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地区物流业的现状分析与研究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量缺乏信任,有些企业在观念上存在“重生产、轻物流”思想,对物流业的“第三方利润”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物流业务外包后会减少企业利润,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 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 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虽然设有物流中心,但功能非常简单,只是负责货物存储。 在整个物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采购是划归到其他中心,运输环节则由各个供应商及经销商自行承当,缺乏整体调控能力,以致于生产计划及周期管理问题频出。 经营规模小 一些物流企业是交通、物资、粮食、商业等部门下属企业的简单变身,运输和仓储等物流服务能力有限,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发展资金,固有提高现代化程度之念,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致使很多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仓储等单项或分段物流服务,很少 能提供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库存管理、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 不少企业在接受业务后,限制于自身能力,又只能将业务转包出去,无形中又增加了一部分物流成本,同时企业的利润空间减少。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物流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因素影响,这些将使我市经营规模小、竞争能力弱的物流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条块分割严重 泉州物流业目前 “ 条块分割 ” 的现象十分严重, 首先, 公路、铁路、民航、港口都有各自的管理部门,在组织方式、服务规范、技术及装备标准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给物流企业采用多式联运开展物流服务带来极大的 困难,几乎是不可能。 其次, 不同区域间存在 地方 保护主义, 这些保护现象 有 时候是利益不同有意设置的,有时是无意之4 间设置的。 再者,不同区域、企业 各自独立发展, 视对方为竞争敌人,缺乏合作,彼此争抢货源、客源,展开低价等恶性竞争,这限制了企业的做大做强。 港口建设滞后 泉州因港而兴,港口物流发展对泉州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放眼 全 球,国际港口发展日新月异,现已普遍进入现代化的第三代发展阶段,泉州港却依然停留于设备差、工艺低的一、二代水平;国际航运业竞争加剧,在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上较量趋于白热化,而以外向型 经济为主的泉州,在外贸运输方面却异常苍白,且步履维艰。 与其他大港相比较,同样是当年被交通部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四大深水中转港, 20年间,泉州的港口吞吐量,不及大连港的三分之一、宁波港的五分之一。 与省内兄弟城市相比,同为福建省发展的第一层面、全省三大中心城市,泉州的港口经济与厦门、福州相比仍然差了一截,在深水泊位、港口设施和港口中介服务等方面,泉州尚待急起直追。 5 二、泉州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的 SWOT 分析 (一)优势( S—— Strength) 独特的区位优势 台湾海峡,是南方航线和西太平洋沿海航 线重要补给、避风、救护的海域,也是沪港两大航运中心辐射吸引的均衡点 ,而泉州正处在该黄金区域内。 泉州 428 公里的海岸线蜿蜒曲折, 多海湾良港 , 主要有湄洲湾、大港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安海湾。 在这些海湾内 分布 有适宜建大、中、小型码头泊位的十多个港口 :肖厝、崇武、秀涂、后渚、石湖、祥芝、永宁、深沪、围头、东石、安海和石井等。 陆路方面,泉州地处闽南金三角区域, 东北与莆田市、福州市交界 ,北部和西北部与三明市、龙岩地区接壤 ,西南面与漳州市、厦门市毗邻 ,经济腹地广阔,这对发展港口物流,实施水陆联运具有很大优势。 强大的民营经济 “十分天下有其九”这形容的就是泉州的民营经济。 据 08 年《泉州年鉴》数据统计,截至 2020 年, 泉州 市 有民营企业 万多家, 2020 年实现产值 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泉州民营经济缔造着辉煌:共培育出 25 个产业集群,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 636 家,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45 家,上市企业 30 家, 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28 枚、中国名牌产品 46 枚、国家出口免验产品 5 项、国家免检产品 158 项。 在泉州的视野中,福建炼化一体化、中化重油加工、泉州船厂、和谐光电等一批重大项 目正加快建设,晋江金保利、鲤城金太阳、南安三晶硅等项目已部分投产,蓄势待发。 未来庞大的新兴产业群,将带给泉州经济更多 的 惊喜。 民营企业是泉州的经济支柱, 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着货源、资金、市场,是泉州物流产业做大做强,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发达的外向型经济 强大的泉州民营经济以外向型为主 ,实力雄厚、活力充足。 泉州对外贸易主要依托港口, 对港口 物流 的需求强劲。 