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澄海垃圾收运系统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筹城乡协调发展、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点之一,同时随着澄海区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分散式就地消化容纳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进一步加大城市化建设步伐,优化卫生环境,有效改善澄海区城乡卫生状况,解决垃圾二次落地、二次污染现象,完善农村生活垃圾的收运系统已势在必行。 符合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 最近一段时间,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 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内容,在澄海区实施有效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刺激当地消费,以拉动当地需求增长的目的。 符合澄海区垃圾发电厂对燃料的需求 目前,澄海区 即将 建 成 一座现代化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该发电厂 采用焚烧发电出力 工艺符合澄 海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要求,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有效方案。 焚烧厂建成后,全区的生活垃圾基本上都要运往焚烧厂处理,原来的收运系统、收运设施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配合澄海区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使澄海区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系统符合澄海区作为汕头市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功能定位,必须建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 为此,澄海区需要建立新的、合理的、经济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 汕头市澄海垃圾压缩站设备购置及配套 10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现状分析 汕头市澄海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工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澄海工业经济发展快速。 特别是近几年来,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措施,如降低地价、电价、规费等,以及优化服务等方面,多方吸引国内外客户到澄海投资兴办实业。 同时,鼓励国营、集体、三资、股份制、私营个体等多种所有制性质的经济一齐上,促进了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全区初步形成以轻型加工业为主体,塑料玩具、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工艺美术、建筑材料等支柱行业相互配套的工业新格局。 全区工业企业 5600多家,其中 宜华集团 公司等产值亿元以上企业 13 家。 44 种工业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55 种产品荣获部优、省优称号,塑料、工艺、玩具、南金等产品畅销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塑料行业,共拥有塑料生产企业近千家(注册),从业人员近十万人,仅自动、半自动注塑机达 1 万台(套),生产塑料玩具、塑料工艺、塑料日用品、塑料配件、塑料建材五大类产品,年创值 20 多亿元,被国内外称为塑料城。 基础设施建设 “ 十五 ” 期间,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满足了城镇居民生活和文化需求 ,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镇功能和要素集聚能力明显增强。 汕头珠池港区二期工程、汕汾高速公路汕头段、粤东信息大厦、华能汕头电厂二期、惠州-汕头 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 Ⅱ 回路、牛田洋海堤达标加固、外砂桥闸重建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2020 年末,全市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 2518 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 58 万标箱。 全市 %行政村通水泥路,公路密度达 90 公里 /百平方公里,国道 324 线、 206 线与深汕、汕汾高速公路在中心城区交汇形成公路网络主骨架。 厦深沿海铁路列入国家建设规划。 全市电话普及率达 76%,互 联网注册用户 万户,出口国际邮件直达 18 个国家和地区。 市域内电力装机容量达 万千瓦,区域性电力生产、调度能力有所提高。 水汕头市澄海垃圾压缩站设备购置及配套 11 利防灾和供水能力明显增强 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汕头市澄海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 时 ,社会各项事业也同时快速发展。 近年来汕头市澄海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体育先进区”、“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区”、“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区”、“全国计划免疫先进区”、“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民生保障 2020 年,澄海区全年民生领域财政支出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 社会保障和就业 :全区基本养老保险 8102 人、失业保险 65510 人、工伤保险63241 人、生育保险 60663 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37953 人、居民医保 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加率 达到%。 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 270 元和 240 元,五保户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 350 元和 300 元。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万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9075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以 内。 新建城镇保障房 323套, 100 户低保户和 375 户贫困户住房改造工程扎实推进。 教育和文化事业。 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初中入学率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6%。