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履带运输机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械底盘构造与设计》 P314 1 . 0 0 . 7 5 0 . 7 5 0 . 7 5 1 0 7 . 5KP A G G G K N        式中:  —— 附着系数,取  ; A —— 考虑在斜坡上工作时,整机重量在一侧履带上分配系数,取 A。 所以: 1 . 0 0 . 7 5 1 0 7 . 5KP A G K N      ( 2)强度验算 由于履带的主要破坏形式是磨损,因此只需要校核履带 销的剪切强度:  ( 55) —— 取自《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设计》 P315 式中: d —— 履带销直径; 所以 21 . 5 1 0 0 0 0 1 5 . 7 90 . 0 5 5 M P a    履带销采用 50Mn,履带销套采用 20 Mn,履带板的材料采用 40Mn2Si。 50Mn 的剪切强度: 275Mpa 所以,  ,履带销的强度满足要求。 ( 3)校核轨链节的抗拉强度 对于 钢制履带,履带板应验算其拉伸应力,危险截面是销孔的最窄处: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 15   brR GFPK 2  (56) —— 取自《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设计》 P314 式中: R —— 履带销套半径, mmR  ; r —— 履带销半径, mmr 18 ; b —— 一块履带板一端的各销孔宽度之和, mmb 1 0 8363 。  p —— 需用拉伸应力,   M Pap 2 0 0~1 5 0 所以 40 . 7 5 1 0 3 . 6 42 ( 2 7 . 5 1 8 ) 1 0 8pp       所以,履带的抗拉强度满足要求。 d)橡胶履带的选择 对于设计所需的橡胶履带及其参数可根据相关履带生产厂家来确定,这里选型杭州德卡橡胶有限公司的履带 ,其履带宽度为 230mm,与所设计的刚履带同宽,履带参数如表 如表 3所示。 类型如下: 表 3 履带参数 项 目 参 数 履带类型 可更换型 履带宽度 b( m) 节 距 t0( m) 花纹类型 V2/C 钢丝绳高度( m) 内轨宽度( m)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 16 外轨宽度( m) 最大机体质量( kg) 2300 导轨类型 B 履带条数 履带条数主要根据履带行走装置所服务的设备质量来确定。 设备质量与履带条数关系一般如表 4 所示。 表 4 设备质量与履带条数关系 设备质量 /t 1 000 1 500 6 000 12 000 履带数量 / 条 2 3 6 12 履带与底座的连接方式 双履带行走装置中履带架与底座的连接,可以是刚性连接,也可以是摆动铰接。 ( 1) 两条履带均与底座刚性连接,如图 212( a)所示。 刚性连接的履带装置,其各个零件的载荷分布是不静定的,设计时应考虑到最不利情况,即载荷仅通过两点传递;该连接方式具有很高的防倾翻能力,允许上部结构的重心位置有较大的偏移,主要用于小型机器,最大承重量一般不超过 5 000 kN。 ( 2) 一 条履带与底座刚性连接,另一条铰接。 该连接方式的优点在于载荷可以静定地分配到各履带的零件上,部分零件设计时比较简单,但其防倾翻能力相对较差,如图 2( b)所示。 ( 3) 两条履带均与底座铰接,如图 212( c)所示。 该连接方式允许履带架相对于底座摆动,底座在履带架上的安装条件是不稳定的,需要第三个支承 点,该点由安装在两履带间的横向平衡梁支承。 底座与履带架铰接点的位置,必须位于履带的中点上。 这种连接方式是大型双履带行走装置的主要应用形式,最大承重量一般不超过 10 000 kN。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 17 图 212 履带与底座的连接方式 ( a) 两端刚性连接 ( b) 一端刚性连接,一端铰接 (c) 两端铰接 双履带转向方式 双履带行走装置通过调整两条履带的驱动力来克服转向阻力矩,其转弯方式可分为 3 种: 1)两条履带以不同速度同时向前运行,按一定的转弯半径向低速侧转弯; 2) 一条履带正常驱动,另一条履带制动,向制动侧转弯,称为单边转弯; 3) 两条履带以相反的方向同时驱动,整机绕履带装置的形心回转,称为原地转弯。 