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 18 设计思想 以人为本、崇尚合理、节约、清晰的原则,采用人体尺度,心理感觉和行为规律为依据,在追求全明设计、直接采光的同时,兼顾舒适性、功能性、便利性于一体,力图创造端庄、亲切、简洁的急救中心新形象。 同时,充分利用中心既有条件和资源,做到节约投资、方便诊疗、服务患者、关心医护人员。 主要规范、规程及规定 《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 《急救中心建筑标准》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 GB50333- 2020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2020 《建筑结构荷 载规范》 GB50009- 20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20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2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 202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20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20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 202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 202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 90( 1997 年局部修订) 19 《建筑给水排 水设计规范》 GB50015- 202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 2020 其余现行的国家和地方规范、规程和规定。 设计原则 针对医院建筑的特殊性,在组织交通流向时注意病人、医护人员、洁净物品及污染物品等各交通互不干扰,方便快捷; 通过装饰材料、通风、排水等措施使其符合国家队医院建筑的卫生标准要求; 针对可能产生的射线、核磁污染等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控制; 通过空间、色彩、光线、室内外景况设计等手段,创造一个方便使用而又亲切温暖的环境。 平面设 计方案 总平面设计 为了合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减少投资,急救中心入口设在医院门诊楼 南 侧 、急诊科西侧 ;按照中心功能要求,组织合理的交通流程,做到洁污分流、医患分流、人物分流、人车分流 , 互不干扰。 建筑平面设计 平面形式为“一”字型, 四层,双 面。 总建筑面积 1250 平方米, 底层 占地面积 平方米。 各层功能布局为: 一层:医护办公室,急诊抢救室及车库等。 20 二层:临时病房及休息室。 三层:行政办公室,医护人员及司机值班室。 四层: 120 急救中心调度室,中心机房,男女更衣室。 立面设计 在满足 门诊用房各功能需求和协调医院内及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拟设计为现代式的建筑造型。 按照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力求新颖、典雅、简洁、轻巧。 外墙面依据医院特点,以白色为外墙主要颜色,适当配以深色加以点缀。 运用铝板、局部的玻璃幕墙等不同材料相搭配的方式来装饰外观,使建筑达到轻快明朗的效果,以显示建筑的质感。 建筑层高:本项目大楼地上 四 层, 一层高 m,二至四层各 米,室内外高差 m,建筑总 高度。 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 ㎡ (建筑高度超过 60m,取设计基准期 为 100 年的基本风压 ); 基本雪压: ㎡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结构设计 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 21 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一类建筑。 结构造型 本项目大楼地上 四 层,高度。 建筑平面呈 “一” 字形, 双面, 总建筑面积 1250m2。 本建筑拟采用全现浇框架结构。 基础类型和永久性坡的设计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做到尽可能经济。 建筑节能设计 采用大型玻璃墙,外墙小窗分隔 方式。 既符合使用要求;也满足建筑节能要求。 对外墙做法的具体要求如下:采用 200 加气混凝土砖;外窗采用中空玻璃;外墙及热桥采用保温砂浆保温。 内部交通设计 在急救 中心建筑的功能组织中,内部人流交通组织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在急救中心入口两侧 各 设置一部楼梯、 一 部电梯。 电梯一部 为公用电梯,以方便患者前来就诊、治疗和病房探视;一部 为专用 电梯,以方便医生出入和医疗污物处置。 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分流,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形成一个目标明确、流线清晰、联系迅速、医患分流、各自领域不被穿越的良好医疗环境。 第六章 公用工程 22 给 排 水 设计 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 用水量及水质、水压 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预测见表 51。 表 51 建筑物的用水量表 用水对象 用水量标准 用水单位数 每日用水时间(小时) 最高日用水量 (m3) 平均小时用水量( m3/h) 医务人员 病房 30L/d 6床 24 医务人员 50L/d 45人 8 其他用水量 按以上 15%计 合计 注:其它用水量包括管道泄漏水量、未可见用水量等。 综上所述,本建筑物总的最大日生活用水量约为 (不包括空调补水量) 水质和水压 项目各种用水为自来水,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GB574985),医疗用水部分须经净化处理后使用。 23 各用水处供水管道入口处水压不小于。 水源和供水设施 项目供水由城市管网供应,供水有保证。 排水 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沟外排,医疗污水经医院污水站处理后达标排放。 