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人民法院综合楼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外运时污染市区道路,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建立冲洗台、沉淀池,将沉淀后的污水排入现场就近的市政管道。 19 根据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施工场地内已有一条硬性道路,可供土方开挖时使用。 其余场区道路用建筑垃圾或道渣铺设成做混凝土硬性路面,从而使汽车进出时不会陷车。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出入口、汽车行驶道路旁及基坑开挖旁设置镝灯,确保土方夜间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前会同监理、建设单位共同测定原始标高,校验基准点。 然后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设置龙门桩,放出基坑挖土灰线、上部边线和底部边线和水准标志。 龙门板桩离 开挖边缘 ~ 2m,以利保存,灰线、标高、轴线复核无误后进行基坑开挖。 ( 2)机械配备 由于本工程工期短,根据施工机械生产率进行计算,拟投入斗容量 挖掘机1台、斗容量 6 辆 ,从而确保日出土量。 ( 3)土方开挖及降排水施工 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顺序按施工流水段进行,分层均衡进行。 土方采用机械大开挖,基坑开挖应分层均衡进行,土方高差不要过大,机械开挖至基础底面留出 20cm 改用人工修整。 承台土方采用小型机械选用 的挖掘机施工,并配合人 工挖除,基底余留土方以及地梁的土方采用人工挖至设计标高。 地下室底板下先铺设 300 厚碎石垫层再铺 100 厚混凝土垫层。 因基坑较深,但由于施工场地东、南、北三面作业面较宽,基坑采用机械以 1:1 二级放坡开挖,边坡采取砼护面。 基坑支护及降水按常规方法施工,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基础平面设计图及实地看察,在紧靠 1 轴线、 A— D 轴线(西面)有 6m 宽箱房,基础开挖时将直接影响到箱房的稳定,为此在实际施工时,将考虑采取基坑边坡支护,具体支护方案将另行设计施工。 基坑降水按常规方法施工,在坡顶及坡脚设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方法排水,基 坑底采用排水明沟和集水井进行排水和降水,排水沟采用 20cm 宽, 30cm 深,集水井截面为 80cm179。 80cm,深度低于基坑底标高 ,按每梁轴线为间距设置。 为了考虑在挖土时雨水与地表水的排除,拟在基坑上口四周设置 50179。 50cm 的截定位放线 挖 土 运 土 修整清底 基坑验槽 降排水 20 水沟,以防地表水进入基坑,并在四角设置集水井,并通过水泵将积水排入附近的市政管道。 土方开挖及排水布置详见附图 1 示。 土方分层开挖如图 4 所示: 图 4 分层厚度根据现场平整好的标高及图纸设计基础标高进行,初步考虑分四层均衡开挖,基坑集水井排水将随着开挖深度调整,确保基坑内无集水,保证边坡稳定。 ( 4)基坑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将在主体结构施工至一层时进行。 回填土方应尽量选择好土,根据现场开挖的土质,如不能用于回填,将考虑场外购买土。 采用人工分层填土、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基坑开挖后,为防止基坑浸水泡胀,一方面应及时做好降、排水措施,另一方面挖好一块,施工一块。 浇筑混凝土垫层时注意找平标高,排水问题。 本工程基础钢筋均在场内集中加工,由现场指挥部统一调度,按工 程进度分批加工。 21 钢筋搭接长度为不小于 40d,搭接位置及接头数量按规范要求施工。 柱钢筋插筋必须按轴线和几何尺寸用角铁或短钢筋头固定,以保证上部轴线位置正确。 构造柱钢筋必须锚入基础内。 基础承台模板及地梁模板采用砖胎模,砖胎模内侧迎砼面应用 1: 3 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刮糙粉平,以防浇筑砼时水会流失。 基础外墙柱吊 500mm 高模板,模板优先采用胶合板和木模,钢管支撑施工。 墙模: 18mm 厚九层胶合板,九层胶合板规格 915* 1830 mm。 龙骨背枋: 50* 100 mm 木枋 @300 mm,竖向。 钢管背楞 :Ф 48* mm 钢管双根,横向。 紧固件:Ф 16 对拉螺栓竖向 @600 mm,横向 @600 mm 配“ 3”型卡。 地下室外墙及水泵房等部位对拉螺栓中间加焊止水片。 