第一种转弯方式,转弯半径较大,并需配置无级变频调速装置,成本较高。 大多数情况下,双履带行走装置采用 单边或原地转弯方式。 当地面条件较差时,也可采用折线式转弯,即多次急转弯与直线运行相结合。 由于每次转弯角度小,对地面破坏较轻,可减轻履带的下陷程度,避免转弯附加阻力的急剧增加。 结构布置及参数 (1)履带支承长度 L,轨距 B 和履带板宽度 b 应合理匹配,使接地比压,附着性能和转弯性能均符合要求; (2)履带节距 t0 和驱动轮齿数 z 应在满足强度、刚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取较小值以降低履带高度; (3)驱动轮齿数一般为奇数, z=19~23。 为使 H0 不致过大,又兼顾履带运动的平稳性,当 t0 取小值时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 18 则 z 取 大值,当 t0 取大值时 z 取小值。 图 213 履带式行走机构示意图 ( 4) 39。 0Ln t 计算后再圆整。 式中: 39。 L — 履带全长, 039。 0 12 1 222zL L t t       ( 24) 根据橡胶履带驱动轮的节距计算公式 : D= t0/sin(180/n) 其中: D—— 驱动轮直径; t0—— 履带节距; n—— 驱动轮齿数。 选择 n=9,经计算 D=。 导向轮直径比驱动轮直径略小,一般 D/ Dk=— 取 Dk= 考虑减小摩擦,选择托带轮个数为每边 1 个。 根据上述计算分析,最终确定行走机构形式为, 2 条橡胶履带,多支点,支撑轮 与履带架为刚性连接。 参数如表 5。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 19 表 5 参数项 确定值 单边履带接地长度( m) 履带轨距( m) 驱动轮齿数(个) 25 驱动轮分度圆直径( m) 导向轮外圆直径( m) 支重轮外圆直径( m) 单边支重轮数量(个) 4 支重轮间距( m) 单边托带轮数量(个) 1 托带轮外圆直径( m) 张紧力的调整 履带的张紧方式一般有固定张紧和弹簧张紧。 在履带的预张紧力的计算上,一般都采用经验公式计算,以机器重量乘以一个经验数就作为履带的预张紧力,往往不能适应不同的履带行走机械,张力太大 , 功率损失大,并使履带产生非常大的张力,导致履带伸长,节距发生变化,会加快各部零件的磨损。 张力偏小 , 履带又变得很松,行走时会发生跳齿,转向失灵,履带容易脱轨。 两条履带张力的明显差异还会使行走方向产生偏移 , 当支重轮 、导向轮发生脱轨现象时 , 行走方向的偏转最后直接导致脱轨事故的发生。 履带的静态张紧度是按履带松边 (上方区段 )的下垂量 h 的值进行确定 ,下垂量 h 一般取 : h= (~)L0 其中: h—— 履带的下垂量。 L0—— 张紧轮与驱动轮间中心距。 履 带行走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链轨销轴的磨损会使节距增大,使整个履带伸长,导致摩擦履带架、脱轨等,影响行走性能。 因此每条履带必须设有张紧装置,使履带保持一定张紧度,一般要保证履带的下挠度不超过 20~ 40mm。 张紧装置的行程应大于履带节距的 1/2,以便在履带因磨损而造成节距伸长时,可拆去一块而继续使用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 20 驱动轮的设计 驱动轮介绍 驱动轮 用来将行走机构的动力传递给履带,因此对驱动轮的主要要求是啮合平稳,并在履带因销套磨损而伸长时,仍能很好啮合,不得有“跳齿”现象。 履带行走装置的驱动轮通常放在后部,这样既可缩短履带张紧段的长度,减少功率损失,又可提高履带的使用寿命。 图 31驱动轮 驱动轮,工程机械挖掘机与推土机的动力传输者,在运输机上,因为整体是铸造加工的,所以叫“驱动轮”,推土机因为是分开几块铸造或者说锻造的,所以称为“驱动齿块”。 驱动轮一般直接是与驱动马达相接,直接把动力传给履带,从而带动整个底盘前进。 驱动轮的材料主要是以铸造为主,但大功率的推土机的驱动齿块以锻造为多,那样的产品会承受住更大的驱动力,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无论是何种材料,产品都要经过毛坯铸造(锻造)、机械加工、齿部淬火等工艺,最终交给客户使用。 