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础设施条件相对 较好 ,能 满足 板栗经济林基地建设需要。 第 四 章 产业现状及市场分析 20 第四章 产业 现状及 市场分析 产业现状分析 我国 板栗 种植和生产消费 现状 板栗也称中国栗,是我国原产的重要果林兼用经济树种。 我国板栗资源丰富,栽培分布面积极广,北起吉林、辽宁,南至广东、云南计 24 个省(区)市。 垂直分布从海拨不到 50 米的平原到西南地区 2800米的山地都有板栗的栽种,绝大部分栽培在 低山、 丘陵山谷、缓坡和河 滩地。 主产区于黄河流域的华北、西北和长江流域诸省。 目前国内板栗资源面积约 1500 万 亩 ,年产栗子 约 60 万吨, 居世界首位,约 占世界栗子总产量 64%。 目前我国人均 年 消费板栗约 公斤, 与意大利的年消费 公斤、西班牙的 公斤、日本的人均消费量 公斤相比相差甚远。 我国 板栗 的贸易状况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认识到板栗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经常食用板栗有利于人体健康长寿,符合人们的消费趋势 ,消费数量在逐年上升, 按人均消费 公斤计算,国内消费量在 100 万吨左右。 板栗抗性强,病虫害种类少, 很少或者基本不需要喷施化学农药,有利于保证果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生产 和 食品安全的特点。 在国际市第 四 章 产业现状及市场分析 21 场上,我国板栗总产量居世界各国之首,由于品种优良,涩皮易剥,作为我国特有的果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目前在国际尚无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常年出口量稳定在 4 万吨左右,主要出口日本,占出口总量的 90%以上。 据统计, 日本、美国、俄罗斯以及东欧等国家对我国板栗需求量逐年上升。 同时,我国港、澳、台地区对板栗的需求量日益旺盛,也频频向内地要货,且数量可观。 资源存量及分布 镇安县是传统的板栗生产区,起步早、发展快, 具有 “中国板栗之乡 ”的美誉 , 全县 范围 都是板栗适生区,所有乡镇都有板栗分布。 板栗经济林 涉及 25 个乡镇, 208 个村, 万户, 万人。 截至目前统计,全县板栗面积 万 亩 ,其中良种园 万 亩 (示范园 万 亩 ),实生园 万 亩 (低产园 万 亩 ,未挂果 万 亩 )。 在总面积中,依托退耕还林过程发展的板栗面积 万 亩 ,占总面积的 %。 板栗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品种优势 镇安大板栗是乡土树种,以其个大、甜脆、含淀粉率高而享誉全国。 在镇安大板栗基础上选育的 “镇栗 1 号 ”, 是我省 选育的近五年唯一通过国家 级鉴定的优良板栗品种, 并获得国家认证。 镇安大板栗营养丰富,味道甜脆。 据测定含淀粉 %、糖 %、每百克中含糖量14 克左右相当于等量面粉的含糖量,是红薯含糖量的一倍,维生素 c、第 四 章 产业现状及市场分析 22 胡萝卜素及核黄素等方面都超过 了 大米或面粉,在含钙、磷方面和大米、面粉相等。 镇安板栗甘美可口,老幼皆宜,是木本粮食 ,具有品种方面的优势。 基地建设形成规模 镇安全县板栗面积 万 亩 ,其中 面积在 3 万 亩 以上的 有 灵龙乡、西沟乡、关坪河乡、杨泗乡、月河乡、黄家湾乡和庙沟乡等 6 个乡,占全县 总面积的 %,基地建设形成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增强。 板栗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显现 全县栗农依托板栗产业人均增收 236 元,占纯收入的 %, 部分乡镇板栗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月河乡依托板栗人均增收 91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黄家湾乡依托板栗人均增收 635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 东川镇依托板栗人均增收 532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 在一般情况下,板栗良种园每亩纯收入可达600 元以上,而种植粮食作物每亩纯收入最多 200 元,板栗产业的比较优势 明显,群众积极性 高涨,示范基地建设易取得预期目标。 市场风险分析 宏观市场分析 板栗是 “木本粮食、铁杆庄稼 ”, 在《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2020- 2020)中,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要 “利用非粮食物第 四 章 产业现状及市场分析 23 资源,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 合理利用山区资源,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建设一批名、特、优、新木本粮油生产基地。 积极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加快提高油茶、油橄榄、 板栗 、 核桃 等木本粮油品种的品质和单产水平。 积极引导和推进木本粮油产业化,促进木本粮油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加木本粮油供给。 因此发展板栗经济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从宏观形势来看市场无任何大的风险。 近期 市场分析 近几年 , 我省板栗经济林建设将 大面积 进行 ,但是年生产总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板栗 生产量会较 前些 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价格在一定范围内会有小幅 波动 ,但不会有大幅降低的可能,因为市场规则是物以稀为贵,即使销售价格有小幅降低,对 农户收益影响 很小。 预防措施和降低风险的办法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严把每个生产环节,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努力把成本降到最低,可有效预防此风险。 板栗经济林发展的 优势与机会 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富足。 镇 安县 山地 面积 占 90%以上 ,气候、土壤条件适宜, 全县范围都属于板栗 的适生区。 在 宜林地 和 农地中 , 有 9 万亩适宜 发展 板栗 经济林 , 有富足的地力资源,潜力巨大。 