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究中教师的地位、作用及其实现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订方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第 6 页 共 12 页 案,并进行第三轮的实践。 总结反思 教师个人将参加这次校本教所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 育教学片段,通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并和全组老师一起分享。 同时教研组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开展讨程的得失,写出教研活动的报告 三、校本教研的主要类型 教师生涯中有三种主要职业活动形式。 教师活动(教育者的角色),就是以教学为着眼点的教学型研究;学习活动(学习者的角色),就是以学为着眼点的学习型研究;研究活动(研究者的角色),就是以研究为着眼点的研究型的研究。 (一)教学型研究(日常性教研)。 这种研究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 之中,活动方式多以教研组、备课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 这种研究是教学中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 (如我校的教研组活动) (二)课堂研究。 这里的课堂不再单纯是数学活动的场所或环境。 它已经成为课程与数学活动的综合体,成为教育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对象,课堂研究是一种学科(领域)研究,主体主要是专业研究工作者。 如各级教研员、理论研究者。 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往往把课堂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深入到课堂的实际情境中去,目的在于 从理论上真正地去阐释课堂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从多学科的角度去说明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他与理论研究者不同,它不是指向新理论的生成或新规律的发现,而是立足于自己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三)课例研究与案例研究。 教学课例和教学案例的目的和功能指向不同,一般而言,案例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 而课例展现的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其中也包含着问题,但问题可能是多元的,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的,并且实际情景 的叙述、师生对生活的描述等常是列举式的,没有像案例那样经过细致加工。 总之,相对于案例,课例展示的是完整的一堂课、比较典型的一个教学片段或一次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学全景实录,真实、具体、生动,活灵活现,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但是,课例只有经过适当的加工,才能成为案例。 从课堂到案例,这是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四)教学课例与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是课例研究的构成要素,但如果仅限于实录,没有相应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第 7 页 共 12 页 的反思行为,也就不能充分反映该教学所具有的典型性,缺乏“例证”的价值,降低了研究本身的功用。 课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 +教学反思采用的方法通常是: 课例研究的实践模式 ( 1)一人几教几评; ( 2)多人几教几评; ( 3)多人同课; ( 4)同事互相观课; ( 5)邀请式听评课; ( 6)公开课; (五)课例研究。 第一,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真实的“公开课”(尽管公开课一度成为讥讽的对象,但“公开课”作为一种可以公开观看和讨论的课例,仍然是一个合理的教育活动)。 第二,呈现关键的“教学事件”、“录像”、“定格”的教学事件。 第三,“讨论”。 在“非如此不可”之外,寻找“别样 也行”的可能及其理论凭据。 (六)研究型教研(专题性教研)。 这种研究一般是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教学专题而展开,从来源角度讲,教学专题产生于教学实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说,教学专题是对教学问题的提炼、升华、和概括。 通过对教学专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这种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而进行,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价值,体现出一定的规范性:研究专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 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为课题研究报告。 规划课题:一般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分为国家、省、市、区(县)级课题等,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和管理。 规划课题具有较高的组织程度,是教育科学课题宏观性、前瞻性和理论性。 “个人课题”:一般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承担并得到同行公认或学校教科 研部门认可的课题。 教师个人课题是切合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对改进教师自己教育教学有用的、能够促进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第 8 页 共 12 页 “个人课题”是科研和教研结合的体现。 教师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做课题研究。 从研究目的看,“个人课题”主要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从承担者的角度看,“个人课题”有教师个人自己确立并独立承担,不受他人牵制和教育行政的限制,可以请求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 从研究内容看,“个人课题”有教师个人自己选择,研究内容切合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一般来说, 课题研究的切入口比较小,研究的内容比较单一。 从研究方法看,“个人课题”主要采用适合教师个人的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 从研究成果来看,“个人课题”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微观、具体的,适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