运输机驱动轮主要是铸造产品,材料一般是 ZG40Mn,齿部的淬火硬度与推土机相近, HCR4656,因为轮子是整体加工,所以工艺上比较简单,保证加工精度与尺寸精度就可以。 运输机的齿块以锻造为主,因为是一块块的三齿 或两齿,最后要拼成一个轮子,所以在加工工艺与技术要求上更是严格了许多。 运输机齿块要求:齿块用钢应符合 GB/T 3077 中规定的 40MnB 或 35MnB 合金钢材料,也允许采用力学性能不低于上述牌号的其它材料;齿块用钢的含碳量应符合 GB/T 3077 中的规定;其含硫、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 21 磷量应小于 %。 钢的非金属夹杂物、脆性夹杂物、塑性夹杂物的含量应符合 GB/T 10561— 1989 中规定的 级要求;齿块的热处理硬度要求 HCR4656;齿块的锻造比应大于或等于 2,起模斜度为 3176。 ~5176。 ;锻件齿形精度相对于标准齿形样板的极 限偏差,应控制在177。 mm 以内。 驱动轮磨损 驱动轮轮齿的磨损常发生轮齿的根部、前后侧面、左右侧面和轮齿顶部。 当推土机向前行驶,轮齿托起履带销套时,磨损发生在轮齿的前侧面;反之,当推土机向后行驶时,磨损发生在轮齿的后侧面。 当履带太松,产生履带偏斜,轮齿冲击链轨节的侧面时将造成驱动轮轮齿侧面的磨损。 驱动轮轮齿的另一磨损形式是顶部磨损。 顶部磨损发生在履带与驱动轮轮齿被粘性物质填塞,驱动轮轮齿与履带销套的啮合关系被改变时。 当推土机向前行驶时,就会在驱动轮驱动侧的齿背面的顶点和销套的侧面划下印痕。 驱动轮的谁主要包括齿形的设计,驱动轮尺寸的确定以及强度校核。 a) 驱动轮的齿形设计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驱动轮传给履带,因此,对驱动轮的要求是与履带啮合正确,传动平稳,并且当履带因销套磨损而伸长后仍能很好啮合。 按齿面形状,驱动轮齿形可分为凸形,直线形和凹形齿形三种。 目前履带工程机械多采用后两种。 履带的驱动轮通常置于挖掘机的后部,这样能使履带的张紧段较短,减少磨损和功率损失。 驱动轮用来驱动履带,轮齿工作时受履带销套反作用的弯曲压应力,并且轮齿与销套之间有磨料磨损。 因此驱动轮应选用淬透性好的钢材,通常用 50Mn, 45SiMn,中频淬火、低温回火,硬度应达到 HRC55~ 58。 一般来讲,对驱动轮齿形的要求为: 1) 使履带节销顺利地进入和退出啮合,减少接触面的冲击应力; 2) 齿面接触应力应小,以减少磨损; 3)当履带节距因磨损而增大时,履带节销与驱动轮齿仍能保持工作,不至脱链。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 22 本设计采用典型的“三圆弧一直线”型齿形。 b) 驱动轮主要参数的确定 驱动轮轮齿的节距根据前述的相应的履带板的节距确定, 0t 96mm。 绕在驱动轮上的履带板数目(即当量齿数 Z )增加,使履带运动速度均匀性较好,铰链摩擦损失减少,但使 驱动轮直径增大,引起底盘高度及重量增加。 驱动轮齿数一般为奇数, z=19~25。 为使 H0 不致过大,又兼顾履带运动的平稳性,当 t0 取小值时 ,则 z 取大值,当 t0 取大值时 z 取小值。 这里选择驱动轮齿数 Z=25。 这里驱动轮的齿数一般为奇数,这是因为工程机械上的链条在驱动轮上是隔一个齿啮合的,这样自动清除泥土的效果好。 这种间齿啮合的的驱动轮的 Zk 是实际齿数的 Z的一半;所以这样实际齿数 Z最好为奇数,这样 每转动两圈,驱动轮的所有齿都啮合一次,使用寿命长。 所以名义齿数 Zk =。 驱动轮节圆半径 0 0096 1 7 7 . 91 8 0 1 8 02 s in 2 s in 1 2 . 5Kktr m mZ   ( 57) —— 取自《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设计》 P316 这里取 Kr =178mm 驱动轮的节圆直径为 2 356KKD r mm 履带销套直径: mmdd 554  则驱动轮齿根圆直径为: 3 5 6 5 5 3 0 1gKD D d m m  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