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通过省督导验收,区实验高中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终期督导验收。 澄海职业技术学校晋级省重点中职学校。 投入 4457 万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化建设,职教中心、实验高中、凤翔中学、澄华中学的教学楼和宿舍楼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东里中学教学楼竣工交付使用。 新扩建 9 个镇级文化服务中心,区博物馆新馆建成开 馆,区文化馆晋升为国家二级馆。 汕头市澄海区城市环境现状 近年来,汕头市澄海区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同 时 , 澄海区 环境一直保持良好, 2020 年中心城区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为 ,二氧化氮浓度年平均值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 ,中心城区酸雨发生率为 %。 汕头市澄海区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各项水质指标年平均值均符合国家汕头市澄海垃圾压缩站设备购置及配套 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 III 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中心城区地表水水质各项指标年均值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 III 类标准,其地表水水质达标率 100%。 需求分析 澄海区总人口 约 75 万。 按每人日产量 千克计算,全区日产垃圾总量约为 600825 吨。 按照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澄海城区划面积 平方公里,每天产生垃圾量约为 600825 吨 ,小型垃圾转运站服务范围转运量小于 150t/d,服务半径不宜超过 公里的标准, 远期应设置 31 座垃圾压缩转运站,近期设置垃圾 压缩转运站 15 座,应配套可卸式车厢垃圾车 23 辆。 需求预测 可供项目收运的垃圾量受 城镇人口变化、城市化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城镇人口增加和外来人员流动人口增加将使可供项目处理的城市垃圾量的变动。 影响垃圾总量的主要原因有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燃气普及率等。 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成都)的城市垃圾产量增长趋于平稳,其垃圾清运量年平均增长率都低于 4%,但全国城市垃圾的总产量却以 810%的速度增长,这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原郊区农村垃圾不再 用于堆肥、城镇中心扩大有关。 汕头市澄海区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扩张、工业发展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预测保守设定,汕头市澄海区城市垃圾产量每年以 5%的速度增长;以 2020 年澄海区城区垃圾 825 吨 /天为预测技术,预测特征年 2020 年、2020 年 、 2020 年 汕头市澄海区城市垃圾产量 , 如表 31。 汕头市澄海垃圾压缩站设备购置及配套 13 澄海区城市垃圾产生量预测 表 31 单位:吨 特征年 2020 2020 2020 2020 垃圾量 31025 建设规模 用地规模 本项目建设用地面积 34200 平方米 ,用地规模见表 32。 项目用地规模表 表 32 单位:平方米 序号 项目 数量 备注 1 建 设用地面积 34200 2 绿化用地 684 3 建筑面积 33516 4 建筑密度 98% 5 容积率 用水规模 本项目用水量约为 立 方米 , 用水量预测见表 33 用水量预测表 表 33 序号 项目 用水单位 数量 用水指标 用水量( 立方米 ) 1 工作人员 升 /日 •人次 302 250 2 汽车冲洗用水 升 /日 •车次 22 200 3 地面冲洗用水 升 /日 •平方米 33516 5 4 不可预见用水 10% 5 合计 用电规模 本项目建筑面积为 33516 平方米,日用电负荷为 千瓦。 第四章 建设条件及选址 汕头市澄海垃圾压缩站设备购置及配套 14 项目所在地现状 项目所在地基本 现状参阅本报告 “汕头市澄海区概况”。 建设条件 气候条件 澄海区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本 面因凤凰山、莲花山作天然屏障,冬季干冷气流南侵强度弱;西临南海,境内水域面积宽广,夏季受热带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 其四季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雨热同季,酷热 期 短,雨量多集中于春夏 两 季,无霜期长,四季不甚分明。 澄海区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 小时,日照百分率达 51%;年平均气温℃ ;全年无霜期 362 天;年平均降雨量 毫米,由于受海洋气候影响,全区的灾害性天气主 要有低温、霜冻、低温阴雨、寒露风、台风、“龙舟水”、春旱秋旱等。 水文条件 澄海区水资源丰富,韩江 3 条支流东里河、莲阳河和外砂河自北往南呈扇形流经全区,注入南海。 韩江位于广东省东部,北源汀江,出 福建 长汀县上坪七星 岽 , 南源梅江出广东紫金县白山岽,在 大 埔县 3 河汇合,南流至汕头、澄海市附近入海,全场约470 公里。 上中游多峡谷,下游为三角洲平原,分北溪、东溪、西溪流经澄海、汕头入海。 东里河是韩江到竹竿后分成 3 支河流中的东溪在仙美村中 一 北行的河流,于东里港入海。 莲阳江是韩江到竹竿山后分成 3 支河流中 的东溪在仙美村中的一南行的河流,于北港入海。 外砂河是韩江到竹竿山后分成 3 支河流中的西溪下段中的一条,为韩江本流。 全区 海岸线长达 公里,浅海滩涂总面积为 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利用面积 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很丰富。 基础设施条件 汕头市澄海垃圾压缩站设备购置及配套 15 澄海公路交接深(圳)汕(头)厦(门)高速公路和 324 国道横贯南北。 澄海与汕头中心区实现公共汽车互通。 区内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 92 公里。 国道 324 线和金鸿公路贯穿全境,深汕、汕汾高速公路穿越该区。 澄海区紧靠汕头市,距汕头国际港口 10 公里。 境内有莱 芜口岸、义丰溪口。 莱芜集装箱码头货轮直通港、澳及国内沿海城市。 城区中心距汕头国际机场仅 6 公里,距汕头港、汕头火车站 10 多公里,距广梅汕铁路 10 公里。 区内村村通水泥路,镇镇通公共汽车,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水、电、通讯。 全区日供水量达 34 万吨,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供给量充足,水质优良。 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电力供应能保证日常生活用电及工厂的正常运作。 各项通讯设施配套完善,初步建成以光缆、 卫星通信和有线电视光纤网络为主体的信息传输网络。 工程地质条件 本地属于新生代第四世纪全新世,以河流三角洲 冲积及海相海潮沉积交替作用所形成,土质较差,各地区地质情况不同,土层分布也不同,有粘土层,细层,局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