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__xxx二期15号楼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临设按发包人指定的区域布置生活设施及少量库房。 施工道路要畅通,且短运输,少搬运,二次搬运要减少到最小限度。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修建现场临时用房,按标准化文明工地规定布置好用水、用电管线,搞好总平面硬地施工,修好现场排水沟,修建 好现场围护设施。 根据基础平面布置图,作好测量放线工作。 充分配合现场各方人员,兼顾各方利益,同时强化治安防卫工作保证整个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 作好现场卫生文明及宣传、保卫工作。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及技术性能 垂直运输设备 (1)本工程选用一台 QTZ63 型塔机,以满足整个平面施工的模板、钢筋、架料的垂直运输量及进度要求。 (2)主体结构施工完后塔机拆除、装饰装修使用井架至工程结束。 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性能见表 21。 表 21 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性能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工作幅度 最大起重量 最小起重量 塔式起重机 QTZ63 45m 6t 1t XXX 二期 15 号楼施工组织设计 4 塔机基础图详见附图 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 (1) 基础施工阶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见表 22。 表 22 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 序号 机 械 名 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功率 (KW/KVA) 备 注 1 塔式起重机 QTZ63 台 1 35 2 对焊机 UN1100 台 1 85 1KVA 3 钢筋切断机 GQ40 台 2 4 钢筋弯曲机 GW40 台 2 2 5 潜水泵 QJ50 台 3 5 2 6 木工多用机具 ML2921 台 2 2 7 水平仪 DS3 台 1 8 插入式振动器 ZN351/40 台 4 4 备用 2 台 9 插入式振动器 ZN501/55 台 6 2 6 备用 2 台 10 平板式振动器 台 4 4 11 磅秤 台 1 第 3 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保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二次 运输,在平面交通上尽量避免各生产单位相互干扰。 充分考虑各施工阶段的需要,不同阶段总平面布置时,除办公用房、宿舍、食堂、厕所、材料库房等相对固定的生活、生产临时设施外,其余临设部分随各施工阶段需要进行调整,详各阶段总平图。 根据塔吊最大回转半径、最大的起重量和安拆塔吊安全允许范围,科学合理确定塔吊安装位置。 建筑材料堆放应尽可能布置在塔吊回转半径范围以内,并分区分类堆放,不得堵塞施工现场道路。 满足防火和生产安全的要求,现场设置消防器材及消防水泵并确保消防XXX 二期 15 号楼施工组织设计 5 通道畅通。 施工总平面布置 考 虑因素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现场条件,在满足施工、保证安全、现场文明的条件下,对本工程总平面布置如下: 垂直运输机械:主体、装饰抹灰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设置,根据本工程特点,我们拟在基础及主体施工阶段安装一台自升式塔式起重机, 屋面防水施工进入装饰阶段,塔机拆除。 施工道路 以保证场内施工畅通为原则设置施工道路,其位置与今后的总平道路相对应,路宽为 5m,原土夯实,铺砂卵石 300mm 压实,浇筑 200 厚的C 20 砼。 道路若有损坏,及时修补。 材料 加工 现场加工的材料主要有 钢筋 、 模板 和砌筑砂浆 ,全部 在现场加工 ,施 工现场设置钢筋加工房 、 模板加工房 和搅拌机。 材料堆场 所有周转材料及其他原材料等均按规划平面有序堆放在垂直运输机械旁的空地上, 应尽可能布置在塔吊回转半径范围以内,并分区分类堆放。 材料堆放场地应进行平整、压实,排水畅通。 临时设施用房 现场布置 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等临时设施。 (详平面布置图 )。 环境 保护 建筑物四周设排水沟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排入指定的排污井。 施工产生的建渣和生活垃圾统一堆放在现场指定地点。 临时 水电 现场生产、生活用水全为自来水。 为防止停水影响工程进度,在现场设置蓄水池,每个蓄 水池容积不小于 10m3。 现场设配电房,再引致配电箱。 在搅拌站、钢筋加工场、模板加工场、塔吊等处均设置配电箱。 XXX 二期 15 号楼施工组织设计 6 第 4 章 主要施工方案 基础施工方案 基础施工概况 本工程采用独立柱基础,基础垫层砼强度等级为 C15,厚度为 100。 基础砼强度等级为 C25。 柱及部分墙砼强度等级为 C40;梁板楼梯砼强度等级为 C30;构造柱、过梁、圈梁砼强度等级为 C25。 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定位→土方开挖→砼垫层施工→基础钢筋绑扎→基础支模→砼浇捣→拆模→回填土。 施工工艺 垫层施工 (1)施工顺序 垫层施工采取分段分块施工,当暴露面积≥ 300m178。 时,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方进行基槽验收,合格后进行砼垫层施工。 XXX 二期 15 号楼施工组织设计 7 (2)垫层施工 ① 基础垫层的做法为 100 厚 C10 砼,自行搅拌。 ② CFG 桩施工结束后即进行基础垫层施工。 ③ 严格控制垫层平整度和标高。 凿桩、锚筋 土方开挖后,对桩位进行复核并组织人员进行凿桩处理,凿桩时根据工程桩锚固要求,凿除桩帽,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将预留钢筋锚入承台内。 