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高层结构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8 1 .2 5 4 .1 1 2 6 .9 / 8 2 9 2 .8M M k N m        选 用 HRB335,混凝土≤ C50 时 ,ξ b=。 按单筋梁估算, α 1fcbho2ξ b( b)=1 200 4652 ()= kN m≈ M。 于是初选梁截面为 250 550mm。 对纵向框架梁作与横向类似的粗略计算,可取截面尺寸为 250 500 mm。 其它非框架梁取 200 400mm。 板的厚度 板的最小厚度不小于 80mm;考虑到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初选 h=100mm,顶层楼板取 120 mm。 剪力墙数量的确定 剪力墙截面面积 Aω 与楼面面积之比按 2%~ 3%考虑,且纵横两个方向剪力墙截面积应大致相同,即纵、横向各应有 Aω=(1%~ %) =~。 初选墙厚为 250 mm。 各种构件截面尺寸及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表 剪力墙厚(㎜)纵向 横向 非框架梁 边柱 中柱 梁、板 墙及柱1 ~ 5 250 500 250 550 200 400 550 550 550 500 200 C 30 C 356 ~ 12 250 500 250 550 200 400 500 500 400 400 200 C 30 C 30 各种构件的截面尺寸楼层 梁截面(㎜) 柱bh(㎜) 混凝土强度等级 4 图 建筑平面图 5 图 平面结构布置图 6 3 楼板结构设计 楼梯设计 本住宅楼采用板式楼梯,标准层尺寸如图 所示, 2/ mkNqk 。 采用 C30 混凝土,梯板钢筋用 HPB235,梯梁用 HRB335。 图 标准层楼梯图 梯段板计算 TB TB2 计算跨 L= 2700- 200= 2500mm 梯板厚度 h=( 1/25~ 1/30) L = 84~ 100mm,取 h= 100mm 踏步高度 3100247。 2 0= 155mm, 踏步宽度 2700247。 9= 300mm 22300c o s 0 .8 9 01 5 5 3 0 0  荷载计算: 1. 平梯段、楼板段 面层: 10 厚地砖,素水泥浆擦 缝 20= kN/m2 25 厚 1:3 水 泥砂浆 20= kN/m2 梯板: 100mm厚 钢筋 混凝土板 25= kN/m2 板底: 15 厚 水泥 石灰浆 打底、 5 厚纸筋灰批面 17+ 16= kN/m2 恒荷载标准值: kg = kN/m2 活荷载标准值: kq = kN/m2 7 平梯段设计荷载: 1q = + = kN/m2 支座反力: AV = BV = = kN/m 最大弯矩: maxM = 222110ql= 21 10 = kN m/m 62210 8 . 3 4 1 0 0 . 1 0 91 1 4 . 3 1 0 0 0 8 0S cMa f b h         9 4 )1 0 ( S 260 mmhf MASyS   选用 A10 @140( I 级钢) , AS = 561 mm2/m 支座截面负筋 取 与跨中截面相同,采用 A10 @140。 2. 斜梯段 面层: (+ ) (+)/ = kN/m2 梯踏步: 25/ 2 = kN/m2 梯斜板: 25/ cos = kN/m2 板底: 0. 34/ cos = kN/m2 扶手重: (不计入,另加 2φ 12) 恒荷载标准值: kg = kN/m2 活荷载标准值: kq = kN/m2 荷载设计值: 2q = + = kN/m2 支座反力: AV = BV = = kN/m 最大弯矩: maxM = 22281 lq=  = kN m/m 62210 1 1 . 0 4 1 0 0 . 1 21 1 4 . 3 1 0 0 0 8 0S cMa f b h         0 .5 (1 1 2 0 .1 2 ) 0 .9 3 6S       6 2011 .04 10 70221 0 36 80SySMA m mfh       选用 φ 10 @110( I 级钢) , AS = 714 mm2/m 支座截面负筋 取 与跨中截面相同, 采 用 A10 @110。 8 梯梁设计 TL L11 (计算简图如图 所示 ) 跨度 L= 2600mm, 梁高 h ≥ L/ 12 = 217mm 截面取 200 300 荷载计算: 图 梯梁计算简图 TB1(TB2)传来: (设计值 ) kN/m 楼板 ( TB3)传来: / 2= kN/m 梁自重: (— ) 25= kN/m 梁侧批荡: 2 (— ) 17= kN/m 均布荷载设计值: q= kN/m 侧砖扶手( )传来集中荷载: P = (19 + 2) / cos = 跨中弯矩: mkNM  2 倒 L 形截面,近似按矩形截面计算配筋 : 62210 2 5 . 1 3 1 0 0 . 1 2 51 1 4 . 3 2 0 0 2 6 5S cMa f b h         0 .5 (1 1 2 0 .1 2 5 ) 0 .9 3 3S       6 2025 .13 10 33 0 33 26 5SySMA m mfh       实配 2B16( HRB335 级钢 ), 402 mm2 支座剪力: kNV  VkNbhf t  7 1 1 0 仅需按构造配置箍筋,此时箍筋的最大间距为 200mm,最小配箍率为: 9 % i n  yvtsv ff 选 φ 6 @150 双肢箍 , %%150200  bsA svsv ,满足要求。 