种植 板栗 比较效益十分突出。 一般在较好的管理条件下,优良品第 四 章 产业现状及市场分析 24 种的 板栗 每亩可产 150 公斤,优质 镇安大板栗 鲜果产地销售 价格 6 元 /公斤计,每亩收入 900 元左右,除去管理成本,每亩纯收入 600 元,而种植农作物每亩仅收入 200 元。 镇安县月河乡依托板栗生产,仅板栗一项人均年增 收 912 元,通过对比当地群众看到种植 板栗 效益 较好 ,建立 板栗 经济林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机构健全,技术力量 雄厚。 镇安县板栗经济林建设 管理和技术推广体系 比较 健全。 1999 年专门成立了 板栗研究所 ,主要负责当地 板栗基地建设 管理、技术指导和栽培技术研究等工作。 据统计, 全县共有100 多 技术人员为板栗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 高质量建设 板栗经济林 基地储备了人才和技术力量,为 板栗 产业发展和壮大创造了条件。 栽培管理标准基本健全,栽培技术成熟。 近年来 镇安 加强了 板栗管理栽培标准化工作,先后 出台了《板栗苗培育技术规程》 、 《板栗园建设技术规程》、《板栗园管理技术规程》、《低产板栗改造技术规程》、《有机板栗生产技术规程等》 等 地方标准,这 对 板栗经济林产业 发展十分有利。 镇安县板栗 种植历史悠久,群众有栽培 板栗 的传统,有一定的栽培技术,为新建和低 效板栗经济 林 改造 创造了有利条件。 机会 国家、省、市、县对 板栗 产业发展十分重视,特别是在我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专项规划》中,将 板栗 经济林建设作为后续产业特色经济林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 国家林业局、发改委、财政部、商贸部等部委联合制定颁发了《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明确了 板栗 等干第 四 章 产业现状及市场分析 25 杂经济林组织政策、技术政策、扶持政策和服务政策等;省政府相继下发了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干杂果等经济林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对 板栗 经济林产业发展提出了发展区域、目标和原则,制定了相关政策,可见 板栗 经济林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制约 因素 及 问题 投入不足,制约了规模化扩展。 主要是 对板栗优势产业在 农村经济 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 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各种投资主体共同投入开发的政策机制,没有形成全社会 投资规模化、集约经营板栗 优势产业的整体合力 , 特别是缺乏民间资本的投入。 品种混杂老化。 镇安大板栗属实生品系,五六十年代选育的新品种良种推广力度不大,多年来板栗嫁接随地采集接穗,低山板栗大,高山板栗小,品种混杂,良莠不齐,产量低、质量差 、经济和社会效益不高。 新选育的板栗良种 “镇栗 1 号 ”采穗圃还未大规模建立,更新缓慢,严重阻碍着板栗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经营管理粗放。 在板栗产业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基地规模,忽视栗园经营管理,没有在提高老基地质量上下功夫,多数栗园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树体衰弱、树形紊乱、单产很低,目前全县挂果栗树株产 公斤,与全国其他产区相比差距很大。 发展的新基地,起点不高,多数达不到丰产园标准。 缺乏产业化生产机制。 首先,产业化生产是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市场社会化的必然趋势。 产业化必将促进优势产业的规 模发展,第 四 章 产业现状及市场分析 26 近而形成专业化的特色市场和销售流通中心,促进销售流通,市场的需求反过来更进一步促进生产的发展。 其次,产业化生产,又能促进先进技术的快速转化和推广,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形成优质产品的生产中心和新技术辐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第三,产业化生产的发展,可以促进劳动力的专业化分工,进而带动第三产业及其附属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振兴。 但是,镇安目前板栗产业化生产体系还处在萌牙状态,极不利于板栗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产业化生产体系的建设和壮大迫在眉睫。 品牌效益不强。 镇安板栗甘甜香糯,味道独特而享誉全国。 长期以来,主产区栗农采收不分级分类,占领市场缺乏统一商标与品牌。 已经成功注册的 “臻安 ”牌商标和认证有机板栗基地产品没有发挥效益,实施品牌战略,打造镇安板栗名优品牌任务十分艰巨。 第 五 章 项目建设目标 27 第 五 章 项目建设 目标 项目建设目标 新建基地 万亩,改建基地 万亩 ,新建 良种 采穗圃 万亩。 使 板栗经济林示范 基地成为新型科技示范基地、新型管理模式的示范基地和兴林致富的示范基地, 带动相邻地区板栗经济林发展,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民增收。 基地建成后 ,示范区参与农户依托板栗人均增收 490 元, 使 板栗收入 达到 人均 716 元 ,板栗产业逐步成为示范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基地规模化、投入多元化、经营集约化、产品品牌化 ”的发展思路, 以基地建设为核心,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科技支撑为动力,以广大 退耕农户 为主体,以服务组织为载体,坚持规模化扩张与效益提升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增强板栗产业的支撑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 示范 基地,引导和促进板栗产业化经营,实现板栗产业化开发新跨越,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 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基本原则 坚持良种化原则。 新建园、低产林改造必须使用良种壮苗,实第 五 章 项目建设目标 28 施品种化栽培。 坚持标准化原则。 栽植、管理达到规范、科学。 坚持规模化原则。 