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柏树岭矿区饰面用花岗岩矿采矿权评估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多、面积小,多数不具填图尺度,呈椭圆状、条带状 、不规则状产出,成群密集分布,长轴与区域片麻理方向一致,为早期基性火山喷发岩壳的变质产物。 枪马峪组( Ar2q):主要岩性 为 黑云更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片麻状斜长花岗岩等,是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的变质产物。 闾家峪组( Ar2l):主要岩性为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片麻状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片麻状角闪花岗岩及片麻状黑云花岗闪长岩,岩貌单一,粒度较粗,发育片麻状构造。 原岩为一套以二长花岗岩为代表的岩石组合。 观音堂组( Ar2g):为一套变粒岩、浅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夹石英岩组合,部分地段夹层状斜长角闪 岩。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其原岩为一套泥沙质沉积岩,属滨海沙滩相沉积,同时伴基性火山喷发。 涣池峪组( Ar2h):主要岩性为灰白色大理岩、透辉石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夹蛇纹石岩及阳起石岩,大理岩多发育蛭石化、矽卡岩化、绿帘石化等蚀变。 该组地层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柏树岭矿区饰面用花岗岩矿 采矿权评 估报告 河南地源矿权评估有限公司 9 整合覆盖于观音堂组之上。 原岩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 2) 熊耳群( Pt2xl) 中元古界熊耳群为一套古老的巨厚层中基性 — 中酸性火山喷发岩夹火山碎屑岩、沉积岩系,岩性以安山岩 — 流纹岩为主。 根据岩石组合自下而上划分为许山组、鸡蛋坪组、马家河组。 本区出露面积较小,分布于区域东南部 ,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太华群之上。 3) 官道口群( Pt2g) 中元古界官道口群不整合覆盖在太华群之上,厚度巨大,广泛分布于小秦岭南侧,为区域出露的主要地层之一,区域上从下到上出露有高山河组和龙家园组地层,主要为滨海 — 浅海相岩石组合。 4) 古近系( E)与新近系( N) 分布在小秦岭隆起两侧渭河 — 黄河凹陷及灵宝 — 朱阳盆地中,局部与太华群呈断裂接触。 下部为厚层砂砾岩夹粘土页岩;中部为泥灰岩夹炭质页岩;上部为紫红 、黄灰色半胶结砂砾岩,风化后松散;顶部为细砂岩、含钙质结核砂质粘土岩。 为山间河流、滨湖相沉积。 5) 第四系( Q) 分布在区域北部和东部的渭河 — 黄河凹陷及灵宝 — 朱阳盆地中,以及沟谷低洼部位,为残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岩性有砂、砂质粘土等。 ( 2)构造 该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北古板块南缘华熊地体西段,南临我国中部最重要的碰撞造山带 — 昆仑 — 秦岭造山带,长期以来受秦岭造山带的明显影响,构造运动多期、多阶段发育,性质多变,变形、变质强烈,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构造线方向整体上呈北西向。 1)褶皱 小秦岭的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北西向展布的复式背斜,西起陕西提峪,东至河南娘娘山,长约 100km,宽约 10~ 20km,从南往 北确定有七里坪向斜、老鸦岔背形、庙沟向斜、上杨砦背形等。 以老鸦岔背形为主干,组成复背斜,褶皱枢纽走向为北西西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柏树岭矿区饰面用花岗岩矿 采矿权评 估报告 河南地源矿权评估有限公司 10 向,局部产状变化较大。 2)断裂 小秦岭地区的断裂构造以近东西向为主,对区域金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重要的金矿体大多呈含金石英脉的形式产出于近东西向次级断裂构造中。 该组断裂也构成了小秦岭隆起与两侧凹陷的边界,对地形地貌具有明显的影响。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太要断裂、小河断裂。 ① 太要断裂:断裂带西起陕西太要一带,经推车峪、泉家峪、小峪沟口至武家山一带没入第四系,构成小秦岭隆起的北界。 区域上全长大于 75km, 宽 100~ 500m,走向 276~ 300176。 ,倾向 6~ 30176。 ,倾角 67~ 80176。 沿断裂带发育壮观的断层崖及断层三角面,形成显著的断陷构造地貌。 断裂以北为渭河 — 黄河凹陷,沉积第四系黄土;以南为小秦岭隆起,出露结晶基底变质岩系。 