注:楼板 (T B3)传来: / 2= 梯板 ( B22)传来: / 2= 两者相等。 楼板设计 各 楼 面板的编号如图 所示: 图 楼面板编号图 荷载计算 ⒈ 楼面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 ㎡ 恒荷载 :饰面层: 10 厚地砖,素水泥浆 20kN/m3=找平结合层: 25 厚 1: 3 水泥砂 20kN/m3=结构层: 100 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25kN/m3=顶棚抹灰: 15 厚水泥石灰浆打底, 5 厚纸筋灰批面 10 m 17kN/m3+ 16kN/m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荷载合计 kg = ㎡ 恒荷载设计值: KG gg  = = 活荷载设计值:  KQ qq  = 计算跨度 L0 各板内跨 0L 取轴线间的距离,边跨 0L 取板净跨加梁宽度。 以 B2 板为例: bLL nox  = (- - )+ = bLL noy  = (― ― )+ = 由于 1 2oy oxLL   ,故按双向板计算。 弯矩和配筋计算 1. 双向板的计算 因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规定 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 小 于 按双向板计算。 现只计算 B2, 其它板的计算见下表。 B2 双向板的边界是两邻边简支,两邻边固定。 其最大弯矩由 g+q/2 作用下两边支 座简支、两内支座固支板的跨中弯矩与 q/2 作用下四边简支板的跨中弯矩之和求得;支座最大负弯矩 则为 g+q 作用两边支座简支、两内支座固支时的支座弯矩。 计算时取混凝土泊松比 γ = , 取一米宽的板带 作 为计算长度。 用 g= = 2/ mkN , cf = , yf = 210 N/mm2, 0h = 80mm,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后 得计算如下 : Lox/Loy=,由《静力手册》查双向板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系数表可得:跨内最大弯矩 :    22m a x 0 00. 02 40 0. 2 0. 02 49 0. 03 68 0. 2 0. 03 6822x x xqqM g L L       /kN m m 80200  hh x mm(短向底筋在下 ) 62210 3 . 9 8 1 0 0 . 0 4 3 51 1 4 . 3 1 0 0 0 8 0s cMa f b h          0 . 5 1 1 2 0 . 0 4 3 5 0 . 9 7 8s       11 6 20 8 10 24 /21 0 78 80sysMA m m mfh       实配φ 8 @200,    22m a x 0 00 .0 2 4 9 0 .2 4 0 0 .2 0 .0 3 6 8 0 .2 0 .0 3 6 8 4 .0 5 /22y x xqqM g L L k N m m         70300  hh x mm(长向底筋在上 ) 62210 4 . 0 5 1 0 0 . 0 5 7 81 1 4 . 3 1 0 0 0 7 0s cMa f b h          0 . 5 1 1 2 0 . 0 5 7 8 0 . 9 7 0s       6 204. 05 10 28 4 /21 0 0. 97 0 70sysMA m m mfh       实配φ 8 @170, 支座弯矩:    39。 2 200 . 0 8 8 3 0 . 0 6 6 7 4 . 2 4 8 2 . 8 4 . 2 8 . 2 9 /xxM g q L k N m m              39。 2 00 . 0 6 7 7 8 . 4 1 7 /yxM g q L k N m m        同理可求出其他板的跨内最大弯矩和支座弯矩,并进行配筋计算( 见表 )支座负钢筋则要由该支座相邻两区格同一支座弯矩的较大值确定。 此外,对端 支座应考虑梁对板的转动约束作用,配置构造负钢筋。 当板内支座受力钢筋为φ 10@110( As=714mm2)时,可取构造钢筋截面面积 sA 714 1/3= 238mm2/m,选φ 8@200, 251 mm2/m。 2.单向板的计算 由于本结构中的单向板数量较小且不是连续板,再加上活荷载较小,故单向板计算时不考虑结构最不利荷载组合。 全部按活载满跨布置。 取一米宽的板带作为计算长度。 用 q= +=, cf = , yf = 210 N/mm2, %  ,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得:计算简图如 34a,b 所示: 12 281qlMB  2max 1289 qlM  212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