斜撑:Ф 48* mm 钢管,用扣件固定于楼地面预埋短钢管 @1000 mm。 2)条形墙模板施工方法 先弹出中心线和两边线及轴线检查线,校对标高,找平底脚。 在墙主筋上点焊钢筋头导墙,以利模板安装。 选择一侧先装,立竖档,横档及斜撑,钉模板;在顶部用线锤吊正,后找平,调整定位后撑牢钉实。 待钢筋绑扎完成后,再竖立另一侧模板,程序同上。 为了控制墙 体厚度和保证侧模板受力要求,两侧模板均加撑头及对拉螺栓紧固,墙体外模加斜撑,防止模板所用胶合板变形和外倾。 ( 1)方案确定 本工程基础混凝土选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抗渗等级为S6。 浇筑方法由混凝土搅拌车运送至现场,混凝土柴油泵接泵管送到浇注部位,分层浇筑,退浇而成。 混凝土浇注路线如图 5 所示: 22 图 5 基础混凝土的浇筑部位包括承台、底板、底板向上 500mm 处外墙留置(至水平施工缝处)。 承台、板内混凝土 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法施工,每层厚度不应大于400mm,底板采取一次性浇筑,而剪力墙板混凝土的浇筑要与底板混凝土分开进行,当底板混凝土浇筑好后,初凝前开始浇筑墙板混凝土。 因本工程施工要求,在底板向上 500mm 高剪力墙水平施工缝。 办好本分项钢筋、模板的隐蔽验收手续,所有埋件、留孔必须安装完毕,防雷接地通过验收;认真检查墙柱插筋、吊模的质量,基坑内要求无杂物无积水,操作平台安全可靠;准备好有关养护覆盖材料;电力、照明设施必须有安全保证。 避开法定停电时间并与供电部门保持联系,保证供电。 备好抗压强度实验模 2 组,配 备 2 台插入式振捣器,分别在斜面的上中下各部位同时振捣,特别是在坡底和边角处应加以注意,以防漏振。 (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厚 400 mm,主楼承台为多桩承台,平面尺寸 4000179。 4000,厚度 及。 砼设计强度为 C S6 防水。 属于大体积砼浇筑。 考虑到该底板部分砼面积大,厚度厚,强度高,工程条件复杂等诸多特点,加上本工程地处繁华地段,施工期间气温较高等因素,总结我公司在大体积砼23 施工中的经验,从工期、质量、施工等方面分析、论证,决定采用一次浇筑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以保证强度、刚度 和耐久性要求,有效控制温度变形及裂缝开展。 根据本公司施工经验,砼配合比设计如下: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时的气候情况,最后确定该底板 C40/S6 配合比为1:::,水灰比 < ,砂率为 34%,坍落度 160— 180mm。 水泥 ( kg) JMⅢ ( kg) 粉煤灰 ( kg) 砂 ( kg) 石 ( kg) 水 ( kg) 380 44 50 598 1162 166 砼温度计算: 根据砼的配合比及施工条件,结合以往类似工程施工情况,预算出砼的中心最高温度与大气温差值,以此作为覆 盖层的依据。 实际施工时 ,在根据当时情况予以调整计算。 ⑪、砼拌和温度 Tc Tc=∑ TiWC/∑ WC Tc:砼拌和温度(℃) Ti:组成材料温度(℃) W:组成材料重量( kg) C:组成材料比热( kj/kg178。 k) 砼拌和温度计算 材 料 名 称 重量 W (kg) 1 比热 C (kj/) 2 热当量 Wc (kj/℃ ) 3=1*2 温度 Ti (℃ ) 4 热量 TiWc (kj) 5=3*4 水 泥 380 65 砂 子 598 25 石 子 1162 25 水 166 20 JMⅢ +粉煤灰 94 25 合计 2400 Tc=∑ TiWC/∑ WC=⑮ /⑬ =℃ ⑫、砼浇筑温度 Tj Tq=29℃ Tj=Tc+( TqTc)( A1+A2+A3+„„ +An) =+( )179。 =℃ 24 Tj: 砼浇筑温度(℃) Tc:砼拌和温度(℃) Tq:砼运输和浇筑时的室外气温(℃) Ai:温度损失系数 ⑬、砼内部中心最高温度 Tmax Tmax=Tj++f/50 =+179。 380/10+94/50=℃ Tmax:砼内部中心最高温度(℃) Tj:砼浇筑温度(℃) q:每 m3 砼 级矿渣硅酸盐水泥用量( kg) f:每 m3 砼外掺剂用量( kg) ⑭、砼表面温度 Tb Tb=Tq+4/H2h’( Hh’)Δ T Tb:砼表面温度估算值 Tq:室外平均温 度 h’:砼虚厚度 h’=kλ /β k:计算折减系数 λ:砼导热系数 β:保温层传热系数 β =1/(∑δ i/λ i+1/β q) δ i:保温材料厚度 λ i: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β q:空气传热系数 β =1/( +1/23) =( W/m2178。 k) h’=Kλ /β =179。 ( ) =( m) H=h+2h’=3+2179。 =( m) Δ T:砼中心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 Δ T=TmaxTq==℃ Tb=Tq+4/H2179。 h’( Hh’)Δ T =29+4/( ) 2179。 179。 ( )179。 =℃ 25 ⑮、草袋保温覆盖厚度δ δ =[ i( TbTq) /λ( TmaxTb) ]179。 k δ:草袋保温层所需厚度( m) h:砼块厚度( m) λ i:保温材料导热系数(草袋λ i=178。 k) λ :砼导热系数(λ =178。 k) Tmax:砼内部中心最高温度(℃) Tb:砼表面温度(℃)( Tb=Tmax25==) Tq:室外平均温度(℃) K:传热修正系数 δ =179。 3179。 179。 ( ) /179。 ( )179。 1 == 因此采用二层草袋覆盖在砼表面,并在草袋上层和下层各铺一层聚乙烯薄膜。 砼料质量控制措施: ( 1)、水泥:采用 级普通硅酸盐低水化热水泥,对每次所需的水泥要求尽可能为同批生产并存放 15 天以上,并需对每批水泥进行抽样检验。 ( 2)、砂子:选用粗中砂,细度模数为 ,含泥量严格控制在 3%以内。 ( 3)、石子:选用 5— 的连续级配或合理掺配比的碎石,含泥量 1%。 ( 4)、水:采用自来水。 ( 5)、粉煤 灰:掺入水泥用量 10%的粉煤灰取代水泥,采用质量符合《技术条件10356》要求,烧失量 15%、 SO33%、 SiO240%,并对水泥无不良反应的粉煤灰。 ( 6)、外加剂:掺入适量的缓凝型减水剂 JMⅢ。 ( 7)、砼坍落度要求 160— 180mm,砼初凝时间要求 12h,以保证砼的泵送性及满足砼分层浇筑的搭接时间,避免产生冷缝。 砼浇筑: ⑪、砼浇筑采用 2 台泵进行。 ⑫、采用斜面分层法,一次性浇筑而成每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400mm。 见图 6 26 图 6 混凝土分层浇注图 ⑬、控制砼的浇筑温度:施工时,在水平及垂直泵送管上加盖草袋并不断喷冷水降温,搅拌车在装料前和在现场等待卸料前,均需在搅拌罐外喷冷水降温。 ⑭、砼在浇筑过程中,每浇完一段后,先用铁锹滩平拍实,随后用 100*100 长木尺排压,去除表面浮浆和多余泌水,用长刮尺刮平,铁板压光。 在初凝后、终凝前用木蟹打毛以控制砼表面龟裂。 ⑮、根据规范要求留置砼强度试块及抗渗试块。 砼振捣: 砼浇筑时,每台混凝土泵管出口处配设 6 台振动棒,分别在斜面的上中下各部位同时振捣,振捣时应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振捣间距和插入深 度,特别是坡底和边角处应加以注意,以防漏振。 振动棒振捣时,切实要做到“快插慢拨”,振捣程度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明显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宜。 泌水处理: 砼振捣时,在斜坡底部及模板处上部会出现大量泌水,可采取在两侧模板下口预留出水口或集水井,也可在施工到最后时,改变砼浇筑方向,与原坡面形成集水坑,用软轴水泵排除两种方法处理。 砼测温: 本工程设计要求砼中心与表面温差≯ 25℃,施工时采用 SDW 型数字点温仪27 进行砼测温,测温点共设 24 处,每处分层埋设传感器 8 个,传感器拉开距离绑在一根Φ 12 钢筋上,钢筋与底板钢 筋固定好,注意传感器不要接触钢筋,传感器的插头用塑料包好。 底板测温点布置图和传感器埋设示意图见附图。 如测温过程中发现砼内外温差超过 25℃,及时增加覆盖层数。 测设工作在砼浇筑 12 小时后开始,前 3 天,每 2 小时测一次,每天不少于12 次,以后随温度下降,每天至少测 6 次,直至中心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持续≯ 25℃为止。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每浇平一段后,先用铁锹摊平拍实,随后再用平板振动器拖振,去除表面浮浆和多余的泌水,用木蟹搓毛,收水后再二次搓平,大至 6~ 10 小时后进行覆盖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可采 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在 10~30 CM 左右。 通过调整蓄水深度控制温度。 以后还结合浇水养护,养护时间宜在 14 天以上。 ( 3)、钢筋工程 本工程钢筋为ФⅠ级钢,ФⅡ级钢,钢筋均在场内加工,现场设立一个钢筋加工车间,按工程进度分批加工。 对钢筋接头应优先采用机械连接, d28 mm 采用机械连接,连接采用套筒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