砼基础施工 (1)钢筋工程 A、构造要求: ① 设 计中所注明的避雷接地,应有专人负责施工,交监理验收,签署工程验收单。 ② 所有柱筋均应插至基础承台,对插筋应有临界时固定措施,不得摇动。 ③ 为使绑扎后钢筋风格方整划一,间距正确,采用 5M 长卡尺限位绑扎。 在钢筋两端用卡尺的缺口卡住钢筋,待绑扎牢固后,拿去卡尺。 此可满足间距的质量要求,并加快绑扎速度。 ④ 由于柱子、梁接点较为复杂,为使各主筋安装顺利,施工人员应对该节点进行放样,制定钢筋避让原则。 B、质量要求: ① 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锈斑严重者不得进入现场施工。 ② 钢筋进入现场具备材料质量证明和检查报告 ,并进行抽样试验,并按部位、规格、品种进行入库堆放。 ③ 待垫层混凝土 强度达到 后,即可放线进行基础钢筋绑扎施工。 (2)模板工程: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 基础模板采用钢模板,根据坑面的控制桩投放到坑底的轴线,弹出承台及条基外边线,并沿外边线立模,局部不符合模数的用木模镶拼,用φ 48 钢管用围檩和支撑,散装散拆。 (3)砼工程: 本工程各单体基础承台砼一次性浇捣完成,为保证此次承台砼顺利浇灌完成,在施工中拟采取以下多项行之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一,制定合理的砼供应和浇捣实施方案,主要 有: ① 采用现场搅拌施工。 ② 承台砼采用每个单独浇筑的施工方法。 ③ 原则上配 2 根φ 70 和 2 根φ 50 插入式振动器;派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员XXX 二期 15 号楼施工组织设计 8 负责振实,并由老工人进行质量监督,振动棒插入水平间距以 50cm为宜。 第二,确保砼质量的方案: ① 为降低砼浇筑后养护时体内温差,在承台表面进行蓄热保温 —— 两层草包一层薄膜。 在混凝土浇捣完成后,表面用铁锹拍实,刮尺刮平,木模槎毛,待收水后再二次木模槎平,用一层塑料薄膜,二层草包覆盖,以蓄热保温方法避免砼表层降温过快,造成体内温差过大,而形成裂缝。 ② 严格控制砼坍落度。 派 专人与搅拌共同工作,随时控制砼的品质在混凝土 运抵施工现场后,严禁任意加水。 ③ 搅拌站在浇捣前对所有设备全面进行检修保养, ④ 加强砼浇捣方案和操作要领的技术交底,确保严格执行。 ⑤ 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加强机具维修人员队伍,保证正常运行。 第三,强化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的方案: ① 严密组织,责任落实到人。 现场成立临时指挥组,由项目工程师挂帅指挥,昼夜轮流值班,坚持到混凝土浇灌结束,指挥组下设调度。 技术质量,材料机具,后勤服务,对外协调等小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使全体参战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条不 紊。 ② 做好外单位协调工作,取得支 持和谅解,混凝土浇捣方案确定后应分别召开交通、市容、环卫 等单位的协调工作会议,让他们了解施工困难和工程进展,以取得支持。 (4)拆模 基础模板待砼强度达到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方可拆除。 土方回填施工 该工程回填深度较大,回填时需采取特殊措施,严格控制质量、安全、进度及文明施工,有条不紊地组织施工。 待基础达到一定强度后,回填土时基础墙两侧必须同时等高形式回填,防止破坏基础墙。 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好,并做环刀试验,基坑回填前, 应清除坑内杂物,并抽干坑内积水 填土前,应清除坑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采用分段分层同时进行回填。 回填土不得含有机杂质 ,每层压实遍数为 34 遍 ,当天回填应当天夯实。 回填土夯实时应注意保护已施工完的结构 , 夯填时应作好回填施工记录。 XXX 二期 15 号楼施工组织设计 9 主体施工工艺流程 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轴线放测高程传递→校正框架柱竖筋、搭设操作架→绑扎框架柱钢筋 (安装预留预埋 )→框架柱脚施工缝处理→框架柱支模 (垂直度控制及校正 )→浇筑框架柱、拆模养护→楼板搭架、支模、梁钢筋板底钢筋绑扎 (墙、柱、顶施工缝处理 )→安装 预留预埋→绑扎板面负筋浇筑梁板→养护。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模板工程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承受现浇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模板选用 本工程竖向结构多为短肢剪力墙,墙体施工时采取大模板,用槽钢卡和对拉螺杆加固,采用钢管支撑系统,梁采用组合钢模板。 现浇楼板选用 18mm厚覆膜层板、龙骨采用 100 70 木枋平辅,其间距为 300mm。 楼梯模板:底模采用 18mm 厚覆膜模板,龙骨采用 100 70 木枋平 辅,其间距为 300mm,楼梯侧模板采用定尺δ =50mm 木模 ,锯成锯齿形 ,楼梯踏步模板采用定尺δ =50mm木模。 支撑采用Φ 48 钢管。 模板及支撑的设计 梁及现浇板模采用 SP70 早拆模板体系,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图见下 )。 XXX 二期 15 号楼施工组织设计 10 图 61 WDJ 碗扣型支撑脚手架示意图 图 62 SP70 快拆模板体系 早拆原理 早拆原理是基于短跨支撑支模思想,适用早拆头、立柱组成的竖向支撑上下层楼板之间,使原设计的楼板跨度处于短跨 (立柱间距< 2m, 在砼楼板的强度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强度的 50%(常温下 34 天 )即可拆模。 早拆头是保证竖向支撑不动,而使大部分楼板、主梁、次梁模板提前拆除的关键构件,当砼强度足以在全跨条件下承受 自重和施工荷载时即可拆全部竖向支撑。 