消防用水 消防用水量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按一次火灾计算,室外消防用水量按 20L/S,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按 15L/S,折合为最大小时消防用水量为 144 吨 /小时。 在建筑物各层主要入口设消火栓箱,间距≯ 30 米,箱内配Φ 19 65mm水枪,Φ 65 25m 衬胶水龙头带。 楼内重要防火科室设 FM200— 7 氟丙烷灭火装置,室外设两套 DN150 水泵接合器,分别与室内消火栓管网和喷淋管网连接。 水泵接合器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 水源 本项目用水由 XXX 市政供水管网可靠提供,并就近于市政管网 DN100管接入。 供电 设计 负荷估算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 1250 ㎡。 取值按照明 50w/㎡进行估算,项目用电负荷估算。 24 负荷等级 本项目消防设备、应急照明、走道照明、手术室、监护病房等重点单位的用电负荷为一级;生活水泵、空调设备、电梯等用电负荷为二级;其余用电负荷为三级。 电源 本项目用电由 XXX 供 电电网 10KV 双回路供电,由专用电缆沿 西大街敷设引入本项目变配电室。 系统设计 设高低压变配电室,内设 一 台 100KVA 变压器及高低压柜。 高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不分段运行方式。 低压供电系统采用 TN— S 接地系统。 变压器及低压柜中性线及 PE线在电源中心点做接地,采用五芯电缆输出至各个用电点。 为满足用电的可靠性,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不分段运行方式。 由于医院用电的特殊性,建议配置一台 100KVA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电源。 对于一类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另增设不停电电源装置,以保证用电的可靠性。 网络中心、手术室、重症监护室 (ICU)、抢救室设 UPS 备用电源,火灾报警主机自带备用电池电源。 采用低压静电电容器集中补偿,补偿后使 侧功率因数达到,确保用电质量。 照明 所有房间照明设计和灯具的选型结合装修和使用功能的特点,其 25 照度标准参照国家照明规范的中高档标准值。 在相关房间设置紫外线灯,观片灯及手术室采用专用无影灯具。 在各走道、电梯间、护士站等处设置应急照明。 在各走道、出入口等处设置疏散指示灯及出口指示灯,应急时间不小于 90 分钟。 防 雷及接地 本项目按二类防雷设计,利用结构梁、柱、基础作接地装置,采用综合接地方式,其电阻值不大于 1 欧姆。 除建筑物做总等电位联结外,在各手术室、卫生间等处均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在手术的配电箱开关前加隔离变压器,主开关选用漏电开关。 设计中考虑电磁兼容和防过电压破坏的措施。 弱电设计 弱电设计内容包括火灾自动报警、有线电视、电话、病房呼叫系统及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本楼设置一套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控制中心设于一层。某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本项目为 XXX 小区工程项目 ,不涉及资源开发, 项目利用的资源主要是水资源、 土地资源 及建筑材料。 水 资源综合利用分析 项目建成后水资源的消耗主要是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及小区内的绿化用水, 根据 XXX 省 《用水定额 —生活用水 》( DB13/—2020) 估算,该项目水资源年用量估算为。 本项目年用水量估算表 21 序号 用水项目 定额 用水主体 数量
编制单位:湖南稼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9 耕地面积 630 亩,山林面积 7000 余亩,一直以来,该村突出以旅游服务业和楠竹产业发展 为主导 ,促进 了 农民增收 和经济发展 ,市场前景 广阔。 交通状况:建设场地位于 某 风景区的 大田村, 该 村地处 某 旅游区的中心位置,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交通便利,信息畅通, 永连公路和二广高速通过该区域,硬化了的环山公路经过该项目地 ,交通十分便利,
、水平楼板、柱子、梁、楼梯、窗台、飘板等位置的使用。 6. 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效果:铝合金建筑模板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质量平整光洁,基本上可达到饰面及清水混凝土的要求,无需进行批荡,可节省批荡费用。 7. 现场无施工垃圾:铝合金建筑模板系统全部配件均 可重复使用,施工拆模后,现场无任何垃圾,施工环境安全、干净、整洁。 8. 标准、通用性强:铝合金建筑模板规格多,可根据项目采用不同规格板材拼装
取 16 组 16kvar=256kvar 256 补偿后 C1 点计算负荷 根据 C3 点计算负荷 Sc=A,选择 SCB10500/10 型变压器,变压器 =500kV A,技术参数查教材附录表 13 得到,计算 B3 点负荷结果如表 226 所示。 表 226 计算点 B3 的负荷 ((变压器高压侧) ) 计算点 变压器功率损耗 (Sc= A,=500kV A) 有功计算负荷Pc /kW
)采用点框法粘贴板材,有效粘贴面积应≥ 45%( 50m 以上时≥ 60%)。 对于窗套及挑板沿口位置采用满粘法粘贴。 贴板前先将板平放于合适的操作台上,用抹子在板四周均匀涂抹 50mm 宽左右粘结砂浆,然后在中间部位均匀涂抹一定数量( 6~ 10 个)、一定厚度、直径不小于 100mm 的圆形粘结点。 布浆时应注意粘结点分布均匀,以保证板材上墙后受力均匀,保证粘结效果(图 3)。 图 3
70 ZK679 71 ZK680 贵州建工集团第 四 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 司 专项施工方案 第 14 页 共 47 页 72 ZK681 73 ZK682 74 ZK683 75 ZK684 31 76 ZK685 77 ZK686 78 ZK687 19 79 ZK688 80 ZK689 81 ZK690 20 14 82 ZK691 25 83 ZK692 17 84 ZK693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