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玻璃升降器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如图 328 所示 图 328 蓝天学院毕业论文 18 修边φ 50mm 如图 329 所示 图 329 根据以上基本工序,可以拟定以下五种冲压工艺方案: 方案一: 落料与首次拉深复合见下图,其余按基本工序(各工序的模具结构原理图如图 323~ 329所示) 3210 蓝天学院毕业论文 19 方案二: 落料与首次拉深复合,(模具结构图如图 3210 所示),冲φ 11mm 底孔与翻边复合(模具结构图如图 3211 所示)冲三个小孔φ 与切边复合(模具结构图如图 3212所示),其余工序按基本工序。 图 3211 图 3212 蓝天学院毕业论文 20 方案三 : 落料与首次拉深复合,(模具结构图如图 3213 所示)冲φ 11mm 底孔与冲小孔φ 复合(模具结构图如图 3214 所示)翻边与切边复合(模具结构图如图 3215所示)其余按基本工序。 图 3213 图 3214 图 3215 蓝天学院毕业论文 21 图 3216 方案四: 落料首次拉深与冲 11mm 底孔复合(模具结构图如图 3216 所示)其余按基本工序。 方案五: 带料连续拉深或多工位自动压力 机上冲压。 分析比较上述 5 种方案,可以看到: 方案二 冲φ 11mm孔与翻边复合,由于模壁厚度较小 a= (- 11)/2= ,小于凸模最小壁厚 ,模具容易损坏,冲三个小孔与切边复合,也存在模壁太薄的问题, a= (50- 42- )/ 2= ,模具业容易损坏。 方案三 虽然解决了上述模壁太薄的问题,但是冲φ 11mm 底孔与冲φ,他们的刃口都不在同一平面上,而且修模后腰保持相对位置也有困难。 方案四 落料首次拉深与冲φ 11mm 底孔复合,冲孔凹模与拉深凸模做成一体,也给修模造成困难。 特别是冲底孔后在经过两次或三次拉深,孔径一旦变化,将会影响翻边高度尺寸和翻边口部质量。 方案五 生产率安全性好,避免了上述方案的缺点,但这一方案需要专用压力机或自动送料装置,而且模具结构复杂,制造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因此,只有在大量生产中才较适宜。 蓝天学院毕业论文 22 方案一 没有上述的缺点,但其中工序复合程度低,生产效率较低。 不过单工序模具简单,制造费用低,这在生产批量不大的情况下是合理的。 因此,决定爱用第一方案。 本方案在第三次拉深和翻边工序中,于冲压行程临近终了时,模具才对零件产生刚性打击而起到整形作用(见图 3217和 图 3218) ,故无需另加整形工序。 图 3217 图 3218 蓝天学院毕业论文 23 第四章 工艺分析计算 工艺计算 、裁板方案 板料规格选用 900mm 1800mm. 由于坯料直径φ 65mm不算太小,考虑到操作方 便,采用单排。 1)确定条料宽度 B 记过核算查表得 搭边值 a=2mm, 1a =,则 B=D+2a=65mm+2mm 2=69mm 2)确定步距 s S=D+ 1a =65mm+= 3)确定裁板方案方法 若采用横裁,则裁板条数 1 / 18 00 / 69 26bn L B m m m m 条,余 6mm。 每条冲零件个数 21( ) / ( 90 0 1. 5 ) / 66 .5 13bn B a s m m m m m m 个,余 34mm。 每板冲零件总个数 12 26 13 33 8n n n 总 个。 板料的材料利用率为 22D )4 100%bbdLB 总总 ( 2 2 2 2 )3 3 8 ( 6 5 1 14 100%9 0 0 1 8 0 06 7 . 2 %m m m mm m m m 若采用纵裁,则裁板条数 1 900 / 69 13n m m m m条,余 3mm。 每条冲零件个数 21( ) / ( 1 8 0 0 1 .5 ) / 6 6 .5 2 7bn L a s m m m m m m 个,余 3mm。 每板冲零件总个数 12 13 27 35 1n n n 总 个。 板料的材料利用率为 2 2 2 2D ) 3 5 1 ( 6 5 1 1 )441 8 0 0 9 0 0 1 8 0 0 9 0 0n d m m m mm m m m 总总 ( % 由此可见,采用纵裁有较高的利用率,故采用 纵裁法。 蓝天学院毕业论文 24 经计算,零件的净重 G及材料的消耗 Go 为 2 2 2 2 2[ 6 5 1 1 3 3 . 2 ( 5 4 5 0 ) ]4G A r 2 2 1 310 10 /c m c m g c m 33g 式中 A—— 零件中性层的面积; r— — 密度,低碳钢取 /。 r g cm 01 1 1 3/ 35 1( 18 00 10 90 0 10 10 5 / ) / 35 154 54bbG L B rc m c m c m g c mg Kg 1)首次拉深 图 411 首次拉深直径 11 0 .5 6 6 5 3 6 .5 (d m D m m m m 中 线 尺 寸 ) 首次拉深时凹模圆角半径按公式 0 .8 ( )ddr D d 计算 得 1 5dr mm 110 .8 4pdr r m m 式中 dr —— 凹模圆角半径( mm) D —— 坯料直径 (mm) d —— 凹模内径( mm) —— 板料厚度 (mm) 蓝天学院毕业论文 25 首次拉深高度按公式 2 2 2 21 1 1 1 1110 . 2 5 0 . 1 4( ) 0 . 4 3 ( ) ( )Fh D d r R r Rdd 2 2 20 . 2 5 ( 6 5 5 4 ) 0 . 4 3 ( 4 . 7 5 5 . 7 5 )3 6 . 5 m m m mmm 220 .1 4 ( 4 .7 5 5 .7 5 )3 6 .5 mm 1 3 . 5 (mm 实 际 生 产 中 取 ) 2)第二次拉深 图 422 2 2 1220 . 8 0 5 3 6 . 5 2 9 . 5 (2 . 