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奶牛场建设与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g 左右的生产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但 2020 年 以来在国家有关奶业扶持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 甘肃 省原料奶价格涨幅明显,养殖效益下滑的趋势逐步得到缓解,奶牛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发展势头。 项目区通渭县奶牛饲养业起始于 90 年代 后 期,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 优良荷斯坦奶牛数量增加,品种质量提高。 通渭县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以草食畜发展和改良点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城郊奶产业,在扩量、提质、增效上实现新突破。 草食畜养殖以发展良种牛羊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养殖结构,积极推广良种牛羊基础母畜存栏量,这 为良种奶牛 扩繁 与乳制品加工 提供 了良好发展机遇,也为形成鲜奶规模生产、逐步实现奶业规模效益打下较好基础。 按中国奶品消费不断增长的趋势,我国需 要 奶牛存栏量 约 2120万头以上,而现在仅有 1740 万头,要弥 补 这个缺口得花 10 至 20 年时间。 目前 , 国内 奶牛 增长幅度是 10%,而奶制品的销量增长高达 23%。 这是由于 当前乳业的发展已经受到全社会空前的重视, “ 喝牛奶 ” 已经被我国各级政府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之一,而且宏观 政策环境对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有利。 我国奶业与世界差距很大,甘肃奶业与全国的差距也显而已见。 这既是差距, 也是潜力。 单从生产潜力的内涵方面分析,甘肃现有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水平 3600kg 左右,但饲养条件较好的牛场都在5000kg 以上,说明内涵潜力是巨大的。 如果通过良繁品种,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使现有单产水平都能达到全国目前 4500kg 的平均水平,全省奶牛产奶量比现在多产牛奶 万吨,相当于现在 8400 头牛的 16 产奶量。 表明在不增加饲养量的情况下,仅靠提高产奶水平,可实现多产奶。 而且上述指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从市场的内在潜力看,按现有人口计算,如果人均每年多消费1kg 奶,全省就可增加消费 万吨。 所以奶业市场吞吐能力很强,仅省内消费一项,发展空间也是庞大的。 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善,必将使奶业需求呈阳性增长。 据有关资料预测分析,我国居民进入 21 世纪后,将经历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 新一轮消费升级对畜产品的要求首先是每人每天的动物类蛋白摄入量要有较大的提高。 目前我国每人每天动物蛋白质摄入量仅为 ,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要提高这一指标,必须增加畜产品的有效供给,特别是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善,奶业无疑将是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角”。 生物有机肥市场分析 目前 ,全球正在发生第六次饮食文化的变革,这就是由消费热量食品转向消费安全、卫生、营养食品,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已从温饱型转向质量型。 对无污染、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肥料是绿色食品的基础,只有配制绿色肥料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生物肥 ”、“活性有机肥 ”、 “生化复混肥 ”等无污染绿色生态系列肥料就是这一领域最先进的肥种。 据 FAO(世界粮农组织)肥料年鉴的有关报道,世界肥料的发展方向是:向多成分、多功能、高效、高浓度、无污染的方向发展;走有机、生物、无机相结 合的道路。 发达国家 70~ 80%的化学肥料,转化成有科技含量的复混肥料类及专用肥施用。 同时也在 17 大力发展生物肥料和新型肥料。 而我国的复混肥类、生物肥及新型肥料只占肥料总用量的 10 %不到。 距 80 %相差太远,但也预示了我国肥料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这是一项长远性强、见效快、风险小、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农民使用放心的项目。 我国是农业大国,约 18亿亩可耕土地,年化肥施用 t,居世界首位。 我国每 hm2土地的肥料施用量是日本的 2倍、美国的 、加拿大的 、澳大利亚的、俄罗斯的 9倍。 发达国家 近年所需有机食品逐年上升, 2020年需进口 1000亿美元。 所以说企业研制并能推出的 21世纪无污染绿色生态系列肥料的市场发展前景特别巨大, 50年内市场看好。 我国有两干多个县,农作物播种面积 18亿亩,年需化肥约 1亿 4千万 t,而我国年产化肥不足 1亿吨,尤其是优质化肥的更是奇缺,主要依赖进口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这就给其它新型肥料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化肥是一种高耗能产品,原材料涨价和环境污染的影响,致使许多小型化肥厂濒临倒闭状态,而国家由于受经济和能源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无能力改造这些化肥厂,限制了我国 肥料总量的增加。 