早拆体系工艺流程: 按施工图进行模板设计→备料→按模板图在楼板上弹线→确定立杆位置→安装立杆、横杆→安装早拆头,调节器→调整早拆头小平板高度及翼托盘高度尺寸→摆放Φ 48 通长钢管→铺楼板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XXX 二期 15 号楼施工组织设计 11 护混凝土强度达到早拆模板要求→下调早拆头翼托盘→拆除楼板模板→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拆除所有横杆及起早拆作用的立杆→清理施工面 工艺特点 (1)采用早拆头能调节立杆及翼托的高度,满足施工要求;做到模板表面平整度好。 下调翼托,便于拆模,且不 影响支撑立杆的可靠支撑作用。 (2)施工前进行模板设计和材料准备,施工时按图施工,可克服施工的随意性。 (3)施工标准化程度高安装速度快、操作方便、简捷、可靠。 早拆体系的组成 早拆体系由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早拆头 (包括可调早拆翼托,早拆螺母、定位螺母、螺杆、平钢板 )、水平钢管、模板等组成。 (1)早拆头 早拆头是早拆模板体系中实现模板及水平早拆的关键部件,早拆头丝杆的最大承载力为 36KN,早拆柱头施工设计时,中心距布置距离不大于 1850 毫米。 施工时,直接将柱头下端插入立柱圆管上口,当需拆模时,旋松定位螺 母,早拆翼托下落,使水平梁 (钢管、枋木 )及模板脱离砼表面,保持立柱仍处于受力状态,完成砼全部养护。 (2)水平支撑 根据早拆头的翼托决定水平梁长度,水平梁采用钢管支承模板,梁两端安装于早拆柱头的翼托。 拆模时,旋动螺母搬手,螺母带动托架下落,使水平钢管、模板脱离混凝土表面完成拆模工艺。 (3)垂直支撑 利用原使用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实际施工设计时,为保持使用安全,有横杆支撑时,立杆取值不大于 36KN。 独立支撑时,立杆取值不大于 25KN。 早。毕业论文__xxx二期15号楼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最有前途的核心技术 [3]。 OFDM 技术 的优缺点 OFDM 技术 的 优点 ( 1) 通过对高速率数据流进行串 /并转换,使得每个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持续长度相对增加,从而有效地减少由于无线信道的时延弥散所带来 的符号间干扰( ISI,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进而减小了接收机内均衡器的复杂度,有时甚至可以不采用均衡器
此系统需要实现以下的一些目标: 1. 系统能够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使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最大限度的减少 2. 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效率,能够得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3. 系统应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可以容易的加入其它系统的应用。 4. 平台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灵活性 ,能够适应 高校教务管理 的变化。 系统整体结构 图 31 系统功能模块 如图 31 所示,系统包括 7 大功能模块:个人信息管理
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这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毕业论文 (设计 ) 些关键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 ,为现代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频率计数器是一种基础测量仪器,到目前为止已有 30 多年的发展历史。 我们所知道的传统的数字频率计数器,可以通过各种普通的硬件电路以及软件电路组合来实现,其中间的开发过程当中、以 及调试过程十分复杂,而且由于电子元器件中减少相互干扰的程度
行为、文化的凝聚与保持、偏离与惰性、危机、混乱、众望所归的领导、反省与创造、抉择,并且认为这八个阶段是 反复、循环的。 李海等人提出的文化发展曲线将企业文化发展细分为萌芽、觉醒、积累、体系化、成熟五个阶段。 在李海等人的研究基础上,陈春花认为企业文化从初期的蒙昧状态发展至理想阶段并不是循序渐进的,在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有些企业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跨越其中某些阶段
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随着制造技术 和工艺的进步,核心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空间己很小,而降低产品流通费用却存在很大余地。 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利用其规模经济优势和成本优势,使核心企业节省费用,减少资金占用,从而降低成本。 长期以来,核心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情况的常见措施便是增加库存,但持有存货的成本和仓储活动的投资成本等越来越让核心企业难以承受
给射频芯片 [5]。 西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6 读写器的基本 功能 读写器是射频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 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 1.与电子标签的通信功能 :在规定的技术条件下读写器可与电子标签进行通信。 2.与计算机的通信功能 :读写器可以通过标准接口如 RS232 等与计算机连接,将得到的标签信息传输到计算机进行 后续 处理。 3.在读写区内 同时识别 多个标签, 具备防冲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