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造纸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氧段被氧化分解。 因此 A 段停留时间短,约在 40~ 60min。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第 3 页 共 34 页 由于缺氧段微生物的选择和对有机物的 吸附,能有效地抑制好氧段丝状细菌的生长,控制污泥膨胀。 当废水经 混凝沉淀处理后,缺氧 —好氧工艺的有机负荷为 (kgMLSSd)时,其 COD 的去除率可达 %左右。 生物接触氧化法挂膜快、 无污泥回流系统、无污泥膨胀危害、日常运行管理容易,在中小型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中应用较多。 在相同条件下,接触氧化法处理效果不如活性污泥法,但在二沉池需要更低的表面 负荷,而且填料的定期更换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第 4 页 共 34 页 2设计依据和设计内容 设计依据 ⑪ 《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 JB293286); ⑫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⑬ 《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⑭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 ⑮ 《环境保护设备选用手册 —水处理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 ⑯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5442020); ⑰ 《制浆造纸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设计内容 ⑪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说明; ⑫ 污水处理系统中构筑物的设计参数; ⑬ 设备的选型; ⑭ 平面布置图和工艺流程图; ⑮ 高程计算布置。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第 5 页 共 34 页 3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造纸废水需要处理的主要污染物包含 COD、 BOD、 SS,而 COD、 BOD、 SS 主要是纤维在生产过程中分解而产生的,在废纸制浆造纸工艺中更能突显。 废水中的悬浮物主要是长纤维、短纤维、填料及少量的杂细胞组成。 根据废纸制浆造纸废水这一特点,以及污水排放标准,本厂废水处理方案确定为格栅过滤 ——物化预处理 ——生化法 ——污泥处理。 处理工艺中主要采用物化与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废水水质及回用水质要求, 对废水进行分级处理。 污水水质和污水排放标准 ⑪ 本设计中造纸厂处理量 Q=3500m3/d,进水水质如表 : 表 进水水质 项目 pH COD( mg/L) BOD5( mg/L) SS( mg/L) 进水浓度 6~ 9 1000~ 2020 200~ 400 200~ 600 ⑫ 本设计废水处理后出水水质应满足《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 GB35442020)中废纸制浆和造纸企业的标准。 具体指标如表 : 表 出水水质指标 项 目 pH COD(mg/L) BOD5(mg/L) SS(mg/L) 出水浓度 ~ ≤90 ≤20 ≤30 处理工艺 目前国内外,中小型造纸厂废水处理的生物工艺主要有:推流式活性污泥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卡鲁塞尔氧化沟、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工艺、 SBR 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的特点和比较如表 : 表 典型工艺比较 处理工艺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曝气池废水浓度存在梯度,降解推动力大,效率高。 会出现池首曝气不足,池尾曝气过量的现象,增 加动力费用。 工业废水处理 卡鲁塞尔氧化沟 城市污水时不需要预沉池;污泥稳定,不需消化池可直接干化;工艺极为稳定可靠;工艺控制十分简单;系统性能显示,在高效去除 BOD 和 COD 的同时还有脱氮除磷的功效;占地面积很小;工程造价低。 在处理某些工业废水时尚需预处理。 城市及中小型企业废水处理 SBR 运行管理简单,造价低,耐冲击负荷,出水好,可抑制活性污泥丝状菌膨胀,可以脱氮除磷。 自动化控制要求高;后处理设备要求大;由于不设初沉池,易产生浮渣,浮渣问题尚未妥善解决。 适用各种废水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泥床 工艺 设备简单,运行方便,不用设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装置,不需要充填填料,也不需在反应区内设机械搅拌装置,造价相对较低,便于管理,且不存在堵塞问题。 合理的选用能使进料均匀分布在消化器底部的布水器;对水质和负荷突变比较敏感,耐冲击能力处理含甲醇废水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第 6 页 共 34 页 差;污泥床内有短流现象,影响处理能力。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工艺 ABR 反应器水力条件优良;截留生物固体能力强;能在高负荷条件下 ,取得高的处理效果。 目前,不利于应用和推广在实际中;在很多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行加强 [8][9][10]。 处理制药废水 处理工艺 选择 考虑该设计污水水量大、污染程度高,同时 B/C 约在 ~ ,可生物降解性较差。 为了达到较好的生物处理效果,一般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去处理污水,从而达到处理目的。 因为本设计属于中小型的造纸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对于上述处理方法从经济、技术等方面做一个分析,以采用合理的工艺方法 通过技术、经济等比较,并考虑污水性质,水里含有大量的木素、半纤维素、糖类及其他溶出物(残碱、无机盐、挥发酸、氨氮等)等,这些物质不易生物处理,比较生物接触氧化 —化学絮凝法与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本设计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较为合 适,以生物接触氧化 —化学絮凝法工艺为框架,以卡鲁塞尔氧化沟为主体处理造纸废水。 工艺流程图 针对该项造纸废水的水质特点及本设计中所选排放标准,本设计处理工艺分为预处理、物化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及污泥处理五部分。 