5dpd m d m mr r m m 中 线 直 径 ) 二次拉深高度按公式 2 2 2 22 2 2 2 2220 . 2 5 0 . 1 4( ) 0 . 4 3 ( ) ( )Fh D d r R r Rdd 得 2 1 3 . 9 (h m m 与 生 产 实 际 相 符 合 ) 3)第三次拉深 3 3 2 0 .8 1 2 9 .5 2 3 .8 (d m d m m m m 中 线 直 径 )取33 1 .5dpr r mm (达到零件要求圆角半径),此推荐 值稍小了些,因第三次拉深兼有整形的作用,次值可以达到。 蓝天学院毕业论文 26 三次拉深高度按公式 2 2 2 23 3 3 3 3330 . 2 5 0 . 1 4( ) 0 . 4 3 ( ) ( )Fh D d r R r Rdd 得 3 16h mm 其余中间工序尺寸均按零件尺寸而定,各工序尺寸如下外壳冲压工序图所示 (工序 图 423— 工序图 429) 图 423 图 424 图 425 图 426 蓝天学院毕业论文 27 图 427 图 428 图 429 压力、选用压力机 1) 落料拉深工序 (模具结构图如图 323) 落料力为 21 . 3 D = 1 . 3 3 . 1 4 6 5 m m 1 . 5 2 9 4 /F m m N m m 落 料 117011N 蓝天学院毕业论文 28 式中 294 aMP 落料的卸料力 K 0 . 0 4 1 1 7 0 1 1 4 6 8 0F F N N 卸 卸 落 料 式中 K 卸 (查冲压手册) 拉深力为 211 3 . 1 4 3 6 . 5 1 . 5 3 9 2 N / m m 0 . 7 5bF d K m m m m 拉 深 =50543N 式中 1392 , P k (查冲压手册) 压边力为 2211[ ( 2 ]4 dF D d r p 压 边 ) 2 2 2 2 2[ 6 5 ( 3 6 . 5 2 5 . 7 5 ] 2 . 5 N /4 m m m m m m ) =3772N 式中 MPa 这一工序的最大总压力,在离下极点 F 1 2 5 4 6 3 9N = 1 2 5 . 4 6 4 NF F F 总 落 料 压 边 卸根据冲压车间提供的压力机型号,选用 250KN 压力机。汽车玻璃升降器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同一件商品的多次购买只能在原来的商品上增添数量,还可以修改购物车中某个商品的数量,统计商品总金额。 (4) 订单管理 :只有登录的用户可下订单;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订单。 管理员可以修改订单的状态;也可以按某个时间段,状态查询订单及分页列表显示查询结果。 (5) 商品评论:显示某个商品的所有评论,只有登录用户才可以对某个商品发表评论,没有登陆时候跳转到 登陆页面。 (6) 商品销售情况管理
TDI、Golf TDI、 Golf Plus TDI、 Passat TDI,以及搭载史上最强柴油引擎 V10 TDI 的 Touareg V10 TDI 外,未来, Volkswagen 也仍将继续扮演替环境保育把关的领航者角色,并继续结合不同领域的科技,开创出令人惊艳、更具有驾驶乐趣、污染更低、油耗也更低的 TDI 柴油引擎。 第 2 章 传动系 电控离合器 原理 电控自动离合器由电动机
转矩的可靠程度。 在选择β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 (1)摩擦片在使用中磨损后,离合器还应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 (2)要防止离合器滑磨过大。 (3)要能防止传动系过载。 显然,为可靠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和防止离合器滑磨过大,β不宜选取太小;为使离合器尺寸不致过大,减少传动系过载,保证操纵轻便,β不宜选取太大;当发 动机后备功率较大、使用条件较好时,β可选取小些;当使用条件恶劣
T0/ T1/ WR/ RD/ XTAL2 XTAL1 GND VCC EA/VPP ALE/PROG PSEN 图 25 STC89C52引脚图 毕 业 设 计 7 P1 口: P1 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P1 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 4TTL 门电流。 P1 口管脚写入 1 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 P1 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
感器的外形和 ZrO2 式氧传感器相似 ,在传感器前端的护罩内是一个 TiO2 厚膜元件 (图 17)。 纯 TiO2 在常温下是一种高电阻的半导体,但表面一旦缺氧,其晶格便出现缺陷,电阻随之减少。 由于 TiO2 的电阻也随温度不同而变化,因此 ,在 TiO2 式氧传感器内部也有一个电加热器 ,以保持 TiO2 式氧传感器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温度恒定不变。 如图 36 所示, ECU2
该模块接 555单稳态触发电路模块,决定该报警器工作频率。 多谐振荡器接通电源以后,电容 C被充电,当 VC上升到 2VCC/3 时,使得 VO为低电平同时放电三极管 T导通,此时电容 C通过 R2 和 T 放电, VC 下降。 当 VC下降到 VCC/3时, VO 翻转为高电平。 电容器 C放电所需的时间为: tPL=R2Cln2≈ 当放电结束时, T截止, VCC将通过 R R2 向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