板块推进,区域发展,集中连片,形成规模。 坚持效益优先原则。 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力,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值。 坚持食品安全原则。 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规模,保障食品安全为前提。 坚持品牌化原则。 加强原产地保护和绿色产品认证。 发展战略 按照 “集中连片、板块推进 ”的 原则 ,结合 镇安县 林业发展 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总体规划, 以 镇安县西部为重点,以 磨木路和镇杨路为主线 , 建立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 ,共涉及 7 个乡镇 , 27 个行政村。 在发展战略上,分为重点发展区和辐射发展区。 重点发展区。 磨木路沿线乡镇为重点发展区,包括青铜关镇、柴坪镇、余师乡、木王镇 4 个乡镇 , 涉及 15 个 行政 村。 辐射发展区 : 镇杨路沿线乡镇为辐射发展区,包括 黄家湾乡、云盖寺镇、结子乡 3 个乡镇, 涉及 12 个行政村。 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如下: ―― 新建基地工程:新建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 万亩。 第 五 章 项目建设目标 29 ―― 改建基地 工程 :改造板栗低产低效林 万亩。 ―― 新建 良种 采穗圃 :新建 采穗圃 万亩 ,满足低产低效林改造良种接穗需要。 ―― 标牌建设 : 新建标志牌 2 座,标志碑 8 块。 ―― 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 完善科技支撑机制,培训骨干技术人员,培训示范区参与农户。 第 六 章 项目建设方案 30 第 六 章 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布局 按照镇安 县 板栗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原则和当地实际,板栗经济林产业以新建基地工程、 改建基地 工程、 良种采穗圃 建设、 宣传标牌 建设、 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等为主。 并按照 “集中连片、 规模经营 ”的 原则,以 板栗经济林 示范基地建设为主,引导 全县其他 乡镇板栗 经济林发展。 本项目 布局 在 镇安县西部,磨木路和镇杨路沿线,共涉及 7个乡镇、 15 个行政村。 其中重点 发展 区包括青铜关镇、柴坪镇、余师乡和木王镇等 4 个乡镇, 涉及 15 个 行政 村;辐射发展区包括黄家湾乡、云盖寺镇、结子乡等 3 个乡镇, 涉及 12 个行政村。 该示范区属于镇安县退耕还林工程区,截至 2020 年底,示范区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 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 万亩,配套荒山造林 万亩),涉及退耕户 850。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他们 对服务型政府的不同研究视角,虽然丰富了人们对服务型政府的认识和理解,但也表明了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薄弱,主题分散,未能形成体系化的研究成果。 第二, 服务型政府的实证研究缺乏,研究方法单调。 从现有的大多数研究来看,服务型政府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提出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特征等,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层面的倡导,对于具体的制度设计、机制规划等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 第三, 中国化、本土化研究不够充分。
得磕碰污染墙面。 贴壁纸工艺 施工准备 材料:石膏、大白粉、滑石粉、聚醋酸乙烯乳液,羧甲基纤维 素, 107 胶或各种型号的壁纸粘结剂。 壁纸: 塑料壁纸:以纸为底层,聚氯乙烯塑料为面层,经过复合、印花、压花等工序而制成。 玻璃纤维贴墙布:是中碱性玻璃布,表面涂有耐磨树脂,印有彩色图案而成,室内使用不变色,不老化,防火,防潮性能好。 无纺贴墙布:采用棉、麻天然纤维或涤晴等合成纤维,经过无纺成型
同样,谁能很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谁就有可能占领市场,获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得效益。 国内外大量事实已说明:在目前这个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谁的信息管理现代化水平高,谁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谁就能抓住机遇,在竞争中取胜。 本信息管理系统合理的借鉴国际领先的设备管理思想并结合国内学校设备管理现状,经过长期的现场调研,完全能满足国内一般学校的设备管理的需 要。
垂直度及盖板与底板固定点的间距,间距要符合要求。 导线敷设应检查其保护管、接头位置、过变形缝处的措施,要符合规范要求。 槽板盖要求完整、齐全、清洁、美观。 (十一)铺设室内线槽、电线 对电线进行抽样、见证、送检,一周内询问合格或出正式合格报告后方可使用。 线槽内电线不得有接头,分支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进行。 线槽布线在线路连接转角、分支及终端处应采用相应的附件,要求导线不得外露。
还拥有丰富的后备优质高产新品系 60 余份,选育基础材料 4000 余份,参加 省水稻区、生产 试 验 材料 15份。 目前 该所育成的优质水稻品种,在适应区域,年推广种植面积 30余万公顷。 “松粳号”系列优质水稻品种以其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享誉省内外,为适应区内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优势 该项目建设单位拥有一批多年从事水稻育种、水稻栽培
.......................................................... 60 辅助企业和仓库 .............................................................................................................. 61 谢辞 ............