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鹞子寨索道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家森林防火公路等级。 ( 3) 改建原有停车场, 并在其对面设置上客区,规划面积 100 平方米左右。 ( 4) 依托现有游步行道,规划一条由办公区至 站房至飞鹰堡至老磨湾的游步行道。 ( 5) 在下站售票房处设置风雨连廊至下站, 规划宽度 3 米, 采用架空式,实现道路人车分流,保证游客安全,并方便游客排队等候,遮阳避雨。 ( 1)游客可乘坐环保车或通过游步道至索道下站。 ( 2)环保车由老磨湾出发,至生态停车场,从停车场西侧进入,下客后从东侧掉头,在停车场对面上客 处 上客 , 再出发至老磨湾,全程约 5 分钟。 ( 3)游客可通过游步行道,经卫生间,飞鹰堡至售票处。 ( 4)由于售票处以东人车混流,因此规划风雨连廊,保证游客安全的同时游客可在风雨连廊等候,有利于下站人流组织,避免客流在索道下站广场集中。 ( 5)游客从站房东侧进入,西侧出来,可原路通过电瓶车返回或通过游步道直接至老磨湾。 (四)工程设施规划 下站水源为花香峪山泉水,规划管线沿防火公路铺设,与防火公路提质改造同步进行,供水管径为 20 毫米。 消防水池与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衔接,规划消防水管管径 150 毫米。 排水可采用生态处理法,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直接处理后,达到国家 一级 A 类排放标准 ,排入山体。 考虑到下站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大,且下站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亦可以采用管道式,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景区要求后,统一排入锣鼓塔中心净水池,集中处理,规划排水管径 5080 毫米。 按照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 的要求,在索道下站设置 10 千伏专项变电站,位于索道下站站房内,从锣鼓塔和野鸡铺 35 千伏变电站接入,采用双电源模式,满足索道运转需求。 设置备用电源,采用柴油发电方式。 沿 游步行道每隔 120 米设置一处垃圾箱,改建现有位于老磨湾的公共卫生间,建筑面积约 150 平米。 三、索道上站设计方案 (一)上站总体规划布局 在《风景名胜区 条例》 以及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详细规划》的要求下,结合山顶地形地貌,规划站房一处,总占地面积 1850 平方米,其中站房占地面积 490 平方米,广场占地面积 235 平方米;卫生间一处,占地面积 平方米;售票房一处,占地面积 平方米。 图 37: 上站总体规划布局图 表 33: 索道 上站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 数据 (㎡ ) 1 用地面积 其中 站房 售票房 厕所 2 建筑面积 其中 站房 售票房 厕所 3 基底面积 (三)区域道路交通设施及交通组织 充分利用山顶地形,改建现有游步道,分别为百应谷服务部至老鹰咀景点以及南北向支线游步道,规划宽度 米,采用青石铺装。 新建一条南北向主要游步道,规划宽度 米,青石路面。 由 1 条南北向游步道和 1 条东西向游步道形成上站区主要交通网络。 游客从站房东部出站口出站后,可由新建游步道至售票处,向西至百应谷服务部,向东至老鹰嘴,向南至天外来客景点。 (四)工程设施规划 上站水源主要为麻田垭山泉水以及百应谷水池,通过管线引入站区供给,规划管线管径为 20 毫米。 站区 排水主要通过使用现代净水技术,使生活污水达到一级 A 类排放标准,然后排入林地。 上站结合站房设置 10 千伏专项变电站,主要从 35 千伏公园变和野鸡铺变接入 ,双电源模式。 设置备用电源,采用柴油发电方式。 沿游步行道每隔 120 米设置一处垃圾箱;在索道上站北侧,设置一处卫生间,设计面积 平方米,游客经卫生间可直接去往天外来客,然后游览景区。 四、环境保护与综合防灾 (一)环境保护 ( 1)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 ( 2)国环字( 87)第 002 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 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道线路和站址时遵循的环保原则 ( 1)索道线路和站址应尽可能隐蔽或避开主要景点,不和景区争景或破坏景观; ( 2)尽可能保护地形、地貌不被破坏; ( 3)索道站房体量要小,附属设施要少,站房建筑风格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该项目处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生态环境敏感。 项目应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应按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严格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