专家门迫切呼吁减少化肥使用量,多使用新型生物肥,多施有机肥。 广大农民也迫切需要 种新型肥料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生物肥料已占到肥料总用量近 50%。 在我国,若有机肥料能占到化肥使用量 10%,其市场容量将达到 1400万 t。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在 突出十项重点工作推广十大实用技术 ” 的会议中大力提倡发展生物有机肥的生产与应用,改善环境确保食品的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世界上有机农业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各国都相继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多数国家规定只有通过有机认证的农 产品才允许进口。 在国内,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18 和食品的生产都在悄悄的改变,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更多的人们更为重视食品的安全、口感、健康和环保。 大家知道,直接关系食品安全和健康环保的因素就是农产品种植所必须的肥料和农药等生产资料,因此,在食品安全革命的背后是一场肥料、农药等农资和种植技术的革命。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等,对食品生产所采用的肥料、农药、土质等作了全新的规定,并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要求和必然趋势。 一个全新的有着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和新型项目 ——有机农业所必备的生 产资料——高效生物活性有机肥的时代来临了。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全国不但取消了农业税,并加大了农业补贴的力度,同时,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大幅上扬,农民收入增加了,生产积极性高涨。 但长期施用化肥、农药使土地板结,肥力下降,污染环境和土壤、影响农业的可持续生产,加上近年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民急需寻找一种能部分或全部替代化肥、改良土壤、优质高效、价格实惠的肥料,这就给高效生物有机肥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 在提倡食品营养、安全的大环境下,生物有机肥在中国具有巨大 的市场。 同时国外市场由于 原料 供应不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国际市场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市场缺口。 甘肃省有机肥施用比例少,有机肥提供的养分远未达到农作物需要的比例,另一方面也说明农作物需求的有机与无机比例严重失调,需求养分不平衡导致土壤有机质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 “被掠夺状况 ”。 因此,从长远来说,必须大量增施有机肥,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发展有机肥工厂化、商品化和产业化是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19 传统农业对有机肥的利用是停留在对有机肥源的原始利用,难以充分体现有机肥料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优点。 商品高效活性有机肥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在农业生产者特别是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基本具备生物有机肥产业化的雏形。 通过发展生物有机肥产业化,可以大大克服有机肥原始利用存在的缺点,为有机肥的利用焕发了生机,为 甘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甘肃省的生物有机肥市场主要是甘肃 特色产业市场。 包括河西的制种、蔬菜、啤酒大麦,陇东的果品、草畜、小杂粮,中部的马铃薯、中药材,陇南的花椒、油橄榄,甘南、临夏的草畜产业 等 形成的特色优势产业带。 我省特色产业基地种植面积占全省播种面积的一半 左右,约 hm2, 每年需要 t有机肥。 全省尚未形成一个上规模的生物有机肥生产厂,土壤中有机质来源只依靠施用传统的农家肥来进行有限的补充,农业生产仍旧沿用着以化肥农药为主体的生产形式。 商品有机肥市场供应量不足 1%,缺口很大。 生物有机肥主攻市场是全省的 55种有机食品; 22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 hm2的面积上生产的 t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绿色食品; 20万 hm2高原夏菜 生产基地; hm2马铃薯 产业; hm2中药材基地; hm2全膜 双垄沟播玉米; 30万hm2的 苹果产业 ; hm2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产业等。 这类基地在全省各地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兰州、白银、张掖、酒泉、武威、定西、天水等地。 生物有机肥的市场需求在 775万 t以上。 