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成活:第一遍抹压必须在水泥砂浆初凝之前完成,抹压时不得撒干水泥,以免龟裂或起亮。 待水泥砂浆初凝前完成,人踩上稍有脚印,但用抹子上去不再有抹子纹时,即可用钢抹压第三遍,用力可稍大,把第二遍留下的抹纹压平、压实并压光。 地面面层铺好 24 小时后,开始用湿锯末覆盖,并在 710 天内每天浇水两次。 养护要掌握好时间,浇水养护过早 地面易起皮;浇水过晚不用锯末或其他湿润材料覆盖,面层易造成裂缝或起砂。 面层铺装 材料的品种、规格、图案颜色应均匀,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材料表面平整方正,不得缺楞角和断裂等缺陷。 材料吸水率不大于 10%,应有材质合格证。 试拼:正式铺设前,应按图案,颜色、纹理试拼,试拼后按编号排列,堆放整齐。 碎拼面层可按设计图形或要求先对板材边角进行切割加工,保证拼缝符合设计要求。 弹线分格:为了检查和控制板块位置,在垫层上弹上十字控制线(适用于矩形铺装)或定出圆心点,并分格弹线 ,碎拼不用弹线。 拉线:根据垫层上弹好的十字控制线用细尼龙线拉好铺装面层十字控制线或根据圆心拉好半径控制线;根据设计标高拉好水平控制线。 排砖:根据大样图进行横竖排砖,以保证砖缝均匀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缝宽不大于 1mm,非整砖行应排在次要部位,但注意对称。 刷水泥素浆及铺砂浆结合层:将基层清干净,用喷壶洒水湿润,刷一层素水泥浆(水灰比为 ,但面积不要刷的过大,应随铺砂浆随刷)。 再铺设厚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砂浆比例符合设计要求,干硬程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面洒素水泥浆),厚 度控制在放上板块时,宜高出面层水平线 34mm。 铺好用大杠压平,再用抹子拍实找平。 铺砌板块:板块应先用水浸湿,待擦干表面晾干后方可铺设。 根据十字控制线,纵横各铺一行,作为大面积铺砌表筋用,依据编号图案及试排时的缝隙,在十字控制线交点开始铺砌,向两侧或后退方向顺序铺砌。 铺砌时,先试铺,即搬起板块对好控制线,铺落在已铺好的干硬性砂浆结合层上,用橡皮锤敲击垫板,振实砂浆至铺设高度后,将板块掀起检查砂浆表面与板块之间是否相吻合,如发现有空虚处,应用砂浆填补。 安放时,四周同时着落,再用橡皮锤用 力敲击至平整。 灌缝、擦缝:在板块铺砌后 12 天后经检查石板块表面无断裂、空鼓后,进行灌浆擦缝,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清水拼缝(无设计要求的可采用板块颜色选择相同颜色矿物拌和均匀,调成 1: 1 稀水泥浆)用浆壶徐徐灌入板块缝隙中,并用刮板将流出的水泥浆刮向缝隙内,灌满为止, 12 小时后。 用棉纱团原稀水泥浆擦缝与板面,同时将板面擦净。 养护:铺好石板块两天内禁止行人和堆放物品,擦缝完后面层加以覆盖,养护时间不应小于 7 天。 卵石面层施工 在基础层上浇筑后 34 天方可铺设面层。 首先打好各控制桩。 其次挑选 好 46cm 的卵石要求质地好,色泽均匀,颗粒大小均匀。 然后在基础层上铺设 1:2 水泥砂浆,厚度为 5cm,接着用卵石在水泥砂浆层嵌入,要求排列美观,面层均匀高低一致(可以一块 1 1m 的平板盖在卵石上轻轻敲打,以便面层平整)。 面层铺好一块(手臂距离长度)用抹布轻轻擦除多余部分的水泥砂浆。 待面层干燥后,应注意浇水保养。 路沿 石施工工艺流程: 机械刨槽→填筑黄砂 →安砌 沿石→沿 石铺填稳固→勾缝→清理。 原材料采用质地均匀的天然麻石经机械切削加工而成,要求表面无裂纹,棱角完整,装卸时不准摔、砸、撞、碰以免造成损伤。 按侧平顶面标高挂线绷紧,按线码砌,侧石要安正,切忌前仰后合,侧面顶线顺直圆滑平顺,无高低错牙现象,平面无上下错台、内外错牙现象。 勾缝:勾缝时必须再挂线,把缘石内的杂物剔除干净,用水湿润,然后用 1:2 水泥砂浆灌缝填实勾平。 勾缝、安砌后适当泼水养护。 挡 土 墙施工 挡 土 墙采用 毛坯花岗岩石 砌筑。 墙身 用水泥砂浆勾缝。 材料准备 : 组织合格原材料进场,分类堆放整齐,合理存放。 并考虑不利天气施工道路进出困难,施工现场备料应充足。 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对 毛坯石 、水泥、中粗砂等原材料进行取样送检。 砌筑工程 : 在 砌筑前每一石块均应用干净水洗净并彻底饱和,其垫层亦应干净并湿润。 所有石块均应座于新拌砂浆之上,在砂浆凝固前,所有缝应满浆,石块固定就位。 垂直缝的满浆应先将已砌好的石块的侧面抹浆,然后用侧压砌置下一相邻石块;或石块就位后灌入砂浆。 所有砌缝应填满砂浆。 、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的程序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场地清理→按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回填、开挖→验收。 测量放样 : 土方开挖前,先进行测量放样,根据规划部门提供的导线和高程控制点,在施工范围内建立一套导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得到监理和业主的复核认可,作为施工时的 控制依据,确保正确无误后,核准测量开挖平面布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确定边坡坡度及边坡长度,测设好施工测量一级控制网点,采用全站仪以及水准仪进行施测,确保精度达到施工规范要求,并要做好护桩。 