对外贸易一方面可以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的物流发展理念,以促进我市现代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让本土物流企业更多的参与国际分工及竞争,增强我市物流企业对国 际宏观经济风险的抵御能力及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我国最大的侨乡 泉州是海外华侨、华裔、台港澳同胞的主要祖藉地之一。 当今泉属海外华侨、华裔约 600 万人,港澳同胞 60 多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国旅游者纷至沓来,他们来寻根谒祖、洽谈商务、产业投资、旅游度假,为泉州物流业的发展注入丰厚的货源、资金、技术,同时也有助于泉州物流向海外拓展,拉近其与世界的距离。 (二)劣势( W—— Weakness) 对物流的认知不够 泉州现代物流市场起步较晚,对现代物流的认知还不够, 大多数企业以传统的运输和仓 储的观念看待物流。 物流是流通领域,根据传统的认识,流通领域是不创造价值、不产生利润的,即一元交换一元,所以总和为零。 潜意识里认定物流行业利润低或是不6 赚钱,于是便不敢涉足或是相当谨慎的看待物流行业。 另一方面, 许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存在疑虑,对专业物流服务质量缺乏信心和信任,认为物流业务外包后会减少企业利润。 这些落后、陈旧的物流理念给物流市场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必须尽快更新。 再者,在物流热的今天,部份货运公司、快递公司纷纷摇身一变,对企业名称做个小小的修改,即自诩为一家“名副其实”的现代物流企 业。 实际上现在市场中的大多数物流企业只是从事简单的运输、仓储、配送服务,这样的物流企业根本不可能构筑专业的现代物流体系。 经营规模小,经营秩序不规范 泉州市虽然物流企业众多,可真正名义上的物流公司并不多, 2020 年度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福建上榜不少,但没有一家是泉州的。 为何泉州经济发达却无法诞生一家百强物流企业。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这众多的物流企业经营规模普遍都很小,几个人几辆车就是一个物流公司,运输能力、服务范畴非常有限,缺乏竞争力。 只能简单的提供运输、仓储等单项物流服务,很少能提供物流加工、物流信息、成 本控制这样的增值服务。 且各物流公司间的竞争多有非理性的,哄抢货源、客源,以低价取胜。 恶性竞争下,一方面使对客户的服务质量降低,另一方面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泉州经济实力雄厚,拥有庞大的物流市场。 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五大传统产业每年增长达到 26% %,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年增长也达到 % 22%,对物流需求旺盛。 与旺盛的需求相矛盾的是,泉州物流产业发展滞后,根本消化不了这份“大餐”。 造成这种尴尬境地一是由于资金匮乏,虽然泉州 民间资本雄厚,但投入物流行业的却有限,政府对物流产业的投资也是在近几年才加大了力度。 没有资本的注入,产业就很难发展壮大。 二是技术、人才匮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对技术的发展进步起主导作用。 物流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但是在 泉州 ,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高校中开设物流课程和专业的 虽然为数不少,但教育质量却普遍偏低 , 毕业生理论不足实践更不行。 社会上 与物流相关的职业教育 也 十分匮乏,通过委托培养方式培训员工的物流企业比较少,培训内容和方式也很不规范。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规划不够合理 与其他城市物流产业的发展相比,泉州物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对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投入程度不够,在物流系统发展建设过程当中没有按照未来的市场发展需求和市场环境状况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造成部分工程重复建设、区域布局不合理,缺乏一种前瞻性和延展性。 直至这最近一两年,才真正加大物流产业建设力度,这已经致使泉州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省内、国内其他城市。 (三)机遇( O—— Opportunity) 政府出台促进政策 物流 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泉州市政府十一五以来,从制定 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环境,放宽对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管理,减少物流经营、物流配送、货物通关等方面的限制 以及对发展物流产业在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都给予了支持。 发展港口物流是泉州市推进物流产业升级的重大举措,根据市委、市政府港口规划,确保在 2020 年实7 现亿吨大港。 根据规划,我市“十一五”港口建设项目计划投资 亿元,建成码头泊位 30 个,预计新增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 5000 万吨(其中:集 装箱 120 万标箱)。 入世,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2020 年 12 月,泉州正式加入世界贸易中心,成为中国 16 个世界贸易中心的一员。 目前国内仅京、沪、穗等一线城市加入世贸中心。 世贸中心中国区负责人伍淑清认为,泉州发达的外向型经济、强大的民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