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弹簧厂变配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_课程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取 16 组 16kvar=256kvar 256 补偿后 C1 点计算负荷 根据 C3 点计算负荷 Sc=A,选择 SCB10500/10 型变压器,变压器 =500kV A,技术参数查教材附录表 13 得到,计算 B3 点负荷结果如表 226 所示。 表 226 计算点 B3 的负荷 ((变压器高压侧) ) 计算点 变压器功率损耗 (Sc= A,=500kV A) 有功计算负荷Pc /kW 无功计算负荷Qc /kvar 视在计算 负荷 Sc /kV A 高压侧 计算 电流 Ic/A 功率因数 cosφ △ P0 /kW △ PK /kW I0% UK% △ PT /kW △ QT /kvar B3 4 表 227 计算点 C4 的负荷(变压器低压侧) 计算点 设备容量 /kW 需要系数 有功计算负荷Pc /kW 无功计算负荷Qc/kvar 视在计算负荷Sc/kVA 计算电流Ic/A 功率 因数cosφ 补偿前 C4 点计算负荷 568 补偿容量 QNC4=[tan() tan()]=205kvar 实际取 10 组 16kvar=160kvar 160 补偿后 C4 点计算负荷 65..42 某弹簧厂变配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10 根据 C4 点计算负荷 Sc=A,选择 SCB10400/10 型变压器,变压器 =400kV A,技术参数查教材附录表 13 得到,计算 B4 点负荷结果如表 228 所示。 表 228 计算点 B4 的负荷 ((变压器高压侧) ) 计算点 变压器功率损耗 (Sc= A,=400kV A) 有功计算负荷Pc /kW 无功计算负荷Qc /kvar 视在计算 负荷 Sc /kV A 高压侧 计算 电流 Ic/A 功率因数 cosφ △ P0 /kW △ PK /kW I0% UK% △ PT /kW △ QT /kvar B4 4 表 229 计算点 C5 的负荷(变压器低压侧) 计算点 设备容量 /kW 需要系数 有功计算负荷Pc /kW 无功 计算负荷Qc/kvar 视在计算负荷Sc/kVA 计算电流Ic/A 功率 因数cosφ 补偿前 C5 点计算负荷 1 补偿容量 QNC5=[tan() tan()]=81kvar 实际取 8 组 16kvar=128kvar 128 补偿后 C5 点计算负荷 根据 C5 点 计算负荷 Sc=A,选择 SCB10400/10 型变压器,变压器 =400kV A,技术参数查教材附录表 13 得到,计算 B5 点负荷结果如表 230 所示。 表 230 计算点 B5 的负荷 ((变压器高压侧) ) 计算点 变压器功率损耗 (Sc= A,=400kV A) 有功计算负荷Pc /kW 无功计算负荷Qc /kvar 视在计算 负荷 Sc /kV A 高压侧 计算 电流 Ic/A 功率因数 cosφ △ P0 /kW △ PK /kW I0% UK% △ PT /kW △ QT /kvar B5 4 总的视在计算负荷: cS = 22ccPQ = Cosφ = cP / cS = cI = cS / 3NU = 由表和计算可得各变电所折算到高压侧的功率因数均大于 ,整个工厂的功率因数为 即功率补偿的电容选择合理 , 符合本设计的要求。 某弹簧厂变配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11 按两部电价制交纳电费 ,基本电价 20 元 /千伏安 /月,电度电价 元 /度 ,该工厂采取补偿可节约能量为△ S== 采取无功补偿后该工厂 每月可节约 20 = 元 我国《供电营业规则》规定:容量在 100kVA 及以上高压供电用户 ,最大负荷使得功率因数不得低于 ,如果达不到要求,则必须进行无功补偿。 因此,在设计时,可用此功率因数来确定需要采用无功补偿得最大容量。 由两部电费制度可知采用无功补偿为工厂节约了资金。 三、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类型的选择 车间变压器的选择原则 ( 1)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选择主变压器台数时应考虑下列原则:应满足用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对季节性负荷或昼夜负荷变动较大而宜于采用经济运 行方式的变电所。 除上述两种情况外,一般车间变电所宜采用一台变压器。 在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时,应当考虑负荷的发展,留有一定的余量。 ( 2)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只装一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 主变压器的容量 应满足全部用电设备总计算负荷 S30的需要,即 ≥ S30 2)装有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 每台变压器的容量 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任一台单独运行时, ≥( ~ ) S30 ②任一台单独 运行时, ≥ S30(Ⅰ +Ⅱ) 选择车间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类型 根据表 31选择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类型。 