) , Lc=B=Ac/bc=接触室出口断面高 H1 H1=LC= 接触室气水接触水深 H1c H1C= vCtC=60= m,取 vC接触池上流速度,取 14mm/s; tC—接触室停留时间,取 60s。 接触室总水深 HC HC= H1+H1C=+=,取 ( 6) .分离室表面积 As: AS= sV P = 6 0 00 .0 0 2  m2 AS 分离室表面积, m2 分离室长度为 , 则分离室宽度为 bS =As/B= 23 分离室水深 HS= vsts =6016= vs气浮分离速度, ,取 2 mm/s. ts气浮池分离室停留时间 tS=16min。 气浮池总深度 H=HS+h1=+= h1超高,取 ( 7)气浮池容积 W W=( AC+AS) H =(+)= ( 8)时间校核 接触室气水接触时间 tC tC=HC/vc=60s,符合要求。 气浮池总停留时间 T T=PQWQ60 =  =19min 则气浮池尺寸为 LB H=(bc+ bS) BH =( +) = ( 9) 气浮池每日 产泥量 : V= )( )( 021 1 00z 1 008 64 0 0CCq PK T  = )()( 961 0 012 101 0 018 6 4 0 07 4 83 7 4 00 . 0 1 4 6   =34m3 T1d; C1进水悬浮物浓度, t/m3 ; C2出水悬浮物浓度, t/m3; Kz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取 2; γ污泥容重,取 1; P0污泥含水率, %,取 96%。 刮渣机选用 YJXG2660型刮渣机。 由于气浮池所产污泥含水率为 96%,相当与二沉池污泥浓缩后的含水率,所以气浮池污泥不需浓缩 ,直 接脱水 , 选用 型污泥泵两台,一 24 备一用将气浮池污泥送至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 ( 9) .释放器的选择和布置 根据 p=105Pa,回流水量 QP=,选择TS781型释放器。 (环保设备材料手册 381页) 当 p=105Pa时,单只释放器的出水 q=,则气浮池所需的释放器的个数为 n=QP/q=, 两排交错,布置在接触室内。 ( 10) .刮渣设备的选型 选用 SD型刮渣机, 该刮渣机为气浮池配套使用的设备,形式为行车刮板式。 规格及性能如下表 型号 配用气浮池 宽 度/m 性能 轨道 中心距 行走速度 /m min1 钢轨型号 电动机 型号 功率/kw SD3 二档 , 11kg/m 轻轨 JO2216 器 : UASB反应池是进行废水处理的主要 构筑物之一,对高浓度的废水进行厌氧发酵,去除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 ,在本设计中由于混凝气浮池的出水仍含有较高的 BOD和 COD, 故采用厌氧处理 UASB反应器进一步降低有机物浓度。 工作原理 UASB,即上流式厌氧污泥床,集生物反应与沉淀于一体,是一种结构紧凑,效率高的厌氧反应器,由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包括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 在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层。 要处理的污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与污泥层中污 25 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把它转化为沼气。 沼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不断放出,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 较稀薄的污泥和水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集中在气室沼气,用导管导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污水中的污泥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 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沿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污泥,与污泥分离后的处理出水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 它的污泥床内生物量多,容积负荷率高,废水在反应器内的水力停留时间较短,因此所需池容大大缩小。 设备简单,运行方便,勿需设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装置,不 需充填填料,也不需在反应区内设机械搅拌装置,造价相对较低,便于管理,且不存在堵塞问题。 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选取如下: 容积负荷( Nv)为: (m3d) ; 污泥产率为: ; 产气率为:。 设计水质 UASB 反应器进出水水质指标如下表: 水质指标 COD BOD SS 进水水质 (mg/l) 4875 1170 155 去除率( %) 80% 80% 50% 出水水质 (mg/l) 975 234 设计水量 Q = 600 m3/d = 25 m3/h = m3/s 设计计算 反应器容积计算 UASB 有效容积为: 26 V 有效 = VNSQ 0 式中: V 有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