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说明书_t68镗床电气控制系统omron_plc改造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电,主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脱离三相电源,而 KT 的通电延 时闭合的常开触点( 1322)闭合,使接触器 KM5线圈通电吸合,KM5的主触点闭合,将主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接成双星形后,重新接到三相电源,故从低速起动转为高速旋转。 主电动机的反向低速或高速的起动旋转过程与正向起动旋转过程相似,但是反向起动旋转所用的电器为按钮 SB中间继电器 KA2,接触器 KM KM KMKM时间继电器 KT。 当主电动机正转时,速度继电器 KS正转,常开触点 KS( 1318)闭合,而正转的常闭触点 KS( 1315)断开。 主电动机反转时, KS反转,常开触 点 KS( 1314)闭合,为主电动机正转或反转停止时的反接制动做准备。 按停止按钮 SB1后,主电动机的电源反接,迅速制动,转速降至速度继电器的复位转速时,其常开触点断开,自动切断三相电源,主电动机停转。 具体的反接制动过程如下所述: (1)主电动机正转时的反接制动 设主电动机为低速正转时,电器 KA KMKM KM4的线圈通电吸合, KS 的常开触点 KS( 1318)闭合。 按 SB1, SB1的常闭触点( 34)先断开,使 KA KM3线圈断电, KA1的常开触点( 1714)断开,又使 KM1线圈断电,一方面使 KM1的主触点断开,主电动机脱离三相电源,另一方面使 KM1( 313)分断,使 KM4断电; SB1的常开触点( 313)随后闭合,使 KM4重新吸合,此时主电动机由于惯性转速还很高, KS( 1318)仍闭合,故使 KM2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 KM2的主触点闭合,使三相电源反接后经电阻 R、 KM4的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6 触点接到主电动机定子绕组,进行反接制动。 当转速接近零时, KS 正转常开触点 KS( 1318)断开, KM2线圈断电,反接制动完毕。 (2)主电动机反转时的反接制动 反转时的制动过程与正转制动过程相似,但是所用的电器是 KM KM KS的反转常开触点 KS( 1314)。 (3)主电动机工作在高速正转及高速反转时的反接制动过程可仿上自行分析。 在此仅指明,高速正转时反接制动所用的电器是 KM KM KS( 1318)触点;高速反转时反接制动所用的电器是 KM KM KS( 1314)触点。 主轴或进给变速既可以在停车时进行,又可以在镗床运行中变速。 为使变速齿轮更好的啮合,可接通主电动机的缓慢转动控制电路。 当主轴变速时,将变速孔盘拉出,行程开关 SQ3常开触点 SQ3( 49)断开,接 触器 KM3线圈断电,主电路中接入电阻 R, KM3的辅助常开触点( 417)断开,使 KM1线圈断电,主电动机脱离三相电源。 所以,该机床可以在运行中变速,主电动机能自动停止。 旋转变速孔盘,选好所需的转速后,将孔盘推入。 在此过程中,若滑移齿轮的齿和固定齿轮的齿发生顶撞时,则孔盘不能推回原位,行程开关 SQ SQ5 的常闭触点 SQ3( 313)、 SQ5( 1514)闭合,接触器 KM KM4线圈通电吸合,主电动机经电阻 R 在低速下正向起动,接通瞬时点动电路。 主电动机转动转速达某一转时,速度继电器 KS正转常闭触点 KS( 1315)断开,接触器 KM1线圈断电,而 KS 正转常开触点 KS( 1318)闭合,使 KM2线圈通电吸合,主电动机反接制动。 当转速降到 KS 的复位转速后,则 KS常闭触点 KS( 1315)又闭合,常开触点 KS( 1318)又断开,重复上述过程。 这种间歇的起动、制动,使主电动机缓慢旋转,以利于齿轮的啮合。 若孔盘退回原位,则 SQ SQ5的常闭触点 SQ3( 313)、 SQ5( 1514)断开,切断缓慢转动电路。 SQ3的常开触点 SQ3( 49)闭合,使 KM3线圈通电吸合,其常开触点( 417)闭合,又使 KM1线圈通电吸合, 主电动机在新的转速下重新起动。 进给变速时的缓慢转动控制过程与主轴变速相同,不同的是使用的电器是行程开关 SQ SQ6。 、工作台或主轴的快速移动 该机床各部件的快速移动,由快速手柄操纵快速移动电动机 2M 拖动完成的。 当快速手柄扳向正向快速位置时,行程开关 SQ9被压动,接触器 KM6线圈通电吸合,快速移动电动机 2M 正转。 同理,当快速手柄扳向反向快速位置时,行程开关 SQ8被压动, KM7线圈通电吸合, 2M反转。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7 为防止镗床或刀具的损坏,主轴箱和工作台的机动进给,在控制电路中必须互 联锁,不能同时接通,它是由行程开关 SQ SQ2 实现。 若同时有两种进给时, SQ SQ2均被压动,切断控制电路的电源,避免机床或刀具的损坏。 T68 镗床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T221快速移动电动机主轴电动机KVW 1 4V 1 4U 1 4W 1 5V 1 5U 1 5W 1 3V 1 3U 1 3U 1 6V 1 6W 1 6W 1 2V 1 2U 1 2W 1 1V 1 1U 1 1W2 U 2V 2W 1V 1U1S A 13837363534333231RTC电源KM7KM4 KM6KM2KM1工作指示灯变压器及照明3~M 1反转FU1FR1L3L1L2KM1KM3Q FM 23~V3U3 W3KM2主轴转动电源开关及保护低速 高速快速移动正转EL1 HL2 HL3 HL4 HL5 HL6KM5 KM4 KM5KM6 KM7FU 2FU3380V/127 V380V/36 V 图 2 控制电路原理图 PLC 的应用特点 (一)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8 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 PLC 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采用严格的生产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使用 PLC 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 ,故障也就大大降低。 此外, PLC 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 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 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 这样,整个 系统将有极高的可靠性。 (二)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PLC 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