对于五个车间变电站 STS STS2 、STS STS STS5 的容量分别为: 、 、 、 、。 本工厂属于二级负荷但是考虑到相应得精进基础和技术参数,在节能和留有余量方面负荷率为 70%80%,选定 STS1 变压器容量为 1000kV, STS2 变压器容量为630kV, STS3 变压器容量为 500kV, STS4 变压器容量为 400kV, STS5 变压器容量为 400kV,某弹簧厂变配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12 从而保证工厂得负荷正常得运行。 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 40℃,年平均气温为 25℃,年最低气温为- 2℃,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 33℃,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26℃,年最热月地下 温度为 25℃。 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雷暴日数为 天。 选用此型别为 sc(B)10型变压器初步选定变压器得容量型号如下表: 表 31 车间变电所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型号 编号 厂房名称 Sc /kV A 变压器台数 及容量 变压器 型号 车间变电所 代号 1 热卷簧车间 1 1000 SC( B) 10 STS1 2 悬架弹簧车间 1 630 SC( B) 10 STS2 3 离合器弹簧车间 1 500 SC( B) 10 STS3 4 异形弹簧车间 1 400 SC( B) 10 STS4 5 家具簧车间 1 400 SC( B) 10 STS5 6 综合楼 四、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 设计原则与要求 应根据变配电所在供电系统中的 地位、进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 并应满足安全、可靠、灵活和经济等要求。 1.安全性 为保障设备安全及人身安全,主接线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正确选择电气设备及其监视、保护系统,考虑各种安全技术措施。 如: ( 1)在高压断路器的电源侧及可能反馈电能的另一侧.必须装设高压隔离开关; ( 2)在低压断路器的电源及可能反馈电能的另一侧,必须装设低压刀开关; ( 3) 35kV 以上的线路末端,应装设与隔离开关联锁的接地刀闸; ( 4)变配电所高压母线上及架空线路末端,必须装设避雷器。 装于母线上的避雷 器宜与 电压互感器共用一组隔离开关。 接于变压器引出线上的避雷器,不宜装设隔离开关。 某弹簧厂变配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13 2.可靠性 ( 1)主接线应符合电力负荷特别是一、二级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一级负荷要求由两个电源供电,二级负荷,要求由两回路供电 或 一回路 6kV及以上的专用架空 线路或电缆 供电。 ( 2) 变电所的非专用电源进线侧,应装设带短路保护的断路器或负荷开关(串熔断器)。 当双电源供多个变电所时,宜采用环网供电方式。 ( 3)对一般生产区的车间变电所,宜由工厂总变配电所采用放射式高压配电,以确保供电可靠性,但对辅助生产区及生活区的变电所一可采 用树干式配电。 ( 4)变电所低压侧的总开关,宜采用低压断路器。 当有继电保护或自动切换电源要求时,低压侧总开关和低压母线分段开关,均应采用低压断路器。 3.灵活性 主接线应能适应供配电系统各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如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电源线路备用方式等),倒闸切换操作简便;检修操作,也应保证供电可靠性的条件。 ( 1)变配电所的高低压母线,一般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 2) 35kV 及以上电源进线为双回路时,宜采用桥形接线或双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 3)需带负荷切换主变压器的变电所,高压侧应装设高压断路器或高压 负荷开关。 ( 4)主接线方案应与主变压器经济运行的要求相适应。 ( 5)主接线方案应考虑到今后可能的扩展。 4.经济性 在满足上述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一次接线应尽量做到投资省、占地少、电损小。 ( 1)主接线方案在满足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简单,变电所高压俩宜采且断路器较少或不用断路器的接线。 ( 2)变配电所的电气设备应选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节能产品,不得选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 3)中小型用户变电所一般采用高压少油断路器;在需频繁操作的场合则应采用真空断路器路器或 SF6 断路器。 ( 4)用户电源进线上应 装设专用的计量柜,其中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只供计费的电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