北盘强烈下降,南盘显著抬升,具有明显的正断层性质。 该断裂切割文峪花岗岩体。 ② 小河断裂:断裂从陕西境内延伸而来,近东西向沿展,往东经巴楼幅向北东偏转,在岳渡幅石家山没入第四系,构成小秦岭隆起的南界。 长度大于 75km,宽 100~500m, 走向 276~ 300176。 ,倾向 186~ 210176。 ,倾角 67~ 80176。 断裂带内发育糜棱岩系和碎裂岩系岩石,碎裂岩呈带状分布,出露于断裂带南侧,糜棱岩受脆性碎裂岩的截切破坏,断续分布。 ( 3)岩浆岩 区域岩浆活动频繁强烈,各种岩浆岩分布广泛,比较重要的有晚太古宙阜平旋回、五台旋回、早元古代中条旋回、中元古代熊耳旋回、古生代加里东旋回、中生代印支旋回、燕山旋回等。 其中燕山期花岗岩规模大、范围广,形成巨大的花岗岩基和大量岩脉、岩株,和区域金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面积达 100km2,约占区域基岩出露面积的 20%,比较重要的有娘娘山岩体和文峪岩体。 该 矿区出露岩石全部为文 峪岩体燕山期花岗岩。 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出露地层为娘娘山岩体的燕山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即矿床,岩层即矿层。 岩石多呈白及灰白色,细粒或含少量斑晶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致密坚硬。 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柏树岭矿区饰面用花岗岩矿 采矿权评 估报告 河南地源矿权评估有限公司 11 岩石由钾长石 ( % ) 、 斜长石 ( %) 、石英 ( % ) 、 黑云母 ( 4%) 及 副矿物 ( % ) 等矿物组成。 副矿物主要是磁铁矿、磷灰石、榍石 , 少量锆石等。 岩石化学成分具有高硅高钾钠 、 低铁镁等特点。 岩石微量元素及有毒有害元素:矿石的微量元素组合及含量是用光谱半定量等方法测定的,结果列于表。 微量元素组合及含量 单位: 106 元素 Cu Zn Pb Sn Ca Cr Ni Co V Mn 含量 6 124 124 < 6 37 < 10 < 10 < 10 22 1550 元素 Ba Zr Sr Y Yb Ag Ce Nb Be La 含量 2207 157 205 18 5 < 200 15 5 < 100 岩石中 Pb、 Zn、 Ca、 Ba、 Y、 Be、 La 等元素普遍高于秦巴花岗岩的平均含量( 1988)和维氏值(维诺格拉多夫 1962),而 Cu 、 V 、 Sr 、 Yb 等元 素低于秦巴花岗岩的平均含量和维氏值,其余元素含量较为接近。 Pb 虽然偏高,但岩石中仅有 ~ %,含量甚微,做工业饰面饰面石材对人体是无害的 Hg、 As 元素含量均低于仪器分析的检出线,表明无有毒有害元素。 (四)矿产资源概况 1. 矿体特征 ( 1)矿体形态、产状、规模 区内花岗岩矿体裸露地表。 矿体呈巨厚状,走向长度大于 1000 米,沿倾向均稳定延伸。 饰面用花岗岩矿体表层风化严重,厚 0~ 30 米,平均 20 米左右,山顶部分风化层厚 40~ 60 米,平均 45 米, 矿体赋存标高 +1140~ +1170 m,矿体形态 受地形控制。 ( 2)夹石及顶底板 矿区范围内矿体顶板风化层严重,厚 0~ 30m 的风化层(平均厚 20m)。 矿层结构完整,无构造破坏。 矿体底板为露天采场底,岩性同矿体。 2. 矿石质量特征 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柏树岭矿区饰面用花岗岩矿 采矿权评 估报告 河南地源矿权评估有限公司 12 ( 1)矿石自然类型 花岗岩矿主要分布于岩体的内部相,岩石为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分布于岩体的中心,与边缘相相比裂隙、节理都较不发育。 岩石内部相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白 、灰白色,中粒结构,含斑或少斑,块状构造。 半自然粒状结构,交代蠕虫结构,交代残留结构、交代反条纹结构及交代岛状结构等。 ( 2)矿石物理性能 本矿 区 花岗岩矿密度为 ~ ,吸水率为 ~ %,磨损率为 ~,光泽度为 ~ ,耐酸、耐碱为 95%左右,抗弯曲度 ~ ,达到了花岗岩饰面材料的标准。 花岗岩物理性能测试表 项目 样号 比重g/cm3 莫氏硬度 吸水率( %) 耐酸( %) 耐碱( %) 磨损量( %) 光泽度 ℃ 干燥压缩强度kg/cm3 抗拉强度( kg/cm2) 抗弯曲 强度( kg/cm2) 1 7 2 7 3 7 4 7 平均 7 ( 3) 矿石成分 1) 矿物成分 主要为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 斜长石呈半自形晶,厚板状,部分斜长石具环带构造,内部包含磷灰石,显微裂隙部分发育但以结晶或被矿物填充,斜长石含量30~ 35%,钾长石为微斜长石,少量条纹长石,他晶形及不规则状,交代了斜长石,形成各种交代结构,钾长石含量 35~。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柏树岭矿区饰面用花岗岩矿采矿权评估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