随工程进展,根据不同高程和位置的需要,可加密设置二级控制点,以满足放样的要求。 施工准备 本工程的土方开挖的施工准备包括 :开挖面的表土清理、地下及地表水的排除等。 场地清理 :包括表层植被清除及杂物清理。 对施工区范围杂草、废碴、垃圾等杂物清除干净,并弃运至业主指定地点堆放。 地下及地表水根据实际情况,可在现场设集水坑等方式,以保证机械开挖的正常进行。 开挖方法 : 施工时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按照土方开挖断面图开挖,开挖的土料就近堆放。 土方开挖要点 : 采用挖掘机挖至沟底标高约 20cm 后,采用人工进行基槽清理,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测量开挖线进行开挖。 在夜间施工时,要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超挖或亏挖。 开挖后要及时进入下部工序,避免基坑土被浸泡和防止边坡坍塌,根据土质情况,边坡采用自然坡。 当机械不能挖到的位置,由人工配合进行 开挖。 要及时组织各有关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 序的施工。 如遇到渗水现象,要在边坡修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效的疏导和保护措施,在两边采用集水井组织排出,同时要保证坡度和平整度满足施工要求。 实际施工的坡度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满足施工设计。 管道采取分段开挖的施工方法,随挖随施工管道,沟槽不能放置时间太长,特别是雨季;当管道挖成后,凡是被水冲光的,必须重新进行人工地基处理,否则严禁进行下 — 道工序的施工;超挖地段必须用砂砾石回填夯实。 质量检查、验收 :检查开挖工程量与原设计量是否相符,同时对开挖尺寸、坡度、边坡长度、高程等作相应的检查。 土方 回填:按照设计要求规范施工。 回填夯实一定落实到位。 排水管部位的夯实工作要分级逐层夯实,或用灌水下折的方法。 、绿化工程 首先要提高操作人员对本工程移植进程各环节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其次要认真、细致的操作,做到每个环节密切配合,尽量缩短时间,最好随起随运、随栽和及时养护管理。 土方施工 ( 1)土方量:进场后需通过现场勘察、测量,并根据提供的现场标高和园林布局设计标高,计算实际回填数量,落实土方来源。 ( 2)回填土选择:需从工程外调入适合园林植物生长的好土,如砂壤土,并要 保证土源是理化性能良好。 ( 3)土方回填:先用经纬仪测定位置,用水平仪测出标高来确定主要标高点,并立醒目标桩,土方车运进现场后应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统一调度,确保卸土位置准确,避免乱堆乱卸。 地形处理 ( 1)在回填土基本满足的条件下,依园林设计标高整理出相应的土山、缓坡,使所有表土应按等高线做最后处理,避免造成隆起凹陷。 ( 2)绿地内排水应按设计坡度总体排水协调一致。 土壤改良 在地形标高整理完成后,依种植品种的不同对表土层做相应厚度的土壤改良,使种植土符合植物对肥力和各种有机物、微 量元素的需求。 ( 1)树木栽植局部改良、施工具体同甲方商定,改良深度按下表执行: 园林植物种植必需的最低土层厚度 植被类型 草本花卉 草坪地被 小灌木 大灌木 浅根乔木 深根乔木 土层厚度(cm) 30 30 45 60 90 150 注:其中树木以树坑为单位,灌木以坑或槽为单位。 ( 2)种植土的配制:按上述深度对表土添加腐殖土,按表土:泥炭为 3:1 的比例配制,将腐殖土与表土充分混合,形成理化性能良好的种植土。 ( 3)种植土测试:用于施工的种植土应做理化性的测试,包括有机质 的含量、有机炭、 PH 值等项。 种植施工 主要内容有:放线、坑、穴的挖掘,选苗、掘(起)苗、运输、种植、养护。 ( 1)定点放线: 施工人员可利用交会法按设计图纸进行准确的定点放线,要求较高的 位置则采用经纬仪及水平仪定点。 按比例放样于地,确定树木的种植点。 ( a)乔木位置使用 1 米长的木棍标出。 ( b)灌木的布置为不规则布置,用白灰划区域线,点位分布应避免放在一条直线上,白灰点位。 ( c)色带、花卉地被按区域画线,布点均匀。 ( d)对孤赏树、列植树,应定出单株种植位置(位置应正确),并用白灰点明和 钉上木桩。 ( 2)坑、穴的挖掘: ( a)在所定灰点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坑,树木的坑穴规格应大于土球规格每边大 200mm。 花卉、地被的坑穴应大于土球 1015cm,草被厚度 300mm,不具备条件的不得少于 150mm。 ( b)坑、穴的挖掘应垂直向下,坑底部要锄松 150mm。 ( 3)苗木准备: 由于绿化工程是移植工程,从选苗、挖掘到运输、栽植、养护一系列工程,本公司重视每个环节的质量,并派具有专业水平的专业人员负责整个过程。 ( a)选苗: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相应的苗木,品种,除了对规格和树形的特殊要求外,还要注意 选择高质量的园林苗木,应达到根系发达而完整,苗干粗壮通直,有一定的适合度,主侧枝分布均匀,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树形端正的树木,选定后,要挂牌或在根基部位划出明显标记,以免挖错。 ( b)起苗时间最好和栽植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