本设计的工艺流程见图 : 图 工艺流程图 工艺简介 ⑪ 预处理工艺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第 7 页 共 34 页 废水经过集水池提升至格栅,去除废水中粒径大的悬浮物与漂浮物,保证管道、阀门及泵的通畅无阻,回收大纤维物质,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工作负荷。 截留的纤维经收集后还可回用在 生产中。 ⑫ 物化处理工艺 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絮凝沉淀池,通过加入混凝剂(本设计中使用的混凝剂是 聚合氯化铝 )可以高效的去除污水中悬浮固体,同时去除部分呈悬浮状态的有机物,从而减轻后续生化处理构筑物的有机负荷。 ⑬ 生化处理工艺 物化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化处理阶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异化)和合成代谢(同化),对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进行处理。 大量去除废水中 COD和 BOD。 ⑭ 深度处理工艺 经卡鲁塞尔氧化沟 处理后的出水进入二沉池,分离悬浮生长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活性污泥,使处理后的出水得以澄清。 ⑮ 污泥处理工艺 将来自絮凝沉淀池和二沉池的污泥进行浓缩,使泥水分离,上清液过滤后回用于生产。 沉淀池污泥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和好氧池,剩余污泥与物化污泥混合后再输送到污泥压滤脱水系统进一步处理。 系统产生的物化污泥及剩余生化污泥首先进入污泥储池,再泵送入污泥浓缩脱水系统,干泥定期外运。 所选工艺去除率估算 如表 表 各单元处理效果预测表 处理单元 项目 PH COD(mg/L) BOD(mg/L) SS(mg/L) 原水 6~ 9 1200 400 600 格栅 去除率 6~ 9 0% 0% 0% 出水浓度 1200 400 600 调节池 去除率 6~ 9 10% 10% 20% 出水浓度 1080 368 480 絮凝沉淀池 去除率 6~ 9 40% 30% 70% 出水浓度 648 144 水解酸化池 去除率 6~ 9 50% 50% 0% 出水浓度 324 144 卡鲁塞尔氧化沟 去除率 6~ 9 78% 85% 89% 出水浓度 二沉池 去除率 6~ 9 7% 5% 3% 出水浓度 要求目标 出水浓度 6~ 9 90 20 30 由上表可知本设计处理工艺选用合适,出水水质能够达标。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第 8 页 共 34 页 4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格栅 设计说明 格栅由一组或数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塑料齿钩或金属筛网、框架及相关装置组成。 倾斜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前端。 本设计采用平面细格栅。 格栅示意图见图 : 1图 格栅示意图 设计依据及参数选择 ⑪ 设计依据 ① 设置格栅渠道,宽度适当,使水流保持适当的流速; ② 水流的速度采用 ~ ; ③ 为防止栅条间隙堵塞,污水通过栅条间隙流速采用 ~ ; ④ 格栅间设置工作台,标高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 ,满足安装设备和冲洗设施 ; ⑤ 按栅条间隙,可分为粗格栅( 50~ 100mm)、中格栅( 10~ 40mm)、细格栅( ~ 10mm); ⑥ 栅槽宽度比格栅宽 ~ ; ⑦ 按格栅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 ⑧ 栅渣的含水率约为 80%,密度约为 960kg/m3。 ⑫ 参数选择 ① 设栅前水深 h=; ② 过栅流速 v=; ③ 栅条间隙宽度 30mm; ④ 格栅倾角 α =60176。 ; ⑤ 栅槽宽度比格栅宽。 设计计算 ⑪ 格栅间隙数 n:设计流量:日流量 Q=。 max sinαn Q bhv ( ) 式中: maxQ ——最大设计流量, m3/s;设max  ;  ——格栅倾角,( 176。 );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第 9 页 共 34 页 b——栅条间隙, m; h——栅前水深, m; v——污水的过栅流速, m/s; sinα ——经验修正系数。 格栅的间隙数量 n 确定后,则格栅框架内的栅条数目为 n1。  m a xQ s i n α 0 . 0 6 2 s i n 6 0 6 . 9b h v 0 . 0 3 0 . 4 0 . 7n    个 本设计中取 7 个。 ⑫ 格栅槽总宽度 B: 格栅宽 B1  1 n 1 bnSB    ( ) 式中: B1——格栅槽宽度, m; S——栅条宽度, m; b ——栅条净间隙, m; n ——格栅间隙数。 本设计采用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栅条,边长为 20mm。    1 n 1 b n 0 . 0 2 7 1 0 . 0 3 6 0 . 3 mSB          则1 0. 2 0. 5mBB   ⑬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2: 20h kh ( ) 20 ζ sinα2gvh  ( ) 式中: k——格栅受污物堵塞使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取 3; 0h ——计算水头损失, m; g——重力加速度,取 ; ζ ——阻力系数,其数值与格栅栅条的断面几何形状有关,如表 : 表 格栅阻力系数 ζ 计算公式 栅条断面形状 计算公式 说明 正方形 2ζ 1bSbE E :收缩系数  = 220 . 0 2 0 . 0 3ζ 1 1 8 . 4 50 . 6 4 0 . 0 2bSb             E  220 0 . 7ζ s i n α 8 . 4 5 s i n 6 0 0 . 1 8 32 2 9 . 8vhmg     20k 3 0 .0 1 4 0= .5 4 9 mhh   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第 10 页 共 34 页 ⑭ 栅后槽总高度 H: 12H h h h   ( ) 式中: h1——栅前渠超高,一般取。 12 0. 4 0. 3 0. 54 9 1. 24 9H h h h m       ⑮ 栅槽总长度 L: 112 1 .0 0 .5 ta n αL L L H     ( ) 其中: 11 2 1 1 11。 2。 2 t a n αBB L h hL LH    式中: L1——进水渠渐宽部分的长度, m;取 ; L2——栅槽与出水渠连接处渐窄部分的长度, m; B1——进水渠宽, m;取 ; 1α ——进水渐宽部分的展开角,一般取 20176。 1110 . 5 0 . 2 0 . 4 1 22 t a n α 2 t a n 2 0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