全省商品有机肥的生产能力不足 5万 t。 总之,生物有机肥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市场潜力巨大,全国乃至 20 全球的市场需求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 2020公报, 2020年国内的化肥生产量为 t,(不含各种进口化肥数量),化肥销售总额为 3700多亿元,生物有机肥占总额的 2 %,即 74亿元。 由于 生物有机肥的诸多优势逐步被人们认可加上国家政策的倾斜,专家估计:未来市场生物有机肥将以每年 5 %的速度增长。 2020年生物有机肥的销售总值将达到 900亿元、到 2020年将超过 1500亿元。 综上所述,生物有机肥是将来农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庞大产业,是一项收益率极高的朝阳产业。 21 第四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单位 概况 单位现状 公司 成立以来, 依托当地畜草及地膜玉米种殖的资源优势和养殖百千万工程的大好机遇,确立了以“绿色乳产品加工为龙头,种养加工全面发展”的经营思路。 走原料奶采购与众 多奶农订有利益联结机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形成以种促养、以销促加、以销促产、以工补农的良性产业链条。 在乳产品深加工方面,以开发绿色奶制品为发展目标,研制开发了“牌系列瓶装奶、杯装奶、利乐包奶等绿色无公害产品。 为了扩大奶源,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大力推进“公司 +农户”的奶牛饲养小区的建设。 为确保绿色饲料供应,公司与当地玉米种殖大户签订收购合同,推行订单青贮玉米。 公司生产的春寅乳品销售甘、青、宁周边几十个市县,产品以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市场销量稳步增长。 公司坚持“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原则,以向消 费者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为目标,力争让消费者喝上健康优质的乳产品。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坚持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开发产品品种,提质增效,大打品牌战略,扩大市场影响,增大市场份额,为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 22 有限责任公司 以畜牧业技术开发为重点,进行高效养殖生产。 该公司所有工作人员均为聘任制,分工明确,有严格的工作岗位制度,制定了完善的饲养管理、饲草料加工调制、疫病防治技术规程,完全按照现代企 业制度的要求组织生产经营。 同时作为甘肃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生产基地,开展着广泛的技术研究,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证。 23 第五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场址 地点与地理位置 县位于定西市东部,东西长 75 公里,南北宽 57 公里,处于东经 104 度 30 秒至 105 度 39 秒,北纬 34 度 55 分至 35 度 30 分。 总面积 平方公里。 属黄土高原黄土丘陵区,具有冲沟发育、沟梁相间、起伏不平的地貌景观。 地形可分为西北高岭山区,中部梁赤沟壑区和东南低山谷区。 海拔为 1600 至 2200m。 属温带半湿润气候。 年平均 气温 ℃,由西北向东南随海拔高度的递减而增加。 极端最高气温 ℃,最低零下 ℃。 大于或等于 10 ℃ 的积温 ℃ ,年日照时数 2200 至 2430 小时,年均降水量 390 一 510 毫米,年蒸发量 1400 毫米,无霜期 119 一 144 天。 土壤共分为黑护土、黄绵土、红土 3 个土类;黑麻沪土、黄绵土、红土 3 个亚类;山地麻土、沟谷麻土、山地黄绵土等 7 个土属及山地黑麻土、山地黄绵土、红土等 23 个土种。 地点选择 建设项目选址在 草畜循环经济园区 ,具有 养殖基础,地势平坦、开阔, 周围无污染性企业,环境优良。 场地人畜饮水管网已覆盖,且地下水水质良好,完全满足居民生活及养殖用水水质要求;农村电网、通讯网络畅通,用电条件较好,交通便利。 项目实施后,通过对现场区进行改造处理,对奶牛粪便进行处理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24 场址建设条件 气候 条件 定西市 通渭县 地处内陆,系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区,海拔 1700~ 2580m。 气候特征是光照资源丰富,降雨多集中于夏、秋季节,干旱威胁严重,雹灾、霜灾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季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 ℃ , 7 月最热,平均气温 ℃ ,最高 气温 ℃ ,1 月最冷,平均气温 8℃, 最低温度 ℃ ,年相对湿度 66%,无霜期141 天。 年平均降水量 400mm 左右,全年日照时数 , ≥0℃ 的年积温 ℃ , ≥10℃ 的年积温 ℃ ,年平均蒸发量 1526mm。 全区地表、地下水资源缺乏,主要依靠数量少、变率大的天然降水从事旱作农业生产。 水质 条件 项目用水已接通城市自来水管网,用水方便,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85。 资源条件 县 丰富的秸秆资源 , 2020 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 8 万亩, 生产玉米 万吨, 玉米秸秆 10 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